第4章 什么是你的個人誠信度?
書名: 人脈營銷之思維模式:決定成功的不是你的態度——而是你的思維模式!作者名: 大衛·威廉姆斯本章字數: 1552字更新時間: 2017-06-02 14:03:40
你的個人誠信度如何?高,中等,還是更差?
我們討論的是你對你自己和家人的個人誠信度。
你也許可以表現得很努力來欺騙你的家人,但是你無法欺騙你自己。你知道你自己是否“高產出”或者只是“表現得高產出”。
有一天你會放棄你的生意說:“這個不好做。”
對你自己撒謊很容易。
如果你做生意如同玩票,那么你最好早點放棄,以免要承擔巨大的罪惡感。
我寧愿其他人一個星期只有3個小時候高效做事——在業余時間——也不要一個星期40個小時很活躍但是只有10個小時高效。
這40個小時的“全職時間”不能掙足夠的錢去養活他們自己——因為一個星期真正有效的時間只有10個小時。而且,如果他們辭職,不開心,會把失敗的責任歸咎于他們的上級/下級經銷商、宏觀經濟、政治、他們的公司、產品、產品的價格、包裝盒的顏色或其他可以生造出來的愚蠢理由,但是卻不會承認缺乏效率才是他們失敗的真正原因。
你不能只是走進你的辦公室或者臥室,盯著你的筆記本電腦或者手機。
你需要去做些實質性的事情。
我們如何能讓我們的辦事方式變得簡單而高效呢?
通過我們的日常行事方式。
你一旦弄明白這一點并且遵循你的日常行事方式,你就會看到你的收入伴隨著你的態度而增長。我保證。
一旦你下定決心遵從你的日常行事方式,做一些高效而不是看起來活躍的事情,你就會創造收入。
該變得富有產出了。該建立起你自己的日常行事方式了。就像我說的,是嚴格的日常行事方式。
什么是日常行事方式的敵人?
要想知道是什么阻止了我們去接受高效的思維方式、遵守日常行為方式并且貫徹執行,讓我們從反方面來看,是什么驅動我們做出改變,并且從自己的安逸地帶里出來?
很簡單——不滿足感。
有時候我們沒有做出改變,即使內心想要,那是因為我們對當時的處境并沒有足夠的不滿。
為了我們個人的成長和生意的擴大,我們需要不滿足的心。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常常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訓中聽到說“要從你的安逸地帶里出來”。呆在自己安樂窩里的想法真實很牢固地附著在我們的基因里。
追溯到人類早期,現世安好時,我們便固步自封,不再遠行探索,那些曾經的探索行為就擱置了。
我們天生懶惰。我們的基因驅使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節省能量,比如說,把車停在離大商場最近的地方。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會這么懶?
這也許聽起來很滑稽,但實際上一點也不可笑:我們的基因時刻指導著我們去節省能量,去做盡可能少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么減肥很難;我們天生傾向于去獲得能量,盡量不要去使用能量,除非遇到了生死攸關的大事。
只有在最近的150年我們才開始去接觸到廉價的、不健康的高能量食品和生活習慣。在這種生活里,我們不需要為了生計起的很早,干得很辛苦。
我們的基因代碼如此設計來幫助我們把節省下來的能量儲存起來在危機的時候使用。
直到近代,食物變得很豐盛,充滿了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人們的工資變高了,科技開始讓生活變得越來越簡單以至于我們都發胖了,這項生理功能才變得沒那么有用了。
旁注:如果你擁有的是“家和辦公室兩點一線”的宅居身材——每天都記得出去走幾步。
我們的基因編碼不像科技的進步一樣變化得那么快。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編碼在我們所有人體內。我每天都在和自己抗爭。你、你的潛在客戶還有你的下級經銷商們均是如此。
我們不能改變基因的編碼方式——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去采取行動,這里我又回到我之前提到的日常行事方式。
相較于過去保守行事時的無大錯,最初的改變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但是這種感覺以后會慢慢消失。你也可以感謝你的基因編碼,因為我們同時也被設計成,在重復做一件事之后,這件艱難的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你做得越多,你掌握得越好——結果是節省了時間和能量。
這件事情透露出來的好消息是:無論我們有多么不喜歡或者不擅長一件事情,在多次重復操作之后,艱難的情況就會大大弱化,以后每次你操作的時候就會感覺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