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曹劌論戰

《左傳》

齊師伐我①。公將戰②。曹劌請見③。其鄉人曰④:“肉食者謀之⑤,又何間焉⑥”劌曰:“肉食者鄙⑦,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⑧,弗敢專也⑨,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⑩,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11],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12],雖不能察[13],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15],可以一戰[16]。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17]。公將鼓之[18],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19]。公將馳之[20],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21],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22],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23],再而衰[24],三而竭[25]。彼竭我盈[26],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27]。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8],故逐之。”

【注釋】

①我:指魯國。因《左傳》是按魯國國君紀年的,所以這里采用魯國史官口氣,稱魯國為“我”。②公:指魯莊公,公元前693年至公元前662年在位。姬姓,名同。③曹劌(guì):魯國人。有人認為即《史記·刺客列傳》中的“曹沫”。④鄉人:同一個鄉的人。周代以一萬二千五百戶為一鄉。⑤肉食者:吃肉的人。指當官的人。⑥間(jiàn):參與。焉:相當于“于此”(“此”代上文講的事)。⑦鄙:眼光短淺,鄙陋。⑧衣食所安:衣食這些用來安生的東西。安,養。⑨專:獨占獨享。⑩犧牲: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玉帛:祭祀用的玉器與絲織品。[11]孚:大信,被人們所信服。[12]獄:訴訟案件。[13]察:明察,審查清楚。[14]情:實際情況。[15]忠:忠于職守,盡力為民辦事。屬:類。[16]可:可以。以:憑(這個)。[17]長勺(shuò):魯國地名,在今山東萊蕪東北。[18]鼓之:擂鼓進軍。“之”字的代詞功能已趨虛化,僅對“鼓”這一動作起強調作用。[19]敗績:大敗。[20]馳之:驅戰車追擊齊師。[21]軾:車廂前面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持用。[22]克:戰勝。[23]一鼓:擂第一次鼓。作:振作,激發。[24]再:兩次。[25]竭:盡。[26]盈:滿,指士氣旺盛。[27]伏:埋伏。[28]靡(mǐ):倒下。

【賞析】

長勺之戰是春秋時期發生在齊、魯兩個鄰國之間的一次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軍事實力較弱的魯國戰勝了前來進攻的相對強大的齊國,與曹劌的參與和指揮有著密切的關系。文章圍繞著“論戰”這個中心,著重描述了曹劌所闡述的進行戰爭和取得勝利的條件,即在政治上,國君要取信于民,在戰略上,將領要知己知彼,并且要善于捕捉戰機,不失時機地追擊、消滅敵人。

齊師進犯,大敵當前,作為一介草民的曹劌在國家危難之時毅然挺身而出,要求謁見國君。這一開頭,可謂先聲奪人,出筆不凡,同時也初步塑造出一位愛國者的形象。文章的主體部分由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構成,有如層層剝筍,逐漸展示核心。戰前的對話,重在探討戰爭的前提,即爭取民心;戰時的對話,重在探討戰術的運用,即把握時機。幾個“可矣”,寫出了曹劌的沉穩老練與勇氣謀略。一篇二百余字的短文,不僅條理井然地記述了一次戰役的全過程,而且眉目清晰地描繪了人物動人的風采,可謂惜墨如金而又一字千金,足以顯示《左傳》在記事、寫人方面的高超技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突泉县| 石渠县| 石林| 连平县| 长垣县| 镇巴县| 敖汉旗| 南安市| 阳东县| 墨江| 临湘市| 常宁市| 伊宁市| 沂水县| 莱阳市| 亚东县| 曲靖市| 柳林县| 郓城县| 馆陶县| 金山区| 永丰县| 厦门市| 赤城县| 洞头县| 金乡县| 廉江市| 江口县| 永清县| 泰和县| 财经| 遂宁市| 廊坊市| 镇安县| 十堰市| 永胜县| 山阳县| 伊川县| 杂多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