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你會遇到最好的“那個人”

  • 婚姻的藝術
  • (美)沃爾特斯
  • 14182字
  • 2016-10-16 15:57:27

最美滿幸福的婚姻,真正的問題不在于你的另一半是否是你的最佳配偶,而在于你是不是正努力成為最適合對方的人。夫妻雙方如果都抱著這樣的態度經營婚姻,所謂幸福,也是一件頗為簡單的事情。

如何遇見你的最佳伴侶

斯托克斯

有些人祈禱能嫁給一個自己所愛的男子,我的祈禱卻有不同;我虔誠地祈禱上蒼,但愿我愛我所嫁的男人。

你該知道的真愛秘密

如果你認真看完了第一章,對愛情與婚姻的結合公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相信你對于如何選擇人生伴侶的這個問題也應該有了一定的想法。現在,請回答下面的一些問題。

你要找一個男人(女人)結婚,還是要找一個和你“心心相印”的人結婚?

你要他(她)愛你,還是要他(她)愛真正的你?

你要成為他(她)尋覓的對象,還是要確定他(她)是你一直在尋找的對象?

你要想辦法讓他(她)娶(嫁)你,還是你要和他(她)一起努力,建立健康、有愛的、互相尊重的感情,再讓這份感情變成一個承諾,使你們的婚姻天長地久?

你是想找一個各方面條件都異常優秀的人結婚,還是要找一個各方面條件都最適合你的人結婚?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前者,那么,你遇見真愛的概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后者,那么,我相信你99%會找到你的真愛,共享一份甜蜜浪漫的婚姻生活。

其實,這些問題,也正是我要和你一起分享的真愛秘密,如果你能真正了解真愛秘密的思維,我將十分高興,因為我知道,你的人生將會因此完全改觀,這就是真愛的力量。

所謂的“條件優越”,就是幸福嗎

在選擇人生伴侶的問題上,人們的統一標準就是“條件優越”。很多人還常常被眼前利益迷惑,當時的外在條件就是幸福的一切保障,常常做出這樣的判斷,并且下定了決心:“不管作出多大的犧牲,都要和優秀的人結婚,并且永遠不為自己的選擇后悔。”

每個人都希望遇到條件優越的人,總覺得遇到這種人的人會很幸福。跟一個條件優越的對象結婚,無疑是一件極具誘惑力的事。

但是,生活真的就如你所想的那樣簡單嗎?選擇條件優越的人就會幸福嗎?也許我們不知道的是:當前的好事有可能成為將來的痛苦;現在不起眼的一切也許是以后的幸福。

辛瑞拉是個不錯的姑娘,漂亮、能干,她結婚的時候,身邊的所有人都替她惋惜過,因為她的老公實在太普通了,在人們的眼中,這個男人實在配不上出眾的辛瑞拉。

其實,辛瑞拉的老公人品不錯,但是,他的出身極為平凡,事業也不溫不火,前途堪虞。而且,他離開了原來的大公司,在一家籍籍無名的外資中小企業工作。

剛結婚的時候,辛瑞拉也曾羨慕過那些嫁給家世好或者高收入者的朋友。但是,這一切,在有了孩子之后發生了變化。

辛瑞拉生了孩子之后,老公會在晚上6點準時下班,回家陪家人吃晚飯,并在辛瑞拉做家務活的時候,幫忙照顧孩子。只要公司里沒有特殊情況,他周末就基本不會加班。并且,每逢辛瑞拉過生日,她老公所在公司的老板也能欣然準許她老公休假。

因為老公陪辛瑞拉的時間相對來說較多,所以,辛瑞拉和老公之間經常聊天,她老公知道很多關于家庭的細微小事。比如鄰家大媽的興趣是什么呀,兒子的朋友都叫什么名字呀,都是誰家的孩子呀,等等。而且,周末的時候,一家人偶爾還會出去郊游,辛瑞拉覺得日子過得實在悠閑自在。

相比之下,以前讓辛瑞拉羨慕不已的朋友們日子卻沒有辛瑞拉想象的好。她們的老公因為公司的事情,常常需要額外加班,每天都回來得很晚,周末也要出去工作,而不能在家里休息和陪伴家人。因此,對于她們來說,家務活和帶孩子基本都要靠自己,父親的義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太過遙遠的事。那些朋友的老公給家庭的時間太少了,陪孩子的時間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以至于孩子與父親之間沒有什么感情可言,甚至可以說是陌生。辛瑞拉的朋友們在周末能做的事情,也就是自己帶著孩子去看看展覽或者看戲。關于旅游,她們的老公,一年能帶家人去國外旅游一次就不錯了。而且,如此難得的一次旅游機會,也是他們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下了很大決心才能實現的。

一天,辛瑞拉和朋友中的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她的朋友說沒有生活的樂趣。對此,辛瑞拉頗為驚奇,疑惑地問道:“你丈夫那么能賺錢,你也花點錢雇個人,給自己一點時間,多出去走走。”

聽完辛瑞拉的話,那位朋友搖了搖頭,說道:“親愛的辛瑞拉,我丈夫賺錢不少是真的,但是,除了支付家用和孩子上學的費用,就沒剩下多少了。錢這個東西總是感覺不夠。如果我告訴你,自從生孩子后我就沒去過美容院,你會信嗎?其實,如果可以,我倒希望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多聚聚,再多的錢,也填不滿丈夫的空位。”

聽完朋友的訴說,辛瑞拉在同情朋友的遭遇的同時,也越來越覺得自己嫁對了人。現在看來,給多少錢都換不來自己現在的生活,她可不想跟朋友們一樣獨守空房。

其實,人的一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享受天倫之樂,而所謂的天倫之樂也就是像辛瑞拉現在一樣,跟家人一起做一些簡單的事,比如說周末去公園的草坪鋪條毯子,和家人一起吃便當,下班之后和愛人一起修剪草坪,如此而已。

而反觀那些嫁給所謂的條件優越的女人們,并不是過著我們想象中那樣的華麗而奢侈的生活。年薪10萬的人會想,那些能拿100萬年薪的人們肯定會過得特別富足。但是,結婚以后你會發現,100萬的年薪并不是很多。當然了,年收入100萬的家庭不能和年收入10萬的家庭作比較。但是,人的生活質量并不是和收入成正比的。收入增加,那些必需的生活支出會隨之增加,儲蓄也需要增加,維系面子的費用也不能少。

事實上,那些所謂收入很高的家庭,妻子們很少在百貨店的賣場舒舒服服地挑選衣服。她們也是在百貨店的打折專柜上,看見物美價廉的衣服才敢掏出錢包。所以對她們來說,奢侈的生活也是別人的事情。

何止這些,錢并不是那么好賺,拿別人兩倍的工資,就意味著要付出比別人多兩倍以上的努力。因為再怎么好的公司,也不會雇用一個創造價值低于自身工資的員工。那些自己做生意的老板們也沒有好到哪里去。自己的事業,也是自己的飯碗,當然會比別人更賣命工作了。

結婚時認為有利的條件,最終是否有利,誰也不知道。我們應該接受現實,不能總是計較哪個更有利,哪個更好。

所以,幸福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所得即有所失,關鍵在于你的心中什么最為重要,做到二者之間的平衡,相信自己的選擇,并為此自豪,這樣,你就具備了通往幸福的第一個條件。

你應該付出的幸福代價

在選擇婚姻上,女人尤其要慎重。如果一個女人遇到條件優越的人,就會覺得上帝賜予了自己一個好男人。身邊的人也會這樣說:“雖然這個女人很是普通,但她卻找了一個不凡的老公。”總之,所有人在結婚之前都覺得自己找對了人。然而結婚之后,過去的“找對了人”和“優越的條件”反而成為痛苦的源泉。

每個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想選擇比自己條件稍好的人,事實上很難做到。為什么呢?因為對方也有自己的標準,如果你覺得對方合適,對方可能看不上你。同樣的道理,有人喜歡你,你卻不滿意他。如果有幸遇到合適的人結了婚,周圍的人們自然羨慕不已,說你遇見了最完美的婚姻。

但是,別人認為是幸福的事必然伴隨著相應的代價。儀表堂堂,有錢有權,風度翩翩的男人,只有你喜歡嗎?當然不是,這樣的男人你喜歡,別的女人也會喜歡。條件優越的男人,不管是年輕小伙還是有婦之夫,都深得女人芳心。問題也就在這里了,越是感覺自己選得好,問題就越多。如果你和令人羨慕的人結婚,那就需要承受相應的痛苦,在忌妒中忍受煎熬。外表看著光鮮燦爛,人生的本質卻是不幸。

因此,我們在選擇配偶之前,應該事先想好。如果希望男人的心里只有我,最好是跟稍遜于自己的人結婚。這樣的話,男人心里只有妻子的可能性更大。當然了,這種情況下也可能出現問題。如果跟別人也覺得不錯的男人結婚,丈夫移情別戀的概率更高。這點也應該事先想到。

那么,當有一天,你的他經不住誘惑,婚姻出現問題之后,你會怎么樣呢?

我為什么要跟心里還有其他女人的男人一起生活?人再怎么優秀又有什么用?再有錢還能怎么樣,我討厭這樣的人。

我已經和有魅力的人生活過了,下次要找個心里只有我的人。

如果你還不能正視眼前的現實,心里冒出這樣的念頭,那就利落地分手。

當面對婚姻的背叛之時,我們只要積極接受現實,做好兩手準備就行了。這時候,我們沒有必要痛恨對方,只要說聲“保重”,干干凈凈地結束就好。

哪個女人會不喜歡像我丈夫這樣的優秀男人呢?當然會喜歡,我不就是這樣嗎?

我比別人擁有更多的份額,形勢對我有利。

如果你能這樣想,就可以冷靜地分析現狀了。雖然優秀的男人會有很多女人喜歡,美麗的女人也會有很多男人喜歡,然而配偶畢竟享有最多的份額。從樂觀的角度想,我是最大的股東,不管怎么樣,畢竟掌握著經營權。所以,如果你覺得這個男人足夠優秀,世間難得,決定跟對方長相廝守,那么即使對方出軌,也要積極接受現實,想到“不管怎么樣,我還擁有最大權利”。

他那么優秀,如果放棄他,我恐怕再也找不到這樣的人了。放棄他,我真的做不到!可是,原諒他有過別的女人,我也做不到!

前面兩種想法解決其實最為簡單,最讓人無所適從的就是你現在的想法,既不想放棄又不想原諒。現在,各位之所以如此糾結,其實還是因為貪婪之心。覺得別人關注自己是理所當然,希望優秀的丈夫(妻子)眼里只有自己。

然而,問題就在于,現實中的人不可能這樣。想要得到不可能的東西,當然就會痛苦了。

其實,你糾結于對方的出軌之舉,陷入無盡的忌妒和痛苦,那也只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痛苦。何不樂觀地看待事物,拋開倫理和道德的約束,思考問題的時候重心落在如何讓自己幸福上面。這不是把出軌行為合理化,而是怎樣讓自己幸福的問題。

這時,你應該把持靈魂的重心,果斷地做出決定,完全沒有必要憎恨對方。試想,如果遇到比丈夫更優秀的男人,我不是也會動心嗎?這是人之常情。人們都認為這是丑惡,其實沒什么不好。所有的人都是這樣。

斯托克斯(1819~1903),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斯托克斯在對光學和流體動力學進行研究時,推導出了在曲線積分中最有名的被后人稱之為“斯托克斯公式”的定理。

直至現在,此定理在數學、物理學等方面都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父母反對的婚姻,請三思

蘇霍姆林斯基

你“匆匆忙忙地嫁人”,就是甘冒成為不幸者的風險。

不要對父母的經驗心存偏見

如果你的父母,對你的婚姻,你的另一半心存偏見,那么,請你慎重地考慮自己的婚姻。

父母之所以對你心儀的人有偏見,總有他們的道理,不管怎么說,父母從以往走過來的人生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他們知道婚姻對子女意味著什么。

人生就是一場盛大的賭局,婚姻更是一場不小的博弈,要把賭注下到概率更高的一邊,這樣至少能提高安全系數。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就需要在冒險和穩定之間保持均衡,而偏見就是支撐“穩定”一方的支柱。拋棄對“偏見”的偏見,也是對待人生的一種智慧。

父母的偏見會告訴你,哪一條路最有可能讓你的婚姻生活過得最好。當然,父母的判斷有時候也會出錯。他們有時會拿毫無根據的理由來反對子女結婚,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們才會全身心地關心子女的婚姻和幸福。

一般來說,周圍的朋友不會明著反對他們認為“不行”的婚姻,因為他們沒自信對自己的忠告負責。如果你的某一個朋友再三阻止你結婚,這說明,她(他)要么是一個比較草率的人,要么就把你當成真正的朋友,跟親人一樣。

但是,無論在何種條件下,父母都敢于對自己的意見負責。即使在某些情況下被子女冤枉、指責,甚至是做出犧牲,他們也不怕。所以,如果他們覺得不對勁,就會毫不猶豫地反對子女結婚。

數十年的人生中,父母積攢下來豐富的人生經驗和知識,他們會充分利用這些積累來占卜、預測你選擇的婚姻會有什么樣的未來。你可能會嘲笑他們的這些知識和經驗,但是,它們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一點價值都沒有。隨著時代的不斷前進,我們對婚姻的價值觀有可能發生變化,但是,我們對婚姻或對配偶的忠誠,從來都沒有,也不會發生變化。

當然,要結婚的是你本人,所以一定要,而且必須要由你自己來做最后的決定。如果父母堅決反對你的決定,那么請你不要只想著說服他們,而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決定到底對不對,必須要花足夠多的時間來認真考慮。

內心糾結并不是因為愛情

“以后你會明白,愛情不能當飯吃,光有愛情的婚姻遠遠不夠。”當凱瑟琳決定和相愛的人結婚時,母親常常這樣告誡。

“親愛的凱瑟琳,我知道你的愛情是偉大的,但是,愛情經不起貧窮的考驗,明天去見見史密斯,你會發現,他是一個多么有風度的男人。”父親則不滿于女兒男友的經濟狀況,想要給女兒介紹有經濟實力的史密斯。

于是女兒發牢騷說,母親的反對令她痛苦,父親的安排讓她左右為難,現在,她對到底要不要結婚而猶豫不決。如果一心追逐愛情,就會傷了父母的心。如果順從父母的意思,愛情就會走向毀滅。

上面的情景也許發生在大多數家庭中。不過,仔細想想,凱瑟琳這時的猶豫不決真的是因為母親的反對嗎?還是因為她自己心里藏著什么欲望?真相究竟是怎么樣的呢?

在這里,凱瑟琳說到了“愛情”二字,然而那真是愛情嗎?我看到的不是愛,她的搖擺不定其實充斥著一種欲望。

為什么我會斷言這不是愛情呢?如果她真的愛男朋友,父母反對又有什么關系?如果她真的愛男朋友,即使母親說這種話,她難道就會動搖?父母固然有資格對子女說這樣的話,不過子女因為父母的話而發生動搖,卻是因為子女不想失去父母的支持和依靠,或者自己也從對方身上感覺到了某種不足,對自己的愛情產生了懷疑。

所以,凱瑟琳之所以糾結,是因為她喜歡男朋友,卻對他的經濟實力感到不滿。雖然沒有掛在嘴邊,但是在她心底的某個角落成為隱憂。當父母說要給她介紹經濟實力更強的男人時,她總是為之心動。雖然真相太過赤裸裸,但是我們應該正視自己內心的欲望。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面對結婚猶豫不決,這絕不是父母的問題,而是她自己的問題。我們應該經常這樣審視自己、觀察自己。當事情發生的時候,當矛盾到來的時候,當內心糾結猶豫的時候,我們就無須再埋怨父母反對自己的婚姻,甚至想毀滅自己的愛情了。

心煩意亂是想什么都想擁有

父母之所以對子女的婚姻各種阻撓,是出于對子女的擔心還是討厭呢?顯然是擔心。因為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子女的,所以,當我們聽到父母的忠告時,我們只要平靜地接受他們的心意,說聲“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然后再說“不過爸爸、媽媽,我還是要和這個人結婚”就行了。看到你的堅持和決心,大多數的父母也只會無奈地說“你自己看著辦吧”,而不會再繼續反對。

有人說,為什么父母反對就不能結婚?沒有錢,兩個人可以一起努力奮斗啊,無論做什么事都能謀生的。

我不是說兩個人不可以結婚,而是說,當父母反對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是明確自己的人生觀。如果說,你認為只要能和相愛的人心心相印,哪怕吃的是冷面包,也比得到父母同意、住著豪華別墅卻沒有相愛的人在身邊的生活幸福,如果你有著這樣堅定的信念,自然就不需要矛盾了。

所以,我想說的主題是:面對婚姻的選擇,頭痛不已、心煩意亂的產生,其實是因為你什么都想擁有。如果不是因為內心還有貪欲,二選一的問題則看起來那么簡單,下面這兩種方法可供你參考。

1.如果說你覺得父母的話有道理,不管你和戀人有多么相愛,你都可以放棄愛情。相愛就非要結婚嗎?其實,結婚也沒什么大不了。

2.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愛情觀更有道理,那就不要奢望得到父母的同意,也不要奢望從父母那里得到任何支撐,婚后的生活無論好壞,也不要試圖得到父母的幫助。

上面兩種決定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大多數人卻都因為選擇了其中一種而后悔,我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的確如此,很多人都做不到為自己決定的人生負責。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結婚的時候,如果你這樣告訴父母:“爸爸媽媽,我的人生屬于我自己。不管成功失敗,我都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許父母當時會感覺不快,同時也會感到欣慰。但是,如果明明是自己任性地決定結婚,卻要求父母同意,父母同意之后,如果婚姻并不幸福,到最后將一切責任推給父母,那就不對了。

維拉的戀愛一直都很順利、很甜蜜,但是,在雙方家長見面時,卻發生了問題。男友的母親毫不掩飾對嫁妝的貪欲,維拉的母親當天就表示反對兩人結婚。

“這不是單純的嫁妝問題,我們將來是要做親家的。他的母親現在就對我們這么蠻橫無禮,將來對你還能好到哪里去?你的日子肯定會過得很痛苦。”

維拉面對母親的擔憂,流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說:“他母親就是說話直接了點。這種人脾氣來得快走得也快。他都說了,他母親平常不是那樣的。媽媽,您別生氣了。”

“哎呀,不是媽媽生氣不生氣的問題!這都是為了你呀,我的女兒!”

維拉想了想,她覺得自己很愛男友。況且這個問題不是出在男友身上,而是婆婆的性格問題造成的。維拉覺得自己絕不能因為婆婆的性格問題而放棄結婚。

在維拉的堅持下,維拉的母親終于舉手投降了。對維拉說道:“親愛的維拉,這是你自己一定要選擇的婚姻,所以不管發生什么事,你一定要好好過,知道嗎?”

“媽媽也真是的,這不是廢話嘛。”維拉聽到母親的叮嚀,極不耐煩。

于是,維拉信心滿滿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維拉的這段悲壯愛情史,連羅密歐和朱麗葉都會自嘆不如。誰都堅信維拉從此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維拉原本以為,只要他們倆結婚,婆婆會把自己當成一家人看待。但是,婆婆的蠻橫徹底粉碎了維拉的美好幻想。結果,維拉因為婆婆的問題,跟老公吵來吵去。最后,夫妻關系破裂,維拉只好拎包回了娘家。

“你呀,我那么反對,你卻非要嫁給他。既然結了婚,就要用心地經營自己的婚姻。”母親略顯責備地說。

可維拉卻更生氣,說:“所以當時媽媽應該多堅持一下呀。要么裝病叫救護車,要么剃光我的頭不讓我出門。我是因為不懂世故所以沒辦法,您卻眼看著自己女兒往火坑里跳還不管管……”

聽了維拉的話,維拉的母親張大了嘴,徹底無語了。

貌似維拉的行為很幼稚,但是,將來你會看到更多像維拉一樣的女人,那些不顧父母反對而結婚的女性朋友們,她們都說同樣的話。

當然了,日子是過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即使起步條件很好,也有可能在日后的婚姻生活中出現意想不到的變數;即使出發點不好,也不能說婚后生活肯定不美滿。

但是,有一點是十分明確的,婚姻這東西即使從非常好的起點出發,也需要非常多的努力才能獲得幸福。所以,如果你懷著一顆不安的心開始了婚姻生活,那么需要充滿睿智。而且,也需要很長時間的、很高強度的努力。

有這樣一個女人,她也是那種不顧父母反對而堅持結婚的女性。婚后的她,生活過得還算滋潤。有一次,朋友跟她調侃,“看來結婚的事還是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啊。”沒想到卻遭到了她很激烈的反駁。

“什么?你知道我是怎么熬過來的嗎?我拼死拼活地干,才得到了現在的安穩生活。我要是當時聽媽媽的話,嫁給了她介紹的人,現在估計能過上公爵夫人般的生活。而且,投入的努力不到現在的一半!”

任何人都是自己經歷過之后,才知道什么叫人生。可能你一時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過來人”說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請你至少聆聽他們的忠告吧。

所以,最后請記住我的忠告:父母反對的婚姻,請三思。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出生于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民家庭。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從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遠離已婚的他(她)

列夫·托爾斯泰

同是一件婚事,一些人視之為兒戲,而另一些人,則視之為世界上最莊重的事情。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婚姻。

第三者是一項極具風險的投資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多讀者給我寫信訴說他們的苦惱,有一個女人的來信卻讓我印象深刻,這封信的內容多少有點奇怪,這個自稱柏莎的女人告訴我,她愛上了一個已婚男人,并且她很享受當一個第三者。那封信寫得很長。在信里,柏莎細數了自己愿意當第三者的原因。她在信中這樣說:

我并不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在同齡人中或者可以用普通來形容,我渴望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但是太過平凡的我,很少能夠引起男孩子的注意。但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我特別招已婚男人的青睞,并且有很多人對我表示喜歡。

我不知道他們在我身上看到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喜歡我什么,但他們都會對我很溫柔地呵護,近乎寵溺。和同齡人相比,他們成熟、沉穩,在男女關系中拿捏得住,而且能在物質上給我同齡人不能給的好處。而最讓我安心的是,他們都不會要求我承擔一段關系的責任,我和他們交往很放松,隨時都可以離開。

我從來沒想過破壞別人的家庭,相反,我覺得第三者的存在與家庭并不矛盾,作為一個人的妻子,和我所要的東西并不一樣。我覺得在家庭中本來就沒有愛情可言,有的只是責任,而我想要的只是愛,我也嘗試過和一些未婚的男人交往,可只有在當第三者的時候,才能體會得到我想要的愛。

從這封信里,你看到什么?有人看到愚蠢,有人看到恬不知恥,但我看到的是對幸福的膽怯,是一份沉重。這個女孩盡管反復強調,說她不信任婚姻,也不想承擔責任,但其實,我從她的字里行間只能看到一件事:她害怕受傷。

因為一段正常的戀愛,是必然要走向一個結果的,或者成功或者失敗。而一段婚外戀,可能女孩一開始就會抱著“反正不會有結果”的心態去進行,戀愛就算失敗,似乎也不是她個人的問題。可是,隨著情感的深入,卻又忍不住有所期待有所要求,在這種矛盾的心態下,無論是被男人拋棄還是主動結束戀情,結果都是受到嚴重的傷害。這種傷害,又讓女人更加害怕戀愛失敗,于是在下一段戀情時,又再一次地選擇了“不需要結果”的戀愛……走進這種戀愛模式的女人,其實往往出生于不幸福的家庭,成長中得到的愛太少,潛意識里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獲得愛,尤其是一段正常、健康、細水長流的愛。

不管聽了多少第三者獲得幸福的事情,女人們都要清楚,“第三者”是一項風險極高的投資。一段平實的情感,一個穩定的家庭,其實是令男人女人在社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建立了一種秩序,成立了一家保險公司。這個穩定的秩序很難被打破,太多的第三者都是身心俱疲,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我們在選擇愛,選擇婚姻的時候,就算心里有著再隱秘的傷口,就算對愛一次一次地不確定,也絕不會輕易讓自己落入這種境地。

爭到了那個男人又怎么樣?他只不過和天下其他的男人一樣,其實,并不能給你想要的幸福。

背叛過愛情的男人很可能會再次背叛

有時候,因為喜歡而選擇的姻緣也可能引來禍端。下面我們來看看布蘭琪的故事。

布蘭琪在工作中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并且和這個男人很快陷入了熱戀。最后,他們的戀情曝光,并促使男人和前妻離婚。自然而然地,布蘭琪和那個男人結了婚。婚后她生下兩個孩子,接下來的幾年里,他們過得很幸福。

可是有一天,丈夫愛上了辦公室的另一個女職員,最后也選擇和她離了婚,以后的情況怎么樣,布蘭琪不得而知,只是現在的她感到非常痛苦。

愛上已婚男人,迫使他離婚,然后和他結婚,這樣的女人會有幸福嗎?不過在與有婦之夫相愛結婚之前,首先應該考慮到這個問題,那就是這位男士將來有可能還會喜歡上別的女人,再度離婚。

你要想清楚,即使跟這個男人生活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分手,是不是也無怨無悔。如果無怨無悔,那就下定決心開始吧。通過這個男人因為喜歡你就與夫人離婚跟你結婚這一點來看,他喜歡上其他的女人,再跟你離婚的可能性的確更高。不是因為這個男人不好,而是因為人的心理規律。

所以,請記住我的忠告:在選擇人生伴侶的時候,最好遠離有家庭的人,這不但是一種道德底線,更是對自己幸福的負責。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中期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對象。

提前規劃你的婚姻藍圖

巴爾扎克

戀愛視快樂為目的,而婚姻視整個人生為目標。

可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無論是男人選女人,還是女人挑男人,除了外表,還要看內在,除了現在,還要想未來。除了考慮哪些特質具備吸引力,還要評估這些吸引力能維持多久。想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再做決定,這樣才能減少將來后悔的可能。

伊蒂絲一直暗戀同校的師兄,可是,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她都沒有鼓起勇氣去向師兄表白。然而某一天,這位師兄竟然向她表白了,并說自己從很早就開始喜歡她。很多人都認為伊蒂絲很幸運,終于碰見了她靈魂上的終身伴侶。

雖然,周圍人都很羨慕伊蒂絲,但是,伊蒂絲的愛情并沒有堅持多長時間。

聽到他們分手的消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她自己卻無比淡然地說:

“后來才知道啊,他并不是一個踏踏實實的人。前兩天,在聊天的時候,我跟他提到,我的一些朋友準備進公司,我倆聊起年薪的話題。他聽到我朋友們的年薪后很吃驚地說,拿那么點工資怎么生活?可能是因為他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賺了很多錢,所以有點瞧不起靠工資生活的公司職員。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這個人應該不是那種老老實實過日子的人。后來,我觀察了他幾天,越來越確信自己對他的判斷。以后要是有人問我‘會跟他結婚嗎’,我估計自己肯定會說‘受不了’。所以,我就跟他提出分手了。我不想自己在把男朋友已經看成結婚對象的時候,還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跟他結婚。”

在當時看來,因為那么遙遠的將來而與現在自己喜歡的人分手,伊蒂絲實在有點不可理喻。可是,沒過一個月,伊蒂絲找到了一位她能“受得了”的男人,重新開始了戀愛。兩年后,伊蒂絲跟她“受得了”的男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后來,伊蒂絲曾經暗戀的那位師兄,畢業后沒能找到工作。再后來,在他年紀很大的時候,不得不開始準備司法考試。他終于還是沒能適應普通的社會生活。要是伊蒂絲真的繼續跟他交往,肯定在不久后就會發生問題,伊蒂絲只是預先避開了那些不幸而已。

有過戀愛經歷的人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伊蒂絲一樣,突然拒絕一個自己喜歡的人,而且理由是那么遙遠的、將來的問題。而且伊蒂絲暗戀的那位師兄,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個有能力的人,是很多女人都喜歡的類型。伊蒂絲雖然不是那種“為結婚拼命”的類型,但是,她還是為婚姻規劃出很明確的藍圖。她比誰都清楚自己結婚以后要過何種生活。

過去10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所謂專家的預測,婚姻有80%都是錯的。很難想象,一個女人能把自己的婚姻生活一一設計好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下去。

但是,我們至少要對自己的婚姻設計出大致的框架。

現在請說出你的打算。

我只想跟一個老老實實的顧家男人,過小市民的生活。

我這個人就是過不了窮日子,所以我一定得找個有錢人。

我受不了枯燥無味的日子,我要找的男人不一定要給我穩定,但一定要有趣,讓我過得豐富多彩一些。

……

那么,你的打算是什么呢?只要在心中有了婚姻的藍圖,并且照著這個藍圖去用心尋找,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就像伊蒂絲,她要的就是“跟一個老老實實的顧家男人,過小市民生活”,她找到了她想要的,并從中發掘著幸福。

了解自己的婚姻偏好,選擇與之匹配的婚姻

我認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對自己的婚姻有個明確的規劃,就像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藍圖一樣。可是,婚姻這東西又很奇怪,你越是制訂計劃,實際情況就離計劃越遠。就像準備去買鞋子,當初的計劃是“買一雙紅色的鞋子,襯托我的新形象”,但是,最后買回來的,卻是已經在自家鞋柜里裝得滿滿的、黑色的鞋子。

怎樣才能盡可能多地知道自己對婚姻的偏好,并選擇與之相配的婚姻呢?

丹尼絲的經驗也許對我們有一些幫助——

從事金融行業的爾莎,逐漸對結婚失去了興趣。一方面,每天繁重的工作使她沒有信心支撐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她周圍那些已經結過婚的人,生活得都不幸福。

有一位已經結婚幾年的姐姐,生了兩個孩子以后辭掉了工作。她一直對爾莎重復著一句話,“你要是有能力養自己,就千萬別結婚”。還有一個要好的同校師姐,她在一個月前離了婚。更讓人感到無奈的是,公司里的那些男人們,以“早回家也是無聊”為借口,有事沒事都在辦公室泡著。看著他們,爾莎覺得,跟這種男人過日子的女人真是悲慘。

有一天,爾莎在同學的婚禮上碰到了丹尼絲,丹尼絲和她老公原來在國外留學,剛剛回國。據說,丹尼絲跟她老公關系和睦,可能確如其說,因為丹尼絲的臉色、表情都很好。爾莎跟丹尼絲在同一張桌上吃飯,聊天時,爾莎突然發現,丹尼絲經常講述自己媽媽的故事。

“咱們的媽媽觀念如此陳舊,她們的建議有幫助嗎?”

“嗯,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媽媽就開始經常說找一個什么樣的男人,過什么樣的日子之類的話題。青春期的時候,我還挺煩媽媽的話。不過,可能我自己真的被洗腦了,后來真就找了一個媽媽說的那種男人,我自己過的日子也跟她一直念叨的差不多。”

爾莎聽后很郁悶。既然丹尼絲說了,要想結婚后過上好日子,就得從幼兒園時期開始接受教育。可是,爾莎的父母從十年前就分房睡,兩人冷眼相待,互不答理。那么爾莎不就沒法結婚過上好日子嗎?

婚后生活和睦融洽的夫妻中,有很多人父母的關系也很融洽,這是事實。

我們可能覺得,我們都具有獨立的人格,但是,父母所給予我們的影響,遠比你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不過,這也不是說,父母關系不好的朋友們,就一定過不上融洽的婚姻生活。

成長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但是,最終決定過何種生活的,是本人的意志。

生活這個東西吧,如果你不去打理它,它就會變得很邋遢、很消極。我們需要一個叫“意志”的物理外力,才能讓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要知道,任何人都絕不是“自然而然”地就能過上好日子。丹尼絲也不是因為父母的原因才過上好日子,而是因為她自己確實付出過努力。父母的忠告和建議頂多只是她努力的目標而已。所以呢,即使沒能從生長環境中學到這些,你也仍然能夠過上好日子,你只需要找到一個新的目標即可,跟父母的生活不同的目標。

如果你是像爾莎一樣的情況,就可以參考丹尼絲的婚姻生活,并設計出你自己的未來婚姻藍圖。的確,在選擇婚姻的時候,不妨學學那些過得好的人,學學她們是怎么過日子的,這會對我們自己有很大幫助。學習他們的方法,有利于我們結合自己的偏好,選擇適當的婚姻生活。

對待結婚這件事,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一定要慎重。在結婚之前,至少應該在腦海里描繪自己結婚,以及結婚以后生活的情形。建房子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設計圖,但是,如果沒有設計圖,房子就根本無法建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一些評論家認為他僅次于莎士比亞。

幸福的人,跟誰結婚都幸福

胡塞爾

婚姻的黃金時代,不在婚禮行過之后,而在婚前戀愛時期。

感覺不到幸福就不要結婚

人們總說婚姻是人生的墳墓,但仍然期待婚姻能夠把生活引向快樂的世界,好像婚姻有一種魔法一樣。無可救藥的人要是碰上一個漂亮的或者是條件不錯的女人,大家就以為這個男人的一生被拯救了,絲毫不懷疑他會從此變得幸福。可你,還認為婚姻就是無中生有帶來幸福的、神通廣大的魔箱嗎?

用一句話來講就是:婚姻無法讓不幸的人幸福。

聽到艾麗卡結婚的消息,好多人都說“她終于安下心好好過日子了”。

艾麗卡的怪癖性格是出了名的,而且她確實有點特殊。艾麗卡認為,成長環境不好是造成她性格怪僻的原因,她對此毫無辦法,所以周圍人就應該原原本本接受她才是。而就是這樣的艾麗卡,碰到一個憨厚的、溫柔的男人,并很快墜入愛河。結婚后,她周圍的人都備感欣慰。艾麗卡感到非常幸福,跟大家說道:“那個人不管我說什么,都呵呵一笑就過去了。我從沒見過這么善良的人,我覺得跟他在一起,我一生都會幸福。以前那種日子,我都會忘掉的。”

可是跟大家所期待的圓滿結局背道而馳,一年后,艾麗卡的朋友們得知了她離婚的消息。據說,經歷了猶如“地獄”般的婚姻生活后,她老公先提出離婚。

婚姻永遠不能讓不幸的人幸福,它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過程而已。如果在結婚之前沒有學會愛自己,對生活持有消極態度,那么戀愛或結婚以后她都無法獲得幸福,即便是產生了幸福感,也只是短暫的。況且,一個不懂得給自己帶來幸福的人,又怎能給他人帶來幸福呢?結婚這一盛大儀式,會讓人錯覺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但是,生活的本質沒有發生一點變化。上面故事中的艾麗卡,在結婚前,她是一個對社會和人際關系都持消極態度、自我摧殘的人。后來,一位憨厚而溫暖的男人出現在她面前,他包容了她。人們甚至是艾麗卡本人,都以為她的人生會發生變化。但是,艾麗卡對待生活的態度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只依靠老公一個人的努力去支持女人的幸福,最終都會達到極限,我想應該是這樣的吧。

有人針對普通人做過一項調查,這份調查問卷顯示,在回答自己是否幸福的時候,不管是已婚還是未婚,都只有20%的人覺得幸福。這個調查結果意味深長啊。最終來看,幸福的未婚造就幸福的已婚。

假設決定我們幸福的條件為100分,那么遺傳性格占50分,為了幸福而付出的努力和個人意志占40分,周圍的環境占10分。

所以,你要是覺得現在的人生并不幸福,那么,即使你哪一天中了彩票,變成百萬富翁,或者因為上帝的眷顧,你遇見了一個有財富、有知性、有相貌、有愛心的男人,并和這個完美的男人結了婚,你也不會得到高10%的幸福。

因此,如果你將來想結婚,并且想過上幸福的婚姻生活,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就要變成幸福的、樂觀向上的人。

與有“幸福潛質”的男人結婚

每當開始一段新的感情時,不要問對方:“你現在幸福嗎?”因為只有對感情敏銳的人,才能體驗幸福或感覺幸福。男人對自己的感情不像女人那么敏感,也不太關心自己現在的感覺。特別是像“幸福”這種摸不著的東西,更沒有幾個男人能很好地回答出來。

無論什么樣的統計,在回答“自己感到幸福”的人中,女人都比男人多。

如果換一個問題,問“你現在不幸嗎?”那么回答“是”的人中,肯定也會是女人比男人更多。如果像統計結果顯示的那樣,女人比男人感覺更幸福,那怎么解釋女人比男人多出四倍的嘗試自殺比率呢?對于男人來說,更容易理解的詞匯應該是“滿足感”,而不是幸福。如果有男人回答說,自己對于現狀很“滿足”,那么,他至少是一個有“幸福潛質”的人。

如果要找一句可以概括男人心理的話,那應該是“自卑感”。如果某個男人無論自己現在的處境怎么樣,還依然充滿激情地努力奮斗,那至少說明這樣的男人會過得很開心。相對來說,即使什么東西都不缺,有自卑感的男人,也會過得非常痛苦。

實際上,男人幸福感的髙低取決于他自卑的程度。自卑感并不只是表現為外表上的自卑和缺乏信心。平時喜歡說大話、出洋相、不可一世的男人中,也有很多自卑感很強的人。在我20多歲上大學的時候,認識一個某一流大學的男生。他嘴上總是掛著一句話:“我本來應該能去哈佛大學的,就是因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意外,所以才到這個學校的。”別人問都沒問,他自己總是在那強調自己應該去哈佛大學的。對于這種自卑心理異常嚴重的人,別說是哈佛大學,他能上現在正在上的那所大學也算是上帝的眷顧了。

相比之下,有些男人雖然處在很差的環境中,但是,他們一點都不自卑,仍然信心十足地過著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男人終究還是得到了自己滿意的人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周圍那些全身上下都大放光彩的男人,就能發現,他們都是能管理好自己自卑感的男人。

滿足自己的現狀并能全力以赴的男人,調節好自己的自卑感并且謙虛做人的男人,都是有“幸福潛質”的男人。如果你和這樣的男人生活,作為一個對幸福感非常敏銳的女人,你會感到無比幸福,并快樂地度過余下的人生。

胡塞爾,德國哲學家、20世紀現象學學派創始人。1859年4月8日出生在奧匈帝國摩拉維亞的普羅斯尼茲的一個猶太家庭(今屬捷克)。因肺炎逝于德國弗賴堡。胡塞爾的大量著作有些發表于生前,有些出版于死后,有些仍在整理編輯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新乡县| 麻栗坡县| 莎车县| 宾阳县| 连云港市| 黄骅市| 松滋市| 区。| 丹东市| 江陵县| 通州区| 思茅市| 根河市| 建瓯市| 阳新县| 从化市| 林周县| 平塘县| 金塔县| 印江| 进贤县| 五华县| 龙游县| 庆安县| 肃北| 庆阳市| 五常市| 肃宁县| 文水县| 蛟河市| 克拉玛依市| 肥城市| 普宁市| 右玉县| 宁强县| 翁源县| 上杭县| 东乡| 德庆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