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影響血壓穩定的因素

血壓似海潮,有漲有落,隨心臟的收縮、舒張和外周的阻力相互作用,呈現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其中一個因素發生改變,必然會影響到其他的因素,進而引起血壓的變化。具體來說,影響血壓變化的因素主要有5個,即心排出血量、循環血量、動脈管壁的彈性、心率以及外周血管的阻力。

(1)心排出血量。在安靜狀態下,心臟每分鐘輸出約4升血液,當參加大運動量活動時,每分鐘輸出量可達30~40升血液,導致血壓升高。同樣,當心排出血量減少時,血壓即下降。

(2)循環血量。如大出血致循環血量減少時,對動脈的壓力亦相應減少,而使血壓降低;增加循環血量時,如輸血,可加大對動脈的壓力,而致血壓升高。

(3)動脈壁的彈性。動脈管壁含有相當多的彈性組織,能使其擴張和回縮。當心臟在兩次搏動之間休息時,動脈管壁的壓力仍未降到零,可靠其回縮的壓力,保持血液持續地而不是噴射性地流入毛細血管和靜脈。同時小動脈正常處于中等程度的收縮狀態,形成了一定的阻力,有助于維持正常血壓。血管彈性減少則阻力加大,血壓也隨之發生改變。

(4)心率。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輸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均不變,由于心臟舒張期縮短,則流至外周的血液即減少,心臟舒張期末主動脈存留的血量增多,舒張期血壓就高。由于動脈血壓增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臟收縮期可有較多的血液流至外周血管,收縮壓的升高不如舒張壓升高得明顯,脈壓較心律增快前降低。相反,心率減慢時,舒張壓降低的幅度較收縮壓較低的幅度大,則脈壓增大。

(5)外周血管的阻力。如心排出血量不變,而外周阻力加大,則心臟在舒張期血液向外周血管流動的速度減慢,舒張期末時存留在主動脈的血量增多,故舒張壓增高。與此同時,在心臟收縮期,由于動脈壓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收縮壓的升高不如舒張壓升高明顯,故脈壓也相應減少。反之,當外周血管阻力減少時,舒張壓的降低比收縮壓的降低明顯,脈壓加大??梢娛鎻垑旱母叩椭饕从惩庵苎茏枇Φ拇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涿鹿县| 饶河县| 宜良县| 龙州县| 喜德县| 贵南县| 图木舒克市| 清流县| 广水市| 兴宁市| 汝南县| 于都县| 万荣县| 英德市| 涟水县| 绩溪县| 新竹县| 丹凤县| 昭平县| 上犹县| 栾城县| 宾阳县| 抚顺县| 都江堰市| 扶余县| 新化县| 吉隆县| 庆云县| 威远县| 隆林| 确山县| 贵定县| 东宁县| 福贡县| 化隆| 武乡县| 延津县| 化州市| 鄂尔多斯市|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