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西方世界的終結

1800年的東方和西方,究竟誰更擁有經濟優勢?為什么東方又很快落后于西方世界?是必然因素還是偶然因素?歐洲的優勢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塑造我們世界的歐洲現代性和美國現代性有什么不同?中國現代性的形成將具備什么樣的特色?中國當前經濟突飛猛進的基因源于1800年之后的近代?未來的世界,全球的主導力量是中國還是西方?

對東方來說,日本是個另類,它總在標榜自己的獨樹一幟,它總想著脫亞入歐、入美;對西方來說,日本也是個另類,從明治維新到向西方全面轉變,它總是不遺余力,但無論如何,它也擺脫不了東方的特質。日本——究竟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中國從1300年之后開始步入了衰退期?鄭和下西洋的壯舉為什么無法延續下去?中國未能實現工業革命,究竟有多么可惜?中國改良運動的失敗源于中國人對西方越來越強烈的恨意?1949年,中國終于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歷史經歷了一次輝煌的改寫歷程。

西方對現代性的壟斷將隨著東亞的崛起而被徹底擊破。究竟是東方西方化,還是西方東方化?文化的差異有多么根深蒂固?語言、服飾、飲食、政治權力,西化的成分有多少?中國現代性的出現,很快剝離了西方國家的中心位置,并使其處于相對弱勢的境地。這就是為什么說中國的崛起將會帶來如此深遠影響的原因。

直至18世紀下半葉,人類生活本質上并沒有太大改觀,當下的生活僅僅被視為過去的翻版。同樣,人們認為未來并非變幻莫測,只不過是歷史的重演或再造而已。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陸地上,而陸地上的變遷著實緩慢,因此人們的這一觀點不足為奇。宏大的歷史事件和日常的體驗更是使人們對歷史經驗深信不疑。經驗、閱歷、智慧、權威及傳統等被人們視為思想的瑰寶,通過日常生活、藝術、宗教、文學傳承下來。所有的變革,只要不威脅到這些寶貴的歷史遺產,便是可以接受和合法的。即使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歐洲兩大重要歷史事件,正如其名稱所暗示的,代表的也是對于過去的懷念,哪怕事實上承載著許多極富前瞻性、新奇的理念。例如,盡管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們致力于改變人們看待歷史的方式,但是仍認為人們應該學習、仿效經典。從16世紀開始,這種師古的思想熱潮逐漸推卻,不僅在歐洲,在中國、印度、日本和伊斯蘭世界都是如此,但在歐洲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茖W的發展,科學方法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世俗主義的擴張以及商業活動和市場的重要性的日益凸顯,讓人們越發質疑“現在和未來只不過是歷史的重演”這一理念。

18世紀晚期,隨著現代性的來臨,一種完全不同的觀點逐步深入人心:現在的生活不再是過去的簡單重復,而是未來的起點;變革也不再是歷史的重演,而是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未來的手段。進步、變革、現代化、理性、啟蒙、發展和解放等一系列全新的詞匯和概念,承載了“現代性”的內在價值觀。這一全新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習俗、遺產、經驗、守舊等陳舊的思維方式之間的沖突不斷加劇。現代性——傳統的劃分,變成了社會生活的全新的主要原則。

現代性并不像某個國王的統治、某個朝代、一場戰爭,或工業革命的進程那樣,有明確的時間順序可循?,F代性的起點不是某個具體的時間而是某段時期;而目前為止它似乎并沒有確切的終點,更像是一個永不停歇的過程。工業化標志著現代性的到來和發展,現代性更像不斷擴展的宇宙,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

戈蘭·瑟伯恩(G?ran Therborn)認為,現代性標志著面向未來的新紀元的到來??死锼雇懈ァへ惱–hristopher Bayly)則認為,現代性是一個不斷發展、無窮無盡的過程,“從18世紀末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如果現代性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還是一個新穎的事物,那么現在它已經變成了引人注目的萬能故事,橫掃了前方的一切障礙,以其“新穎”魔力般地激發大眾的想象力,影響遍布從北美到歐洲、從中國到日本的諸多地區?,F代社會的諸多沖突都被視為“進步”與“保守”或“傳統主義”之間的矛盾,這也說明了現代性的話語已經為世界很多國家所接受。

對于現代性來說,具有決定意義的時刻是經濟騰飛和工業化的來臨,時至當下仍是如此。隨著工業資本主義的來臨,全新的思維方式(具有變革和不確定性的價值取向,認為未來將不同于過去),從影響小部分精英擴展到改變整個國家的民眾心態。經濟活動的重心從土地轉移到工廠,人類居住的中心從鄉村轉移到城市。生活標準、家庭結構、工作條件、知識技能、自我組織、政治傾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時間觀念以及對人類存在的看法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如同現代性本身一樣,工業革命作為現代性的主要驅動力,也引發了一場經久不衰的經濟變革。

即使將歐洲現代的起源追溯至16世紀,其變革的決定性時刻也毫無疑問地發生在19世紀,當時工業化進程橫掃所有的西北歐國家,歐洲國家的經濟實力大為提升,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誕生,實際上整個世界都被卷入了一個由歐洲主導的全球體系中。這些趨勢結合在一起,標志著人類社會組織發生了質變。從那時起,現代性的影響力開始遍及全球,人們追求現代性的欲望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并認為自己是現代的——從服飾和命名方式,到懷表、雨傘等個人物品。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歐洲和北美,甚至連亞洲和非洲國家的精英群體也深受影響,當然,亞非的普通民眾所受影響不大(日本除外)。

從那時至今,現代性進程的速度一直在加快。依照過去的標準,1780~1840年的英國工業革命,速度已經相當驚人;但是對比后來的例子尤其是亞洲四小龍的發展速度來評價的話,它其實極其緩慢。此后的每一次經濟騰飛,其速度都是越來越快,與現代性進程相伴的城市化速度在不斷地加快,農業就業機會的萎縮也在不斷加劇。盡管最近歐洲在關于后現代性的爭論中表達了對于現代性的疑慮,但是從全球視角來看,對現代性的看似永無止境的追求,至今仍是當今時代的支配力量,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對現代性的追求席卷了整個亞洲大陸,那里可是世界上60%人口的家園。實際上,這種追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相比,歐洲對未來的信心和信念可能不那么明朗,但是美國卻依然在不懈地致力于探索進步和未來。而如果有人想了解“擁抱未來”在實踐中的真意,那么最好的地方莫過于中國。

歐洲是現代性的誕生地。1750年之后的兩個多世紀里,歐洲現代性的觸角已延伸到世界各地,它的思想、體制、價值觀、宗教、語言、意識形態、習俗和軍隊,給世界其他地區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F代性和歐洲變得密不可分,似乎彼此已經融為一體,難以想象將二者割裂的情形:它們似乎已經成了同義詞。然而,盡管現代性孕育于歐洲,卻沒有歐洲的內在特性:除了在這里誕生,它同歐洲以及歐洲文化之間,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聯系。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隨著現代性在東亞國家的扎根,它吸取了歐洲現代性(確切地說應該是西方現代性)的經驗。然而,東亞現代性并非歐洲現代性的簡單翻版,它極具特色,其體制、習俗、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都根植于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在第一部分,我將探討現代性是如何與歐洲(廣泛地說是西方)建立起不可磨滅的聯系,而東亞國家又正在如何突破這種聯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永清县| 大余县| 澳门| 麻城市| 洪湖市| 茶陵县| 方城县| 武鸣县| 武穴市| 土默特左旗| 峡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榕江县| 华宁县| 简阳市| 祥云县| 会昌县| 奇台县| 云浮市| 邓州市| 崇信县| 衡阳市| 葵青区| 崇左市| 兰坪| 靖安县| 洛隆县| 高唐县| 沐川县| 昌江| 永平县| 佛教| 哈尔滨市| 银川市| 太白县| 日照市| 嘉黎县| 澎湖县| 夏河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