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親英到抗英的轉變(2)
- 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
- (美)華盛頓·歐文著 李娜 張潔編譯
- 3399字
- 2016-09-22 10:30:40
“湯森稅法”和駐兵條例的實行使北美殖民地剛剛平息的風波驟然又起,北美人民第二次反抗怒潮爆發了,波士頓再次成為英國政府支持者所謂的叛變中心。
1768年2月,馬薩諸塞議會通過了由塞繆爾·亞當斯起草的給英王的請愿書,要求撤銷“湯森稅法”。此外,它還草擬傳單,號召其他殖民地的議會一起采取適當措施。在其影響下,北美其他殖民地也紛紛向英政府遞交陳情書,反對英政府把在殖民地征稅當做增加英國財政收入的手段。馬薩諸塞省督要求議會撤銷散發傳單的決議案,但馬薩諸塞議會拒絕執行。結果省督下令解散了議會。其他殖民地的省督也要求各自的議會保證不響應馬薩諸塞的傳單。
對此,這些議會均拒絕服從,因此也都被紛紛解散。英政府及其派駐的北美各殖民地省督所做的一切都在給北美人民日益增長的憤怒情緒火上澆油。
一意孤行的英國政府不僅命令各省省督強行解散議會,還調集軍隊對北美殖民地人民進行恐嚇。9月28日,兩個團的英軍在7艘軍艦的護送下進駐波士頓。但事與愿違的是,英國的高壓政策不僅沒有嚇倒殖民地人民,反而進一步加劇了緊張局勢。
波士頓市政委員會拒絕為英軍在城內安排住所。部分帶有帳篷的英軍只得在廣場安營扎寨,其余的部隊則根據省督的命令住進了議會大樓和法納伊交易廳。這樣一來,議會大樓前擺著大炮,引起了群眾的極大反感和強烈憤慨。局勢頓時緊張起來,空氣中都可以嗅到戰爭的火藥味。
五、親英與抗英的艱難抉擇
在整個群眾運動期間,華盛頓都盡量克制自己,他努力保持著平靜。他的日記說明,他遠離城市中感情激動的民眾,在弗農山莊過著愉快的生活,從事著他喜歡的農業活動。他的日記還表明,在年老的費爾法克斯勛爵、布萊恩·費爾法克斯(法克斯勛爵的兒子)和其他人的陪同下,他偶爾還到野外進行狩獵運動。
天一亮,他們就帶著獵犬出發,晚上在弗農山莊或貝爾沃莊園吃飯,結束一天的狩獵生活。到目前為止,華盛頓還沒有在群眾運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實際上,他天性謙虛,從來都不喜歡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但在內心深處,他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他深切地同情各地風起云涌的維護殖民地權利的人民運動,并且發現自己越來越被卷入這場政治紛爭之中。現在,每當他想到當前的政治局勢和他所看到的議會,他的內心就充滿了憂慮。
但盡管如此,他依然像一只雄鷹一樣在安靜的弗農山莊一聲不響地密切關注著事態的進展。不久之前,他還在信中談到他寧靜和平的生活。但現在,他寫給家中的信件卻表明,他在感情上和北美人民心心相印,他預感到要爭取北美自身的權利,恐怕要經歷一番艱苦的斗爭。出于對北美人民的熱愛,他已經在考慮該怎樣應對這場斗爭。
出于這種考慮,華盛頓在給其妻子的叔叔的一封信中寫道:“‘印花稅法’引發了那些頭腦靈活、思想活躍的北美人民的激烈討論。他們認為英國的稅收法案是違憲的,是侵犯人民權利的,是對殖民地人民自由的粗暴侵犯……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財富在源源不斷地流向英國……我們的人民已經睜開眼睛,我們會發現自己花了高價從英國購買的奢侈品是完全可以不買的。這必然會促使人們勤儉節約、奮發圖強。”
此外,華盛頓在1769年4月5日寫給好友喬治·梅森的一封信中也表明了他的立場。他寫道:“在英國當局對不剝奪北美自由就不愿罷手的時候,我們很有必要采取某種措施來維護我們的祖先所留下的自由權利。但是,我們怎么樣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呢?怎樣才能保衛我們寶貴的自由不受侵犯呢?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武力解決應該是迫不得已,最后才可以考慮的手段。事實證明,向國王提出請愿書,向英國議會提出勸告書,都毫無作用。抵制他們的商品和制成品,或許可以喚醒英國當局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殖民地人民權益的注意,這有待一試。”
這封信表明,華盛頓在審視英國與北美殖民地的尖銳對立時,已經開始考慮采取革命手段的可能性,并大膽地提出了通過武力來反抗英國剝奪殖民地人民自由的主張。這標志著華盛頓在處理對英關系問題上,思想上開始走向成熟,政治上開始走向堅定。
梅森在回信中表示同意他的意見。他說:“如果北美各殖民地都開始抵制英國商品,北美對英國的進口就會大大減少,英國商品和制成品的銷量就會急劇下降。這或許能迫使英政府當局感受到我們所遭受的苦難,撤銷那些不合理的法案,并對殖民地和英國的關系進行修復。而我們一旦達到這一目標,恢復了公道與和諧,就不應該再繼續抵制英貨。我認為,拒絕進口英國商品并不符合各殖民地的利益,我們向宗主國供應原料,同時從宗主國進口制成品,這種紐帶會把我們長期地聯系在一起,并對雙方都有好處。即使以后英國為了增加稅收而在北美征稅,我們也不應該不進口任何納稅的物品。”
上述信件可以充分說明華盛頓和他的知心好友的態度。在做這些決定的時候,他們內心是痛苦而又糾結的。像絕大多數具有英國血統的美洲人一樣,他們習慣將英國稱為國內,視英國為自己的祖國,視自己為英王的忠實臣民。
因此,在感情上,他們仍希望能與英國和解,希望英政府取消損害北美殖民地人民權力和利益的各項法案。他們強調武裝斗爭只是“最后的迫不得已的手段”,希望用斷絕貿易、抵制英貨等辦法給英國政府敲響警鐘,使其懸崖勒馬,給予北美殖民地與宗主國臣民平等的權利。
基于華盛頓和梅森兩人的通信,梅森草擬了一份提案,號召成立一個聯合會。其成員要保證不再進口需要納稅的一切英國商品。華盛頓將該提案進行了整理,他準備在即將于5月召開弗吉尼亞市民院會議上提交討論。
1769年5月,弗吉尼亞議會召開。會議通過了果斷勇敢的決議,譴責英國議會前不久通過的征稅法令,強調向本殖民地征稅的權力“依照法律和憲法在于市民院”。決議還指示議長把這些決議的副本送到其他殖民地的議會,征求他們的同意。由于馬薩諸塞議會已被政府解散,弗吉尼亞議會就毅然慷慨地代為陳詞。
會議還通過了上英王書,鑒于以往向英國議會申訴毫無作用,市民院命令議長把這份上英王書送交各殖民地在英國的代理人,由各代理人將上英王書呈交英王,并且同時在英國報紙上予以發表。弗吉尼亞省督巴特圖特勛爵聽說這些激烈的措施后,大吃一驚,第二天,他就再次宣布解散議會。
議員們沒有被總督的命令所嚇倒,他們退出會場后于當天又轉移至一處私人宅邸繼續開會。華盛頓向議會提交了他和梅森商定的聯合會章程草案,結果該草案獲得全體議員一致通過,并成為此次會議所簽署的一項重要文件的基礎。在這項文件中,全體簽署人員保證既不進口,也不使用英國為了增加稅收而在北美殖民地征稅的任何貨物和商品。
這一文件后來又被送往其他各殖民地簽字,這樣,先前只限于少數幾個殖民地的“抵制英貨”計劃很快就被各殖民地普遍采納。至于華盛頓自己,他在這一計劃執行期間,始終對該計劃嚴格地予以實施。計劃中規定不得使用的英國商品從此在他的莊園中銷聲匿跡。不僅如此,他還通知他在倫敦的代理人,不得再向他運送任何需要納稅的商品。
華盛頓的夫人馬撒也堅決支持丈夫的行動。她放棄了飲茶的習慣,改喝自己并不喜歡的咖啡。在做衣服的時候,她不再購買精美的洋布,而使用當地粗糙的土布。在華盛頓等人的感召下,就連弗吉尼亞總督巴特圖特勛爵最后也變成了取消捐稅的倡導者,并開始積極呼吁英國政府取消對北美殖民地的捐稅。
六、波士頓慘案和傾茶事件
在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堅決斗爭下,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貿易遭受了巨大損失,許多英國商人陷入了破產境地,于是他們紛紛向英國議會遞交請愿書,希望英國議會取消針對北美殖民地的相關征稅法令,華盛頓和梅森所倡導的抵制英國進口商品的行動終于有了成效。
1770年年初,諾思出任英國首相,在他出任首相期間,撤銷了幾乎1767年在北美殖民地所征收的一切關稅,這其中也包括“湯森稅法”所征關稅,只有茶葉稅作為英國向北美殖民地征稅的象征被保留了下來。諾思強調茶葉運往美洲每磅只繳納了3便士的稅金,北美殖民地人民應該滿足了。殊不知問題關鍵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不滿英國政府隨意向他們征稅,而不是這3便士的稅金。但諾思則表示對征稅權不能讓步,在他看來,正因為此時征稅權遭到否認,才是他們行使征稅權的最佳時機,如果他們妥協了,那就是投降。
一旦宗主國的權威得不到維護,那就意味著他們永遠放棄了宗主國的權威。只有北美殖民地人民妥協,并完全臣服于英國,他們才有可能完全撤銷關稅法令。因此,北美殖民地和英國之間的矛盾非但沒有終結,反而有惡化的趨勢。對于征收茶葉稅,北美殖民地人民仍舊堅決反對,絕不購買任何英國征過稅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