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分鐘決定勝負,有型形象有效溝通
- 不懂溝通就當不好經理
- 葉舟
- 8499字
- 2016-07-18 11:35:14
在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會以自己所特有的相貌體態、氣質風度、儀表神情、言談舉止等外部特征給別人留下特定的印象。而在與人交往的不同階段內,給人留下的不同印象又會產生不同的效應。人的形象很重要,一個人的形象直接構成了別人對你的印象,直接影響別人是否喜歡與你溝通。
第一印象好,溝通難不倒
心理學上有一個規律,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他給我們的早期印象往往比較深刻。下面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證明了這個規律。
心理學家設計了兩段文字,描寫一個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動。其中一段將吉姆描寫成一個活潑外向的人:他與朋友一起上學,與熟人聊天,與剛認識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而另一段則將他描寫成一個內向的人。研究者讓有的人先閱讀描寫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閱讀描寫他內向的文字;而讓另一些人先閱讀描寫吉姆內向的文字,后閱讀描寫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請所有的人都來評價吉姆的性格特征。結果,先閱讀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的人評價吉姆熱情外向,而先閱讀內向文字的人,則只有18%的人認為吉姆熱情外向??梢?,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傾向于根據最先接收到的信息來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這就是第一印象的作用。
第一印象又稱為初次印象,指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所獲得的印象。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
一個新聞系的畢業生正急于尋找工作。一天,他到某報社對總編說:“你們需要一個編輯嗎?”“不需要!”“那么記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對呢?”“不,我們現在什么空缺也沒有了。”“那么,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闭f著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雇用”??偩幙戳丝磁谱樱⑿χc了點頭,說:“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
這個大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現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對方極大的興趣,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并且,因為對他有良好的第一印象,總編可能一直對他印象頗佳。
由此可見,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人們對你形成的某些第一印象,通常難以改變。而且,人們還會尋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這些印象。有的時候,盡管你表現的特征并不符合原先留給別人的印象,但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仍然要堅持對你的最初評價。第一印象在人們交往時所產生的這種先入為主的作用,被叫作首因定律。
我們要特別注意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要爭取在第一次亮相的時候,就顯出最有光彩的自己。
第一印象的外在表現就是個人的儀表形象。一個人的儀表是最先被對方的感官感知的。儀表是與他人的視覺距離和角度最為舒適和直接的,是彼此交往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別人要獲悉你是怎樣一個人,首先注意的就是你的儀表,而我們想要留給對方美好的印象,首先也要從儀表開始。
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姿態、服飾和個人衛生等方面,它是人精神面貌的外觀。對儀表的總體要求是:樸實自然、整潔大方、莊重親切、給人好感。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公眾場合人總是接近衣著整潔、儀表大方的人,或衣著略優于自己的人。這種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出現,沒有人愿意同一個不修邊幅、骯臟邋遢的人在一起。
第一個印象往往是人們對其作出判斷的心理依據。如果你見到一個人衣著整齊、合體入時,表情自然,則會認為此人做事細心、有條有理,進而會想,這個人一定有責任心,你就可能會在心里產生最初的滿意的感覺,并且還會聯想到其人會有這樣、那樣的能力。反之,倘若一個人給你的最初形象是衣冠不整,嘴巴里還罵罵咧咧,你定然會作出其缺乏道德觀念的結論,甚至還會聯想到此人的其他缺點。
所以,在你要開始進行交友、求職等各種攻勢之前,請先花些時間審視一下自己。你的外表、穿著打扮、舉止是不是能被大眾所接受?不管你多么熱情和健談,不管你多么懂得社交技巧,如果你的打扮過于考驗大眾的接受力,恐怕在一開始,你就會給人一種“不好接觸,不容易相處”的感覺,從而讓你所有的努力在一開始就注定會有失敗的結果。
一個人的儀表不但可以體現他的文化修養,也可以反映他的審美趣味。穿著得體,不僅能贏得他人的信賴,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還能夠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著不當、舉止不雅,往往會降低你的身份,損害你的形象。
由此可見,儀表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你對別人可以抱著不能以貌取人的原則,但你無法阻止別人對你“以貌取人”。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為什么不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使自己在競爭中占有更大優勢呢?
在我們今天越來越復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人們恐怕來不及有時間去認真地、深入地了解一個人,而只根據對一個人的外表產生對某人的某種印象。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現實,給與我們交往的人留下更好的印象,我們應該花一定的精力在自己的外貌上。雖然我們要更重視內在的實力,但如果你富有外在魅力,會對你的事業有所助益。外在魅力十足的人,讓人產生“事業心強、辦事牢靠、和藹可親、有遠見、有自信、意志堅強、性情開朗、認真直率、城府不深、容易溝通”等好感。
如果領導者具有外在魅力,必然帶給人親切和有能力的感覺,也容易被認為具有優良的品行,那么在說服或交涉之際必占有利的地位。
有效溝通的藝術
第一印象是人與人之間展開良好溝通的通行證。一個衣著得體、妝容適當的人會受到大家的歡迎,人們也樂于與其打交道;而一個不修邊幅、太過隨便的人會給人一種不想與之深交的念頭。
打造親和力,溝通沒距離
有些人的人緣特別好,特別吸引朋友,討人喜歡,即使是第一次與人交往。這到底有什么秘訣?對于這樣的人,我們不禁感嘆地說:“他把人吸引到自己身邊了!”這真是一句妙詞,一語而中的。
還有這樣一種人,也許他是我們當中最優秀的,但是我們不見得會愿意與他深交。如果要問理由,那只有一個:和他在一起覺得不自在。因為他所散發出來的優秀氣質,讓我們感到某種距離,感到某種壓抑,感到自卑。即使這個人非常杰出,作為朋友,人們也會對他敬而遠之。
下面列舉的,是一般人所需要的三大基本渴望。利用這三種渴望,就能提高你的吸引力和親和力,讓你獲得好人緣。
1.容納
容納是人際關系的維生素。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夠輕輕松松地與人相處。在一般情況下,和人相處時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所以,若是有人能讓我們輕松自在、毫無拘束,我們是極愿和他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我們希望與能夠接受我們的人在一起。
專門找人家錯處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個好親人、好朋友。請不要設定標準讓別人的行動合乎自己的準則。請給對方一個自我的權利,即使對方有某些特別之處也無妨。不要要求對方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或者行動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要讓你身旁的人輕松自在。
能接受任性、殘暴的人往往具有帶動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有一個原本脾氣暴躁、動作粗魯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卻變成了一個和善、可靠的好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的太太信賴我。她從不責備我,只是一味地相信我,使我不好意思不改變。”
某位心理學家說:“要改變一個任性或殘暴的人,除了對他表示好意,讓他自己改變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焙芏鄡炐愕娜?,往往能影響本質善良的人,接受他們,使他們變得更好,但是對于任性、殘暴的人,他們往往束手無策。因為優秀的那些人根本不能接受粗暴的人,甚至于避之如蛇蝎,在感情上并不相通,還怎么能想象對方變好呢?一位有名的精神科醫生談到人際關系中的容納問題時,說道:“如果大家都有容納的雅量,那我們就失業了!精神病治療的真諦,在于醫生們找出病人的優點,接受它們,也讓病人們自己接受自己。每個人剛生下來,都很輕松自在,長大的同時會暴露出恐懼與羞恥心。醫生們靜靜地傾聽患者的心聲,他們不會以驚訝、反感的道德式的說教來批判。所以患者敢把自己的一切講出來,包括他們自己能夠感到羞恥的事與自己的缺點。當他覺得有人能容納、接受他時,他就會接受自己、有勇氣邁向美好的人生大道。”
2.承認
人們的第二渴望就是獲得承認。承認比容納更深一層。容納,實際上是消極的作法。我們容納對方的缺點與短處,伸出熱情的雙手接受他們,這只是消極的作法。倘若是積極的做法,就是找出對方的長處,不光是停留在接受、忍耐對方的缺點上。
有一天,一位父親帶著自認為是無可救藥的孩子到心理學家那里去。那個孩子已經被反復灌輸了自己沒有用的觀念。剛開始,他一語不發,無論怎樣詢問、啟發,他也絕不開口。心理學家一時之間也真是無從著手。后來心理學家從他父親所介紹的情況和所說的話里找到了醫治的線索。但孩子的父親堅持說:“這個孩子一點長處也沒有,我看他是沒指望,無可救藥了!”
心理學家開始應用承認的方法,找出他的長處,這個孩子不可能沒有任何長處。最終他找到了這個孩子喜歡雕刻,甚至在這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賦,頗有高手的技能。他家里的家具也被他刻傷,到處是刀痕,因而常常受到懲罰。心理學家買了一套雕刻工具送給他,還送他一塊上等的木料,然后教給他正確的雕刻方法,不斷地鼓勵他:“孩子,你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最會雕刻的一位?!?
從此以后,他們接觸得頻繁起來。在接觸中,心理學家慢慢地找出其他優點來承認他。有一天,這個孩子竟然不用別人吩咐,自動打掃了房間。這個事情,使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心理學家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孩子回答說:“我想讓老師您高興。”看來,被人承認是每個人所渴求的。其實,要滿足這項欲望并不難。
你對一位電腦專家夸他眼光好,夸他善于看穿行情,洞穿下一步電腦發展的趨勢,他可能不以為然,覺得你不過是在拍他的馬屁而已。因為他并非只以一個成功的電腦專家自居。不過,換一個角度,你夸他做的家常菜十分有味道,也許他會樂昏了頭。稱贊人的規則是:夸獎別人還沒有顯現出來的長處,才能使人快樂。每一個人一定都擁有不大為人所知的優點。為什么我們不去發掘這些尚不為人知的方面呢?
3.重視
人們的第三個渴望,是受人重視。所謂重視,就是提高價值。我們都要求別人能夠重視自己的價值。為了表示我們對他人的重視,請注意以下的四種方法:不要怠慢人;對于不能立刻會面的拜訪者,應盡早約他會面;時時感謝別人;對他人“特別”招待。
美國前郵政部長詹姆士·法利是親和力強、重視別人的人。一個有趣的事例表明,法利先生是一個知道如何增強親和力、讓人喜歡自己的專家。那是發生在費拉德菲爾城舉辦的一次“讀書和讀者”會上的事。當法利先生和其他演講者到賓館去吃午飯的時候,他們在走廊遇到了推著餐車的女服務員,餐車上裝載著桌布、毛巾和其他用具。他們繞過餐車走了進去,這位服務員絲毫沒有注意到他們。這時,法利先生向她走了過去,并且伸出手說:“嗨,你好,我是詹姆士·法利。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很高興認識你。”當這群人走過大廳的時候,一些人回過頭看了看那位女孩,她嘴巴張得大大的,顯得十分驚訝,但是,她的臉上隨后綻開了甜美的微笑。
在現實生活中,凡是取得成功的人士,在社交場合中都能夠做到平易近人,善于營造舒適、自然、輕松的氣氛,這也是他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根本原因。
有效溝通的藝術
人們都喜歡與看上去比較容易親近的人溝通,不喜歡冷若冰霜的面孔,所以,要提升溝通力應首先打造你的親和力。容納別人、對別人熱情、見面微笑,都是打造親和力的法寶。當你主動愿意接近別人時,自然會贏得別人的真心微笑與親近感。
人格魅力足,溝通自然順
個人魅力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核心概念之一,人們對魅力的依賴已經成為一種生存狀態?!赌愕男蜗髢r值百萬》的作者、著名形象設計師英格麗·張認為,個人魅力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穿衣、外表、長相、發型、化妝的組合概念,而是一個綜合的全面素質,一個外表與內在結合的、在流動中留下的印象。
個人魅力并不簡單是漂亮的臉蛋兒、窈窕的身材、迷人的微笑或瀟灑的舉止,而是包括自我思想、追求抱負、個人價值和人生觀等方面,以及與社會進行溝通并為之接受的方法等。
在與他人初次交往中,個人魅力的表現形式往往體現在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形象通常分為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兩種。外在形象是相貌、衣著等一些外在特征。它是人們根據自己的職業和地位等社會特征來進行開發、定位,然后展現給別人看的。
出席一個重要會議該穿什么顏色的衣服?配哪種襯衣和領帶?褲子和鞋子的搭配是否協調?噴灑哪個牌子的香水?你是否對上面的這些生活細節不屑一顧?如果是這樣,你就錯了。你應該意識到,外在形象在一個人的人生旅途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
而內在形象是不能僅靠看一眼外表就能讓人認識到的,它是一種精神表現。我們來想象一下從未見過面的歷史人物的形象。比如,一提到天才音樂家,你馬上就想到貝多芬,而貝多芬的相貌特征、衣著打扮你并不知道。內在形象就是那些天才的或超群的特征部分會轉變成記憶留在別人腦海中的特征,這些特征與擁有它們的人緊密聯系,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美國一位高級禮儀顧問威廉·索爾比說:當你走進一個房間,即使房間里沒人認識你,或者只是跟你有一面之緣,他們卻可以從你的外表對你作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推斷:經濟水平、受教育程度、可信任程度、社會地位、個人品行、成熟度、家庭教養情況和是否是成功人士。
其實,這里即涵蓋了外在形象的概念,也包括對內在形象的判斷。
良好的形象不僅能夠提升個人品牌價值,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形象的影響無所不在,對于面試的人,它影響你是否能面試成功,贏得職位;對于同事,它影響你們是否合作愉快;對于客戶,它影響你的財路是否暢通。正因為如此,你才要塑造好自己形象。
你是否以為你所欣賞的魅力男人或者魅力女人是天生的?你是否正在為自己沒有好的形象而悶悶不樂?事實上,那些魅力男人或者魅力女人大都是通過后天學習才逐漸完善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潛在魅力,每個人都是一個有待開發的魅力寶庫,每個人都可以塑造出光彩照人的形象。
大家一致公認小琳是辦公室里最漂亮的女人,她皮膚白皙光滑,標準的鵝蛋臉型和雙眼皮的大眼睛比例協調,然而,小琳精致的臉總讓人感覺好像缺少了什么,那是什么呢?卻又說不清楚。有人說她的眼睛大而無神,有人說她的表情太平淡,有人說她的漂亮讓人一覽無遺反而沒味道了,總之看一陣就審美疲勞了。相比之下,小優雖然不算美女,眼睛小了點,嘴大了點,卻透著一股靈慧聰敏,尤其抬頭看人的時候雙眸炯炯有神,眉宇之間有種脫穎而出的東西,會讓人剎那間走神。于是大家評價說小琳很漂亮卻沒氣質,小優不漂亮卻很有氣質。
可見,一個人具備什么樣的氣質,對其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影響。那么,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打造自己的優雅氣質呢?
1.修煉內心
氣質美首先表現在豐富的內心世界。有理想則是內心豐富的一個重要表現。因為理想是人生的動力和目標,沒有理想和追求,則內心空虛貧乏,是談不上氣質美的。品德是氣質美的又一重要方面,為人誠懇、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好品德。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家庭生活的氣氛和后代的成長。此外還要胸襟廣闊。
2.注意舉止
氣質美還表現在舉止上,一舉手、一投足,走路的步態,待人接物的風度,皆屬此列。朋友初交,互相打量,便可產生好的印象。這個好感除了源自言談之外,就是舉止的作用了,應熱情而不輕浮,大方而不做作。
3.完善性格
氣質美還表現在性格上。這就是說要注意自己的涵養,應忌怒、忌狂,能忍讓,體貼人。溫柔并非沉默,更不是逆來順受、毫無主見,相反,開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天真爛漫的氣息,更能表現內心情感,而富有感情的人更能引起共鳴。
4.培養高雅的興趣
高雅的興趣也是氣質美的一種表現:愛好文學并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欣賞音樂且有較好的樂感,喜歡美術并有基本的色彩感,等等。有許多女人并不是大美人,但在她們身上卻展現了奪目的氣質美,例如,工作認真、執著,聰慧、灑脫、敏銳、精明、干練。這是真正的美、和諧統一的美。追求美而不褻瀆美,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熱愛美、追求美的人都要從生活中悟出美的真諦,把美的形貌與美的氣質、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美。
有效溝通的藝術
為了促進有效溝通,打造良好的氣質是必要的。良好的氣質魅力絕不僅僅在于外表,它是每個人言談、表情、動作、語音、氣質、風度、品位等綜合因素的體現。只有平時注重自身知識積累、能力積蓄、修養提高、著裝得體、談吐文雅,才能做到卓爾不群。
關切的問候,貼心的幫助
我們做人做事要隨時關心別人,協助別人滿足他的需要。希望自己被他人關心注意,是人類最大的需要。
我們自嬰兒時期就發現了一個事實:我們的需要(如吃奶、除去潮濕的尿布等)都是在有人注意的情況下獲得滿足的。因此“有人注意”就形成了“將獲得滿足”的符號。于是,小孩子只要看見母親或是聽到母親的聲音便停止啼哭,因為他已獲得了安全感。這種印象一直保留下來,使每個人都切望別人的關心。當我們知道四周的人對自己十分關心時,就感到安全了。
有家餐廳,一群人坐著聊天,適逢餐廳員工下班,有位服務員推自行車時,不小心摔了一下,只見經理快速起身跑了過去,扶起那位服務員關切地問:“摔傷了嗎?要不要去醫院看看?”服務員回答:“不用。”“你看腿都摔破皮了,去餐廳搽點藥,歇歇再走吧。”經理小心地扶著她回到餐廳,然后就去找藥,找到藥后,又親手替她擦上,還對她說如果不舒服,下午就不用來上班了,工資照發。那位服務員連聲說:“不用,不用。”該經理的做法比發幾百元獎金更能贏得這位服務員對工作的熱愛。
對小事的處理能反映人的素質。到公司上班時,大家相互見面打個招呼,問生病恢復上班的同事一聲:“身體完全好了沒有?要不要再多休息幾天?”或者問候請假的同事:“家里的事解決了嗎?要不要幫忙?”這種簡短的問話,卻能溫暖人心。你心里關懷別人,但不說出來,別人又怎能知道?即使簡單地作出一些關切和問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打動人心。
有些人和同事、熟人、朋友許久沒見面了,但見了面后,卻仍然還像平時一樣無話可說,這樣豈不令人傷心?試想如果你許久沒上班,上班后別人見到你沒有任何特別的表示,你心里一定會有這種感覺:我這么久沒來上班,原來他們還不知道,我在他們眼里太不重要了。既然你有這樣的感覺,別人也一樣。下次你遇見許久沒見的朋友時,別忘了用驚訝、親熱的語氣表達你的問候,“好久沒見你了,干什么去了?”“好久沒見了,真有些想你?!?
關心別人,意味著被他的興趣所吸引,為他的高興而高興,因他的擔憂而擔憂。一個人只要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就必將贏得真正的友情,必將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獲得毫不猶豫的幫助。
我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出門辦事,在一個路口碰上了堵車,耽誤了半天才過去。其實當時車并不算多,只因為那兒的紅綠燈壞了,人們便互不相讓,爭著往前開,結果許多車橫在路中間,弄得誰都過不去。當時如果大家都能相互退讓一下,可能早就都過去了,不至于堵半天。因為自私,有些人不肯幫助別人,不肯為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一丁點利益,結果卻是害人不利己,自己卻失去得更多。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為別人付出的同時,快樂和富裕便會進入你的心中,相反,如果困守在自設的真空中,不肯接受也不愿意付出,那很有可能使自己窒息。不管何時,不管何地,只要你肯付出,就能得到回報。只有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才能在你陷入危機時得到別人的幫助。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在生活中,當你為別人付出的時候,本身就會體驗到快樂,因為付出也是一種快樂。為別人付出你的愛心,會種下一片希望,就會有碩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嘗到豐收的喜悅。
許多人活一輩子都想不到,自己在幫助別人時,其實是在幫助自己。他們會問:“明明是我去幫助他們,他們受惠,怎么是幫助我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里呢?”其實一個人在幫助別人時,無形之中就已經投資了感情,別人對于你的幫助會銘記在心,只要一有機會,他們會主動報答的。
一個極其寒冷的冬日的夜晚,路邊一間簡陋的旅店里來了一對上了年紀的客人。不巧的是,這間小旅店早就客滿了。“這已是我們尋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這鬼天氣,到處客滿,我們該怎么辦呢?”這對老夫妻望著店外陰冷的夜晚發愁地說。
店里的小伙計不忍心這對老人出去受凍,便建議說:“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鋪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個地鋪?!崩戏蚱薹浅8屑?,第二天要照店價付客房費,小伙計堅決拒絕了。臨走時,老夫妻開玩笑地說:“你經營旅店的才能真夠得上當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經理?!?
“那敢情好!起碼收入多些可以養活我的老母親。”小伙計隨口應道,哈哈一笑。
沒想到兩年后的一天,小伙計收到一封寄自紐約的來信,里面夾有一張往返紐約的雙程機票,信中邀請他去拜訪當年那對睡他床鋪的老夫妻。
小伙計來到繁華的大都市紐約,老夫妻把小伙計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匯處,指著那兒的一幢摩天大樓說:“這是一座專門為你興建的五星級賓館,現在我們正式邀請你來當總經理。”
年輕的小伙計因為一次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美夢成真。這就是著名的奧斯多利亞大飯店經理喬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實故事。
任何一種真誠而博大的愛都會在現實中得到應有的回報。善待別人,即是善待自己。
有效溝通的藝術
我們自己渴望別人關心,應當想到別人也有同樣的需要。你越關心別人,你在他生活中就會越重要,自然而然,他也會轉而關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