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中東路
- 徐景輝
- 615字
- 2019-01-03 21:20:03
序
從蒙古高原向松嫩平原俯沖的過渡帶上,有一片廣袤的大草原,這就是呼倫貝爾。在大草原的西端,兩條锃亮的鋼軌,從俄羅斯的赤塔平原伸來,越過口岸城市滿洲里,一直伸向中國的東北腹地重鎮。鐵路翻過大興安嶺、松嫩平原、東部張廣才嶺、老爺嶺,一路綿延過去,過海拉爾、齊齊哈爾(昂昂溪)、薩爾圖、哈爾濱、一面坡、橫道河子、下城子等等,歷經數十座城鎮,再從東端口岸城市綏芬河出境,全長1480公里。
它像一根長長的絲線,把高原、平原、東部山區,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哈爾濱是節點城市,從哈爾濱向南,經雙城堡、寬城子(長春)、公主嶺、鐵嶺、沈陽、鞍山、大連,最終抵達軍港旅順口的支線鐵路,全長940多公里。就是這條運營一百多年一縱一橫的“丁”字形大鐵路,不僅構架了東北鐵路的網絡格局,也推動了東北的城市化進程,加速了東北的開發和發展。更重要的是,這條大鐵路,也拉動了中國的近現代史,牽動了亞洲的神經和歷史走向,引發一次又一次的血腥戰爭。中東鐵路,是一條實在過于沉重的大鐵路,也是一條拉動歷史并改變歷史的大鐵路。
可以說,一條中東大鐵路,就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亞洲乃至世界列強粉墨登場、競相角逐的大舞臺。讀懂這條大鐵路,就讀懂了中國乃至東亞近百年的風云變幻和歷史發展脈絡。這條大鐵路,無疑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它既帶有歷史的神秘色彩,又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煙雨風云,更能讓我們掩卷深思。
中國,一百多年來的風雨路程如何走過。
中國,一百多年來的強國之夢。
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