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繁華
既然是一國之都、政治中心,洛陽城的營建就必然是全國的重中之重,絕對寒酸不了,因為你面對的不僅僅是各地來的老百姓、商人、官員,還要面對外國的使節,屬于一個國家的門面。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歷史上有很多座洛陽城。其中東漢的、西晉的、北魏的、隋唐的都非常有影響力。《后漢書》記載東漢洛陽城:“東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十一步。”經考古實地勘測,東西南北四座城墻合計長度為14.5公里。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年間,洛陽也非常繁榮,《晉書》記載:“物流倉府,宮闈增飾,服玩相輝。”吳主孫皓也和劉禪一樣被抓到洛陽,三分歸一,天下太平,從曹魏到西晉,經過幾十年的恢復,洛陽再次人煙阜盛。唐朝時的洛陽城是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武則天改唐為周,定都于此,稱之為“神都”。這期間建造的明堂、天堂更是巧奪天工。武則天給明堂取了個霸氣十足的名字:萬象神宮,高度88米,中間有巨型通心柱,直徑有十人合抱之粗。這還不算,沒多久又造天堂,登上天堂的第三層就可以俯視明堂。不用說,花費當然更是嚇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庫為之耗竭。”相當于現在紐約帝國大廈那種感覺,世界第一強國的硬件象征。

(明堂)
帝國鼎盛時期,洛陽是富豪權勢者的天堂,在那里當官、住豪宅是許多人一輩子的追求。或許你也曾發現,唐人舉行宴會,經常會提到昔日洛陽城的一座園林,比如初唐王勃的《滕王閣序》云:“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李太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云:“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金谷園也稱梓澤,是西晉官二代石崇的別墅,他在擔任荊州刺史期間劫掠遠行富商,因此致富。金谷園里,湖光山色,果樹連片,曲徑通幽,樓臺高懸,奢華程度可以跟皇宮有一拼,園內的廁所,有十多個衣著錦繡、美貌絕倫的女仆侍候,有一回客人進去了,還以為是誤入石崇的臥室了呢。政治、經濟實力非同一般,石崇的朋友圈里自然不乏風云人物:第一美男潘安,聞雞起舞的劉琨,洛陽紙貴的左思,文豪陸機、陸云……都曾是他的座上賓,一伙人經常在園里交流,被稱為“金谷二十四友”。打個不怎么恰當的比喻,就好比是王思聰邀請了韓寒、余秋雨一類人到他們家的別墅暢談。
石崇和晉武帝舅父王愷斗富的事已經流傳了千年——有錢,任性。其實當時貴族還有其他特殊愛好,比如搞同性戀,養男寵,“咸寧、太康后,男寵大興,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相效仿。”對異性都不感興趣了,由于愛得太深,以致“夫妻離絕,多生怨曠”。“男小三”的出現嚴重傷害了夫妻間的感情。上層如此奢靡,荒淫無度,本色出演了這么多荒唐的事,統治怎么可能長久?八王之亂、永嘉之亂陸續發生,幾經戰火,金谷園淪為廢墟,只剩下人們對它深深的懷念,杜牧有詩云:“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枯榮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