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持[1]而盈之,不如其已[2];揣而銳之[3],不可長保[4]。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5]。功成名遂身退[6],天之道[7]。

【注釋】

[1]持而盈之:手捧盈滿,引申為自滿自驕的意思。

[2]不如其已:不如適可而止。已,止。

[3]揣而銳之:把鐵器捶打得非常銳利。揣,捶打之意。

[4]長保:長時間保持。

[5]咎:過失,禍患。

[6]功成名遂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宜再身居高位,而應急流勇退。

[7]天之道:指自然規律、天地自然之大道。

【譯文】

持執盈滿,自滿自驕,不如適可而止;將鐵器錘打得非常銳利,卻難以長時間保持這種鋒銳。黃金碧玉堆滿廳堂,無人能長久守住這些財富;一個人若富貴且驕慢,那是自取其禍。功成了,名就了,就應急流勇退,這才合乎天地自然之大道。

【解讀】

本章就“盈”、“滿”與“功成身退”進行了論述。貪圖功名利祿的人,總是得寸進尺;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鋒芒畢露;富貴驕縱的人,難免招來禍患。在老子看來,這些都應引以為戒。就普通人而言,謀取功名利祿不易,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善加對待則更難。

世上有兩種東西是最難填滿的,一個是大海,一個便是欲望。大海填不滿,是因為它博大而包容;欲望填不滿,卻是因人性的貪婪與丑惡。欲望之火可以焚身,要想保身立命、善始善終,還是聽一聽老子的勸誡吧!他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世人若能依老子所言,功成不居,急流勇退,足可得以善終。然而,總是有些人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最終身敗名裂。李斯貴為秦國丞相,輔助始皇帝一統海內,功業之大,足以彪炳史冊,富貴權勢,可謂無以復加,然而最終一步走錯,遂落得身首異處。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曾經位極人臣,最終卻連做一個普通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獵的機會也沒有了,著實可悲可嘆!

然而,若非大智之人,非到身敗名裂之時,是很難領會“功成身退”的真諦的。其實,要想做到“功成身退”,必先能夠淡泊名利。須知,“反者道之動”,事物的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的反面變化的,否泰相參、禍福相依。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常盛不衰者能有幾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卻也潛在著巨大的禍端。

老子精通辯證法,深知進退、榮辱、正反等是互相轉化的。因而,他提醒世人,水滿則溢,盛極必衰,若不及時退身,便會招致災禍;奉勸世人,須趁早罷手,見好即收。在大功告成之后,不要貪婪權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間,而要收斂意欲,含藏動力。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詞句“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辱,歸來白首笙歌擁”,正體現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老子還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難道不是嗎?一個人手中的武器越鋒利,鋒刃也就越薄,砍削東西也就更容易卷刃,因此這種鋒利是難以長久保持的。物極必反,任何事物發展到極限,都必然走下坡路。所以,一個人即使功勛卓著,也要懂得謙虛;即使才華橫溢,也要懂得韜光養晦。

河上公:嗜欲傷神,財多累身。夫富當賑貧,貴當憐賤;而反自驕恣,必被禍害。人所為功成事立,名跡稱遂,不退身避位,則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樂極則哀。

王弼:持,謂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勢必傾危。故不如其已者,謂乃更不如無德無功者也。既揣末令尖,又銳之令利,勢必摧衄(nǜ),故不可長保也。

朱元璋:世之有富貴者,每每不能保者何?蓋為因富貴而放肆,高傲矜夸不已,致生他事,有累身名,是自遺其咎,莫之能保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怀来县| 富川| 汕头市| 隆林| 乐东| 西安市| 阿合奇县| 嘉定区| 云浮市| 宁乡县| 重庆市| 华坪县| 阿图什市| 申扎县| 冷水江市| 桂平市| 万州区| 无极县| 子洲县| 大悟县| 林甸县| 古浪县| 安岳县| 鱼台县| 惠安县| 陕西省| 凯里市| 临澧县| 林甸县| 博兴县| 焉耆| 南溪县| 凤凰县| 马龙县| 安泽县| 佛山市| 金沙县| 涿鹿县| 教育|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