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如何變得聰明——環境、大腦實驗

1785年,意大利解剖學家馬拉卡尼開始研究有關大腦變化的現象,馬拉卡尼認為一些特定的經歷會引起大腦形態的變化,并最終用實驗證明了這個結論。

馬拉卡尼把同一胎產下的幾對小狗和同一窩孵出的幾只小鳥作為實驗對象。他有目的地長期訓練每一對中的一只,而另一只則不接受訓練,但是會受到很好的照顧。最后,馬拉卡尼解剖了這些動物的大腦,結果發現,那些經過訓練的動物的大腦更為復雜一些,這些動物的大腦中帶有更多的褶皺和溝回。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維格和他的同事繼續投入到此類研究之中。這次,羅森茨維格選擇老鼠作為實驗對象。

羅森茨維格認為,飼養在單調且困乏環境中的老鼠與飼養在豐富且復雜環境中的老鼠,它們的大腦發育與化學物質等方面會呈現出明顯的不同。

在這次實驗中,羅森茨維格采用了12組老鼠。每一組老鼠都由三只同一胎的雄性老鼠構成。這些老鼠被隨機地分配到不同的實驗環境中飼養:一只老鼠依舊在原來的標準環境中成長;一只老鼠被安排到單調且貧乏的環境中成長;一只老鼠被安排在豐富且復雜的環境中成長。

在標準實驗籠子中,幾只老鼠生活在足夠大的空間中,每天都會有適當的水和食物;在貧乏且單調的籠子中,幾只老鼠的生活空間較小,它們被安排在單獨隔離的空格中,每天都會有適當的水和食物;在豐富環境的籠子中,老鼠生活在一個擺滿玩具的大空間中,每天的玩具種類都在不斷變化著,這里簡直是老鼠的樂園。

等實驗結束后,羅森茨維格和他的同事解剖了老鼠的大腦,并且對大腦的各個部分進行測量、稱重和分析。結果發現,生活在豐富環境下和貧乏環境下的老鼠的大腦在許多方面都不一樣。

生活在豐富環境下的老鼠其大腦皮層更重、更厚。其中,這些老鼠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乙酰膽堿”十分活躍,這說明這些老鼠大腦神經細胞中神經沖動傳遞得更快且更有效率。

經過長達十年的實驗研究,羅森茨維格指出:“毫無疑問,我們的大腦結構及其化學成分在許多方面會被經驗所改變。”

不過,羅森茨維格的這個實驗結論遭到了有些人的質疑。質疑者認為,并不是豐富的生活環境使老鼠的大腦出現了變化,而是因為老鼠接受了不同的實驗處理。例如貧乏環境中成長的老鼠面臨著被隔離的壓力,所以才出現大腦簡單的現象。

但是,一些有關解剖又證明了羅森茨維格的實驗結論。研究者通過解剖自然死亡的人的尸體發現,當一個人擁有更多的技術能力時,他的大腦的確會變得更重且更復雜。這說明經驗真的會改變大腦的構造,例如那些盲人的大腦與正常人的大腦就不一樣,他們大腦中視覺皮層明顯發育不良,而且溝回很少、皮層很薄。

延伸閱讀

在許多心理實驗中,心理學家們都喜歡選擇老鼠作為實驗對象。要知道,心理學家更感興趣的是人類的心理現象而不是老鼠。之所以會選擇老鼠有許多種原因。

老鼠的大腦神經與人類有著相似之處,而且老鼠的體格很小,進行實驗時會比那些大型的高級哺乳動物要方便許多,最重要的是節約實驗空間。有些心理學家往往會因為經費不足而缺乏實驗的空間,所以讓老鼠做被試最劃算。

而且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強。這點對于那些家里有老鼠肆虐的人而言苦不堪言,但是老鼠的這個特點卻受到了實驗者的喜愛,因為實驗者可以把同一窩的老鼠分配到不同的環境中進行實驗。而且老鼠多了意味著實驗品也多了,節約成本,不像用猴子做被試的代價那么高。

在環境、大腦實驗中,馬克·羅森茨維格之所以會選擇老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鼠的腦部十分平滑,不像猴子等高等哺乳動物的大腦中充滿了褶皺。這樣一來,他在觀察老鼠大腦的變化時就變得容易多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明县| 密山市| 万盛区| 太谷县| 宿松县| 大余县| 铅山县| 亳州市| 敦化市| 漳州市| 甘孜县| 醴陵市| 崇仁县| 婺源县| 永济市| 荔浦县| 富阳市| 青川县| 胶南市| 瓮安县| 郑州市| 思茅市| 龙游县| 合江县| 蛟河市| 河西区| 安远县| 武功县| 乐清市| 凭祥市| 九龙坡区| 榆林市| 二手房| 怀远县| 怀集县| 中宁县| 平定县| 通榆县| 和林格尔县| 深水埗区|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