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后羿射日
- 人生的座右銘:歷代經典勵志小品
- 徐潛
- 680字
- 2016-09-22 11:45:36
《淮南子》
逮至堯之時①,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②,而民無所食。猰貐③、鑿齒④、九嬰⑤、大風⑥、封臜⑦、修蛇⑧,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⑨,殺九嬰于兇水之上⑩,繳大風于青丘之澤[11],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12],擒封臜于桑林[13]。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14]。
【注釋】
①逮:至,到。堯: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原始部落首領。②殺:曬死。③猰貐(yàyǔ):神話中的形體奇特的怪獸。“牛身而赤,人面馬足”,或說是“蛇身人面”或“龍首”。也寫作“窫窳”。④鑿齒:神話中的怪獸。齒長三尺如鑿形,露在外面。能持戈與盾。⑤九嬰:神話中的九個頭的水火之怪。⑥大風:神話中的風神,即風伯。一說是一種兇猛的大鳥,即“大風”。⑦封臜(xī):大野豬。⑧修蛇:長大的蟒蛇。神話中說,它能吞食大象,三年后才排出象骨。⑨羿(yì):神話中發明弓箭的巧匠,堯時善于射箭的武士。疇華:南方大澤名。也寫作“壽華”。⑩兇水:神話中的北方大河。[11]繳(zhuó):用繩系矢射取。這里意謂用箭射。青丘:傳說中的東方地名。[12]斷:斬斷。洞庭:洞庭湖。[13]桑林:地名,桑山之林。傳說后來商湯王曾在這里祈雨。[14]置:擁戴。
【賞析】
本文選自《淮南子·本經訓》。這篇神話描述了遠古時代生活在兇禽、猛獸與自然災害構成的險惡環境中的先民,依靠手執工具的勞動與奮斗,征服自然,戰勝災害,開創生活的壯觀情景。羿是發明弓箭的巧匠,箭法高超的射手,為民除害的英雄。他的形象是先民聰明才智與勞動功績的藝術概括。作品夸張地表現了弓箭的效率,洋溢著先民征服自然、創造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