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知道去哪里,才能知道怎么走

——目標是組建團隊的前提

經營者的重大責任之一,就是讓員工擁有夢想,并指出他們努力的目標;否則,就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

——松下電器創始人 松下幸之助

01 構畫藍圖:讓夢想引領團隊

在了解團隊以前,我們先來看看群體。

什么是群體呢?群體通常是個體在數量上的簡單相加。我們平時乘坐公交車或者地鐵時,公交車或者地鐵上的人很多,但這能夠稱作一個“團隊”嗎?不能的,因為我們知道,公交車或者地鐵上的人群可以稱作一個“群體”,但不可以稱為“團隊”。群體由一些人組成,團隊也是由一些人構成的,但團隊卻不同于群體,兩者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團隊上下有一個共同的愿景,并為了實現這個愿景而積極合作,而群體一般是松散的。

共同愿景好比是團隊的一個長遠目標,團隊在有了長遠目標后,接下來會細分為一系列中短期目標與若干個體目標。共同愿景可以讓團隊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強烈的認同感以及更多的創造精神,可以讓團隊成員為了團隊的發展而積極進取。我們接下來看電影《斯巴達克斯》中的一個情節:

斯巴達克斯(也稱為“斯巴達克”)在公元前71年領導一群奴隸起義,他們曾兩度擊敗羅馬大軍,但是在羅馬悍將克拉斯的長期包圍后,最終還是被打敗了。

在電影中,克拉斯對幾千名斯巴達克斯部隊的生還者說:“你們曾經是奴隸,將來還是奴隸。但是羅馬軍隊慈悲為懷,只要你們把斯巴達克斯交還給我,就不會受到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罰。”

在一段沉默之后,斯巴達克斯站起來說:“我是斯巴達克斯。”接著,他旁邊的人站起來說:“我才是斯巴達克斯。”下一個人也站起來說:“不,我才是斯巴達克斯。”在一分鐘內,被俘虜軍隊里的每一個人都站了起來。

這個故事的情節是否虛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給我們帶來更深一層的啟示,那就是每一個站起來的人都選擇受死,這個部隊所忠誠的,并不僅僅是斯巴達克斯個人,而是由斯巴達克斯所激發出的“共同愿景”——那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獲得自由,擁有一個自由之身。為了這個愿景,將士們甚至不惜犧牲生命。

可見,共同愿景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可以激發團隊成員為了實現目標而積極進取。同時,共同的愿景還可以改變一個企業內部管理者與員工的關系。在一個企業內,如果管理者沒有為員工認真規劃、“灌輸”過共同愿景,員工往往會覺得自己和公司之間不過是一種雇傭關系,公司的前途和自己沒有很大關系,甚至會將管理者置于自己的對立面,從而產生普通員工與管理層的對峙。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想象管理者能夠多么有效地激發出員工的工作熱情。當然也有些管理者會選擇用物質激勵員工,但在一個團隊內,如果激勵成員的因素僅僅是物質的話,那么,這樣的團隊是極不穩固的,假如公司日后在經營上一旦陷入危機,就很難保證員工能與自己同甘共苦。

所以,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除了物質激勵,還需要強化“共同愿景”的觀念。當員工感到公司上下都是為了實現某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時,他們會把自己的同事和領導等都看成自己的“伙伴”,他們會精誠合作,為實現共同目標而不懈努力,最終將公司推向輝煌。微軟公司創業之初,提出“讓電腦進入每個家庭”,福特公司曾提出“造大眾買得起的汽車”等。現在,它們都是行業巨頭、世界一流公司,這與他們的企業愿景是分不開的。因此,共同愿景可以讓員工從“老板的公司”變為“我們的公司”,由內而外地激發出員工的工作熱情。

古今中外,凡是優秀團隊,必然有清晰的共同愿景。秦朝末年,劉邦率領蕭何、樊噲、韓信等人,以“結束亂世、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為共同愿景,最終推翻秦朝的暴政、擊敗一度無敵的項羽軍團,開啟了大漢王朝;東漢末年的劉備、關羽、張飛在“中興漢室、再造太平社會”的共同愿景下“桃園三結義”,結成三人團隊,最后他們三個從布衣百姓起家,創建了蜀漢政權;美國的林肯,則以“維護合眾國統一”為舉國愿景,最終依靠團隊力量及美國人民的支持,實現南北統一。除此以外,我們所熟知的《西游記》中,唐僧團隊以到“西天取經”為共同目標,最后歷盡艱險,終于完成使命,也說明了共同愿景對一個團隊的重要性。

試想,如果一個團隊沒有共同目標,又怎么能成為一個堅強有力的團隊呢?目標,有如一種心理引力,它是激發人們內在動力的源泉。美國曾經有一位游泳運動員,在一次橫渡海峽比賽時,由于當時是霧天,她還差幾百米就要游到對岸,但由于大霧擋住了視線,讓她看不清對岸,最后遺憾地選擇了放棄。當她事后知道自己已經快游到對岸時,她感慨地說:“如果我當時能看到對岸就在不遠處,我一定會堅持到最后,并贏得勝利的!”可見,我們不僅要有目標,還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所以,我們在設計目標時,一定要保證目標清晰,確保人們只要努力就能夠得著。

對一個團隊來說,員工看得著目標,經過努力能實現一個一個目標,會讓自己有種成就感;同時,目標的存在,會使整個團隊不懈怠,會時時給自己一種鞭策;此外,目標還要具體,可以實現,不要完全脫離實際。只有這樣,一個團隊才能不斷取得勝利,不斷向前發展。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設計團隊的共同愿景,才能更有效果呢?

一、管理者首先應該有個藍圖

作為團隊的領頭人,管理者應該對團隊的前途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最起碼要有個輪廓,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領導者。團隊管理者要對團隊的未來負責,要對團隊未來的走向有個宏觀的把控,只有這樣,團隊在發展中遇到一系列問題時,才不會偏離團隊的主要方向,并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同時,管理者有了藍圖,團隊上下也才能就這個藍圖進行調整,這是最終確立團隊目標的基礎。

二、征求團隊成員的意見

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策群力、發揮大家的智慧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在組建團隊、管理團隊時,管理者一定要有這個清醒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讓管理者的藍圖與員工“零距離”,通過員工的有效反饋,完善藍圖,使得形成的共同愿景便于整個團隊接受,發揮出共同愿景應有的作用,也使得共同愿景能夠最大程度地代表團隊成員的心聲。

三、持之以恒地塑造整體形象

團隊是由個體組成的,每個成員往往也都會有自己的愿景。大家的愿景好比是一幅拼圖,而共同愿景是個人愿景的整合。團隊擁有偉大的愿景,會讓我們在一塊一塊地完成拼圖的同時,自動地舍棄瑣碎的事情,不斷排除種種干擾,從而純粹和高尚起來;整個團隊才能跳出平庸的模式,產生集體的靈感火花,孕育無限的創造力。

所以,我們在塑造團隊的共同愿景時,可以詢問:

關于我們自己:你是誰?你要什么?你該怎么做?

關于我們的企業:追尋什么?為何追尋?如何追尋?

對于一個擁有光輝的共同愿景的團隊,可以自豪地說:“我們一旦知道去往哪里,整個世界都會為我們讓路!”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目標和起點之間隔著坎坷和荊棘;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只能用奮斗去統一;困難,會使弱者望而止步,卻使強者更加斗志昂揚;遠大的目標不會像黃鶯一樣歌唱著向我們飛來,而是要我們像雄鷹一樣勇猛地向它飛去。只有不懈地奮斗,才可以飛到光輝的頂峰。”所以,帶團隊,首先要規劃團隊的共同愿景——這是一個團隊的旗幟。有了這面旗幟,才能讓團隊上下有種使命感,而這也正是一個團隊的動力源泉。

管理學課堂

1.為什么說共同愿景是一個團隊的旗幟,是一個團隊的動力源泉?

2.怎樣科學地設計團隊的共同愿景?

02 化整為零:路得一步一步走

一個大學生畢業后,曾經到上海去創業。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能獲取成功。他雖然擁有一紙文憑,但所學的專業比較冷門,于是他先在一個建材行業做業務員,在積累起一筆財富和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后,他自己注冊了一家公司。由于他的勤奮努力,以及當時上海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司的業務不斷增多,員工數量也急劇增加,后來員工數量增加到上千人,營業額也達到了幾個億。

但是,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企業反映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尤以“領導者自己有方向,但畢竟單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常感到自己確定的方向難以有效把控;被領導者人數多,有力量,卻在工作中沒有方向”這樣的問題尤為突出。

我們通過對這家企業進行研究,發現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1.領導者沒有把企業的愿景轉化為清晰的職責。

2.沒有把職責轉化為可行動的具體目標。

3.沒有將目標有效地分解下去。

由于這家公司在目標機制上的缺失,既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與發展,又使員工的發展空間成為問題。因為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個目標的實現,員工要獲得職業發展,也需要面前有一系列目標,并在完成這些目標后,可以帶動個人的發展。目標,不僅對一個團隊非常重要,對個人的未來發展也很重要。

哈佛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關于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根據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者,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25年來他們都朝著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的短期目標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被實現,生活狀況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等。

其中占60%的模糊目標者,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什么特別的成績。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來都沒有目標的人群,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并且常常在抱怨社會、抱怨世界。

基于上述結果,研究者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目標,并能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進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進速度和與目標之間的距離時,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實現目標。

可見,目標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一家市場研究公司通過對職場中大量員工的調查、研究,發現影響員工工作效率最大的兩個因素是:

我能夠明確地知道公司對我的要求。

我要做好工作所需的一切準備。

這家市場研究公司發現,凡是能堅持把這兩點做好的員工,都被所在公司評價為優秀員工。因此,優秀員工通常都是關心目標、職責、工作支持的人,他們不僅實現了崗位價值,還為公司創造了新的價值。

對于一個團隊來說,管理者肯定希望團隊成員都能“各盡所能、各司其職”,但在現實中,常常發現在調動員工積極性方面,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員工感覺自己的工作單調,或者覺得自己沒有被安排在應有的位置上,管理者又不知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員工的積極性。其實,深層的原因,還是管理者沒有為整個團隊規劃出清晰的、切實可行的目標。如果每個員工每天都有明確的工作任務,還愁不能按著團隊的整體目標一點一點推進嗎?

因此,我們在帶隊伍時,一定要做到目標化管理,讓員工不是盲目工作,而是有了目標后高效率地工作。團隊在有了清晰的目標機制后,會產生一系列的積極效應:

一、目標是決策的前提

一個團隊如果沒有目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必然會讓團隊上下有種投機僥幸的心理,從而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只有目標明確了,管理者在決策時才會有方向,員工在行動時才會有動力。一切決策都是為了實現一定目標、達到一定目的,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清晰,決策只能主觀臆想,或者無法決策。決策的科學程度,要取決于與目標的貼近程度,因此,如果目標機制不健全,決策將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

二、目標是合作的旗幟

沒有目標,或者目標感不清晰,員工的共同利益就不容易被發現。團隊的使命感,應該讓團隊成員都無法置身事外,應該讓所有成員都有種休戚相關的感覺。如果成員之間沒有利益的交集,團隊好壞跟自己沒有什么關系,那么成員之間的合作也會失去動力。我們曾經在一個實驗中發現,面臨周圍熊熊的烈火,圍在中央的蟻群眼見就要被大火吞噬,但它們卻團結起來,抱團構成一個很大的“蟻球”,從火焰中滾了出去,雖然犧牲了一部分螞蟻,但大部分還是成功脫險。螞蟻們這種精誠合作的精神,也正是因為它們有了一種天然的、保護本種類生存的使命與目標,才得以臨危不亂。

三、目標讓員工有方向感

管理者不能把目標一一分解給每個員工,員工就會沒有方向,也就不能充分釋放自身的正能量。團隊的力量在于所有成員形成的合力,即勁兒往一處使,這樣在同一個方向上才會有大的進步。如果成員之間方向不明確,便會造成多方向用力,我們在中學時學過“力學”知識后知道,各分力方向不一致,不僅難以有效地拉動物體前進,甚至還可能倒退。而且,員工方向不清晰,必然對自己的用力方向難以判斷準確,也會直接影響潛力的發揮。

四、目標讓團隊的資源更集中

目標明確,會使企業有效搭配自己的資源,集中優勢向目標前進。同時,也可以讓所有成員注意力集中。每個團隊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地分配資源?作為管理者,通常會從“如何有利于目標的最佳完成”來著手,從而珍惜團隊的每一分寶貴資源,促進資源的優化組合;同時,全體員工也是企業寶貴的人力資源,在基于對目標的認知上,企業可以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使企業更好地完成發展的目標。

五、團隊有目標,員工才會有發展空間

事物的每一次質變、每一次進步,都是伴隨著某個階段目標的實現來完成的。對于一個團隊來說,也是這樣。日本的松下公司曾規劃了自己250年的發展目標,為了有效地實現這個目標,它將250年分成10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25年。為了進一步細化目標,它又將每個時間段的25年分為3個階段。這樣,公司在有條不紊地按著既定目標發展,員工的職業生涯也和公司在一起發展,隨著公司的壯大,原先的很多員工逐漸發展成為公司各部門的負責人,也擁有了自己的發展空間。所以,團隊有了目標,既能讓自己不斷發展到新的階段,也能讓員工的努力獲得相應的回報,從而使團隊與個人實現良性共贏。

因此,我們在管理團隊時,既要給團隊設計“宏偉藍圖”——共同愿景,還需要把長遠目標、大的目標化整為零,進行分解,讓整個團隊的所有成員都能感受到目標的力量。這樣,你就不會覺得團隊難帶,反而會體味到帶領團隊的樂趣。

管理學課堂

1.目標能給團隊帶來哪些力量?

2.你的團隊有目標嗎?

03 目標機制要科學合理

目標對一個團隊的作用至關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在現實中,沒有哪個公司會說自己沒有目標,單就宣傳上來看,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目標”。可實際上,很多有“目標”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卻走上了下坡路,甚至跌入破產倒閉的深淵,據權威統計,我國每年破產倒閉的企業都在30萬家以上,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企業。當然,每年我國也有大量的創業人士紛紛創建了新的公司。企業有目標卻仍破產倒閉的現象,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比如美國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經業務遍及全球、實力雄厚,結果于2008年宣布破產。雖然公司破產的原因很多,比如市場因素等,但為什么同類的其他公司卻能完好無損呢?究其原因,有一點是重要的,那就是:一個企業、一個團隊要想持續、健康地發展,目標機制必須科學、合理。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制定科學、合理的團隊目標,從而有效地發揮目標的導向作用呢?在管理學上,對于如何制定目標,有一個“SMART”原則。事實證明,制定目標時,能夠堅持這個原則,所制定的目標就可以最小程度地規避風險、最大程度地獲得效益。我們來看一下“SMART”原則的內容:

“SMART”原則(表一)

我們接下來具體了解一下“SMART”原則的內容:

一、S-Specific

設定目標一定要具體化、是特定的。只有具體化了,才具有可操作性,才容易可控。所謂具體,就是目標要明確,要能夠用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到的行為標準,不能夠籠統,不能夠模棱兩可,不能有兩義性。

比如說,“我想要當公務員”,這算不算一個好目標?公務員的內涵很多,有不同技術領域、不同部門、不同職務的公務員。你想要當的是哪方面的公務員?這個目標描述得不是很明確。再比如,“我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這個“成功”也是不具體的。

二、M-Measurable

目標應該是可衡量的,即目標應該是可量化的。所謂量化,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如果制定的目標沒有辦法衡量,就無法判斷這個目標能否實現。

比如說“我想要成為一個快樂富有的人”,這是不是一個好目標?什么才算是快樂,什么才算是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還是金錢上的富有?有多少錢算富有?一百萬,一千萬?快樂和富有并不是可量化的,沒有可量化的指標,就算不上一個好目標。所以,目標的衡量標準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質化”,從而使制定人與考核人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標尺,杜絕在目標設置中使用形容詞等概念模糊、無法衡量的描述。

三、A-Attainable

目標應該是可達到的,而且要能為團隊成員所接受。既然是目標,就一定是我們希望能夠完成的,希望達到的。制定的目標可以有挑戰性,有一定的難度,但決不能讓團隊成員無法接受,決不能使得制定的目標是達不到、不現實的。

比如,有家人力資源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制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預期前兩年逐漸實現盈虧持平,第三年盈利3000萬元人民幣,第五年實現盈利人民幣兩億元,第六年實現成功上市。這個目標幾乎完全是公司領導者的“天才杰作”,并未征求員工的意見。最后的結果是,這家公司前五年一直虧損,第六年時不得不宣布公司破產。結果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來看下這家公司成立以來的發展狀況。剛成立時,這家公司上至總經理,下至普通員工,幾乎都對人力資源行業不了解,該公司領導層提倡“通過實踐來促進學習,在公司能夠上市時,全體員工都能成為人力資源領域的專家”,然而,由于這家公司缺乏專業性,使它無法爭取到高質量的客戶,目標過于“空”、“大”,又使它制定的目標一直無法實現,不斷打擊團隊上下的士氣;在員工管理上,總經理實行對員工區別對待,即凡是自認為有“價值”的員工,便與這些員工簽訂《核心員工協議》,使這些員工被認為是公司的“棟梁”;凡是總經理認為的“非核心員工”,便不與之簽訂這種帶激勵性質的協議。這種做法嚴重打擊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團隊成員的分裂,很多未進入“核心”的員工紛紛離開,而已經進入“核心”的員工,因為沒有看到工資待遇的相應增長,最后也選擇了離開。人員的劇烈變動,使得這家公司的“目標”一一成為泡影,最后不得不宣布倒閉。

四、R-Result-based

要以結果為導向,行為或者過程是為結果服務的,為了完成結果,在過程中要注重相關性,即完成任務中所必需的協作條件,考慮完成這個目標需要哪些人配合,團隊領導需要做哪些事情,團隊之外的哪些人需要幫助團隊做些什么。

比如,你為自己的銷售團隊制定了一個目標,要求今年的銷售額達到300萬元人民幣。那么,你制定這個目標的依據是什么,哪些因素與這個目標的實現是相關的?你制定的目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誠然,一個團隊需要目標,因為我們提倡團隊要進行目標化管理;但同時,目標一定要是建立在實現基礎上,如果目標只是一個空中樓閣,那么將很難起到激勵團隊成員的目的。同時,你的一切努力也都要以實現銷售額300萬元人民幣為結果導向。

五、T-Time-based

任何一個目標,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以便于衡量和考核,如果一個目標沒有時間限制,那么也難以起到目標化管理的效用。

比如,“我要完成百萬訂單”,是指什么時候完成?一年?兩年?如果沒有時間限制,則這個目標就不是好目標。此外,團隊的培訓計劃、培養目標,也應該有一個時間限制,只有這樣才可以推動團隊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完成,最后實現成功。

團隊在根據“SMART”原則制定出目標后,接下來就要逐步實現目標機制中的一個個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實現,逐漸實現中型目標、大型目標,最終以量變實現質變。作為團隊管理者,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在分析、解決問題時要有一個科學的思維。那么怎樣優化管理者的思維,使管理者在實現目標的問題上做出最好的決策?我們可以參考“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簡單、方便,易于理解和使用,富有啟發意義,廣泛用于企業管理和技術活動,對于制定決策和執行措施也非常有幫助,能有助于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還可以檢查目標的質量。那么,“5W2H”是什么意思呢?

Why——為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ere——何處?在哪里做?從哪里入手?

When——何時?什么時間完成?什么時機最適宜?

Who——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怎樣?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我們接下來以帶領一個銷售團隊實現預期的銷售目標為例,看“5W2H”方法在思考問題時如何使用:

1.Why——為什么要實現這個目標?為什么要這樣做……

公司的總目標是“擴大市場占有量”,為了完成公司的這個大目標,本團隊必須完成這個預期目標。同時,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團隊成員的能力也將獲得顯著提升。我之所以制定這個目標,是因為全面參考了本部門以往的工作業績,參考了員工的工作能力現狀,充分征求了員工的意見,最后達成了這個一致的目標。

2.What——我們這個目標是什么?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應該做什么……

我們這個目標是今年達到銷售額300萬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進一步明確團隊成員的分工,把這個目標進一步有機細化,讓每個成員都能感受到自己需要完成哪些小的目標,具體來說,我將先征求大家的意見,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個部門會議,研討如何分解團隊目標,進一步明確責任人。同時,為了保障我們能夠完成這個目標,我們還要苦練內功,想方設法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擴大宣傳,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培養更多的產品受眾。

3.Who——誰?我們的客戶是誰?這些問題應該分別由誰來做……

因為我們主要是銷售醫療保健儀器,所以我們的目標客戶主要是中老年人,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上,也不排除一些年輕的客戶。在具體操作時,我們會選擇善于待人接物、會和客戶溝通的員工去接待客戶,安排聲音富有親和力的員工去邀約客戶到公司來體驗產品。

4.Where——客戶在哪里?從何處開始做……

我們的客戶一般喜歡在公園活動,或者到幼兒園、小學接送孩子,所以我們可以在這些地方設立咨詢臺,供潛在客戶來咨詢,同時也為客戶做好宣講工作。此外,我們可以與相關部門做好溝通,在學校門口、公園附近的宣傳欄張貼我們的義診海報,將產品信息、活動信息及時傳達給客戶。

5.When——什么時間做?什么時間完成……

由于我們是要在今年一年內實現300萬元的銷售任務,所以,從接到任務的時刻開始,我們立即進入準備階段。為了提升計劃的時效性,我們決定把一年按照季度劃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完成七十五萬元的目標。根據我們去年每個季度完成60萬元的經歷來看,有了很多老客戶的基礎,我們今年是完全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的。我們的年度銷售目標以自然年來算,以一年時間為周期。

6.How——怎么做?過程怎么監控?怎樣實施,怎樣提高效率……

在目標的執行過程中,將團隊分為若干小組,組長要負責幫助小組成員完成預計目標,同時做好客戶的維護工作;對于團隊成員在工作中有可能造成的失誤,要及時糾正,同時,小組成員也可以監督組長,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實現目標,服務好客戶,為完成公司的總體目標而積極努力。

7.How Much——要完成多少工作量?預計花費多少費用?量化的目標是什么?能節約多少成本……

我們預期要實現的銷售額是300萬元。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預計要在人員開支、促銷費用、廣告費用、勞務費用等方面支出100萬元。每個小組都有相應的量化目標,一方面要實現銷售量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盡力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這樣的“5W2H”思維方式,換種說法,就是管理的精細化、數字化,這不只限于執行工作指令時有用,還可以運用到管理的一切方面。在你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頭腦中都有如此精細化、數字化的概念,將能夠更好地指導你的工作。

管理學課堂

1.什么是“SMART”原則?

2.什么是“5W2H”分析法?

04 會擰繩子,也要會解疙瘩

團隊是由不同的個人組成的,我們知道團隊作為一個整體,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但同時,每一個成員往往也會有自己的個人目標。當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有機統一時,團隊與個人便可以互相促進;如果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不一致,那么整體與部分之間便會遲早出現裂痕,最終分道揚鑣。一個優秀的團隊,必然能夠正視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的關系,并積極地將個人目標融入團隊目標。

在現實中,我們也發現個人與團隊是緊密聯系的。如果一個人離開了團隊,僅憑個人單打獨斗,是無法有所成就的。這一點我們在生活中并不少見,在歷史上也比比皆是。比如,項羽雖然力大無窮、善于帶兵打仗,但由于剛愎自用,逼走范增、忠奸不分、自毀團隊,最后只能落得“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的結局。可見,個人目標必須與團隊目標有機統一,個人的成就只有在團隊發展中才能獲得實質性的提升。

同時,團隊目標的實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漸進式的,每個團隊成員的艱辛努力,都在推動著團隊目標的實現。在4×200米接力賽中,一個競賽團隊要想獲得好成績,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如果有一個團隊成員出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成績。我們在管理一個企業或者一個部門時,道理也是一樣的,要想成功實現團隊的目標,就必須確保團隊成員的個人目標與團隊的整體目標有機統一,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團隊的進步。

在實際的團隊管理中,我們怎么樣才能把員工的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有機統一起來呢?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為員工制定清晰的職業發展道路

在對大量企業的研究中,很多企業還是做得比較好,能夠主動為員工設計清晰的職業發展道路。比如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對新入職的員工提供了一份職業發展路線圖,這張圖清晰地告知員工在入司做房地產經紀人后,可以沿著初級房地產經紀人——中級房地產經紀人——高級房地產經紀人——店長的路線發展,這樣的話,新入職的員工就能看到自己的職業發展軌跡,在工作中多了很多明確性。這一點對員工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一些進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因為一個人進入某個公司,除了獲得一份工作、一份薪水,更重要的還希望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果一個團隊不能給成員一個可靠的未來,那么這個成員就不會融入這個團隊。這就好比兩個人談戀愛,如果一方無法承諾給另一方一個可靠的未來,那么這兩個人的分手將會成為必然。我們在管理團隊時,也是這樣的。

所以,一個好的團隊必然能夠給每個成員以清晰的職業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讓員工與自己同舟共濟、一起創造輝煌。

二、了解員工的職業發展想法

團隊既是統一的,又是多樣性的。我們說“團隊統一”,是因為團隊有統一的目標;我們說團隊具有“多樣性”,是因為團隊成員彼此不一樣。就如一位哲人說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那么作為個體的人,又怎么會完全一樣呢?在大量的管理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時候,員工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盡管這些員工表面上看“與團隊的目標一致”。比如,有的員工可能希望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獲得更好的發展平臺;有的員工可能僅僅希望獲得一份工作,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至于團隊的未來不是很關心等。作為團隊管理者,我們一定要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價值取向,并使員工的個人目標最大程度上地靠近團隊的共同目標。作為一個現代企業,在用人觀念上也一定要緊隨時代潮流,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與團隊成員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合作關系,人才的流動是自由的,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地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力爭讓每個成員都能為團隊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團隊目標需要層層分解,需要每個員工的努力,才能最終實現。正如飛向月球的火箭,其自重至少達到100萬噸。怎么能讓如此笨重的龐然大物飛上天空、進入浩瀚太空呢?在很長時間內,這幾乎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直到“分級火箭”思想的提出,這一問題的解決才成為現實。也就是將火箭分成若干級,當第一級將級送出大氣層時便自行脫落以減輕重量,這樣火箭的其他部分就能逐漸逼近月球了。分級火箭的設計思想啟示我們:要學會把大的目標分解開來,化整為零,變成一個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通過每個個體逐步實現相應的小目標,最終實現團隊的整體目標。

三、主動幫助員工設計個性化的職業生涯

團隊有自己的大目標,而每個成員又往往有自己的小目標。個人目標相對于團隊目標而言,缺乏論證性、嚴謹性,因此,團隊管理者還需要承擔“職業指導師”的角色,幫助員工正確認識自己的目標,判斷個體目標是否具有含理性。對于個體來說,個人目標有時是正確的,有時又是缺乏理智的,一個人如果對自己認識失誤,就可能造成自己職業生涯中的挫折,同時也會對所在的團隊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管理者要保持與員工溝通,了解員工的想法,如果某些員工對個人職業發展前景認識不夠清晰,管理者還應該幫助員工優化職業生涯設計。只有這樣,在一個團隊中,才能人人有目標、個個有奔頭,才能齊心協力,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共同實現團隊目標。

總之,在一個團隊中,每個個體都不應該被忽視,團隊的進步與個人的進步是互相促進的,我們既要尊重個性的多樣性,又要牢記團隊的整體性,把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從而帶出一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充滿活力、溫馨和諧的團隊。

管理學課堂

1.怎樣才能把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有機統一起來?

2.你在團隊管理中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

本章總結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一個人在開啟征程時,要對前途有個方向,這樣邁出的腳步才有意義。對于一個團隊來說,也是如此。

一個團隊是基于實現一定目標而組建的,這就決定了一個團隊必須有自己的目標。團隊的終極目標也可以成為共同愿景,這是一個團隊力量的源泉。在有了共同愿景后,團隊還要把大的目標進行分解與細化,化整為零,便于目標的實現。

目標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人有了目標,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一個團隊有了目標,就能夠不斷地克服前進的障礙,在接近目標的同時,帶動團隊的發展。目標既能成就團隊,比如讓一個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也能夠使團隊成員獲得發展。

對于一個團隊來說,目標也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只有那些科學、合理的目標,才能夠促進團隊的飛躍。我們介紹了設計目標的“SMART”原則,可以科學地指導我們制定目標。同時,作為團隊管理者,還要培養理性、科學的思維方法,我們介紹了“5W2H”分析方法,幫助管理者在決策分析時減少失誤,盡可能地獲得決策成功。

在一個團隊內部,目標是多元化的,就時間長度來說,有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就目標主體來說,有團隊目標、員工個人目標等。作為管理者,我們一定要把員工的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有機統一起來,促進團隊與個人的協調發展。

管理箴言(一)

◎作為領導者,一個人必須具有表達清楚準確的自信,確信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理解事業的目標。

◎人沒有目標會懶,團隊沒有目標會散。

◎領導人沒有目標是團隊的災難,領導人不學習是所有人的災難。

◎人力資源,即是一切為企業目標服務的人的能力的資源。

◎企業如果沒有高尚的文化,就吸引不了高尚的人才;沒有遠大的理想,就吸引不了有理想的人才;沒有寬闊的胸襟,就吸引不了有胸懷的人才。

◎通往崇高目標的道路,總是崎嶇的、艱難的。

◎企業可以有不同性格的人,但不可以有不同方向的人。

◎在一個崇高的目標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會獲得成功。

◎瞄準天空的人總比瞄準樹梢的人要射得高。

◎胸中沒有大目標,一根稻草壓斷腰;胸中有了大目標,泰山壓頂不彎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大宁县| 政和县| 当雄县| 吉隆县| 遵义市| 水富县| 太白县| 岳阳市| 呈贡县| 治多县| 泰兴市| 城固县| 上高县| 秭归县| 荥阳市| 东丽区| 苏尼特右旗| 库伦旗| 合作市| 宝丰县| 临潭县| 洞口县| 寿阳县| 闸北区| 志丹县| 罗江县| 昆明市| 贵德县| 平乡县| 吴江市| 潞西市| 七台河市| 外汇| 德兴市| 攀枝花市| 石楼县| 乐业县| 海口市| 藁城市|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