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順義區居民家庭衛生服務調查

第一章 調查研究基本情況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家庭衛生服務調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了解居民對衛生服務需要、需求與利用,以及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等信息,客觀反映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成就及問題,預測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及利用的變化趨勢,為制定衛生事業發展規劃、評價醫改實施效果提供依據。我國的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開始于1993年,每五年開展一次,最近一次調查于2013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歷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結果對于全面認識我國居民衛生服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提供了重要數據,為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決策依據。近年來,隨著地方財政資金的增長,一些省、市開始在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擴點調查,其目的是積累地方數據,以供決策參考。順義區在2009年進行了一次衛生服務調查,該調查采用了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問卷,其結果在指導基層醫改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雖然順義區未在北京市2013年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的樣本區縣范圍之內,但是順義區決定在2015年——“十二五”即將結束之際進行新一輪衛生服務調查,以對“十三五”期間順義區域衛生規劃的制定提供直接指導。兩次調查均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設計和實施。

本次順義區居民家庭衛生服務調查的具體目的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調查順義區城市、農村及城鄉結合部居民衛生服務需要及主要健康問題,分析衛生服務需要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

(2)調查順義區城市、農村及城鄉結合部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利用水平及特點,分析居民服務需求、利用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居民服務利用的經濟負擔。

(3)調查順義區城市、農村及城鄉結合部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分析醫療保障制度對居民衛生服務利用產生的影響,對減輕居民醫療經濟負擔的作用。

(4)調查順義區醫療服務提供和利用各方的期望,分析不同群體對醫療衛生服務認識的異同點,探討醫患關系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5)調查順義區城市、農村及城鄉結合部居民的慢性病管理、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控制知識和衛生應急知識與行為的現狀。

二、調查方法

家庭健康調查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順義區中抽取了9個鄉鎮(街道)、18個行政村(居委會)、900戶。具體調查鄉鎮(街道)及行政村(居委會)如下。

樣本鄉鎮(街道)包括:光明街道和旺泉街道兩個城市街道;仁和鎮、楊鎮、南法信鎮和牛欄山鎮四個城鄉結合部鄉鎮;北石槽鎮、南彩鎮和張鎮三個農村鄉鎮。

樣本行政村(居委會)包括:裕龍三區社區居委會、金漢綠港社區居民委員會、西辛社區居委會、宏城花園社區居委會、窯坡村委會、陶家墳村委會、齊家務村委會、高各莊村委會、龍王頭村委會、蘆正卷村委會、華英園社區居委會、西海洪村委會、望渠村委會、于辛莊村委會、呂布屯村委會、趙各莊村委會、東辛莊村委會和中灘營村委會。

在樣本村(居委會)抽取樣本戶的方法是:首先,將樣本村(居委會)內全部住戶(包括非本地戶口住戶)按名單順序編號,然后根據本村(居委會)應抽取的樣本戶數確定抽樣間隔,抽樣間隔的計算方式如下。

樣本點抽樣間隔=本村(居委會)內戶數 /100(四舍五入,取整數)

最后,確定抽樣住戶。首先隨機抽一張人民幣,取其末四位數,該數除以抽樣間隔后的余數確定為K值,則K≤抽樣間隔。K值為被抽第1個住戶編號,K值加抽樣間隔為被抽中的第2個住戶編號,K值加兩個抽樣間隔為第3個被抽住戶編號,以此類推。

對于抽取確定的樣本住戶,由經過培訓合格的調查員按照調查表的項目對抽取調查戶中的所有常住人口逐一進行詢問調查。現場調查工作設調查員和調查指導員。調查員負責入戶調查,調查指導員負責調查的協調、聯絡、組織、指導、檢查及驗收工作。

家庭健康調查問卷由家庭一般情況、家庭成員健康情況、15~49歲已婚育齡婦女情況、5歲以下兒童情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情況、兩周病傷情況、住院病人情況等六個方面組成。現場調查時間為201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

三、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調查順利開展和調查質量,項目組對調查的每一個環節都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并將質量控制措施貫穿于調查的全過程。

1.調查方案設計和試調查

調查方案設計遵循科學、合理和可行的原則,圍繞調查目的對調查指標進行認真篩選和清晰的解釋。針對調查方案組織了多輪專家咨詢,參加咨詢的專家包括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公共衛生、衛生規劃、衛生管理者等方面的專家。調查方案設計完成后,組織開展預調查活動,在順義區選擇城市、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各一個調查點進行試調查,根據試調查情況修改完善調查表,積累現場調查組織實施的經驗。

2.電子調查系統的設計和實施

本次調查率先采用了無紙化電子調查系統。由專業計算機公司設計了電子調查系統,該系統可以在手機及平板電腦的安卓系統上使用。通過調查設計方與計算機專業人員多次討論確定調查系統,并且通過試調查對于調查系統的穩定性和差錯率進行評定和完善。電子調查系統采取離線存儲數據方式,每天結束調查后由調查指導員監督每位調查員上傳數據,項目團隊安排專人每天對數據匯總和核實,有問題當天聯系調查員處理解決。

3.調查人員的選擇與培訓

調查人員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生擔任。調查前期,統一組織培訓,明確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了解調查設計的原則和方法,統一指標的含義及填寫要求,了解調查員可能導致什么樣的調查質量問題,掌握訪問的程序,明確現場調查的工作紀律,以保證調查工作的質量和進程。

4.調查質量核查

參考《國家衛生服務調查調查人員職責及現場工作準則》的要求對調查人員的職責和工作方式進行核查和督導。

四、調查內容

家庭健康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1)順義區居民衛生服務需要,調查人口與社會經濟學特征、健康狀況的自我評價、居民患病傷情況、失能狀況、健康危險因素等;(2)順義區居民衛生服務需求與利用,因病治療情況、需求滿足程度及未滿足原因,公共衛生、婦幼保健、門急診、住院服務的利用情況,以及個人醫藥費用的支付情況等;(3)城鄉居民醫療保障,醫療保障系統的組成、醫療保險覆蓋情況;(4)順義區居民的滿意度,包括對服務系統、服務提供過程、醫療保障水平等滿意度。

五、分析方法

本報告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對調查資料進行現狀描述和變化趨勢分析,比較順義區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人群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利用及其影響因素的變化。

1.現狀描述

包括總體狀況、不同地區(包括城市、城鄉、農村)、不同人群(包括不同醫療保障人口、老年人口)的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利用的情況。對重點疾病(高血壓病)的防治情況進行闡述。

2.不同特征人群的差異比較

比較城市、城鄉和農村地區、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職業狀況、醫療保險、收入水平人群間的差異。

3.變化趨勢分析

將本次調查的結果與2009年衛生服務調查主要結果相比較,來分析順義區不同地區、不同人群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利用及其影響因素的變化趨勢。

4.主要分組情況的說明

由于順義區不同地區經濟結構不同,人口、自然環境和地理分布也存在差異,在分析時突出城市、城鄉和農村,并比較不同收入組間的差異。地區分類,則考慮順義區的實際情況,將順義區分為城區、城鄉結合部和農村三類。根據行政區劃,順義區有6個城市(街道辦事處)、7個城鄉結合部(地區辦事處)、12個農村(鎮)。2014年常住人口中,城市、城鄉、農村人口比例約為2∶3∶4,地區分類中考慮到河東、河西的鄉鎮分布情況、人口結構情況和經濟發展水平情況等。收入分組在城市、城鄉和農村分別按照家庭人均年收入將所有被調查者等分為三組,分別定義為低收入組、中等收入組、高收入組。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收入分組均按此分類方法。

六、報告內容

此報告第一部分共分九章。第一章為調查研究基本情況,簡單介紹調查背景及本報告的分析方法及研究內容。第二章為調查家庭人口基本情況,詳細描述了調查家庭的經濟狀況、生活環境、調查人口社會學特征、衛生服務可及性等。第三章為居民健康及衛生服務需要,描述了15歲以上人口對自己健康狀況的評價,詳細分析了調查地區居民兩周患病、慢性病患病水平、特點及其變化趨勢。第四章為居民醫療服務需求、利用及費用,分析了居民門診和住院服務利用的特點,包括利用水平、就醫行為、醫療費用,以及服務需求未滿足的程度及原因等。第五章為衛生系統反應性及居民滿意度,通過門診及住院患者關于就醫過程滿意度及衛生系統反應性調查結果的分析,詳細描述了居民對醫療服務的總體滿意度及居民不滿意的主要方面。第六章為婦幼衛生保健,對15~49歲已婚育齡婦女孕產期保健、分娩及費用、5歲以下兒童計劃免疫、兒童保健等情況進行了描述性分析。第七章為老年群體衛生服務需要、需求與利用,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與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利用、社會支持與社會參與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第八章為健康相關的行為與生活方式,對居民吸煙、飲酒、體育鍛煉、健康體檢及高血壓病防治進行了一般性的描述。第九章為問題分析及政策建議,在對存在問題分析后,對政策提出了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锡林郭勒盟| 临猗县| 浙江省| 合山市| 乌拉特中旗| 锡林浩特市| 克拉玛依市| 威信县| 星子县| 印江| 政和县| 宁明县| 西城区| 儋州市| 合作市| 射阳县| 宁武县| 苏尼特右旗| 祁连县| 客服| 乐安县| 武清区| 沅江市| 马公市| 阳新县| 克拉玛依市| 吉木萨尔县| 溧水县| 县级市| 子洲县| 北安市| 依安县| 十堰市| 汪清县| 社旗县| 黄冈市| 文安县| 上思县| 阿拉善右旗|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