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決定

  • 婚姻的藝術
  • (美)沃爾特斯
  • 13374字
  • 2016-10-16 15:57:27

婚姻不是美麗的幻想,也不是殘酷的現實,婚姻只是人生的重要過程之一,只是要全力以赴的事項而已。

親愛的你,即使你現在對婚姻還是一無所知,但一旦決定要結婚,就必須先要正面了解婚姻到底是什么樣的,只有明白婚姻最真實的樣子,才能篤定地步入婚姻的殿堂。

沒人告訴我,婚姻原來是這樣的

羅曼·羅蘭

婚姻的唯一偉大之處,在于唯一的愛情,兩顆心的互相忠實。

上帝為什么要創造婚姻

“孤獨是上帝眼中第一件不好的事情。”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如此說。

可見,關于孤獨、關于寂寞、關于與世隔絕的生活,都是與上帝的創造目的相違背的。上帝讓男人與他人共同生活,把女人和男人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夫妻之間成為彼此最為重要的人,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相伴而居,不再孤獨。

讓人相伴而居是上帝創造婚姻的初衷,因為上帝認為人們獨居不好,那么,上帝所說的不好,表現在各個方面。如對身體不好,因為身邊沒有他人做伴;如對感情不好,因為沒人與我們分擔,等等。

關于婚姻,你怎么想

在看這本書之前,想必你已經對婚姻有過千百遍的幻想,現在請你回想一下,曾經的你,是如何看待婚姻的,請你思考這樣的問題——1.你想象中的婚姻生活是什么樣的?你現在的婚姻生活與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2.你是不是也期望婚姻可以改變你原有的生活方式?

3.你期望你的伴侶能為你做什么?

4.你的伴侶希望你能為他做什么?

5.在婚姻這件事上,你與你的伴侶是否有著不一樣的期待?你是如何發現其中差異的?你和你的伴侶坦誠地討論過這些差異嗎?

認真地思考過后,現在,關于婚姻究竟是什么?我相信你一定有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就讓我們考察一下構成婚姻的幾個因素。

婚姻是上帝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婚姻給予我們機會,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愛。

婚姻是生命中的一次旅程,當我們行走在路上,有許多的岔路口,面臨眾多的選擇,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婚姻是我們每個人心智成熟的旅程,自我完善的過程。

婚姻不是愛情的結局,而是人生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婚姻是一種親密關系,夫妻之間的親密感無所不在,精神、心智、社交、情感和身體各個方面都會得到體現。

婚姻是相互給予,相互依存。

婚姻就是同甘苦,共患難。

是什么原因讓你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讓我們來回想一下結婚前的日子。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對未來充滿夢想、期待和希望的日子?在那段時光中,婚姻是不是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你又希望婚姻能夠帶給你什么?下面的這些希望,也是你曾經所期待的嗎?

我希望與我愛的他(她)朝夕相對,共度一生。

我希望婚姻能讓我的生活更加幸福。

我希望有一個人與我共享未來,一起丈量我們的人生。

我希望婚姻能填補獨自生活的空缺。

我希望婚姻給我帶來安全感,不要孤孤單單走完一生。

這些期待聽上去都是合情合理、無可厚非的。可是,我們的“希望”只能算是婚姻帶來的附加利益,沒有哪一條能夠作為婚姻大廈的支柱,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即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卻對自己將要承擔怎樣的責任一無所知,這也難怪他們的婚姻自始至終都充滿了動蕩與不安。

關于婚姻,別人怎么說

關于婚姻,很多人都下過定義。心理學家韋恩·奧茨說:“婚姻是彼此擔當的愛的承諾;是由悔改和寬恕構筑的二人世界。”心理學家大衛·奧格斯伯格還指出,婚姻遠不只是相愛之人的個人行為,或是合同雙方的公開舉動。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們之所以會遵守它,不是因為他們受到法律的約束,也不是因為他們害怕受到制裁,而是因為他們無條件地締結了誓約。可以說,這一誓約比任何法律文書都更莊嚴、更持久、更有約束力。

在一些心理學家、婚姻顧問和牧師眼里,結婚就是雙方簽訂的合同,而且每一份合同都包含著若干帶有條件的條款,這里所說的有條件的條款是指合同中的雙方——無論公司還是個人——被明確要履行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合同中的甲方沒能履行義務,那么乙方就要被免除責任。看到這里,或許有人要質疑了,“結婚典禮上和婚姻關系中怎么能講條件呢?”沒錯,有誰見過結婚誓詞中有這么說的:“如果丈夫疼愛妻子,那么妻子就履行合同”,“如果妻子順服丈夫,那么丈夫就履行合同”。

可是,婚姻之中是沒有免責條款的。那么,既然婚姻不是一紙合同,又是什么呢?婚姻,是雙方做出的無條件承諾。婚姻,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做出的一生的無條件承諾。

在本章,我們即將和大家討論的正是婚姻的真正意義,在明白人類創造婚姻的目的之時,也請大家認真反思一下自己的婚姻關系,我們相信,你對婚姻的信念和期待對你與配偶之間的交流勢必會產生直接的積極影響,這正是經營婚姻的一種藝術。

羅曼·羅蘭,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也是傳記文學的創始人。

婚姻是愛情的歸宿還是墳墓

歌德

愛情是理想,結婚是現實,把理想與現實混為一談,豈能不自食其痛苦之果?

婚姻是愛情的終結還是延續

沒有結婚之前,你是不是也聽到過不少結婚之后愛情變味之類的故事,當你聽到這些故事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曾對婚姻感到無比地失望。也或者,你會抱著與眾不同的僥幸思想,認為自己的愛情是世界上最為純粹堅固的,不會因為婚姻而變質。那么,非常抱歉的是,現在我要告訴你,結婚以后,愛情真的會變味,你不會是那個特例。

在做心理咨詢的時候,我聽到的最多的問題是夫妻之間的矛盾。那么,世界上最親密的夫妻之間怎么會有矛盾呢?原來的愛情還在嗎?婚姻是愛情的終結,還是延續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要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么要結婚?

我們結婚也許是出于對另一個人的愛,但是沒人知道愛究竟是什么。也許我們希望結婚多年仍能保持戀愛時的熱情和瘋狂,希望自己能放松心情享受愛情。

婚姻伊始,我們滿心歡喜地以為,對方除了希望與自己的行動、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外別無他求。一旦他們發現事實并非如此,便會覺得天塌地陷一般,其實并沒有那么糟。惋惜失落的同時,不要忘了接受性格、交流方式、價值觀、性欲上的差異,最終,接受和調整能緩解矛盾沖突。我們寧愿矛盾能時時浮現,以便找出解決辦法,而不愿意遮掩事實,等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再爆發大規模沖突,招致新的痛苦。

婚姻需要不斷地補充新鮮活力,如果有人承受了這種壓力,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只有愛,日益加深的愛,才能應付這種壓力。

婚姻中的暴風驟雨有各種各樣的成因。可能源于你過去與父母一起生活時的經歷;可能因為你對婚姻抱有太多的幻想;也可能由于你目前不知道怎樣培養和發展新的交流方式。無論什么原因,你都有能力克服障礙。

認清婚姻的童話與現實

我相信,在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兩個人都是懷著永遠相愛的心去結婚的。當然,如果這種心理能夠持續10年、20年、30年,那該有多么美好。

遺憾的是,生活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充滿激情,再轟轟烈烈的愛情到最后都是要歸于平淡的。當所有的激情退卻后,你會發現,與你結婚的那個人不再是你曾經很愛的那個他(她),他(她)的缺點完全暴露在你的面前,婚姻也和你想象中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于是,你開始懷疑愛情,懷疑婚姻。

很多夫妻對婚姻現實深感震驚,因為他們全然沒有準備,就草草地結婚了。他們被幻想和主觀意愿蒙蔽,不能正視婚姻的現實。有些人幻想伴侶做他們的救世主,幫他們擺脫過去的陰霾,一旦幻想破滅,他們便感到難以置信。

別說你沒有懷疑,與你結婚的和你想象中的是同一個人嗎?這種懷疑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的無奈”。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夫妻倆大吵了一架,丈夫對妻子又失望又氣憤,過了一會兒他向妻子宣布:“莉莎,你根本不是我當初想娶的女人!”妻子轉過頭來看著他,苦笑了下,答道:“我從來就不是。”

我們傾向于把愛人幻想得過于完美,在我們眼里,愛人籠罩在一層理想的光環之中,看不見凡人的弱點。也許和我們結婚的是一個幻影或一個夢,當我們伸手去抓時,卻什么也抓不到。真正的問題不在于配偶是不是你的最佳人選,而在于你是不是在努力成為你配偶的最佳人選。所以請大家認真思考下面這一段話——

如果你把原先不合適的人當作合適的人那樣對待,最終你會覺得選對了人。與此相反,如果你與原先合適的人結了婚,而不能正確地對待對方,合適的也變得不合適了。我還知道,與其千方百計尋找適合你的人還不如自己去適應對方。簡言之,配偶是否合適主要取決于你自己。

現實地面對婚姻是結婚以后首先要做的幾項調整之一。值得高興的是,面對現實并做到平息沖突,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

如果人們認識到“現實”并非“麻煩”的代名詞,就不會再沉浸在幻想之中了。面對現實有多種解釋,其中之一就是,與你尊重、喜愛的另一個人共同展望未來時,享受其中的樂趣。面對現實意味著與你最好的朋友一起享受生活的樂趣;意味著你患重感冒時心里會很踏實,因為有人在身邊耐心地照顧,而且是無怨無悔;面對現實還意味著,你們雖然還會有分歧,但很多問題不一定要通過針鋒相對才能解決。

婚姻之后的愛情,不再是我們經常說的那種愛了,它不會總讓我們莫名地心跳,莫名地恐慌。你不會再像從前那樣,一天不見,就會時刻想念,但是,當你看到美麗的景致,難得的美味,抑或是好玩的東西,你首先想到的,便是和那個人一起分享。有人曾給幸福下過這樣的定義:“幸福是不很快樂也不很悲傷的平靜狀態。”的確,婚姻之后的愛情,你收獲的是一片寧靜和祥和,是一種總有依靠的安全感。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婚姻之中的愛情,遠比熱戀時期的愛情更加接近幸福。

當生活發生改變時

正如我們曾經看到或是現在正在經歷的那樣,婚姻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些能夠預見得到,有些則是突如其來,這些變化在為婚姻關系帶來風險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發展的潛力。很多人的婚姻生活之所以走上死路,是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忽視了這樣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關系和人是會改變的。請認真看看下面這位妻子是如何對待風險和發展潛力的吧。

人生有多少個50年?又有多少體驗和感悟?我和我的愛人結婚已經50年了,在這50年里,我們經歷了很多變化:3場戰爭,11屆總統,5次經濟危機,從A型轎車到月球登陸,從鄉間小道到信息高速公路。

在我們身邊發生的這些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但是我們自身的變化也更加令人不可思議,有時候,我都覺得詫異,是上帝讓我們相互影響,也是上帝使我們都改變了許多。

雖說當時的我們未曾深刻地意識到上帝是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可是,每當我們回首過去時,總會不由得感慨,婚姻其實就是一所學校,在那里我們的性格得到發展,在那里,我們把另一方塑造得更完美。

那么,上帝到底怎樣利用婚姻來改變我們,而我們又從中學到了什么呢?這簡直是太多太多了。在這50年的婚姻生活中,我們漸漸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差異使我們成長,危機磨煉了我們,相互服侍又使我們水乳交融。

上帝借助我們之間的差異幫助我們成長,又利用數不清的難關鍛煉、培養我們。上帝考驗我們的第一大難關就是新燕宴爾即要承受的離別之苦。

我們的愛情故事是在硝煙彌漫的特殊年代譜寫的:教堂讓我們相遇,約會2個月,訂婚3周后就結婚,可是,新婚剛過2個月,我的丈夫就被派去參加“二戰”,此后的2年,我們沒有見過一面。等他回來以后,我們倆幾乎都不認識對方了,可是,我們竟然是夫妻!

再請認真地聽聽下面這位妻子的描述,這里有對于一生的愛與責任的表達。

你相信嗎?現實生活中的死亡場景遠非電影里演的那樣。在特別護理病房里,我和我的丈夫上演了令人心碎的一幕。那時,我的丈夫正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兩只腳可憐兮兮地露在被子外面,要知道,他的個子實在是太高了,一般的床根本容不下他。

單薄的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兩只手緊緊地攥著他的腳指頭,好像這么做就能救他一命一樣。自始至終,我都沒有松過一下手,而是緊緊地抓住,絲毫不敢放開,如此這般,我才能寬慰些,心想:即使我無法讓他起死回生,也能和他一起走。

那時,整個世界就像被夜吞掉了一樣,到處都是寒風凜冽,漆黑一片,哪也不想去。我知道醫生不忍心對我說出實情,但是從他的眼睛里,我仿佛讀出了什么:“我們無能為力了,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一位有著銀鈴般輕柔嗓音的護士把一條深紅色毯子披在我的肩上,旁邊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也就剩幾分鐘了。”

我知道,在這有限的幾分鐘里,我們要把以前所有忘記說的話向對方傾訴,重溫那些共同度過的時光。

當生活改變時,不變的是什么?也許,你會給出很多答案,但是唯獨有一點,你不會忘記,那就是在你們彼此的心里,早已深深印刻了一點:我們愛得夠深、我們愛得夠真。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作為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

面包和愛情,誰是婚姻的養分

盧梭

真誠的愛情的結合是一切結合中最純潔的。

愛情VS面包

在愛情里,不能因為感情需求太過盲目,也不能因為物質需求而太過現實。要知道,幸福美滿的生活來自于這兩者的平衡。錢不能代替愛情,愛情也無法代替金錢,愛情加面包,才是完美的生活。

有這樣兩個女孩子,一個叫奧蘿拉,一個叫卡洛琳,她們是大學同學,也是要好的姐妹。念書的時候,兩個人就經常聊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

說起這個話題,奧蘿拉總是興奮不已:“我的白馬王子要有很多年金,可以給我買大別墅,可以給我買名車,可以隨時陪我去巴黎、去紐約購物,雖然我不是一個財奴,但是在這樣的時代,在這樣的社會里,錢比愛情要實在、可靠得多。我們是女人,有權利,也有資本用愛情和婚姻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個人能活多少年,不好好享受生活,不是白活了一次嗎?”

卡洛琳看著奧蘿拉憧憬的眼神笑著搖了搖頭,說:“我心中的白馬王子一定要英俊帥氣,浪漫溫柔,他還要能和我心意相通,我的一個眼神就能明白我的意思。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給我一個安全可靠的肩膀。不過,他千萬不能花心,要對我不離不棄。至于金錢,我想真正的愛情是沒有這個附加條件的,即使他一無所有,我與他在一起也會覺得幸福。”卡洛琳剛說完,奧蘿拉就大笑起她的天真來。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這兩個女孩子真的一直在追逐著她們的愛情理想,幾年后,奧蘿拉嫁給了一個有名的富豪。可是,結婚后她才明白,金錢是無法代替愛情的,其實自己生活得并不幸福。卡洛琳嫁給了一個藝術青年,雖說是個搞搖滾樂的貧窮的人,但是兩個人愛得如膠似漆,不過,兩個人最終還是因為無法維持生活,在婚后的第二年就離了婚。經歷了這次打擊,也讓卡洛琳明白了一個道理:愛情是要有物質基礎的。

故事中的兩個女孩子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都沒有獲得真正幸福完美的愛情與婚姻。很明顯,她們不懂得如何正確衡量愛情與金錢在生活中的關系。通常來說,女性對愛情和婚姻的期望往往比較理想化,然而,這種高期望值會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認識:一是信奉愛情至上,堅持只要愛情不要面包;二是信奉金錢萬能,堅持認為有錢就會幸福,就能獲得愛情帶來的愉悅感。

很顯然,這兩種認識都不夠全面,也不夠科學。女人,如果你愛他,那么就請平衡好你們的感情與現實生活的天平。如果他愛你,那么,就請相信他,相信他會努力為你們的愛情與生活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雖說金錢買不來真正的愛情和幸福,但是幸福的人生也時時刻刻離不開金錢。所以,愛情加面包的生活,才是完美幸福的生活。

婚姻與愛情的結合公式

愛情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情感需求,是心靈的碰撞和契合,真心相愛的愛情是純凈而透明的,不摻雜任何雜質和附加條件,如此相愛的兩個人在心靈上往往有著相通的情感體驗,任何物質條件都無法單純替代這種相通的情感體驗和情感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以金錢為天平去衡量愛情的輕重,很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他不懂得愛;二是,他不是真愛。所以說,金錢是無法代替愛情的。

不僅如此,愛情也無法代替金錢。愛情與金錢完全獨立于兩個意識層面之上,但是這并不代表兩者之間沒有交集。當愛情趨向于成熟,就要走入婚姻階段。而婚姻本身就是一種現實生活,愛情與金錢在現實生活中會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現實的世界里,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而生存狀態和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要以金錢作為衡量。婚姻是什么?除了愛情之外,婚姻還是生存狀態,是生活質量,是柴米油鹽。很顯然,愛情不是全部,無法滿足人們全部的生活要求,也無法代替金錢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那么,愛情和金錢如何平衡,才能創造幸福婚姻的平衡點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瑪琳的故事——

瑪琳是一位條件非常不錯的未婚女人。她的職業是花卉設計師。瑪琳的父母很富有,更重要的是,瑪琳本人非常漂亮。有很多男士追求她,并希望能夠把她娶回家。最后,她選擇的決賽候選人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男人。

其中一位是醫生,前途無量,性格又好,家里還開一家醫院,是個找不出一點毛病的人。另外一位是個公司職員,就職于大公司,相貌俊美,為人聰明伶俐,可是,他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太好。瑪琳很迷茫、很煩惱。雖然瑪琳更喜歡公司職員,但是,她覺得還是選醫生做老公更好一些。

周圍人都覺得,比較現實的瑪琳最終會選擇醫生。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她居然選擇了公司職員。

在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之后,她和公司職員終成眷屬。結婚至今已過數年,她很滿意自己的婚姻生活,過得非常開心。

既然條件比愛情更重要,那么為何瑪琳選擇了愛情,她卻依然得到了幸福?因為瑪琳雖然在愛情方面放了很大籌碼,但是,更重要的是,她按照現代人生活的“正確公式”經營了婚姻。

比如,當你想跟某人結婚,你的動機為100%。其中男人的自身條件占40%,愛情至少要在20%以上。剩下的40%就要由愛情或者自身條件來填滿它。條件占10%,愛情占90%的婚姻,經不起愛情變淡的危機;條件占90%,愛情占10%的婚姻,則讓雙方都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條件占40%,愛情占20%的婚姻,雖然滿足了最小限度的前提條件,但是,沒有足夠滿足任何一種理由,這樣就使雙方對婚姻失去信心。

瑪琳選擇的婚姻,條件占30%,愛情占70%,處于充分必要條件都容忍的范圍內,所以她能順利開始婚姻生活。她認為,因為她真的非常愛她的老公,所以,她心甘情愿努力克服老公相對不足的條件。

我們也知道,天底下沒有一個人能完美地滿足條件和愛情這兩種要求。可是,我們必須努力尋找一個在條件和愛情之間達到平衡的人。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在將來營造出更好的婚姻生活。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的權利。誰都沒有權利說我們“挑三揀四”。

要是碰見一個喜歡的人,就在心里掂量掂量,不要有什么負罪感。看看他的條件能不能彌補你倆稍微欠缺的愛情,或者你和他的愛情是否能彌補他相對不足的條件。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你也曾相信的婚姻謊言

王爾德

結婚是因誤解而成立的。

我們對婚姻的誤解

上帝之所以創造婚姻,是為了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完整。女人幫助男人,可以使男人和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因為女人可以填補男人生命中的空白,女人可以與男人分享生活,而且通過兩個人的互動,女人把男人從一個人的狹小空間帶到更廣闊的天地中。所以說,結了婚,有了伴侶,可以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完整、圓滿,從而真正實現上帝的意圖。

捫心自問,你對婚姻是否有這樣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我認為配偶是我自身感情和身體需要的延伸。如果我的需要不能立刻如我所愿得到滿足,我會覺得受到了欺騙!我怒不可遏!居然敢不讓我滿足!

我希望婚姻一帆風順。歸根結底,良好的婚姻就是不存在問題或沖突的。沒有人告訴過我,良好的婚姻是經過沖突建立起來的。

我希望配偶了解我的愿望和需要。干嘛要花那么多時間談論你想要什么呢?結了婚,配偶就應該知道這些。

果真如此的話,你該檢討一下自己的想法。

真正的問題不在于配偶是不是你的最佳人選,而在于你是不是在努力成為你配偶的最佳人選。

對于許多踏入婚姻殿堂的兩性來說,總覺得只要學會更敏感地與自己的伴侶溝通,就能挽救婚姻,這個觀念可能是對幸福婚姻的最普遍的誤解,但它并不是唯一的。

研究發現,關于婚姻的許多謬論,不僅是錯誤的,而且對婚姻還有潛在的破壞作用,因為這些謬論會把夫妻引到錯誤的或者是更糟糕的道路上去,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甚至還會讓兩性相信他們的婚姻已經無可救藥。別不相信,下面這些關于婚姻的事,也許就是這么回事。

情緒或人格的問題會毀滅婚姻嗎

在很多人看來,有焦慮癥的人是不適合結婚的,然而,研究表明,普通的神經官能癥與愛情失敗之間的聯系并不大。這是因為我們都有不能完全理性對待問題的一面,但是,這些問題并不會對婚姻造成必然的干擾,真正幸福的婚姻,關鍵不在于你的另一半要有正常的人格,而在于這樣的另一半是跟你合得來的人。

舉個例子,吉姆是個對權力很感興趣的人,所以他非常厭煩有人管著他,如果他同一個專橫跋扈的女人結婚的話,那么結果肯定是災難性的;但是,如果他與一個從不試圖對男人指手畫腳的溫柔女人結了婚,那么他的婚姻一定會過得很幸福。

再來看一個例子,由于貝絲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所以她有著根深蒂固的遺棄恐懼癥,不過,她的丈夫韋恩很愛她,但是,韋恩卻是一個溫文爾雅深受女人喜愛的人,每次在聚會場合,他總會毫不忌諱地與人調情。貝絲抱怨他時,他就說自己是如何如何地忠實于她,并希望她能讓自己享受這種無害的樂趣,但是,敏感的貝絲還是從韋恩的調情中察覺到了威脅,她知道韋恩是不會停止的,于是他們還是分居了,最后離婚了。可見,神經官能癥不會毀滅婚姻,關鍵在于雙方當事人如何處理問題。如果你能包容對方奇怪的一面,并能滿懷關心、愛意與尊敬地去處理它們,你們的婚姻就不會觸礁。

共同的興趣愛好就能讓你們結合在一起嗎

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否將婚姻中的男女拉到一起,這取決于當彼此追求這些愛好的時候,是如何配合的。一對熱愛皮劃艇運動的夫妻很可能會讓皮艇在水面上平穩地滑行,在這期間,他們笑著、交談著、關注著彼此,可以說,是他們對皮劃艇的熱愛深化了他們彼此之間的愛好和興趣。

而另外一對夫妻雖說同樣喜歡劃皮艇,但是,他們并不像上面那對夫妻一樣能夠做到尊重彼此,在玩耍的時候,他們不是被“你這個白癡”、“你怎么用鉤形劃法”打斷,就是被不安的沉默打斷。從這對夫妻的情況來看,我們很難知道,要怎樣追求共同的興趣愛好才能給婚姻帶來最大的好處。

夫妻之間應該互相回報對方的友善嗎

觀察幸福婚姻與失敗婚姻會發現這樣一個差別:幸福婚姻中的配偶們會互相示好,就是說,他們會用微笑回報微笑,用親吻回報親吻。這種看法的本質就是,在夫妻之間有一個不成文的協議,這個協議能夠給予夫妻雙方中的任何一方說好話或做好事的人以補償。

然而,在不幸的婚姻中,夫妻之間的生活到處充斥著憤怒與怨恨。如果讓處于這種困境中的夫妻意識到他們也需要遵照這樣一些“協議”的話,那么,這個理論就能得以實行,而且夫妻之間的互動也會得到修復。

在不幸的婚姻中,這種補償經營的確是存在的,夫妻雙方的每個人都覺得有必要記賬,看誰為誰做過什么,而幸福婚姻中的夫妻才不會在意這樣,認為一個人做了晚飯,另一個人就要以洗碗作為補償,這是因為他們對他們的配偶以及他們的婚姻本來就是信心十足。不妨想想看,如果你發覺自己正為配偶的一些問題而斤斤計較,很可能意味著這些問題是你婚姻中的敏感問題。

回避沖突會毀掉你的婚姻嗎

對待婚姻,很多人會覺得實事求是應該是一種普遍的態度,但是誠實并非對所有的婚姻都有好處,許多一生幸福的夫妻常常是把問題藏起來的。

拿吉恩與邦妮來說,每當吉恩惹惱了邦妮,他就會轉身離開,自顧自地看體育節目,而如果邦妮生吉恩的氣的話,她就會氣呼呼地去逛商場,然后兩個人又重新走到一起繼續生活,好像之前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過。結婚40多年來,吉恩與邦妮從來沒有坐下來正兒八經地討論過婚姻這個話題,但是,他們會誠實地告訴你,他們對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很滿意,他們有著相同的價值觀,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他們喜歡一起釣魚、旅行,而且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他們一樣過著幸福的婚姻生活。

其實,不同夫妻的沖突風格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夫妻會避免不惜任何代價的爭斗,有些夫妻會經常為了瑣碎小事而爭吵不休,有些夫妻則能詳細討論他們的分歧并在無須大聲爭吵的情況下找到折中的辦法。在這些不同的沖突風格中,沒有哪一種比另一種更好,只要這種風格能對兩個人起作用,就是好的。

如果夫妻中的任何一方總想把沖突講個明白,而另一方只想看到最后結果的話,那么,他們只會遇到麻煩。

外遇是離婚的根本原因嗎

你是否認為外遇是導致離婚的根本原因?告訴你,恰恰不是。其實,是婚姻中存在的問題把夫妻雙方送到離婚的軌道上,使得他們去尋找婚外的親密關系。在大部分婚外情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這些婚外約會通常與性無關,卻與尋求友誼、支持、理解、尊重、注意、關愛以及擔心有關,而這些原本是婚姻應該提供的東西。

有這樣一個關于離婚的調查表明:80%的離異男女認為,之所以導致他們婚姻破裂的原因是因為夫妻雙方彼此逐漸疏遠,喪失了親密感,或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愛與欣賞。然而,在這些調查者中,只有20%~27%的夫妻認為婚外情要對婚姻的破裂負部分責任。

從生物學上說,男人不是為婚姻而“生”的,真的是這樣嗎看到這個觀念,想必自然會得出外遇導致離婚的結論,也就是說,相信男人天生就是花心的,所以,一夫一妻制并不適合他們,這被認為是一種弱肉強食的法則,對于雄性物種而言,他們總是希望創造盡可能多的后代,因此,他們忠誠于任何一位配偶都是膚淺的。對于雌性物種而言,她們則擔負著巨大的責任,要照顧幼小的孩子,要尋找能夠為她與她的孩子提供優越生活環境的單身雄性。

但是,不管物種遵從什么樣的自然法則,對于人類來說,婚外情的發生并不取決于性別,而更多地取決于機會。現如今,隨著女性外出工作的增多,女性婚外情的比率猛漲。一項關于這方面的調查報告還顯示,自從大量女性走上工作崗位后,年輕女性的婚外情人數顯然要略超過男性。

男人與女人真的來自不同的星球嗎

翻開婚戀方面的暢銷書,總能看到這樣一些輕率的結論:男人與女人之所以難以相處,是因為男人“來自火星”而女人“來自金星”。然而,成功的婚姻中也包含著配偶是“外星人”的情況。來自性別上的差異或許與婚姻問題有關,但這并不是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

提起婚姻生活中的性、浪漫與激情,夫妻雙方是否滿意,對于妻子來說,70%取決于夫妻友誼的質量;對于丈夫來說,同樣70%取決于夫妻友誼的質量。可以說,男人與女人其實來自于同一個星球。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關于婚姻的謬論,還可以列舉很多,這些謬論提供的錯誤信息只會讓那些拼命想使婚姻運轉的夫妻們感到沮喪。如果這些神話暗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婚姻其實是一個極其復雜、莊嚴的機構,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做得并不夠好。因此,我們更有必要學會用勇氣、決心與彈性來維持一段感情的持久,一旦你懂得其中的道理,挽救或保衛你自己的婚姻將會容易得多。

奧斯卡·王爾德,英國著名文豪,是19世紀最負盛名的劇作家,他的作品在劇院演出后得到廣大回響,他身兼詩人、小說家、散文家、童話作家等,19世紀與蕭伯納齊名的英國才子。

婚姻是自我完善的旅程

莫里哀

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她教我們重新做人。

說說你的婚姻現狀

如果你正與你的另一半一同閱讀本書,那么,就請分別完成下面的提問,然后再一起討論,以便獲得最大的收獲。

1.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你的婚姻,你會用什么詞呢?

2.你覺得你的另一半會用什么詞呢?

3.請你說說從婚姻關系中,你得到了哪些你單身時得不到的利益?

4.在你的配偶身上,你發現了哪些閃光點?你有沒有告訴過對方你的這一發現,你很欣賞它們嗎?

5.你覺得你的配偶做什么能讓你認為他或她是愛你、珍惜你的?

6.為了表達你對配偶的愛和感激之情,你會怎樣做?

7.你的婚姻關系有多么牢固?誰的貢獻最大?

8.在你的婚姻中,你感覺最脆弱的部分是什么?對于這個脆弱之處,你負有怎樣的責任呢?

9.為了使婚姻更幸福,你正在采取哪些行動?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你們比較各自的思想、感情和態度的時候,你們的交流將提高到新的層次,而且相互之間的理解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重視婚姻的力量

每當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經常會這樣說:“天哪!這可不是我希望發生的,我可沒有預料到。”但是,無論你愿不愿意,麻煩還是來了。在這種危急關頭,我們又該怎么回應呢?

不過,任何人都有權利決定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在磨難或是困境面前,你可以說:“太可怕了,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為什么我就這么倒霉?”當然,你也可以持另外一種態度:“這不是我希望或預料的,但是已經發生了,我該怎樣對付這種不利形勢呢?”這種時候,你可能會遭受痛苦或傷害,不過,也用不著否認,不妨問問自己:從逆境中我能學到什么?

你知道你必須花些力氣克服自己的偏見,你知道你不應該總是把磨難視為負面的力量,所以,你應該時常這樣告誡自己:我想我會有更好的方法面對它,我想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它。雖然你會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在困境面前,你會有一個更加積極的心態。

看到這里,或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質問:“說了這么多,你并沒有提到婚姻呀!危急關頭、困境、麻煩事,這跟婚姻有什么關系呢?”別忘了,婚姻生活幾乎占據了我們生命中2/3的時光,而你所遇到的很多危急關頭、困境、麻煩事,不都是發生在我們的婚姻生活中嗎?所以說,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時,重視婚姻的力量和伴侶的分擔才是最有效、最積極的生命補充。下面這對夫妻的經歷便能說明這一切。

我和我的妻子愛瑪經歷過一場所謂的災難,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我們不得不學會依靠上帝來渡過難關。我們有一個兒子,叫德瑞,還有一個女兒,叫安妮。大學畢業后,我們就結了婚,然后我上了神學院,研究生課程結束后,成了當地一家教會的神職人員。幾年后,德瑞出生了。令我和我的妻子不可思議的是,德瑞的認知水平一直停留在兩歲兒童的水平上,被診斷為極度智障,22歲時就死了。

當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時,我發現以前的我在很多方面都缺乏耐心、自私自利。但是,兒子德瑞的出生卻給了我培養耐心的好機會。當我們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看到兒子能伸手抓住東西了,當我們花了三四年時間,終于教會兒子走路了,就在這一刻,我深深明白了,是兒子的出生讓我的耐心得到了大大的鍛煉。于是,我不斷地對自己說:“我必須學會敏感地對待一個無法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痛苦和愿望的人,我要猜測他的意圖,我要盡力破解他的無聲語言。”

不用說,這一過程使我和我的妻子都有所變化,在經歷過痛苦、失落和悔恨之后,我們變得更加成熟了。當然,對于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還是會讓我們欣喜不已,更為微妙的是,我們學會感謝上帝了,覺得德瑞這個名字的意義,就是“來自上帝的禮物”,而不再像大多數人那樣,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

現在回頭想想,在兒子的問題上,也許我們很容易選擇另一條路,變得怨天尤人,彼此疏遠,阻礙個人的成長。但是,是上帝讓我們選擇了接受彼此,就這樣,我們一起成長、成熟,但是,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幾年的時間。在這其中,既有需要克服的艱難險阻,也有值得回味的幸福時光。

那么,上帝又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對此,我和我的妻子都有很大的發現,我們意識到,早在德瑞出生之前,他就讓我們不知不覺地做好了準備。當時在神學院學習的我,需要寫一篇論文,不知如何寫好,我就向一位教授征求意見。這位教授給我分配了這樣一個題目:智障兒童的基督教教育。坦白地說,對于這個主題,我是一無所知的,只好讀書,上課,到醫院和家庭中觀察訓練過程,最后終于完成了論文。后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生課程要求我做幾百小時的實習,而我的實習任務正是測試智障兒童并把他們分配到相應的班級。在教會擔任牧師的幾年里,教會董事會還讓我開發一個專為智障兒童設置的項目。現在看來,上帝知道為什么要我做這一切。

還記得德瑞出生前的一個晚上,妻子和我聊天時說:“真有意思,我們怎么會一直在跟智障兒童打交道呢?不過,我們真是學了不少東西啊。難道上帝在讓我們為今后的生活做準備嗎?”此后沒多久,德瑞就出生了。半年后,他又癲癇發作。在此之前,我們就有些懷疑他的智力發展速度有些異樣,這下就更擔心了。當我們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以后,才開始明白上帝是如何讓我們做準備的。

很顯然,這就是上帝為我們做的。當我們遭遇困境時,我們會發現,上帝不是讓我們已經做好了對付困難的準備,就是給我們提供了所需的資料。

在每個人的婚姻中,不管是出現了小麻煩,還是降臨了大災難,夫妻二人都要受苦。如果兩個人分擔的話,痛苦就會減輕;如果一個人扛的話,痛苦就會加劇。

在婚禮上,我們都曾發過這樣的誓言,那就是我們愿意與配偶一同受苦,沒錯,在婚姻的旅途中,你自己或是與你結婚的那個人難免會遭受苦難,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這一點都沒開玩笑。可以說,婚姻就是分享苦難的一段人生,而分享痛苦也是我們的特殊權利,我們借此相互服侍。

莫里哀,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本名為讓·巴蒂斯特·波克蘭,莫里哀是他的藝名。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在歐洲戲劇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洛宁县| 海晏县| 衡阳市| 井冈山市| 泸水县| 乐平市| 望城县| 平利县| 工布江达县| 朔州市| 尤溪县| 九江市| 滨海县| 桦川县| 太仓市| 龙游县| 汾阳市| 武乡县| 金塔县| 华蓥市| 增城市| 曲阜市| 辽阳市| 宁蒗| 洛川县| 桂林市| 图片| 东方市| 安达市| 嵩明县| 海兴县| 新营市| 桐柏县| 东丽区| 武夷山市| 伊吾县| 苏尼特右旗| 房产| 昌吉市|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