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與法軍作戰的前線指揮官(2)

三、兵敗困苦堡,雖敗猶榮

盡管首戰告捷,但華盛頓深知自己當前處境危險。他放下指揮官的架子,冒著大雨和士兵們一起開山修路,一起踩著泥濘急速行軍,用實際行動鼓勵官兵克服重重困難。他還注重運用精神力量,對官兵進行思想教育和精神鼓勵。華盛頓之前采取的幾項緊急措施此時也逐漸取得了效果。他收到情報說弗賴伊上校所帶領的100多人的隊伍已到達溫切斯特,北卡羅來納前來支援的350人正在途中。丁威迪總督也來信說,麥凱上尉從南卡羅萊納率領的一支100余人的獨立連很快就會到達。

盡管華盛頓為即將發生的戰斗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還是令他有些措手不及。首先是弗賴伊上校在兩軍對峙關頭病故了,華盛頓臨危受命,被丁威迪總督晉升為上校,成為此次遠征軍總指揮,擔子比以前更重了。

為了有效地管理軍隊,在弗賴伊病逝后,他將一張少校委任狀給了在大草地戰斗中表現優秀的亞當·斯蒂芬上尉。其次,獨立連的到來讓華盛頓陷入了一種關系復雜、指揮不靈的尷尬境地。所謂“獨立連”是指在總督主持下,在各殖民地建立的由英王付薪餉的軍隊。它是英國正規軍,跟殖民地民團相比,相當于“中央軍”的地位。它的軍官直接由英王任命,不受地方政府管轄,也不隸屬任何團、營建制,完全以連隊為單位活動。

除此之外,獨立連官兵的待遇也大大高出殖民地民團,完全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優越姿態。在獨立連還未到達之前,丁威迪總督就在信中囑咐華盛頓要“特別的尊重”。盡管華盛頓滿心不悅,但還是小心翼翼迎來了獨立連。果不出所料,麥凱上尉率領的南卡羅萊納獨立連到達后不久,華盛頓擔心的摩擦很快就出現了。盡管麥凱上尉的軍銜跟華盛頓的上校軍銜相比低了三級,但他仗著自己有英王直接發給他的委任狀,因此不肯接受一名地方軍官為他的上司。他另外設置營地,布置衛兵,不同意華盛頓在緊急情況下給他手下的士兵指定集合地點,不接受華盛頓規定的口令和暗號,盡管這些都是為了他們的共同安全所必需的。

對于這一切,華盛頓盡管怒火中燒,但為了顧全大局,他選擇了忍辱負重。趁著法軍還沒有開始進攻,他組織士兵繼續向前開拓通往紅石溪的大道,以供后續到達的大炮通過。他帶領士兵們修路,干得汗流浹背,獨立連的官兵卻坐在陰涼處休閑觀看。

無奈之下,華盛頓就讓上尉和他的獨立連留守困苦堡,自己帶著士兵修馬路,兵分兩路,各行其是。就連印第安人也看出了處于劣勢的英軍中間的內耗,再加上華盛頓部隊的后勤供應無法保障,士兵衣衫襤褸,缺糧斷炊。他們認為這場戰爭英軍敗局已定,于是,他們不愿再繼續替英軍賣命,各部落首領紛紛找各種借口相繼離去。這樣一來,少了當地印第安人的支援,華盛頓這支隊伍更是閉目塞聽、情報不靈。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華盛頓得到確鑿的情報說,大量法軍援軍已經到達迪凱納堡,準備向他發起大舉進攻。華盛頓決定退守困苦堡,堅守待援。于是,他召集獨立連前來,一同掩護部隊后撤。這是一場艱苦的撤退。由于馬匹奇缺,華盛頓讓出自己的馬匹來運輸軍用物資,自己掏錢讓士兵幫著運送自己的行李。天氣炎熱、道路崎嶇、飯食匱乏,弗吉尼亞的士兵們忍饑挨餓,用肩扛手抬的方式把武器彈藥往回拉。但南卡羅萊納獨立連的士兵憑著自己“中央軍”的地位耀武揚威地走在前面,既不開路,又不勞動。

1754年7月3日,華盛頓的隊伍剛剛撤回到大草地的困苦堡,法軍就追了上來。近千名法軍把困苦堡圍得水泄不通。華盛頓命令士兵保持鎮靜,利用工事掩護,待敵人走近時再開槍。這樣,整個白天雙方不停地槍戰,但法軍始終沒能推進到碉堡60米距離之內。

與此同時,大雨傾盆而下,困苦不堪、筋疲力盡的士兵在戰壕里被淋成了落湯雞,許多滑膛槍也都淋得無法使用。夜晚來臨,雨卻越下越大,伸手不見五指,雙方自動停戰。華盛頓清點人數,發現英軍減員已達三分之一。法軍方面因為沒有工事掩護,傷亡更大一些。雖然他們憑著人數上的優勢,明日還能繼續進攻,但損失也是十分慘重的。晚上八點多,法方要求談判。

華盛頓猶豫不決,但看到陣亡者遺體和大量傷員,率軍突出重圍已不可能,再戰下去,雙方力量對比又太懸殊,結果可能會全軍覆滅。考慮再三,華盛頓派出略知法語的雅各布·范布拉姆等三人同法軍談判。經過幾番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法軍同意華盛頓率領殘部舉著軍旗、扛著槍支體面地撤出碉堡。

困苦堡之役是華盛頓軍事生涯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通過這次戰斗讓他懂得了一個成熟的軍事指揮官不僅要精通軍事,同時還要善于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尤其是盟軍和盟友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這次戰斗,他也學會了正確對待挫折,在后來的獨立戰爭中,雖然華盛頓經歷了許多戰敗,卻始終勇往直前,直至取得革命的勝利。

大草地之戰,英法雙方各勝一局,打成平手。但雙方都不愿握手言和,都在蓄意擴大事態、再挑事端。出于政治斗爭的需要,弗吉尼亞議會不僅沒有責怪英軍在困苦堡的敗績,還感謝他們為保衛邊疆而英勇獻身的精神。不久,華盛頓在大草地和困苦堡的事跡漂洋過海,傳到了英國和法國。

英國媒體將華盛頓在大草地奇襲法軍的經過寫成特寫登在倫敦的《紳士雜志》上。法國方面也在大力宣傳華盛頓,不過角度有所不同,力圖把英軍刻畫成陰險狡猾的侵略者。于是,在英法兩國的對罵中,這位之前名不見經傳的華盛頓上校,一下子聲譽鵲起,成了聞名于大西洋兩岸的新聞人物。

四、良策遭否,處亂不驚

1754年11月,英國政府頒布了一項帶有明顯歧視殖民地地方部隊的新條例。條例規定:英王及英王在北美的總司令所委任的軍官,其地位應在殖民地總督所委任的軍官之上。地方部隊軍官在和英王委任的軍官一起共事時,不以軍階論高低。條例一出,立刻引得英屬各殖民地軍界一片嘩然。

這項政策的出臺,嚴重損害了北美殖民地民眾的尊嚴和他們對母國的依戀之情。這種公開貶低殖民地人民的名譽和智慧的行徑大大削減了美洲人擁護英國的熱情,為日后北美各殖民地宣布獨立奠定了基礎。在弗吉尼亞,丁威迪總督為了解決王家部隊和地方部隊的軍階問題,自作主張將民團的團級建制取消,也改為獨立連的形式。

這樣一來,華盛頓上校就變成了華盛頓上尉。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的華盛頓一怒之下,辭去軍職,返回弗農山莊,過起了隱居生活。

困苦堡的失利和法軍在俄亥俄河上的其他敵對行為引起了英國內閣的注意。為了防止大片殖民地落入法國人手中,英國政府決定在北美采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將法國的軍事力量從北美趕出去。

為此,英國政府從本土抽調精兵組成北美遠征軍,由愛德華·布雷多克少將擔任殖民地部隊的統帥,具體作戰目標之一就是要收回被法軍搶占的俄亥俄河岔口的迪凱納堡。布雷多克是一位行伍出身的資深職業軍官,他十分注重部隊嚴格的紀律和技術細節的訓練。

作為一個戰術家,由他訓練的部隊動作熟練而準確。英國政府因此認為他適合到一個對軍事科學沒有經驗的新國度去擔任司令官。因為他能夠把那里的新兵訓練得服服帖帖,并且還可以解決正規部隊和地方部隊在一起時容易產生的軍階和禮節問題。

然而,事實證明,英政府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布雷多克是一個勇敢而有經驗的軍官,但因為他墨守技術準則和軍事規程,迷信歐洲正規嚴密的戰術,因此不愿根據新國度的緊急情況采取必需而“不見于書本”的靈活戰爭策略。而他一直所注重的軍人的準確性,在閱兵式中也許十分壯觀,但在北美荒野中卻經常妨礙士兵見機行事。

弗吉尼亞緊張的備戰氣氛和槍炮的隆隆聲擾亂了弗農山莊的平靜生活。華盛頓的軍人氣質開始昂揚高漲,渴望在軍隊中建功立業的他再也坐不住了,他以志愿人員的身份加入到布雷多克將軍參謀部,成為將軍的一名上校級副官。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此次華盛頓是以志愿人員入伍的,他所擔任的上校副官是個虛職,既沒有實權也沒有薪餉,還得自費購買軍裝馬匹上前線。

盡管如此,他在做這一決定時,還是絲毫都沒有猶豫。他熱切地盼望著有機會在一個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的大兵團中,在大家公認為戰術家的司令官的參謀部中獲得軍事經驗。這一切都說明,華盛頓不但有精明的經濟頭腦,更胸懷大志,具有長遠的政治目光。

基于上次戰斗的經驗,擔任副官的華盛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向布雷多克將軍進言。他建議在崇山峻嶺中穿行的部隊卸下大批累贅多余的物資輕裝簡行,在糧草征集問題上見機行事,讓印第安武士充當偵察兵和警戒哨等。

但不幸的是,出于對歐洲戰場經驗的迷信,布雷多克將軍對這些建議均沒有采納。就這樣,這支龐大臃腫的“精兵”隊伍奏著擲彈兵進行曲像蝸牛一樣行進在崎嶇難行的山間小路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部隊走了一個多月,才艱難地向前推進了100英里。途中印第安人主動請求去偵察敵情,也都被將軍粗暴地拒絕了。于是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受到傷害,紛紛不辭而別,退出了抗法大軍。眼看著部隊開始面臨信息不靈、糧食短缺、敵情不明的險境,急火攻心的華盛頓也病倒了。由于身體極度虛弱,不能騎馬,華盛頓就坐在大篷車里,跟在部隊后面緩慢前進。

1755年7月9日,部隊推進到了距離迪凱納堡15英里的地方。中午時分,布雷多克下令部隊渡過孟農加希拉河,向迪凱納堡挺近。士兵們都給槍上了刺刀,他們揮舞著軍旗,在軍鼓軍笛齊鳴中,應和著“擲彈兵進行曲”的曲調,威武雄壯地渡過了孟農加希拉河。他們步伐輕快,刺刀在清晨的陽光下發出閃爍的銀光,仿佛士兵們要去參加的是一場宴會,而不是準備去參加戰斗。

隨后,部隊來到了一片叢林地帶,兩側都是長滿樹木的叢林和有著高高灌木叢的深谷。布雷多克將軍讓部隊穿過叢林中心的平原向前推進,他只派出了通常的向導和側翼掩護部隊,那情景“就像在圣詹姆斯公園閱兵似的”。華盛頓見地形險要,頓生疑竇,恐有伏兵,他顧不得病體未愈,翻身上馬追上布雷多克將軍,向他建議停止前進,先派印第安偵察兵或熟悉地理環境的弗吉尼亞巡邏兵到前方和兩側去搜索叢林和深谷。但驕傲自負且深信自己歐洲戰場經驗的布雷多克將軍再一次不耐煩地對華盛頓的建議加以拒絕。下午兩點的時候,叢林里突然響起了密集的槍聲。

華盛頓一直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由于沒有前期偵察,英軍部隊陷入了埋伏,受到了猛烈的攻擊。叢林里響徹著支持法軍的印第安人魔鬼般的吶喊聲和拼殺聲,兩側的叢林和深谷中射出了法軍猛烈的火力。但由于敵人散布在叢林和峽谷之中,英軍連他們的人影都看不到,只能根據他們魔鬼般的叫喊聲和他們步槍上冒出的陣陣青煙加以還擊。

盡管英軍英勇抵抗,布雷多克將軍也是視死如歸,但戰斗沒進行多久,英軍已經死傷慘重。弗吉尼亞的士兵因為之前有對付印第安人的經驗,他們都分散開來,藏在樹后,以便尋找暗藏的敵人。華盛頓建議布雷多克命令正規部隊的士兵也采取這種方法,但是,將軍卻執意使用歐洲戰場的大兵團戰斗模式,把部隊分成連排,列隊前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万荣县| 清镇市| 龙泉市| 阳高县| 开原市| 南宁市| 溧水县| 钦州市| 拜泉县| 永川市| 新巴尔虎左旗| 土默特左旗| 博客| 云安县| 商南县| 稻城县| 称多县| 保亭| 连山| 镇康县| 黄冈市| 阆中市| 南雄市| 邹城市| 常州市| 乌拉特中旗| 红桥区| 黄大仙区| 盈江县| 民乐县| 上栗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克山县| 弥渡县| 安阳市| 旌德县| 墨脱县| 玉山县| 军事|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