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英雄的青少年時代
- 從蓄奴者到美國之父:華盛頓
- (美)華盛頓·歐文著 李娜 張潔編譯
- 3543字
- 2016-09-22 10:30:40
一、家教良好的移民后裔
喬治·華盛頓家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英格蘭一個高貴顯赫的世家。17世紀時,該世家開始沒落,漸漸地失去往日的輝煌。后來,歐洲興起一股殖民熱,大批的歐洲人紛紛前往北美新大陸開拓殖民地。1657年,喬治·華盛頓的曾祖父約翰·華盛頓也移民到弗吉尼亞,在波托馬克河和拉帕哈諾克河之間北峽地區的威斯特摩蘭縣購買了土地,并定居在一個叫作布里奇斯溪的莊園。就這樣,這個家族就在布里奇斯溪莊園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喬治·華盛頓的父親——奧古斯丁·華盛頓繼承父業又有所發展,在他的管理之下,布里奇斯溪莊園的土地已超過了10000英畝。此外,他還擁有一個自己的裝卸碼頭,用于和英國進行直接貿易。奧古斯丁·華盛頓一生中結過兩次婚,其第一任夫人因病去世,給他留下了兩個兒子。1730年,31歲的奧古斯丁續弦,娶了北峽地區的美人瑪麗·鮑爾為妻,她就是喬治·華盛頓的生母。
1732年2月22日,喬治·華盛頓在布里奇斯溪莊園的一個老屋內出生了。之后不久,他們舉家搬到了斯塔福德縣,居住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對面的一個莊園。那是個景色旖旎的地方,山川層巒疊嶂,拉帕哈諾克河奔騰不息。莊園里面春夏季節綠草如茵,風景如畫。小華盛頓就是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
喬治·華盛頓的母親治家嚴謹,她深明事理,剛強堅毅,辦事干凈利索。受母親的影響,華盛頓從小就養成了自信果敢、處事嚴謹的作風。同時,母親的言傳身教也使得小華盛頓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做到處事公道,平等待人。與華盛頓母親的嚴格管教相比,華盛頓的父親則給予了他更多的疼愛。他經常抽空帶小華盛頓到戶外玩耍,給他講天文地理和為人處世的原則,在智力和道德上對他諄諄教導。
值得一提的是,喬治·華盛頓的一位同父異母的哥哥——勞倫斯·華盛頓。他比華盛頓大14歲,在英國留過學,風流倜儻、才華橫溢。此外,勞倫斯還曾參加過英國海軍,作戰英勇、屢立戰功。也許是年齡上的原因,兄弟倆既有手足之情,又有師生之誼。勞倫斯對幼小的華盛頓極為關心愛護,而華盛頓則把溫文爾雅、氣宇軒昂的哥哥看作是自己的楷模,處處加以學習效仿。
華盛頓的學業是在布里奇斯溪莊園附近的一所學校完成的。他在那里所學的課程很普通,只是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但對于普通的商業工作來說卻也足夠。華盛頓學習很認真,他完成的作業始終工整而準確。在他13歲的時候,他已經把各類商業文件、法律文本、匯票、契約、債券等的格式抄錄成冊。
18世紀的美國,土地測量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華盛頓用心鉆研,并最終將這門知識運用得游刃有余。他運用當時最先進的測量方法,測量周圍的土地,并將結果定期計入田畝登記簿中,就好像他的測量工作同重要的土地交易有關,而不僅僅是學校布置的作業似的。靠著他青少年時期的刻苦努力,他學會了律師們起草文件的技能,養成了商人們隨手記賬、毫厘不差的習慣,并且終身受用。
不僅在文化知識方面刻苦認真,在體育鍛煉方面,小華盛頓也是一絲不茍、嚴于律己。他經常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在跑步、跳高、拳擊、擲鐵餅等活動上都表現得十分優秀。因此,他深受同學們的擁護,在學生中很有威望。
1743年是11歲的華盛頓人生中較為特殊的一年。這一年,他的父親奧古斯丁腹部突然劇痛,沒過多久就病故了,終年49歲。另一件大事是,這年7月,他的哥哥勞倫斯結婚成家,搬到了波托馬克河岸邊自己的莊園居住。為了紀念自己參加英國海軍時一位叫弗農的海軍上將,勞倫斯將這座莊園取名為“弗農山莊”。1747年夏末,華盛頓搬到弗農山莊和勞倫斯同住。在這里,他遇到了對其人生、命運、性格有著深刻影響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托馬斯·費爾法克斯勛爵。
費爾法克斯勛爵是勞倫斯岳父威廉·費爾法克斯的堂兄。因為華盛頓經常和勞倫斯在一起,因此和威廉·費爾法克斯一家來往甚密,一來二去,華盛頓竟和費爾法克斯勛爵成了忘年交。費爾法克斯勛爵出身于英國名門望族,早年就讀牛津大學。他曾在英國一個騎兵團服過役,并且還擔任過地方長官。此人知識淵博,閱歷豐富,還曾為當時著名的雜志《旁觀者》撰寫過文章。眼下他和堂弟威廉·費爾法克斯一家住在一個叫“貝爾沃”的莊園,膝下兒女成群,個個聰明而又有教養。
在這個家庭里,北美農村的簡樸生活和歐洲的優雅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同這個家庭的密切交往,深刻影響著這個從小生活在北美荒野山林之中,行為中還略帶粗野的青年。費爾法克斯一家也很欣賞聰明好學的華盛頓。此時的華盛頓身材魁梧,體格健壯,舉手投足之間顯得莊重而果斷,談吐坦率而謙遜。費爾法克斯勛爵經常邀請他到貝爾沃莊園做客。他們一起讀書游樂、談古論今、騎馬打獵、野餐垂釣。
費爾法克斯勛爵酷愛獵狐,并且像大多數英國勛爵一樣,養著一群馬匹和獵犬。在獵狐的過程中,他發現年輕的華盛頓有著非凡的勇氣和嫻熟的騎術,并且和他一樣敢于冒險縱馬狂奔。華盛頓后來在獨立戰爭中以善于追擊而聞名,這與他在這段時間和勛爵一起的獵狐經歷不無關系。通過費爾法克斯勛爵的引見,華盛頓又結識了更多的社會名流,經常參加各種上層的社會交際活動。
二、年輕有為的土地測量員
英王查理二世曾經賞賜給費爾法克斯勛爵一家位于弗吉尼亞的藍嶺周圍大片的領地。這片土地沃土千里、得天獨厚。但藍嶺以西的大片領地,只是法律上得到承認,實際上從未勘察測量,更別提有效的經營管理。這些大片荒廢的沃土已被非法“搶占者”據為己有,并實際控制。費爾法克斯勛爵迫切希望派人對這些土地進行考察測量,并對此進行有效的開發利用。
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路途遙遠、環境險惡,加之非法“搶占者”野蠻兇悍,沿途還不時有帶著弓箭的印第安人出沒。勛爵需要一位專業技術過硬、能夠吃苦耐勞,并且能夠應付那片荒野和那里野蠻居民的綜合型人才。很快,勛爵把目光投向年輕的華盛頓。他親眼看見過華盛頓的測量作業本,驚嘆于他精準的測量能力。同時,他還注意到此時的華盛頓年富力強、精干敏捷、英勇果敢,又能吃苦耐勞,是從事這一工作的絕佳人選。隨后,華盛頓接受了勛爵提出的由他主持土地測量的提議。他收拾好行李,和勛爵的長子喬治·威廉·費爾法克斯一行上路了。
這是華盛頓平生第一次遠離家門跨入社會。他們進入弗吉尼亞大峽谷,從河谷底部開始測量。在此期間,因為他們深入的是邊疆蠻荒地帶,所以吃了不少苦頭,也冒了不少風險。盡管每天旅途勞累,華盛頓還是堅持將每天所見所聞、所到之處的地形地貌、物產民情等信息詳細地記錄在筆記上。他們就這樣不停地測量土地、劃分地畝。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野外露宿,依靠野雞和其他禽類充饑。至于說風吹日曬、蚊蟲叮咬,那更是家常便飯。有一次,他們的帳篷被風吹翻了,害得他們在雨水中泡到了天亮。還有一次,華盛頓睡的草席著了火,衣服都被燒出了好幾個洞,幸虧同伴把他及時叫醒,才幸免于難。他們更經歷了無數次的狂風暴雨,經常被雨水淋得像落湯雞一樣。
完成土地測量之后,華盛頓一行穿過大山,越過河谷,翻過藍嶺,于1748年4月12日回到了山莊,前后歷時剛好一個月。通過這次艱苦的測量實踐,華盛頓的意志力和社會經驗均大有長進,對藍嶺以西地區的人文、地理、農業等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當然,他也得到了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據他筆記本記載,他每個工作日的收入為一枚西班牙金幣(約為7.2美元),有時是六枚皮斯托爾(約為20美元),全月的總收入應該不會少于300美元。除此之外,華盛頓在這次土地測量中,還有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那就是他們在途中意外地遇到了印第安人的戰爭宣傳隊。看著印第安人那些奇特而又古怪的表演,華盛頓很快就熟悉了這些野蠻人的性格,并且很善于同這些荒野居民打交道。
對于華盛頓在此次土地測量中的表現以及他提出的關于土地測量的報告書,費爾法克斯勛爵甚為滿意。不久,他就大力推薦華盛頓擔任政府測量員。這樣一來,華盛頓的測量記錄就有了權威性。實際上,他的測量記錄一直以來都是十分準確的。時至今日,檔案中保存的這類記錄還受到人們的絕對信任。
作為政府測量員的華盛頓在這個崗位一干就是三年。因為需要測量的土地廣闊,而政府中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員又十分有限,這一職業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報酬。測量順利時,他一個月的收入就有140英鎊。華盛頓把薪水積蓄起來全部用于購買土地,這樣,這位年僅19歲的紳士,已經成了擁有將近1500畝富饒耕地的有產者了。
此外,因為在測量過程中,他走遍了所測量地區,因此充分地了解到了各個地方土壤的性質和價值,這一知識在他晚年購置地產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謝南多亞河河谷許多最肥沃的土地至今仍是華盛頓家族成員的地產。華盛頓就這樣度過了三四年的時光。由于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荒涼的山區和粗獷的山民一起度過的,因此,他學會了吃苦耐勞、隨機應變、隨遇而安。而在同他哥哥和費爾法克斯一家的交往中,他又養成了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