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紛飛
河清三年,關中的北周軍隊東征北齊,將洛陽城團團包圍。正當兩國交戰正酣,突然一位將軍率領五百將士沖向千軍萬馬之中。只見此人身著鎧甲,手執利器,臉上一副面具更是猙獰可怕,北周軍隊抵擋不住,被他殺到城下,但意識到只有五百人后,馬上增加人手,將其重重包圍。洛陽守軍起初不識此人,疑心有詐,待面具摘下,方恍然大悟,頓時歡呼雀躍,士氣大振,立即打開城門一同殺敵。面對如潮水般的攻勢,先前已敗數陣的周軍土崩瓦解,不得不放棄營壘,解圍逃竄,一路上狼狽不堪。史載:“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焙髞砦涫總円黄鸶桧灤耸?,成為一曲,就是《蘭陵王入陣曲》。

(唐代洛陽平面圖)
天下太平,洛陽人人向往;天下大亂,洛陽首當其沖。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眼里,那里的財富、美女應有盡有;在南朝君主的眼里,那是統一霸業中繞不開的坎兒。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痹里w《滿江紅》云:“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币驗閷嵲谑翘匾?、太繁華,所以滅頂之災是免不了的。對此,洛陽表示無言以對,只能在無人的街角默默流淚。
當袁紹、曹操等人的關東聯軍揮師西進時,董卓決定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為了堅壁清野,不把洛陽留給聯軍,董卓痛下殺手,于是“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于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尸盈路。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冢墓,收其珍寶”。四處搶掠,路邊堆滿了尸體,場面慘不忍睹,就連祖宗的陵寢都不放過。永嘉之亂匈奴攻破洛陽,晉懷帝跑路未遂,直接被俘,城內饑荒,“人皆相食”,中原王朝的奇恥大辱。南北亂世時,洛陽有一段又是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交界處,高歡強迫洛陽居民全部遷入河北,詔書才發布三天,就要求人家上路,“四十萬人狼狽就道”。許多老百姓一夜之間傾家蕩產,土地、房屋不復為己所有。悲劇沒有停止,還有安史之亂時、五代紛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