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得勝利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對今天的組織來說,執行力差,不是因為沒有人執行,也不是缺少執行,而是缺少效率,沒有做到有效的執行。要提升效率,做到有效執行,就必須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它要求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全員必須按組織規定和號令辦事,上下一心,步調一致,共保目標,不講條件,不計個人得失,不折不扣地執行。

堅決服從命令,一切行動聽指揮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沒有服從性,就沒有執行力。

對于現今的組織來說,執行力差,不是因為沒有人去執行,也不是因為對執行力的重視程度不夠,而是缺少效率,沒有做到有效的執行。

要保證工作效率,要提升執行力,做到有效的執行,首先必須將“一切行動聽指揮”的服從理念落到實處。

1947年10月10日,毛澤東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于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從此,內容統一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了下來,成為全軍的統一紀律。它對統一全軍紀律,加強部隊的思想和作風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其中“三大紀律”的第一條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得勝利?!边@條治軍綱領延續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組織,其執行效率之高,正是源于“一切行動聽指揮”的服從理念。

1935年5月24日,中央紅軍走出彝族地區,向大渡河挺進。紅一師第一團在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政委聶榮臻的直接指揮下,于25日勝利地強渡到安順場的對岸。隨后,劉伯承立即命令工兵連架設浮橋。然而渡口水深流急,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部隊找到了3只渡船,但都需要修補。雖然嚴密組織,加緊渡河,直到26日上午,也只有紅一團全部渡過了大渡河。紅軍數萬人馬要靠這么幾只渡船迅速渡河,根本沒有可能。而此刻,國民黨的幾路追兵緊追不舍,形勢十分嚴峻。如果紅軍不能迅速渡河,就將處于背水作戰、兩面受敵的危險境地。

要擺脫困境,紅軍只有一條路可走——搶在國民黨軍“圍剿”部署完成之前迅速北上,奪取位于瀘定縣境內的鐵索橋——瀘定橋。

26日中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到達安順場聽取了劉伯承的匯報后,當即決定兵分左右兩路,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紅一師和陳賡、宋任窮領導的干部團為右路軍,中央縱隊及紅一、三、五、九軍團為左路軍,夾河而上攻取瀘定橋。

左路軍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28日,紅四團接到紅一軍團命令:“王開湘、楊成武:軍委來電,限左路軍于明天奪取瀘定橋,你們要用最高的行軍速度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去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你們要在此戰斗中突破過去奪道州和五團奪鴨溪一天跑160里的紀錄?!苯恿詈?,紅四團晝夜兼行240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瀘定橋畔。

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內召開全團干部會議,進行戰斗動員,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云率領的23名奪橋突擊隊。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在規定的時間內拿下瀘定橋,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瀘定橋一役,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險將紅軍困死的美夢,也成了中國共產黨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

事后,這則消息傳到了美國,美國人連稱“這是不可能的”,無法相信紅軍戰士怎樣能夠在這樣的條件下完成這樣的任務。是什么讓中央紅軍能夠排除困難,晝夜兼行240里,完成了“飛奪瀘定橋”的任務呢?說白了,就是因為他們做到了一切行動聽指揮。

軍人的天職是服從。世界上所有的軍隊都強調絕對的服從。一切行動聽指揮,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堅定的、不折不扣的執行力。沒有服從就沒有一切,再宏偉的藍圖、再長遠的規劃,如果沒有服從作為基礎,沒有執行作為動力,都是不成立的,最終都將歸零。

服從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質。我們如果擁有了較強的執行能力,做到一切聽從指揮,就能夠在接受命令之后,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任務,追求所需要達到的結果。

軍隊里的戰略與方針,能夠得以準確執行,無一不依賴每一個士兵、每一個環節對上級的指示和命令的絕對服從。其實和軍隊一樣,企業也是一個命令系統,有決策層、操作層和執行層,它們分別對應著不同的崗位角色:中高層管理者主要負責決策和監督,基層管理人員既要執行和貫徹上級的指令,又要帶領部屬實現既定的管理目標,基層員工是基本的執行主體,負責執行基層管理人員的命令,實現既定的目標。

在這樣一個層級遞進的管理系統中,如果下屬不服從上司,不聽指揮,甚至拒絕執行上司的命令,企業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障礙。因此,在公司中,我們同樣需要這種一切行動聽指揮的服從精神,讓服從上司的命令成為每一個人的天職和己任,讓上司的意識通過下屬的服從,變成一股強大的執行力。當員工對上司的每一個工作安排都能自愿服從,并認真執行的時候,一項任務就能在一環緊扣一環、不間斷的執行中完美地完成。

在歐美職場,有一個所有的管理者和員工都熟知的定理——老板定理:第一條,老板永遠是對的;第二條,當老板不對時,請參照第一條。這個定理要說的是,老板就是老板,員工就是員工,我們必須將一切行動聽指揮當做優秀員工的核心素質去看待,必須有意識地服從老板,服從上司。有意見,可以提,但必須是在決定做出之前,一旦上司做出決定了,就要服從決定,毫無怨言地去執行。

現在很多企業會對新員工進行軍事化培訓,一方面是要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提升他們面對困難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塑造他們的服從精神。盡管新員工接受的不過是“稍息”、“立正”和一些簡單的列隊練習,但這些恰恰就是服從精神最本質的體現。

服從是第一要素。不具備服從品質的員工,得不到上司的欣賞,也無法向更高級的管理職位前進。因為不會服從,就不會領導;沒有服從的品質,就不會有命令的威嚴——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服從,又怎么可能要求別人,管理別人,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的沖突呢?從這個角度來說,學會服從,培養服從的品質,凡事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才是每一個人取得更高地位、成就卓越事業的第一步。

著名將軍羅伯特·愛德華·李說:“只有在你學會服從時,才會是一個真正的人?!?

“三大紀律”行動要點:

一旦計劃、命令、指標定了下來,哪怕它是違背你意愿的,也要絕對服從,只有絕對服從,才能一切行動聽指揮。

工作表現不好,就要反思自己,認清自己的錯誤,轉變自己的工作態度,增強自己的服從意識。

顧全大局,個人必須服從團隊

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既是組織紀律,更是政治紀律。

團隊運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服從。個人必須服從團隊,沒有個人的服從,就沒有團隊的勝利,當然也就沒有個人的勝利。

軍隊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具備嚴明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這就要求每位軍人都要自覺養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就意味著要一心一意地去執行上司的命令和指示,就個人而言,難免會有所付出,甚至是犧牲,比如說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放棄一些個人的想法和自由,讓出一部分本來屬于自己的利益。

實際上,服從就是一個利益得失問題,就是在個人意志性和整體價值觀之間的一種平衡。對于軍隊來說,要想提高整體戰斗力,需要的就是這種將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個人服從團隊的奉獻精神。如果強調個人利益,在執行命令的時候就會打折扣,即便是被迫服從,也是口服心不服,消極應付。而當一個人以集體利益為重的時候,就會自覺地服從上級的命令,嚴格執行組織的計劃和指示。

紅軍從江西瑞金開始長征時,中央軍委總部有一個由80多名運輸員組成的運輸隊,這些運輸員都是從瑞金的區鄉干部中挑選出來的。

這個運輸隊有兩大任務:

一是搬運中央領導同志的行李、文件,抬擔架;

二是搬運軍委總部的文件和貴重物資。

由于是長途行軍,沒有車輛,道路崎嶇難行,只能靠肩扛擔挑。這個運輸隊,由于傷病、犧牲不斷減員,盡管不斷增加新隊員,過草地時僅剩下了40多人。

過草地是長征途中最艱難的一段,一般行軍走路都很困難,肩挑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東西更是舉步維艱。運輸隊員們輪換著挑箱子,在草地上踉踉蹌蹌地前進著。

有位挑軍用地圖的隊員年紀較大,由于長時間沒吃東西,沒有氣力,掉了隊,落下了很長的路程。可他沒有叫苦喊累,而是挑著沉重的兩大箱地圖,頑強地掙扎著前行。他對指導員說:“我在思想上、政治上能像塊鋼鐵,但我的身體實在不爭氣!如果我不能挑上這兩箱地圖跟上總部,怎么對得起黨呢?我是共產黨員,只要我活著,還有一口氣,就是爬也要帶著地圖爬到總部去!”

同樣身體虛弱到極點的指導員鼓勵他說:“我們只要有克服困難的毅力,有同地圖共存亡的決心,就一定能跟上部隊?!弊詈?,他們憑著對黨和紅軍的無限忠誠,憑著堅強的毅力,趕上了大部隊,跟上了總部,將兩箱非常寶貴的軍用地圖挑出了草地,受到了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的高度贊揚。

可以說,只有絕對服從,個人才有卓越的執行力,團隊才有超強的執行力,團隊的執行力,則會為整個組織帶來長久發展的動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服從已經不再只是態度問題,更是一種政治素質、品德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一個人政治觀念與組織觀念的強弱。

作為一名企業員工,要真正做到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也就必須要有極強的執行力,必須以服從為天職,以絕對執行為己任,嚴格要求自己,不找任何借口,不蠻干,不逾矩,無條件服從上級安排,放棄一些個人獨立自主、任性發揮的想法,全心全意遵循企業的紀律觀念和價值觀念,樹立起主觀能動的徹底服從意識。

人民解放軍戰士楊光英1949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諸暨縣,1968年4月入伍,197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2月,南京軍區授予他“守島模范”榮譽稱號,授予稱號時任守備第六師桃花守備營守備一連連長。他入伍后一直在海島工作,先后駐守過3個海島,調過3個連隊,無論到哪里,在什么崗位上,他都不忘記自己的責任,一心撲在海防建設上。

他家中有許多實際困難,但他把集體利益擺在個人利益之上,愛島勝過愛家,不為家事分心,入伍后的15個春節,有14個是在海島上度過的。他努力創造第一流工作,把連隊建設成海防前哨的鋼鐵堡壘。1978年,他到剛組建的步兵連當連長后,帶領全連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連隊連續3年被評為先進連隊,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1981年,他調到較后進的守備一連當連長,他從抓黨支部“一班人”入手,加強政治思想工作,使連隊一年就甩掉了后進帽子。他長期忍受病痛的折磨,為部隊建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絕對服從和執行是一項嚴峻考驗。經受住考驗,就能達到自律自制以及更大的自主和獨立,日后就能夠成為高瞻遠矚的領導人。不僅是解放軍戰士,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可以做到。

因此,服從并不只是個態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人政治觀念與組織觀念的強弱。從這個意義上說,服從也是一種素質,是一種政治素質,是一種品德素質。

從楊光英同志實例來看,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從根本上來說是一致的。一方面,個人利益是集體利益的基礎,沒有個人利益的實現,就沒有社會集體利益的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個人利益又依賴于社會集體利益,社會集體利益是滿足個人利益的保障和前提,是個人利益的集中表現。

對于軍隊來說,“小我服從大我”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與職業標準。軍隊中注重服從,不僅要服從長官的命令,個人的愿望和目標往往也必須有所犧牲?!按笪摇钡睦妗徽撌亲约核鶎俚囊慌拧⒁贿B,還是整個社會、國家,都比個人的“小我”重要,每個人都必須表現出高度的服從、誠實、專注、持久的忠誠和自我犧牲。

一個公司好比一支隊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司令員”做出了決策,制訂了計劃,安排了崗位,每個“士兵”就應該在其崗位上為這支隊伍作出應有的貢獻。企業意志的貫徹,必須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員工對于企業價值觀的認同和尊重,員工能夠為了實現企業的利益,將個人意愿放到第二位,甚至適當做出一些犧牲。

每個員工在工作中都要有“工作第一,個人第二”的觀念。時時處處為企業的整體利益著想,是個人賴以安身立命的基礎,是一個好員工應盡的一項義務。在現代企業中,組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公司發達了,員工自然會身受其益,分享其利。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每個企業的領導者最渴求的,恰恰就是這種以組織整體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員工。

經濟學家毛仲強說:“現代企業管理的重大責任,就在于謀求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兩者的一致,兩者越一致,管理效果就越好?!?

“三大紀律”行動要點:

一個優秀員工,懂得將自我與自己所在的企業組織結成利益攸關的共同體,當自我利益與企業組織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敢于服從大局,自覺地先替組織著想,后為自己打算,甚至為了成就組織的利益,敢于犧牲“小我”。

執行命令要迅速,切忌拖延

在任何公司和組織里,首先得到提拔的,總是那些不找任何借口就完成任務的人。

企業和組織的員工學習解放軍長征精神,最應該學習的是他們絕對服從命令、堅決執行命令和保證完成任務的“鐵血精神”,這才是每一位英雄式員工的“英雄本色”。

令行禁止,決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須有落實、有結果、有答復。

當上司給員工布置了一項任務的時候,有的員工會猶猶豫豫地說:“是讓我做嗎?好吧。”然后可能會將事情放到一邊,如果不是上司三番五次地催促,他絕對不會動手去做。有的員工會直接找借口說:“這樣的工作我從沒做過呀!老張這方面有經驗,是不是他做更合適呢?”如果這個借口不足以推辭掉任務,就繼續尋找別的借口。這樣的行為對于完成工作來說,是絕對沒有任何幫助的。

對于上司下達的指令,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你應該回答:“好的,我保證按時完成任務?!比缓罅⒓葱袆悠饋恚度氲綀绦兄腥ァ?

只有那種不管是發生了問題需要你去解決,還是上司給你下達了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讓你執行,都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響應,快速地投入工作,解決問題,減少甚至避免損失的行為,才是每個企業領導者最希望看到的表現。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8級強震——一場震撼中國大地的災難發生了。地震發生后18分鐘,新華網便發布了消息。15時50分,解放軍總參謀部啟動應急預案。16時整,因通信中斷,兩架直升飛機派往災區了解受災情況。17時整,國家總理溫家寶趕赴災區。18時28分,派出武警四川總隊和駐川武警某師的2900名官兵。18時44分,成都軍區、武警四川總隊和駐川某師5000余名官兵緊急趕赴汶川地震災區參加救災。19時20分,軍區先遣指揮組已經進駐災區。

13日,總參謀部下令濟南軍區、成都軍區和空軍向災區緊急增援3.4萬多人,采取空中、鐵路和摩托化機動的方式,多路向災區開進。其中,成都軍區駐云南某集團軍2824人于13日3時鐵路起運,濟南軍區的一個師、兩個旅組織鐵路輸送,第一梯隊當天就裝載完畢,于8時20分出發??偤笄诓拷M織10支醫療隊和防疫隊也采取空中輸送方式,緊急投送到災區;由軍隊人員、武警總醫院醫護人員和地震救援專家,共同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227人,攜帶12只搜救犬、兩臺指揮車及部分裝備、藥品等物資,于13日0時50分到達都江堰,在都江堰中醫院和聚源中學兩個最嚴重的受災點展開救援??倕⒅\部還下達指示:各部隊到達災區后,接受成都軍區統一指揮。

截至13日晚22時,解放軍共出動直升機18架,飛行28架次,向綿陽、綿竹、彭縣地區空投食品等物資12.5噸。解放軍在13日將11420名官兵空運到成都附近,創下解放軍軍史和中國航空史上單日出動飛機最多、飛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輸送行動紀錄。

對于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如此大規模的跨區行動,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媒體都進行了報道。美國軍事專家還指出,這是解放軍精銳部隊——空降軍戰斗力得到增強的表現,在“規模大、條件復雜、準備時間短”的情況下能迅速行動,恰恰是“應對未來突發戰爭所應具備的能力”。

從解放軍身上,我們能挖掘出很多優秀的品質,比如自律、敬業、忠誠,這些都是保證執行力的必備因素。但對于執行來說,還有一種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品質,那就是服從,并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服從,而是二話不說、立即行動、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的服從。

巴頓將軍在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里講了一個他提拔下屬的故事:“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在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伙計們,我要在倉庫后面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揖透嬖V他們這么多。”

“我有一個有窗戶或有大節孔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或節孔觀察他們。我看到伙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鐘之后開始議論我為什么要他們挖這么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冷或太熱。如果伙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干挖戰壕這么普通的體力勞動?!?

“最后,有個伙計對其他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后離開這里吧!那個老畜生想用戰壕干什么都沒關系?!詈螅莻€伙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就完成任務的人?!?

對照解放軍精神和巴頓將軍的“提拔觀”,再來看前面提出的三種對待任務的態度,哪一種最正確、最讓上司欣賞,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對于上司的安排,首先要做的是令行禁止,無條件地絕對服從。因為只有無條件地絕對服從,你才會立即堅決地執行,只有立即堅決地執行,你才沒有時間去考慮推諉和拖延的理由。一旦樹立起這種無條件服從、第一時間響應的高度責任意識,執行就會變得立竿見影。

還是以汶川地震為例,如果解放軍將士們在接到了命令之后問這問那,甚至抱怨任務艱難,不情愿接受任務,又不全力以赴地去執行,結果會是如何呢?肯定會影響到抗震救災的部署和決策,貽誤治病救人的時機。

成功者必是立即行動者。對于他們來講,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推遲一分鐘,就浪費一分鐘,損失一分鐘。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執行,不僅會擠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比別人提前抓住機遇,還能夠讓你保持較高的熱情和斗志,甚至幫助你提高辦事效率。

判斷一個人是否會成功,可以看他走路的速度和力度。速度快、力度強的人是沉穩而又干練的人,這種人成功的概率比較大。因此,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需要迅速反應,立即行動,爭取比別人“快三拍”,否則你就有掉隊的危險。

科學家、發明家本杰明·富蘭克林說:“千萬不要把今天能做的事留到明天。”

“三大紀律”行動要點:

永遠不要說“以后還有機會”、“時間還比較充?!边@樣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立即行動。

不要給自己留退路,制訂好計劃以后就要立即付諸行動。當然,在行動之前要給自己制定合理的期限,沒有時間約束的行動常常是無效或低效的行動。

命令就是要服從,而不是“討價還價”

服從是執行的基石,是執行的第一要素。服從更是一種美德,是每一個員工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老板和上司賞識的,是具有絕對服從和堅決執行精神的員工,因為將任務交給這樣的員工,既放心,又省心。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秩序井然的世界,大到歐盟、北約、APEC、WTO,小到一家公司、一個辦公室、一個小團隊,無一不存在著嚴格的秩序。生活在其中,我們必須服從這些規則與規律,“逆潮流而動”只能自取滅亡。

在軍隊里,每個長官,都會這樣告訴戰士們:“命令就是命令,作為戰士,你只需要服從命令,絕對不找借口地去執行?!鄙踔量梢哉f,軍隊沒有絕對的服從和執行,就不叫軍隊;不知道服從的戰士,就不配叫做戰士。

一個企業的運行,同樣需要高度的服從。比如說,一個優秀的企業之所以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是因為它迎合了消費者,服從了市場需求,才贏得了認同。服從意識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去培養。

西點退役上校拉里·唐尼索恩在他的西點回憶錄里描述過他剛進西點時的一個小插曲:

1962年,我還是涉世未深的18歲青年,那年我進入西點軍校,填好所有表格后,就走向校園中央的大操場,我看到一個穿制服的學長,他的樣子只能用完美無瑕來形容。他披著紅色的值星帶,代表他是新生訓練的一個負責人。

他遠遠看到我就說:“嘿,你,說的就是你,到這邊來。”

我一面走向他,一面伸出手說:“嗨,我叫唐尼索恩?!蔽颐鎺θ?,心想他也會親切地回答我:“嗨,我叫史密斯,歡迎加入西點。”

結果他卻說:“菜鳥,你以為這里有誰會在乎你叫什么名字嗎?”你可以想象得到,我當場就被他駁得啞口無言。接下來,他叫我把皮箱丟下去然后再撿起來,再丟下去……

單是這個動作就折騰了半天。我彎下腰,在皮箱距離地面有5厘米左右松手,他卻還是不滿意。我一再地重復這個動作,直到最后一動不動只把手指松開讓皮箱自己掉下去,他才滿意。

高年級學生刁難新生,在西點可以說是一個傳統。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服從意識。

培養出堅決的服從意識,我們就能意識到命令與執行的存在。命令就是命令,只能服從,不能妥協。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這是眾所周知的。這句話反映的,是軍人的自律性。作為企業員工,我們也要像軍人一樣,堅決服從老板和上司的命令。企業如果有了能夠不折不扣完成各項任務的“唐尼索恩式員工”,還能沒有競爭力嗎?

對于企業來說,無論大小,它的使命都是將目標和計劃變成現實,最終體現在利潤上。這個過程,就是體現企業執行力的過程。員工服從領導,下級服從上級,部門服從公司,公司服從集團,只有絕對的服從,才能有統一的行動,才能使企業形成真正的合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發揮出無堅不摧的巨大威力。盡管說具有超強的執行力,是每個企業的追求,但能做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位叫普爾頓的年輕人,剛進公司,就被指派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開辟市場,那是一個十分偏僻的地方,在他之前曾經有過幾個人去那里推銷產品,都沒能順利打開銷路。就在他進公司之前,還有一個人以需要照顧家庭為由,拒絕了公司的調任安排——實際上是他認為那個地方沒有市場,接受這個任務的最終結果將是一場徒勞。

也許是普爾頓“初生牛犢不怕虎”,盡管有人給他“吹耳邊風”,但他還是在得到上司的指示后什么也沒有多說,就帶上一些樣品出發了。

三個月后,普爾頓回到了公司,他帶回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那里有著巨大的市場。其實,在出發之前,普爾頓也覺得公司的產品在那里會沒有銷路。但是,他堅決服從命令,毅然決定前往,并用盡全力去開拓市場,結果成功地打開了銷路。

企業永遠需要這樣的員工:他們具有很強的執行能力,并在執行中不打折扣、不講價錢。當上司安排了任務,你就必須無條件地接受這一任務。作為上司,他不會無緣無故地刁難下屬,也許他們布置的任務會有些難度,但不會超出你的職責范圍和能力范圍,在布置任務以前,他們已經進行了通盤考慮,只要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發掘自己的潛能,就一定能夠圓滿地完成任務。

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接受公司與上司安排的任務,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服從是第一執行力,學會了服從,你才能成為一個最優秀的執行者。那些在上司下達任務之后,總是和上司談條件、講價錢的人,一定會讓上司對你失去信心,失望至極,在你錯過任務的時候,也會錯過一次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取得上司信任的機會。

從表面上看,從短期來看,你似乎輕松了不少,但從深層次來看,從長遠來看,是得不償失的。這種拒絕服從、凡事講條件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會讓你的職業道路越走越窄,并逐漸平庸化,而你的事業永遠不會取得太大的發展。

藍頓公司總裁哈曼說:“我必須無條件服從公司的命令,如果我有什么權威,那也是服從公司命令的結果,我只是代表公司的利益說話?!?

阿里巴巴CEO馬云說:“立刻、現在、馬上去做。”

“三大紀律”行動要點:

放棄個人的主見,服從上司和組織,一心一意地去執行企業的價值理念和指令。

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是正確的,上司也會犯錯誤。如果你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要在上司發出指令前提出,如果你的意見沒有得到上司的采納,你必須立刻去執行上司的指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松原市| 准格尔旗| 石嘴山市| 保定市| 右玉县| 张北县| 柯坪县| 阳西县| 射阳县| 汽车| 宁明县| 司法| 孝昌县| 东港市| 黔西| 上虞市| 巫山县| 贵南县| 大兴区| 乌海市| 宁强县| 华安县| 鄱阳县| 沂水县| 凉城县| 武义县| 哈密市| 巴林左旗| 香格里拉县| 法库县| 阿合奇县| 红桥区| 九寨沟县| 南乐县| 水城县| 鄂托克前旗| 梁河县| 图片| 定兴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