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識讀本:大眾經濟學(中文版)
- (英國)帕薩·達斯古普塔
- 679字
- 2019-01-04 07:29:19
第一章 宏觀經濟史
我曾經說過,如果我們想要理解貝基和德絲塔的生存狀態,那么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去揭示,她們的家族是通過何種途徑繼承了現有的狀況。這也正是經濟史的核心內容。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如果足夠大膽,我們就可以把眼光放遠一些,上溯到11,000年前,人們在新月沃土北部(大概在現在的土耳其東南)開始農耕的時代,試著來解釋一下:為什么許許多多在貝基所處世界的形成過程中曾經起到日積月累的促進作用的創新和實踐,并未在德絲塔的世界中出現,或者并未能充分影響德絲塔的世界。
學者們也已經試圖這樣做了。例如,地理學家賈爾德·戴蒙德曾經指出,相比其他地區的居民,生活在歐亞超級大陸的人們坐擁兩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與非洲和美洲不同,歐亞大陸處在以東西向為軸的溫帶,沒有無法逾越的高山和沙漠來阻礙人類和動物種群的遷徙,以及植物種子和思想的傳播;其次,歐亞大陸得天獨厚,有大量可以馴養的動物種群,使得這里的人們可以從事一些單靠他們自己無法進行的活動。在不同的時期,在歐亞大陸的不同地區,經濟的增長和衰退此起彼伏,有時是印度,有時是中國,有時是波斯,有時是伊斯蘭世界,有時是歐洲的某個地區,而后又是別的什么地方。總之,超級大陸的規模和發展趨勢意味著,過去的11,000年里,人類文明的成就就像金融市場里股票的業績一樣:某些地區的衰落必然伴隨著其他地區的崛起,此消彼長。到了16世紀,善于航海的西歐國家和美洲大陸之間的技術差距已經相當大,以至于僅僅憑借著火槍、鐵器和歐洲病菌,一小隊歐洲入侵者就輕而易舉地占領了美洲新大陸。貝基的世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實質上是不到500年前所發生的社會變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