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石碏諫寵州吁
- 人生的座右銘:歷代經典勵志小品
- 徐潛
- 1431字
- 2016-09-22 11:45:36
《左傳》
衛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①,曰莊姜②。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③。又娶于陳④,曰厲媯。生孝伯,蚤死⑤。其娣戴媯生桓公⑥,莊姜以為己子。
公子州吁⑦,嬖人之子也⑧。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
石碏諫曰⑨:“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⑩。驕,奢,淫,佚,所自邪也[11];四者之采,寵祿過也[12]。將立州吁,乃定之矣[13];若猶未也,階之為禍[14]。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15],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16],鮮矣[17]。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18],所謂‘六逆’也[19]。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20],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21],而速之,無乃不可乎?”[22]
弗聽。其子厚與州吁游[23],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24]。
【注釋】
①衛莊公:衛武公之子,名揚,公元前757年至公元前735年在位。衛,姬姓之國,在今河南淇縣一帶。齊,國名,姜姓之國,在今山東中部、北部一帶。東宮:太子宮,這里指太子。得臣:齊莊公太子,因早亡而未得即位。②莊姜:衛莊公夫人,齊莊公嫡女。“莊”是她丈夫的謚號,“姜”是她娘家的姓。③《碩人》:《詩經·衛風》中的一首詩,相傳是衛國人贊美莊姜的作品。④陳:國名,媯(guī)姓之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西部。⑤蚤:通“早”。⑥娣(dì):女弟,即妹妹。戴媯:“戴”與上文“厲媯”的“厲”,都是謚號。桓公:衛國國君,名完,在位十六年。⑦公子州吁:衛莊公庶子。桓公十六年二月,他殺掉衛桓公,自立為國君。同年十二月,被政敵殺死,桓公弟即位,即宣公。⑧嬖(bì)人:指受寵愛的姬妾。嬖,寵愛,寵幸。⑨石碏(què):衛國大夫。⑩納:進入,走入。[11]所自邪:猶如“邪所自”,即走上邪路的開始。[12]過:過分,過度。[13]乃:就。定:決定,確定。[14]階之為禍:發展成禍患的階梯。階,階梯,這里指根源,源頭。[15]能降:能安于地位的降低。這里指莊公死后,太子完將繼位,州吁的地位勢必下降。[16]眕(zhěn):安重、忍耐而不妄動。[17]鮮(xiǎn):少,不多。[18]淫:指“不義”。[19]逆:違背,不順。[20]去:去掉,除掉。效:效法,學習。[21]禍是務去:是“務去是禍”的倒裝。務,務必,必須。是,此,這。這里表示強調。[22]無乃:豈不。語氣較為和緩。[23]其子厚:石碏之子石厚。游:交往,交際。[24]老:告老辭官。
【賞析】
貴族子弟恃寵而驕,驕而釀禍的事例,古往今來,史不絕書,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了。而發生在兩千七百多年前的“州吁之亂”卻頗能給人一些啟示。
衛莊公的庶出子州吁,因母親得寵而受到莊公寵愛,喜歡舞刀弄槍,莊公也不加禁止。大夫石碏洞察微末,意識到潛在的危機,勸諫莊公不要過分寵愛州吁,痛陳利害,曉之以“教子以義方”的道理。所謂“義方”,就是遠離驕、奢、淫、佚,貫徹“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的“六順”原則。莊公不聽,終于釀成衛國王室內訌的災難性后果。
“義方”也好,“六順”也罷,說穿了,都是維護統治秩序的“禮”的組成部分,無非是要把尊卑、貴賤、上下、長幼加以嚴格的區分,以保障統治者的絕對權威而已。石碏強調教子不可嬌寵,對今天的為人父母者,依然具有借鑒意義。
《左傳》本以記事為主,但也不乏記言的精彩片斷。石碏的一段勸諫之詞言簡意賅,邏輯嚴謹,語句整飭,無懈可擊,頗有論辯的力度與說客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