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倉央嘉措:有緣,無緣,只在一念之間(1)

青稞酒,酥油茶,這里,從來就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這里,又是一個神圣而神秘的地方,世代衍生著蕩人心扉的傳奇。

一 佛門里的情哥哥

1.一個美麗的地方

青稞酒,酥油茶,這里,從來就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這里,又是一個神圣而神秘的地方,世代衍生著蕩人心扉的傳奇。

在這個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有一片佛教圣地,莊嚴美麗的布達拉宮,巍然聳立在群山之上。高山之巔,盛開著美麗純潔的雪蓮花。山路之間,朝圣拜佛,祈求超脫者,首尾相望,不絕于途。善男信女,抬頭仰望,一步一叩首。

或許,這里的一切,不能夠用美麗來形容。這里的一切,有一種讓人感動的力量。那些感動,又可以讓你超脫。而這些感動和超脫,又最后讓人的內心如高山上那些飄逸的云,純凈而自由。

2.英俊浪漫的轉世靈童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識,如此便可不相思。

也許,沒有人不知道,這些美麗浪漫,近乎白描的文字,是倉央嘉措的作品。他,一個佛教徒,在佛門凈地,就寫出了如此感人至深的文字;他,既是一個情有獨鐘的浪漫詩人,又是一個身世奇異的藏族宗教領袖。

倉央嘉措,1683年生于西藏南部一個農奴家庭,十五歲時被選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十月于布達拉宮行坐床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倉央嘉措的人生就此改觀,然而對于少年英俊的他,會是一種難得的幸運嗎?

倉央嘉措雖然在農村長大,卻聰敏異常,才智過人,高高的身材,玉樹臨風;紅潤的臉龐,眉清目秀,氣宇軒昂;外加他舉止瀟灑,使無數美麗的藏族姑娘一見傾心。倉央嘉措不僅風流倜儻,富有文采,擅于詩歌,而且他有一身驚人的武藝,善騎射、長劍術,是一個絕妙的獵手。他的叛逆從一開始就被埋伏在身體里,后來的所為也不是無因。而且,他雖為宗教領袖,但對那些朝云暮雨的政局卻不大熱心。年輕的倉央嘉措,在華麗的布達拉宮里整天翻閱那些枯燥無味的經典。雖然他精通佛學,卻無意在佛學上有所造詣。

整整十四年的鄉村世俗生活,天生多情而又熱愛自然的他,怎么也忘不掉那些曾經的詩情畫意。他所關心的是那些在佛門里不該有的情懷,他只是把心思用在了那些情歌之上。

在那東方山頂上,

升起了皎潔的月亮。

嬌娘的臉龐,

浮現在我心上。

這樣美妙的夜晚,讓人如此地向往。棲身在空曠寂苦廟宇里的他,當然會掛念那些曾經的浪漫和溫情。他已情不自禁,無法用那些清規戒律來約束自己。但他此時也只能把那些天真美麗的憧憬,變成美輪美奐的文字。

我默想喇嘛底臉兒,

心中卻不能顯現;

我不想愛人底臉兒,

心中卻清楚地看見。

若以這樣的“精誠”,

用在無上的佛法,

即在今生今世,

便可肉身成佛。

倉央嘉措整整十四年的世俗生活,猛然間進入佛門,也許還未來得及轉頭回望那些溫馨的往事,就劈頭被那些繁瑣的清規戒律絆住。如果說佛教的本意是要人脫離苦海,使身心得到大自在和大自由,那么,倉央嘉措此時真的是在通往天堂之路上快樂地行走嗎?

3.兩個情哥哥

當年,美麗賢惠的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成親,松贊干布為夸耀后世,在當時的紅山上建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以居公主。

唐朝滅亡時,布達拉宮大部分毀于戰火。明末,在蒙古固始漢的武力支持下,五世達賴建立葛丹頗章王朝。公元1645年,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五世達賴由葛丹章宮移居白宮頂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措的主持下,修改紅殿五世達賴靈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經歷幾代達賴喇嘛的擴建,才達到今日的規模。

布拉達宮,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充滿著神奇的地方,等到倉央嘉措入主時,早已歷經了近一千年。近千年的風風雨雨,更是讓這個藏教的政教中心洋溢著神秘。從他住進去的那一天起,他人生的傳奇,又在被他自己重新書寫。正如他在一首詩里寫到: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無獨有偶,幾乎和倉央嘉措同一個時代的曹雪芹的筆下,也有一個情哥哥。曹公曾這樣描寫他: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

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

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

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情哥哥,最后卻轉身遁入空門。是世事無常,還是他天性如此?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游兮,鴻蒙太空。

誰與我游兮,吾誰與從。

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

難道,這就是那位《紅樓夢》里的情哥哥,留給世俗里的我們的答案嗎?

人生若寄,兩個情哥哥的癡性竟是如此的相似。只是一個在閱盡繁華之后,偏偏要遁入空門,落了個茫茫然大地一片真干凈。可是,當寶玉在雪地里回頭,真的忘記了那個曾經的紅樓了嗎?一個身在佛門,卻要向往著世俗人間的愛情。都說佛門是人間凈土,可是,真的是肉身一入佛門,就可以六根皆凈嗎?

此時此地的倉央嘉措,從來沒有讓佛門的清規戒律約束自己,而是把心中的情感變成了當下的信仰。

4.此念,彼念

佛家說,立地便可成佛。在我們的人世間,許多事情,也不過只在一念之間。此念和彼念,也許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寶玉和倉央嘉措,兩個情哥哥,兩種完全相反的選擇,一出一入;在某扇大門之前,他們都邁出了自己的腳步。

佛門里的高僧大德,大都有超人的智慧。可是我們也許不可以說倉央嘉措是智慧的,他只是把天生的本性,作了最本能的表達和釋放,是佛門亙古未有的情哥哥。也許,我們已經無法指責倉央嘉措,因為我們是那么地喜愛他的歌唱,因為那些情感其實也正是世俗里我們的情感;倉央嘉措,正如一朵出水的蓮花,以他那天生的純情,也把我們的心靈蕩滌得更加純潔和天真。

所謂“覺悟”,不過就是每個人內心的自覺選擇;有緣,還是無緣,不過就在一念之間。也許,對于倉央嘉措來說,這要命的一念,就是佛家所講的因果業報。一切有情之物,都要對自我的選擇負責,也許,你的一生,都要在情和緣之間行走。

有緣,無緣,只在一念之間。那被人銘記的大都是天然的癡情,那被流傳的都是由于本性的執著,不是嗎?

倉央嘉措在一首詩里寫到: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這是一首讓現在的我們愛極了的詩句,詩中洋溢著美好的遐想和愛情的浪漫。百年之后的我們,遙望這位佛門里的情哥哥,怎樣來評價這位才情過人的宗教領袖?這是對倉央嘉措的追問,也是對我們精神世界的考驗。他,是情僧,還是智者?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與誰相見?是真如佛祖,還是他心中的嬌娘?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時代,是藏傳佛教中一個非常獨特的時代。對于倉央嘉措,無論苦痛,還是歡樂,都在促使著我們尋找埋藏于他內心深處的私密。

二 第一最好不相見

1.躲不開的相遇

人世間有太多說不清的東西,有糾纏不清,有大徹大悟,也會有許多也許我們永遠都說不清楚,也似乎無法躲開的相遇,在不太遠的前方等待著我們。

1682年2月25日,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在剛剛建成的布達拉宮與世長辭了。也就在第二年里的一天,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在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降生。

那高高的東山上,

落下白白的陽光;

那遠遠的西山上,

現出黃色的月亮。

我的小可愛啊,

你像一只小鴿子,

悄悄在媽媽懷里成長。

在當年西藏這片佛教圣土上,任何一個新生命的降生,都會讓那些慈悲的人們欣喜不已。但卻不會有人想到,這個孩子,從此和佛門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情歌之旅。這個孩子就是后來的倉央嘉措。

五世達賴圓寂時,西藏的軍政局勢已經非常復雜嚴峻,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也許只有慈悲的佛祖,才可以穩定當時的局勢。根據羅桑嘉措的心愿,他的親信桑杰嘉措密不發喪,并秘密派人出去尋找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于是,這個剛剛降生的孩子的人生命運,就從此猛然改觀,被選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也就是后來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從一出生,就注定是一個傳奇。

2.人生若只如初見

在去布達拉宮行坐床禮之前,倉央嘉措在鄉間整整生活了十四年之久。藏南的大地,是詩歌的海洋。人們寫詩,唱詩,就像喝水一樣平常。喜歡歌頌愛情,無數的愛情詩篇伴隨著每一個人的成長。這樣的風水人情給童年的倉央嘉措埋下了最早的愛的種子,也是他才華和靈感的源泉。奔跑在草原上,河流邊,盡享著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正如當地的一首歌中唱道:

盈盈的曲松河啊,

你可知道,有一個姑娘,

她的臉龐比桃花還要美!

神圣的雪山啊,

你可知道,有一個少年

因為相思而憔悴!

這個人見人愛的孩子早已經超出了同齡人的見識,他不會像其他的孩子那樣耽于玩耍,而是喜歡一個人坐在美麗的曲松河邊,看白云和雪山。大部分時間里,他都跟隨多吉大師學著讀寫經文。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此生的一段情,也是一個將要悄悄萌發的悲劇。一個美麗的女孩來到了他的身邊。

偉人大官的女兒,

若打量伊美麗的面貌,

就如同高樹的尖兒,

有一個熟透的果兒。

那一年,桑杰嘉措的小女兒卓瑪剛好九歲,早就偷偷知道了那個遠方的神秘小孩。她不知道他到底是誰,但聽父親的心腹講,那是一個俊美聰明的男孩,她非常想和他見上一面。

終于,這個身上沒有一絲塵土的女孩兒,像從雪山飛落的小仙女,微笑著朝倉央嘉措居住的小屋子走來。倉央嘉措驚呆了。他今生里第一次如此地怦然心動;一個女孩兒,這樣干凈、這樣美麗,他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

可是,這個女孩已經來到了自己面前。

雖然桑杰嘉措已經嚴令,不讓女兒卓瑪在此地停留。但孩子的天真可以超越一切凡俗牽絆。最初的陌生很快就消失了,小女孩卓瑪和小男孩倉央嘉措已經成了要好的朋友。卓瑪帶著倉央嘉措看各種從拉薩帶來的新鮮器物,而倉央嘉措則帶著卓瑪到廣闊的曲松河邊,享受陽光最純潔的照耀。卓瑪年齡大,干脆就讓倉央嘉措叫自己姐姐。倉央嘉措沒有姐姐,他除了父母甚至沒有其他親人,而這個渾身散發著陽光一樣美好味道的女孩,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世間最純真的友情。

他們一起奔跑,把石子扔在江邊的淺灘上,看河叢中的水鳥驚慌地飛起。他們追逐羊群,看羊群的邊緣流動變幻,就像天上的白云。卓瑪身居宮內,哪里見過如此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想永遠住在這個廣闊的天地間,再也不回那閉鎖的深宮中去。

他們終于跑累了,像兩只小野兔,松垮垮地躺在岸邊上,聽江水嘩嘩地流淌著。終于,他們唱累了,又一齊倒在草地上,愜意地仰望著深藍的天空。此時的倉央嘉措,一種抑制不住的喜悅油然而生,不禁吟唱道:

在極短的今生之中,

邀得了這些寵幸;

在來生童年的時候,

看是否能再相逢。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可以讓每一個人為之心動的詩句,作者是比倉央嘉措早幾十年的納蘭性德。或許,這就是少年倉央嘉措的初見,這就是人生的“初見”帶給他的感覺;那樣的美好、天真,讓人流連忘返。倉央嘉措多么想永遠這樣下去,永遠和那個女孩呆在一起,永遠和她一切歌唱那些動人的文字:

那蔚藍空中的大神啊,

為什么暴躁的太陽為你遠去,

熄滅在雪山之巔?

那蒼茫夜空的大神啊,

為什么羞怯的月亮為你現身,

流連在我孤獨的窗前?

那掌管一切的神明啊,

為什么我們如此相愛,

卻不得團圓?

可是,幸福快樂的日子,總要那么短暫。桑杰嘉措的親信們很快就感覺到孩子們之間的親密,美麗可愛的卓瑪又被人送回了拉薩。

草頭上嚴霜的任務,

是作寒風的使者。

鮮花和蜂兒拆散的,

一定就是“它”啊。

這一段歌唱,我們不知道倉央嘉措寫于何時,但一段天真無邪的依戀就這樣結束了。它是如此地突然,卻是如此地美好;是如此地短暫,卻又如此的讓人留戀。少年浪漫的倉央嘉措,除了懷念,應該還有淡淡的憂傷,他又一字一句地把思念和憂傷,寫進了那些詩歌里。

天上的大雁啊,

我多么羨慕

有同伴陪你遠去!

你能否到我的田地停留,

為我遠方的愛人

帶上平安消息?

下面這兩首,也應該是倉央嘉措的日后懷想之作:

幼年結識的心上人兒

她的福幡插在柳樹旁

看守柳樹的阿哥

請別拿石頭打它

寫出的小小黑字

水一沖就沒了

沒繪的內心圖畫

怎么擦也不會擦掉

3.相見何如不見時

倉央嘉措的一生,有著太多的傳奇。可是,我們又寧愿相信,那些美麗的傳說都是真實的曾經。在他去布達拉宮之前,還廣為流傳著另一段動人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普安县| 东兰县| 湘乡市| 开封县| 北川| 枞阳县| 赤水市| 汝南县| 昭通市| 肇东市| 增城市| 沙田区| 阜宁县| 冷水江市| 清涧县| 沛县| 丹巴县| 伊吾县| 台北市| 临漳县| 江阴市| 安阳市| 永胜县| 司法| 阳高县| 抚顺县| 玉田县| 齐齐哈尔市| 和平县| 北流市| 开江县| 惠州市| 张家界市| 徐州市| 墨竹工卡县| 政和县| 英超| 永年县| 应城市|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