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凌晨四點半:哈佛大學教給青少年的成功秘訣(升級版)
- 韋秀英
- 1886字
- 2019-01-03 16:11:58
懶惰就像灰塵,再硬的鐵碰上也會生銹
哈佛勵志箴言:懶惰是萬惡的源頭,它可以很輕易地毀掉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
比爾·蓋茨是哈佛歷史上最閃耀的明星之一,他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過的一段話,被我記錄在日記本上:“懶惰可以吞噬一個人的心靈,它就像灰塵一樣,再硬的鐵碰上也會生銹;懶惰是萬惡的源頭,它可以很輕易地毀掉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
我喜歡用這樣的話來警醒自己,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意識到某些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在我看來,懶惰和怪物并沒有區別,而人的一生總會與這個怪物不期而遇,并且一決雌雄。懶惰是人類最大的敵人,許多原來可以完成的事情,因為懶惰和拖延而變成無法跨越的溝壑。
懶惰不僅是生活的大敵,也是學習的大敵。一個人一旦養成了懶惰的品性,那么他想要獲得成功,就會變得比登天還難。因為懶惰的人總會在風險面前退縮,總是貪圖享樂。
我有一位朋友在北京大學任教,他在哈佛大學進修了幾個月,回來就對我感嘆道:“都說中國的學生壓力大,課程安排得太重太緊,可是和哈佛學子相比,簡直就太輕松了。”
這位朋友親身感受到了哈佛校園里的學習氛圍,同時也為自己的學生感到擔憂,他皺著眉頭對我說:“在哈佛學子身上,我完全看不到‘懶惰’兩個字,再看看帶去的學生,總是想著方法去偷懶,哪怕是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也沒有哈佛學子身上那種渴求知識、主動學習的激情……”
朋友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曾經就有一些中國留學生在進入哈佛之后,由于學習上懶惰拖延,跟不上教學進度,最終選擇了退學。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如果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懶惰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有無數種表現形式,輕微的表現為拖延、猶豫不決,而極端的表現為懶散、逃避。
引起懶惰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比如羞怯、嫉妒、氣憤、嫌惡等,都可能讓人無法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活動。對于青少年來說,懶惰的突出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心情總是抑郁不樂。
2.對周圍的人事漠不關心,整天處于幻想之中。
3.不喜歡和親人朋友交流,盡管大家都希望那樣。
4.睡眠質量差,因為焦慮而無法入眠。
5.上課總是遲到,經常逃學并且不以為然。
6.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總是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7.從來不主動思考問題,也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每位青少年朋友在面對懶惰行為的時候,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有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那是懶惰,整天都過得渾渾噩噩;有的人總是將希望寄托于明日,能拖延就盡量拖延;也有的人想要克服這種行為,可是卻又無從下手,因而得過且過,仍然在懶惰中度日……
對于這樣的青少年朋友,我想說:“盡管懶惰是人的一種劣根性,可是并不代表我們不能與它抗衡,不能將它鉗制甚至消除,只要將勤奮努力當成自己的行為準則,那么懶惰自然無處逃遁了。”
青少年朋友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懶惰的人,因為“成事在勤,謀事忌惰”。懶惰的人總是缺少行動,他們是思想上的巨人,是行動上的矮子!這也是每一位哈佛學子都明白的道理。
◎ 哈佛成功秘訣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懶惰像生銹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
一個人想要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就必須擁有勤勞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因為任何一種輝煌的成就都與懶惰拖延、好逸惡勞的品行無緣。
哈佛教授在幫助學生克服懶惰方面,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當自己有了懶惰的想法時,就告訴自己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我們沒有時間浪費,現在就必須行動起來。
第二,用目標來激勵自己,這樣就有了努力的動力和方向。目標能夠幫助我們合理地安排時間,讓我們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
第三,將“明天開始”變成“現在就動手”。
想要克服懶惰,就像克服某種壞毛病一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只要有堅定的決心和懶惰說再見,并且在學習與生活中持之以恒,那么輝煌的成功與燦爛的未來必定是屬于你的!
◆ 哈佛考考你
你究竟有多懶呢?
心理測試:媽媽叫你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那個地方你從來沒有去過,也不知道菜的價錢如何,當你走進菜市場的時候,首先會選擇去什么地方呢?
1.雜亂的小賣部。
2.賣魚的小商鋪。
3.只賣一種蔬菜的攤位。
4.食品小店。
答案分析
選擇1:你是一個偷懶高手,在偷懶的同時還不想被別人發現,因此會做大量的掩飾行為,這樣在別人看來,你一直是一個很“忙碌”的人。
選擇2:由于你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可以光明正大地偷懶。很多事情你都一知半解,也懶得去問別人,這樣你就有了更多的理由去偷懶。
選擇3:你會只在自己討厭的事上表現出懶惰,平時不但不會很懶,還讓人覺得十分勤快。
選擇4:你已經懶到了極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找出各種理由去偷懶。當你偷懶的時候,還不會聽取別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