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也說過:“想象力是第一生產力,想象力遠比知識重要。”縱觀中外歷史,很多名垂青史的帝王,杰出的思想家、發明家、有成就的企業家,無不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并且具有敢于挑戰世俗的眼光,把想象力變成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保險業走了32年歷程,在這32年當中,很多行業已經改革創新,而保險業卻發展有限。
這是為什么呢?劉海旭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美國可以出現杰克·韋爾奇,可以出現喬布斯和比爾·蓋茨,但中國不能出現呢?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留下創新的傳統,還是我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懼怕變化的文化土壤?顯然都不是,創新是不分行業,并且沒有國界的,很多中國人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也表現了大膽的創新精神,并嘗試到了創新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更何況,創新這個詞語就意味著,創新是不需要傳統,只需要開創的。
在劉海旭看來,保險行業也需要探索一個新的營銷模式,而金諾安康今天就正在大膽地做這樣一種嘗試。因為創新不僅要有實踐的膽識和氣魄,更要具備創新的能力。
國外的保險行業大多是依靠保險代理公司在做銷售,而中國
是在2007年才剛剛剝離出這種行業細分。在2007年那個時候,
劉海旭是第一批試水者,也是行業里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劉海旭在對公司進行長遠戰略規劃的時候談到,當公司的銷售大軍成立的時候,其實公司是在用保險這個產品來搭建銷售渠道;當團隊越來越壯大,發展到幾十萬人的時候,實際銷售什么產品都已不重要,因為無論任何產品,只要放進這個銷售渠道里,就可以實現暢銷。所以,在未來,劉海旭要做的是銷售公司的品牌,要實現的目標是中國最大的銷售公司,創造全世界最先進的營銷模式,改變人們對銷售模式的傳統思維習慣。劉海旭說:“在未來,金諾安康要實現三銷合一:網絡營銷(B2B馬云網絡式行銷)、直營店(麥當勞、肯德基式營銷)、量販式營銷(沃爾瑪、家樂福式營銷)。
也許有人會問:“保險公司也會銷售他們的產品,為什么客戶會愿意到保險代理公司購買產品?”而在劉海旭眼里,保險公司當然會銷售他們的產品,但為了提高競爭力,讓更多的客戶來他們這里購買產品,他們打破了所有常規的銷售模式,這也是金諾安康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劉海旭開拓的新的營銷模式給客戶和業務人員都帶來了全新的改變。
對于客戶來說,隨著主體公司的不斷增加,他們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會很糾結:“到底誰家的產品最好?”但如果把所有的產品聚集在一起,客戶需要購買產品的時候,業務員就可以通過了解對方的需求向他推薦更適合的產品,這不僅會節省客戶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使客戶買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對于業務員來說,同樣的工作,金諾安康的員工要比一般公司的業務員收入多,而且管理也更加人性化!而且金諾安康還開辟了客戶自己做自己的保險代理人、自己服務自己的營銷模式。
劉海旭說:“保險已經是老百姓必備的一種商品,就如電視機和冰箱一樣,未來,人人都得具備。”但是,在客戶需要買保險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好的服務人員或者沒有好的公司,客戶可能都會有“不劃算”或者“吃虧”的感覺;如果業務員服務客戶的話,客戶可能又會有“多花錢”的感覺;如果客戶想自己做,又沒有足夠的時間。
有這個需求,又擔心損失錢,擔心服務不好,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客戶自己去做,自己賺自己的傭金,并且有問題的時候可以自己為自己服務。如果去保險公司工作可能會有考核等一系列的限制,那么加入金諾安康就像成為會員一樣,只要客戶來買保險,傭金就會被客戶自己賺走,而且是自己為自己提供服務,并且公司也不會有過多的考核,只需每天上班,準時報告工作即可。
金諾安康的創新模式更加貼近百姓的生活,充分滿足了百姓在購買保險產品方面的需求。如果一名客戶在公司購買了保險、成為公司的員工后,他介紹另外一個人加入公司,那么公司還會給他額外的獎勵。當員工介紹的人越來越多時,他賺的錢也就會越來越多。而且,當員工所推薦來的客戶再推薦新的客戶來的時候,他還可以有收入。也就是說,只要A員工推薦了A客戶來公司或購買保險,而后A客戶推薦來的B客戶,B客戶推薦來的C客戶……都和A員工的收入有關系。
一個人在保障自己的前提下,又能幫助別人獲得保障,并且還能給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即使是一份兼職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金諾安康的保險產品非常齊全,幾乎是任何保險都可以買到,所以在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方面也做得很到位。
這就是創新的作用。有時候,傳統的管理技巧不能解決問題,這時候,就必須利用創新機制,使得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不管是古代敢于變法的革新家,還是現代懂得開拓的企業家,只有懂得了創新,敢于做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才能立于世人之上,推動這個行業乃至社會的不斷進步。
●失敗的團隊不存在成功者
★決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木桶理論
所謂團隊,一定是由一定成員組成的,在團隊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團隊成員的實力。木桶理論認為,決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所以,在對團隊實力起到決定作用的因素中,人員的挑選和搭配絕對起到關鍵作用。
《西游記》的故事人盡皆知,大家都被里面降妖除魔的故事所激勵,卻忽略了很關鍵的一點——如果換了這個團隊中的任何一員,唐僧還能取到真經嗎?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樣一個取經團隊絕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團隊。
西天取經的團隊由四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組成,他們是目標型的唐玄奘、力量型的孫悟空、活潑型的豬八戒、和平型的沙和尚。
目標型的唐玄奘著眼于長遠的目標,有組織設計能力,善于從一個更高的層面看問題,他樂于為自己選擇的事業做好規劃,并確保每個細節都能做到完美無瑕。更重要的是,作為團隊領導,他具有以德居上的凝聚力,德行高尚,清廉自律,作風務實,忠誠于組織,非常注重行為規范和工作的高標準。不管是取經途中遇到的困難,還是受到的誘惑,都不會把他打倒,他心中想到的只有自己的終極理想——取經大業!
所以,唐玄奘才能擔任團隊的領袖,如果一個團隊中沒有唐僧,這個所謂的團隊就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不會有什么遠大的前程,就算其他隊員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取回真經。
對于力量型的孫悟空,也許很多人會為他鳴不平:“孫悟空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為什么要讓他在那個肉眼凡胎、優柔寡斷的領導唐僧手底下受盡窩囊氣呢?”
當然,孫悟空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似乎永遠充滿活力,神通廣大。這樣的人肯定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人才。但孫悟空的霸道、喜歡控制一切的性格又會給這個團隊帶來麻煩。所以,對于唐僧而言,孫悟空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助手;而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也需要唐僧這樣一位志向高遠的師父,督促他完成目標,實現自我成長。唯有如此,唐僧才能取到真經,而孫悟空也才能修成正果,從一個妖猴修成斗戰勝佛。
活潑型的豬八戒熱情奔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躍工作氣氛,他承擔了團隊的公共關系工作。他幫助每一位同事,并且使工作變得有趣。如果一個團隊中沒有豬八戒,我們很難想象這個團隊是如何枯燥乏味和令人厭倦,某種程度上,他還充當了軍師的作用。但是,豬八戒這種性格的成員似乎總是沒有條理,缺乏責任心。所以,他的身邊也需要有唐僧的引導和孫悟空的督促!
對于和平型的沙和尚,平和、冷靜、有耐心,承擔了團隊的事務性工作。這一類人是做基層工作的人,不僅沙和尚,白龍馬也是這樣一個角色。
做大老板,手下“神仙老虎狗”,樣樣都得有,“神仙”提供智力服務,“老虎”提供工作業績,“狗”提供所謂的“犬馬之勞”。
沙僧和白龍馬提供的“犬馬之勞”非常出色,他們任勞任怨,矢志不渝,兢兢業業,堅持著大方向從未動搖,這種勤奮和意志讓人敬佩。事實證明,他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并且持之以恒,沙僧是團隊中唯一一個沒有打過退堂鼓的隊員,而且能夠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別看他平時默默無聞,可每次到了最后的關頭都是他來穩定局面。到西天取經是一個艱苦的事業,沒有團結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沙僧就承擔了維系團結的重任!但這樣的成員也有缺點,那就是沒有主見,缺乏熱情。所以,也需要其他成員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朝著目標前進,從而取得真經!
可見,團隊的任務完成是由四種不同性格的人協作完成的。這表明健康的組織機構需要集多種人性格優勢之大全,而每一種人性格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但同時也無法取代別人的長處。
西游團隊中有忠誠可靠、信仰虔誠的唐僧作為主要領導,又有能力卓越、膽量極大的孫悟空沖鋒陷陣,也有扎扎實實、任勞任怨的老黃牛沙僧,還有關鍵時刻能鼎力相助的豬八戒。這個團隊的人才少而精且各盡其能,并建立了有效的制約機制,所以才能在經歷九九八十一番苦難之后,取回真經,圓滿功德。
俗話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一個人想成就一番偉業,單打獨斗無異于自取滅亡,只有創建一個好的團隊,找到志同道合的幫手,才會為成功開一個好頭。
三國時期的劉備能成就霸業,在爾虞我詐的時代占得一席之地,離不開他的團隊建設。
劉備是漢室宗親,有名有分,在他決定“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時,已經具備了一點建功立業的因素,那就是品牌!對于重出身、講門第的社會來說,貴為帝王后裔的劉皇叔是一個不錯的旗幟。
但是,當時他窮困潦倒,靠織席販履維持生計,要成大事還是得需要別人的幫助。
關羽為人,好讀圣賢書,有才有能,武藝超群,體恤士卒卻傲于士大夫,自然會成為劉備的得力助手。
張飛乃一介屠夫,做事魯莽,動不動就吹胡子瞪眼,無謀略,又不懂經營之道,但“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可見還算是富裕之人。
當時,跟隨桃園三兄弟的還有簡雍,他為人謙和,待人有道,且善于以事喻諫,正好與關張互補。于是,劉備、關羽、張飛、簡雍四人組成的絕佳組合開始了起家之路。
最后歷史證明,關羽、張飛、簡雍三人終成大器,所以劉備的用人眼光的確很讓人佩服。
劉備的品牌能力、關羽的技術能力、張飛的資金能力、簡雍的人際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幾個重要因素。劉備在起家之時所組建的組合決定了他成為政壇常青樹屹立不倒的地位。
劉備的經歷告訴我們:在創業時,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就要找好拍檔,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結合別人的力量為自己保駕護航。
不僅如此,團隊中的成員必須有共同的目標和志向,互相認同,而且要有相當的能力,承擔得起實現目標所要付出的努力。劉備有身份,有偉大的抱負,有識人的能力;關羽是一位正義感十足的大俠;而張飛勇猛無比,喜歡以武會友……他們彼此有著同樣的熱血和能量,有做一番大事的默契,所以等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時,自然提出結義,從而引起世人的注目,吸引眾多人才的投靠。
對于劉海旭來說,也需要團隊的合作與配合。雖然在這個時代,很多的領導者是“全才”,具備各個方面的能力,在很多領域是佼佼者,但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劉海旭,雖然他很全面,但精力有限,尤其是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他需要引進更多的人才,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事實上,任何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從來都不是面面俱到、事必躬親的,而是能站在一個戰略的高度,去引領更多的戰術性的人才,給到他們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各盡其長,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強項。
在金諾安康,除了劉海旭之外,劉瑞秋、徐妍、趙紅艷、張總、郝偉、高舸等,都是公司的骨干,他們在金諾安康的發展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比如劉瑞秋擅長策略性思維,是公司的營銷總監,徐妍是人力資源總監,趙紅艷是財務總監,高舸負責財產險和財險市場的開發和運作,郝偉是續期的后援部經理……這些骨干都是人盡其才,根據各自的擅長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他們的天賦。
企業的發展需要引進更多的人才來加入,所以現在金諾安康實行期權制經營和股份制激勵的制度,每年必定有有一定能力的人加入到股東行列。在劉海旭看來,這是企業發展的必需,因為任何一家企業絕對不是靠一個人就能打下江山,而是靠一個團隊的配合才能完成。企業的股東就是跟他一起同生共死打江山的人,只有股東越多,他們的江山才會越大,也才會越穩固。
★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擁有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歌德說過,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擁有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所以,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懂得團隊互補與合作的智慧,吸引家族以外的那些正能量,補充自身的能量,從而成就大事。
●賞罰分明,萬事方能“循規蹈矩”
★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
——《東周列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