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兄弟篇第三

1.兄弟分形連氣如手足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婦,有夫婦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于九族[1],皆本于三親焉,故于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篤。兄弟者,分形連氣[2]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則同案[3],衣則傳服[4],學則連業[5],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篤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6]之比兄弟,則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7]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惟友[8]悌深至,不為旁人[9]之所移者,免夫!

注釋

[1]九族: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孫、曾孫、玄孫。另一種說法是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

[2]分形連氣:兄弟之間形體各別,氣息相通。

[3]案:古代一種放食器的盤。

[4]傳服:指大孩子穿過的衣服留給小孩子穿,古代兄弟之間常出現這種情況。

[5]連業:哥哥用過的經籍,弟弟又接著使用。業,古代書寫經典的大版。

[6]娣姒(dì sì):兄弟之妻互稱,即“妯娌”。

[7]節量:節制度量。

[8]友:兄弟相親愛。悌:敬愛兄長。

[9]旁人:指妻子。

譯文

有了人群然后才有夫婦,有了夫婦然后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兄弟:一個家庭中的親人,就這三種關系而已。由此再衍生出去,直至產生九族,其實都來源于這三種關系,所以對于人倫來說,三親是最為重要的,不能不加以重視。兄弟,是一母所生,同氣連枝的人。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左手拉一個,右手牽一個;這個扯著父母的前襟,那個抓住父母的后擺;吃飯用一個案盤;哥哥穿過的衣服留給弟弟;哥哥用過的課本,弟弟上學時繼續使用;就連游玩,也是在同一個地方;就算有人悖禮胡來,但兄弟間卻不會不互相愛護。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各自娶妻生子,即便是忠誠厚道的人,兄弟間的感情也免不了日漸淡漠。妯娌比起兄弟來,關系就更加疏遠淡薄了。現在讓關系疏遠淡薄者來決定關系親密者之間的關系,這就好比給方形的底座配上圓形的蓋子,必然是不合適的。只有相親相愛、感情至深到不會受妻子影響的兄弟,才可避免上述情況。

點評

兄弟如手足,感情極深。

但這種深厚的感情以各自結婚開始,會逐漸變得淡薄。這是一件不可避免、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其中的關鍵變量,是各自的妻子。

君不見,多少兄弟反目成仇,是因為各自的妻子。多少兄弟揮刀相向,也是因為自己的妻子。

2.聽婦言,乖骨肉,豈為丈夫

二親既歿[1],兄弟相顧,當如形之與影,聲之與響;愛先人[2]之遺體[3],惜己身之分氣[4],非兄弟何念[5]哉?兄弟之際,異于他人,望深則易怨,地親[6]則易弭。譬猶居室,一穴則塞之,一隙則涂之,則無頹毀之慮;如雀鼠之不恤,風雨之不防,壁陷楹[7][8],無可救矣。仆妾之為雀鼠,妻子之為風雨,甚哉!

兄弟不睦,則子侄[9]不愛;子侄不愛,則群從[10]疏薄;群從疏薄,則僮仆為讎敵矣。如此,則行路皆踖[11]其面而蹈[12]其心,誰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歡愛,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將數萬之師,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親也!

注釋

[1]歿(mò):死。

[2]先人:指已去世的父母。

[3]遺體:古人稱自己的身體為父母的遺體。

[4]分氣:分得父母的血氣,指兄弟。

[5]念:愛憐。

[6]地親:地近情親。

[7]楹:廳堂前的柱子。

[8]淪:沒落,這里指摧折。

[9]子侄:兄弟之子。

[10]群從:與“子侄”同輩的族中子弟。

[11]踖(jí):踐踏。

[12]蹈:踩。

譯文

父母去世之后,兄弟間互相照顧,應當像身體與它的影子,音響與它的回聲一樣密切。互相愛護先輩所給予的軀體,互相珍惜從父母那兒分得的血氣,若不是兄弟,有誰會這樣互相愛憐呢?兄弟之間的關系與別人不同,因期望過高就容易產生怨恨;但又因為地近情親,怨恨也容易消除。就好比一間居室,有一個洞就立刻堵上,有一條縫隙就馬上填涂,就不會有倒塌的危險。如果有鳥雀和老鼠在房上和屋基里打洞也不放在心上,刮風下雨也不加提防,那么就會墻壁倒塌,楹柱摧折,就沒法補救了。兄弟身邊,(對兄弟之情的損害)仆妾可比得上鳥雀老鼠,妻子可比得上刮風下雨,怕是要更加厲害啊!

兄弟之間要是不和睦,侄子輩之間就不會互相友愛;侄子輩之間不互相友愛,整個家族中的子弟們就會互相疏遠,關系淡薄;子弟輩們關系淡薄,那僮仆大概就會成為仇敵了。如果是這樣,過往的路人就可以隨意欺辱他們,誰能夠解救他們呢!在世間,有的人能夠結交天下之士,相互之間快樂友愛,卻對自己的哥哥缺乏敬意,為什么對多數人可做到的,對少數人卻不行呢!有的人統領數萬軍隊,能使部屬為自己效死力,卻對自己的弟弟缺乏恩惠,為什么對關系疏遠的人能做到的,對關系親密的人卻不行呢!

點評

父母去世之后,兄弟親情就更顯得彌足珍貴。這種令人溫暖的親情,使兄弟關系如影隨形,使人受用終生。

然而,兄弟之間,矛盾極易產生,要使親情永駐,須防微社漸,時時維護。一旦兄弟失和,鬩墻于內,別人就可以隨意欺辱他們了。

3.妯娌相處貴在恕己而行

娣姒者,多爭之地也,使骨肉[1]居之,亦不若各歸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佇日月之相望也。況以行路之人,處多爭之地,能無閑者,鮮矣。所以然者,以其當公務[2]而執私情,處重責而懷薄義也;若能恕己而行,換子而撫[3],則此患不生矣。

注釋

[1]骨肉:此指妯娌為同胞姊妹關系而言,極言妯娌間難以相處。

[2]公務:此指大家庭內部的集體事務。

[3]換子而撫:互相交換孩子撫養。這里指把兄弟的子女當成自己的子女。

譯文

妯娌之間,糾紛最多,即使是同胞姊妹,讓她們成為妯娌住在一起,也不如讓她們遠嫁不同的地方,這樣,她們反而會因長久分離之后互相思念,遙相盼望相聚的日子,關系反而變得更為親密。何況妯娌基本上都是陌生人,又處在容易鬧糾紛的環境里,互相之間能夠不產生嫌隙的,就太少見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大家在面對家庭中的集體事務時,難免各懷私心;肩負重大的家庭責任時,心底卻掛念著個人的恩怨。如果妯娌之間能夠本著仁愛之心行事,拿別人的孩子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愛護,這種弊端就不會產生了。

點評

兩個陌生的女人,因為各自丈夫的關系而成了妯娌,不得不住在一起,處理家族集體的各種事務,各種糾紛就不可避免地要產生。

為什么呢?因為大家都各懷私心,都想多得一點,害怕自己吃一點點虧。

久而久之,妯娌之間會產生嫌隙,就連原本親密的兄弟關系也會被破壞,故而作者才慨嘆妻妾是破壞兄弟關系的雀鼠風雨。

4.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人之事兄,不可[1]同于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國劉璡,嘗與兄瓛連棟隔壁,瓛呼之數聲不應,良久方答;瓛怪問之,乃曰:“向來[2]未著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

江陵王玄紹,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3]色貌,相見如不足者。及西臺陷沒,玄紹以形體魁梧,為兵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并命[4]爾。

注釋

[1]可:肯。

[2]向來:剛才。

[3]孜孜:勤勉的樣子。

[4]并命:兄弟相從而死。

譯文

人們不肯以對待父親那樣的態度來敬事兄長,又怎么能埋怨兄長對自己不如對自家孩子那樣疼愛呢?由此可知,是人們缺乏對自身的觀照。沛國的劉琎與哥哥劉瓛住房只隔一堵墻壁。一次,劉瓛呼叫劉琎,連叫幾聲都沒有答音,過了好一會兒才聽見劉琎答應。劉瓛感到奇怪,問他原因,他說:“剛才因為還沒有穿戴好衣帽。”以這樣的態度敬事兄長,兄弟之間的任何隔閡都可以免除了。

江陵王玄紹與他的弟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別友愛,誰要得到美味新奇的食物,除非是三人在一起共享,否則決不會有誰先去品嘗。兄弟之間互相勤勉相待,態度熱誠,每次見面總覺得在一起的時間不夠。趕上江陵陷落,玄紹因體形魁梧,被敵兵包圍,兩個弟弟爭著去抱他,請求替哥哥去死,但未能消解厄運,最終三人被一同殺害。

點評

俗話說,長兄如父。在一個大家族中,長兄是父親之外,責任最重、承擔也最多的一個人。但就像顏之推所說,有幾個人肯以對待父親那樣的態度來敬事兄長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石首市| 浮山县| 四子王旗| 板桥市| 来凤县| 兰坪| 磐安县| 裕民县| 长乐市| 华阴市| 平遥县| 梅河口市| 册亨县| 灵石县| 舞阳县| 永德县| 离岛区| 武穴市| 楚雄市| 苗栗县| 偏关县| 治多县| 启东市| 淮滨县| 涟源市| 尼玛县| 昭觉县| 富源县| 郧西县| 新邵县| 滨海县| 怀来县| 女性| 青铜峡市| 印江| 江永县| 左贡县| 遂宁市| 阿荣旗|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