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易經(白話圖解速斷版)
- 高永平
- 1043字
- 2019-01-04 15:33:26
《易經》的由來
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對于《易經》產生的年代,歷來說法不一。據學者們考證,它大約產生在5000年前,也有人認為是7000年前。其成書的年代可能在商末周初。對于《易經》的內容,一般認為它源于河圖、洛書。
古老的傳說
對于河圖、洛書,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代,黃河中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水中出現了背上有數字的靈龜,圣人伏羲依此而畫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在受到囚禁時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后天八卦,也稱文王八卦,并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作了卦辭和爻辭。而經文后面的《易傳》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所著。
《易經》又有“人更三圣,世歷三古”的說法:它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即“三古”;書中內容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圣人完成,即“三圣”。也有人認為爻辭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寫的,三圣之中為什么沒有提到周公呢?根據漢儒的解釋,因為古代的宗法觀念,子從父,所以把周公省略了。
三種《易經》
最原始的《易經》有三種,即“三易”。一是神農時代的《連山易》,二是黃帝時代的《歸藏易》,三是周文王被囚時所著的《周易》?!吨芏Y》中說:“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御覽》中記載:“《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和《周易》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與“天人之際”的學問不同,《連山易》是從艮卦開始的,象征“山之出云,連綿不絕”;《歸藏易》是從坤卦開始的,表示萬物皆生于地,終又歸藏于其中。也有人對“三易”的產生年代有不同的看法。東漢大儒鄭玄認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商代的易學是《歸藏》,周代的易學是《周易》,但目前并無定論?!哆B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只有《周易》流傳至今。可以認為,“三易”雖有差別,但其核心內容大同小異。
《易經》的流派不止這三種。孔子詮釋的《易經》被稱為《周易》,這種“孔氏易”只是《易經》的一小部分。廣義的《易經》包括伏羲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河洛理數、醫易、焦氏易、楊雄易、京房易、邵氏易……而“易學”的范圍則更廣泛,包括術數學的上百種分支,這些分支又可根據內容分為三六九等。
《易經》的產生與作者
《易經》的產生有“人更三圣,世歷三古”的說法。它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即“三古”;它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圣人完成,即“三圣”。也有人認為爻辭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寫的。

關于“三易”
一種觀點認為,經文后面的《易傳》是孔子的創作。但多數人認為,《易傳》是孔子對前人思想的歸納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