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賺有錢人的錢:從服裝業到奢侈品業的巨變
- 全世界為之驚艷的奢移品教父伯納德·阿諾特
- 杜蘭德
- 9190字
- 2016-07-11 15:33:00
1 首次經歷人生失敗的伯納德
伯納德向來都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如果是的話,他也許就不會獲得今日的輝煌了;如果是的話,他也許就不會在房地產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遭受失敗。
當伯納德的房地產事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的時候,他又一次厭倦了。事實上,出售《法國獵手》和經營飯店都不是他想要的發展,他也沒什么興趣。他不想被看作一名記者或飯店經營者,他不喜歡這種平平淡淡的經營,只有當政治環境變得險惡的時候,他的小把戲才能派上用場。于是,他的計劃理所當然地陷入了泥潭,社會黨的上臺使他非常擔心。而且,當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在1981年5月的總統選舉中失敗后,這種擔心成為了現實。弗朗索瓦·密特朗的成功顯然進一步打亂了他的計劃。
密特朗的面孔頻繁地出現在法國電視一臺和二臺,新總統是通過一項激進的社會主義方案而參選的,并因此得到了法國共產黨的支持,所以他準備讓共產黨人擔任一些政府部門的部長,這在戰后還是首次。左翼政黨在告別政治舞臺25年之后開始大肆慶祝他們的勝利,成群的人涌入共和國廣場。
新總統的選舉對資本家們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各企業的總裁分成兩個陣營。其中一小部分人認為這次換屆僅僅意味著一個艱難時刻的到來,密特朗雖然是左翼政黨選出的,但還是一個很理智的人,具有國家意識,在給予選舉人必要的保證后,他會避免濫用權力,實行中立的政策。有些人則認為,換屆消除了困難,減輕了很多挫折帶來的壓力,為國家帶來了新的推動力。還有一些人擔心動蕩時期是不是即將開始,新任領導由于缺乏準備或時而犯些幼稚錯誤,無法為保持清醒頭腦的人提供發展的可能。
伯納德畢生的宿敵弗朗索瓦·皮諾(Francois Pinault)就有這樣的擔憂。這位布列塔尼地區的富豪參加了投票,知道結果之后,就來到了大街上,整晚看著興高采烈的人群。周一早晨,他用現金購買了一輛寶馬轎車,既為了祈求好運,也是為了安慰自己。作為特許經銷商,他一想到自己今后可能賣不掉任何一輛車就感到無比絕望。
弗朗索瓦·皮諾在巴黎擁有一個臨時住所,位于7區座椅大街7號,在政府旁邊一家特意翻修的旅館里。同一條街、同一個門牌號、同一棟樓的另一端住著讓·阿諾特。時任霞日紡織品和UTA總裁的熱羅姆·賽杜也住在這里,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知名人士,因此說這里是巴黎的一個名人聚居區一點也不為過。弗朗索瓦·皮諾一定經常與讓·阿諾特或伯納德·阿諾特擦肩而過,但此時他們彼此并不認識。
伯納德比皮諾更悲觀,在他看來,密特朗的勝利是一個悲劇。密特朗的議案打算使法國工業和整個銀行體系國有化,實行每周35小時工作制,每年5周帶薪休假,此外還要給大財團創設一個新的稅種。伯納德為這些舉措感到惋惜,在他看來,這些舉措完全不適應國家現狀,也不符合企業家的利益,所以他很難相信這些措施能夠實施。但是他失算了,身為總理的皮埃爾·莫魯瓦將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大多數允諾一個接一個地付諸實施。讓·阿諾特向兒子說過的話實現了:最糟糕的事情正在發生。
對此,伯納德選擇了避難,他加入了當時移居國外的總裁的隊伍,對左翼政黨則保持著恐懼而敵視的態度。這種感情陪伴了他很長一段時間,然而他總是用經濟的而不是政治的理由為自己辯護:“1981年呈現出的經濟形勢有著令人擔心的方面,我想那個時候不適宜投資,而我又不愿意無所事事,所以想到國外看看。”他又在一次訪談中談道:“我去了美國……因為法國進入了這樣一個階段,在投資前,必須要先看看密特朗將他的想法付諸實踐后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我要說的是,密特朗是通過一項旨在激進地改變法國自由經濟體系的預案而當選總統的。兩年后,幸運的是,事實浮出水面,一切都平靜下來。洛朗·法比尤斯成為新任總理,事態走上正軌。”此外他還強調:“我從來沒有打算過最終定居美國。”
當時的美國,是一個剛剛從20世紀70年代末對越戰敗的麻木中誕生的新樂園。羅納德·里根總統的自由主義改革剛剛開始,因此這一時期成為歐洲人越過大西洋進行投資的黃金時期。當時,1美元只能兌換5法郎多一點,所以到美國旅游的歐洲人擁有強大的購買力,同時也很樂意在美國投資。
伯納德來到了紐約,和妻子安妮、女兒德爾菲娜、兒子安托萬定居在了城市北部的新羅謝爾,這里有很多的法國移民。他在長島海峽買了一幢海邊的地中海風格的別墅,并在享有盛名的洛克菲勒中心第46層開了一個寫字間。
然而,這個年輕的企業家一個人都不認識,這時幸好法國銀行家安托萬·波爾謝幫他打開了局面,使他成為美國分公司的經理。他們之間很快就建立起超越業務上的關系,兩對夫婦也經常往來。波爾謝夫婦向伯納德介紹了他們所有的朋友和關系,有后來成為卡地亞總裁的阿蘭·多米尼克·佩林,還有后來成為LVMH集團在奢侈品領域主要競爭對手的歷峰集團[2]成員。通過波爾謝夫婦,伯納德還結識了領導工業發展研究院美國分部的克洛德·格羅。
在美國期間,伯納德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他經常宣稱:“在沒有對美國進行研究的情況下,我們是很難被接受的……一個法國人要在那里成功很難。”
在這個時期,除去一點點的娛樂外,工作就是伯納德的全部。他聘用了一支由畢業于里爾大學的法美混血兒邁克爾·伯克領導的小團隊。在征得伯納德的同意后,伯克選中了佛羅里達州。這個選擇很明智,該州是美國房地產業的樂園。伯克在哈欽森島發現了一塊地,伯納德考察后決定要在這里建一座高20層、擁有199間套房的大廈,在1986年交付使用,并為大廈取名為“公主”。這座大廈造價2100萬美元,其中的1700萬美元是向巴尼特銀行貸款得來的,這是第一筆美國地方貸款。
然而,伯納德和伯克都沒有注意到,就在15公里外,一家核電廠正在吞云吐霧。而且,他們的建筑本身也存在著諸多弊端:房間太小,容納不了美國人喜歡的大床,陽臺過于狹窄,洗浴設施簡陋,等等。此外,預案在總經費和勞方薪金之間發生了偏差,必須盡快做出調整。
隨后,伯納德雇用了法國人雅克·布里翁領導新的銷售團隊。伯納德認為他從這個項目中獲利300萬美元,但一個合作者透露,這個項目前后共損失了350萬美元。
與此同時,伯納德的第二個項目也開展起來,即皇家森林和西棕櫚海岸,依然在佛羅里達州。費雷內爾公司在這里建造了115套私人住宅,伯納德預計可以獲利650萬美元,但由于利率浮動和總費用增加,利潤銳減,不過伯納德還是確認凈賺了投資的5%。
與前兩樁不同,伯納德坦誠地承認他在第三筆生意“西谷椰子”這個項目上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其實這不僅是困難,更是一次徹底的失敗。這是一個建在棕櫚海岸機場附近的住宅群,最先是由一家破產的德國集團發起的,伯納德用1500萬美元購買了這個項目。第一階段的148套住宅投入建造,總花費達到650萬美元,資金是完全通過貸款籌集的。伯納德在一家保險公司買了保險,然而這家公司很快就倒閉了,他又從一家小型地方銀行——太陽銀行獲得了剛好可以完成第一階段工程的資金。1984年,他把項目轉讓給合作者雅克·布里翁,而自己則必須應對佛羅里達州法院的司法訴訟,這使他損失了150萬美元。布里翁為了完成項目,與瑞士合作者創建了一家新的公司,伯納德卻沒有加入。于是,費雷內爾處于停滯狀態,最終在第二年關張了。
對于這次的失敗,伯納德并沒有感到意外,在他看來,在自己還沒有樹立起屬于自己的品牌的情況下在一個企業自由競爭的國家角逐,失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他曾對銀行家朋友弗朗索瓦·波爾熱·德·孔布雷這樣說過:“費雷內爾、佛羅里達的經營和家族企業,這些都不是我所追求的。”
2 經歷千難萬險入主布薩克
1978年5月,歐洲時尚界發生了一件大事,而伯納德眼中的機會便源于此,雖然當時的伯納德羽翼未豐,但他知道,機會來了。
當時,包括迪奧在內的布薩克集團屬下的21家公司將接受司法判決,在此之前,布薩克一直靠國有銀行貸款維持。疲憊不堪、無法控制局面的馬塞爾·布薩克即將被除名,代之以能更好地重建集團的領導。巴黎貿易法庭任命維約四兄弟接管。
伯納德·維約、安托萬·維約、讓·皮埃爾·維約和雷吉斯·維約是從一家生產繃帶的小型家族企業起家的。四兄弟用了25年的時間,在紡織業和零售業建造了一座真正的帝國,旗下擁有廉價商場、康福浪漫和美麗女園丁三個著名品牌。他們不停地購置工廠、土地、樓房、公寓、停車場和森林,但在北方人眼里,他們就是暴發戶,處在被同行蔑視的地位。布薩克和金字招牌迪奧一下子使這四兄弟在巴黎獲得了名望,成為了受尊敬的人。隨后,極富野心的讓·皮埃爾·維約又在美國購買了科維特斯大型連鎖商場,使布薩克一舉成為跨國企業。
維約兄弟的接管使得布薩克集團迅速擺脫了困境,并在短短兩年之內獲得了6億法郎的盈利,此時的布薩克集團已經不再是負債累累的企業了,其資產遠遠高出負債。然而,由于政治問題,維約兄弟陷入了法國政治混戰當中。1981年選舉前后,新任總理的支持者法國商業信貸銀行總裁讓·馬克西姆·萊韋克拒絕給維約兄弟兌現近3億法郎的支票,并公開宣布放棄與維約兄弟的商貿合作及對其的支持。由此,布薩克集團由形勢好轉重新回到了困境狀態。不僅如此,新政府的社會黨人還找出各種理由對維約兄弟提起公訴,這件公訴案瞬時間變成了法國商界最為引人關注的事情。這個時候,伯納德將目光投向了布薩克集團。
身處美國的伯納德一直在尋找一宗新的買賣能讓他重新占領法國市場,但是在1984年的春天,當伯納德的得力助手皮埃爾·戈德打電話把布薩克集團推薦給他時,他還是吃了一驚。
雖然布薩克集團給伯納德留下的印象很差,但是他也十分清楚這是一家極具實力的公司,被維約兄弟接管之后正迅速崛起,可是誰都沒有想到這樣的集團會步入此種境地。伯納德的顧慮在于這家瀕臨倒閉、隨波逐流的公司究竟還有多大的發展潛力,并且它還有著3萬名員工的巨大負擔。伯納德對自己公司員工的數量都是盡量精簡的,怎么處置這些員工將讓他頭疼不已。除此之外,他還有著很多其他的顧慮,尤其擔心如果自己收購布薩克會導致維約兄弟廉價拋售股票,這會使自己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而自己的聲譽也會遭受到極大的影響。
不過,伯納德不得不承認,他還是對布薩克集團產生了興趣。他甚至覺得這一堆爛攤子中還有一些不錯的生意,比如柔膚、康福浪漫和美麗女園丁,而且還有一塊真正的金子——迪奧,它的大名響徹世界,只是在美國這個品牌還比較薄弱,而布薩克也從來沒有想過要真正打入美國市場。從此,伯納德開始深入到這件案子中來,集中所有的力量,不過并沒有暴露自己。他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莫里斯·比德曼剛好相反,他公開來到孔布雷的住處:“請在這件案子上給我機會吧,我是唯一可以使它擺脫困境的人。”
在孔布雷眼里,莫里斯是經常盤旋在陷入困境的企業周圍的一只禿鷹,他吃光了自己碗里的東西會毫不猶豫地搶對方鍋里的東西,是資產階級的眼中釘。而且,莫里斯許下的為社會準備好工作崗位的諾言也一定無法實現。孔布雷是伯納德的校友,也畢業于巴黎綜合理工大學,伯納德看起來也比莫里斯可靠得多,是一個不會違背諾言的人——雖然在這一點上孔布雷真的看錯了。
在孔布雷的幫助之下,伯納德獲得了拉扎德銀行的支持,身在美國的他一個月中有半月的時間都在巴黎推進這個案子。當年6月,伯納德最終離開紐約回到了法國,見到了拉扎德銀行的高層安托萬·貝爾南并贏得了對方的好感。當然,在知情人眼里,這種好感更像是騙來的。孔布雷在給伯納德打電話報喜時就曾戲言:“你給安托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你把他給騙了,他覺得你非常優雅……”伯納德則報之以一陣大笑:“別說了,我可不認為這是他對我的計劃感興趣的原因!”
這個時候,伯納德并沒有掌握很高的勝算,因為他的對手都很強大。比如莫里斯·比德曼,比如前面提到的伯納德·塔皮。但是,安托萬·貝爾南卻堅信選擇伯納德是拿到了一張王牌。于是,他親自說服了好幾個投資人支持伯納德的計劃,埃爾夫集團和道達爾石油集團各出4750萬法郎,英國匯豐銀行出資500萬。一家神秘的黎巴嫩金融公司也成為伯納德的支持者,這家公司出資4500萬法郎。這些集團一共湊了4億法郎,而這些錢都準備投資到一個負債累累的集團,伯納德的個人魅力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番談判之后,伯納德收購了維約兄弟的股票,這也表明維約兄弟放棄了在布薩克的權利,使得伯納德可以更加容易地接手。大眾向這個年輕的房地產企業家投以關注的目光。在對計劃的介紹中,伯納德說:“費雷內爾集團計劃承擔起布薩克集團的未來,費雷內爾提出一個持續重建的解決辦法,并保證會堅持下去。”
1984年11月19日,伯納德與維約兄弟簽訂協議,這在金融界引起了一場風暴。塔皮要求政府撤銷這一決定,他通過報刊進行反擊:“伯納德·阿諾特提出的4億法郎的資金根本不夠,要拯救布薩克最少要投入15億。”伯納德則在法新社還擊:“我的重建計劃從社會角度來看,比起塔皮和莫里斯提出的辦法都更令人滿意。”就在他們相互對峙時,賦閑一陣子的讓·阿諾特很高興地看到兒子登上了時事頭條,并且親切地鼓勵兒子不要放棄,開始毫不猶豫地支持兒子。
這時的伯納德還有一個缺陷,那就是他并不是紡織業的行家,反對的聲音也總是集火在這一點上。總統建議伯納德找一個專業人員來打理問題部門,讓人們相信他的解決方案。于是,伯納德找到了朱利安·沙利耶,并且向他攤牌道:“如果您不接受做我的顧問的話,我就有可能輸掉這場戰爭。”沙利耶提出了以布薩克集團0.75%銷售額(約1000萬法郎)為傭金的條件,并且如果伯納德想出售布薩克時他可以以低于其他購買人20%的價格率先將其買下。伯納德接受了如此苛刻的條件,并從此擁有了最后一張王牌。
12月16日,伯納德給總理洛朗·法比尤斯寫了一封信,承諾“將集團延續下去,避免被摧毀”。而且,國家只要出資7.5億法郎就可以重建布薩克了。這是個讓密特朗總統都心動不已的計劃,在經過一次協商之后,總統最終決定選擇伯納德。
由此,伯納德成功入主布薩克,締造了他在商界史上的第一個神話。僅花費4億法郎就成為布薩克總裁的伯納德引起了巴黎商界的巨大轟動,最初,人們質疑這個年輕人是否擁有承擔如此巨大風險的能力,然而在3年后,當布薩克集團的市值將達到80億法郎的時候,曾經質疑伯納德的人所能做的只有目瞪口呆了。
3 “幸運盧克”與“道爾頓四兄弟”
幸運盧克和道爾頓四兄弟是法國漫畫中的著名人物,其中幸運盧克總是能在危急時刻逢兇化吉,而道爾頓四兄弟卻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一回,伯納德便扮演了一次幸運盧克的角色,另有四兄弟恰好扮演了道爾頓四兄弟的角色。
1985年初,伯納德成功入主布薩克,邁出了其輝煌征程的第一步。這個時候,伯納德已經擁有了不計其數的公司,其中就包括巴黎的明珠——迪奧。雖然迪奧被伯納德贊為“一個神奇的詞語,它讓人同時想起了‘上帝’和‘黃金’”,然而,在伯納德剛剛入主布薩克的時候,迪奧卻是讓伯納德最頭疼的問題。
迪奧的前任經營者留下的債務如大山一般壓在伯納德的肩頭,總額不低于36億法郎。對于這些債務,伯納德所采取的策略是放棄債權和延期付款。他請求債權人做出犧牲,理由是:如果清償協定的提議獲得投票通過的話,他將投入4億法郎;而一旦被否決,公司就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按司法程序廉價出售。言外之意很明顯:如果這樣的話,債權人的損失會更大。
政府當然不想一下子削弱他們選出的人,于是就接受讓布薩克在3年內分期付稅5.54億法郎的條款,而主要債權人的9.55億法郎則可以在13年內還清。其余的無擔保債權人借給布薩克21億法郎,但是他們沒有擔保,也就沒有討價還價的力量,伯納德承諾8年內償清他們債券的60%,或者立即償還15%。考慮到法國當時嚴重的通貨膨脹,兩種方案幾乎是等效的。
后繼的措施也相繼出臺了。就在坐上總裁寶座的當天,伯納德就簽署文件,出售了博韋和圣康坦的兩家工廠。這兩家小工廠雇用了134名工人,主要生產被子和床罩,買家是一家國際毛紡公司。這就是伯納德的第一批企業轉讓,隨后他又賣掉了布薩克所有的業務,除了迪奧、廉價商場和康福浪漫——這遠不是他對政府的承諾。事實上,他違背的不光是這一條,他在一年內就裁掉了2000余名員工。為了精簡人員,伯納德不斷地將虧本的生意轉讓給那些想獲取政府補償的實業家。不僅如此,伯納德還計劃清除虧損企業和工廠,甚至是擺脫紡織業。
接手這些虧損企業的大都是偽實業家,他們可不是搞慈善的,他們想得到的是補助金、有價債券和最低價的股票,這是一大筆資金。伯納德用來擺脫虧損企業的資金來自法比尤斯政府給予他的幫助。他的計劃很清楚:“完成重建的必要損失達4億法郎,必須由一項新投資補上。它能夠彌補轉讓損失(2.5億法郎)、重建補充費用(5000萬法郎)和可預見的開發損失(1億法郎)。這筆資金只有通過政府資助的形式實現,才能化解當前的不利形勢。”
這樣猛烈的轉讓最終引起了工會的注意,法國總工會認為“必須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轉讓、解雇、停產,而最終停止由政府給予集團的財務支持也迫在眉睫”。法國民主工聯也猛烈批評布薩克領導“不負責任的可恥態度”。但是,工會的抗議并沒有觸動當局,政府在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暴露伯納德在求助第三方清理集團中的責任,因為是洛朗·法比尤斯選擇了伯納德,從政治上講,兩人的命運已經連結在了一起。
在集團內部,伯納德的做法獲得了廣泛支持:在1985年9月的股東大會中,有99.35%的人投票支持伯納德有關縮減債務的提議。機敏的投資者在伯納德雷厲風行的行為中嗅到了成功的氣息,當布薩克旗下各個公司在1985年12月重新掛牌上市時,他們蜂擁而至,大量購入股票。在巴黎現貨交易市場,阿加什·維約的40萬股股票每股價格為400法郎,而一年之前僅為271法郎;在里爾,布薩克集團的股價由最初的每股16法郎上漲到了50法郎。投資者們不在乎布薩克集團的債務,而只關心公司創造的潛在剩余價值。1985年的財務報表顯示,公司實現了6.35億法郎的盈利。
此時,維約兄弟的手中還掌握著公司16%的股份,因此伯納德打算買下他們所持的52萬股股票。不過,伯納德的資金不夠,只好向拉扎德銀行求助,安托萬·貝爾南回避了他的請求,誰愿意花那么大一筆錢來回購沒多大用處的股票呢?于是,伯納德又開始和里昂信貸銀行接觸,該銀行開始了對他的長期資助。
1986年6月,伯納德約見了維約兄弟,但是四兄弟給了他一個下馬威。他們把談判的起點定得很高,要以每股1140法郎、總價6億法郎的高價出讓自己所持有的股份。然而,伯納德卻指出,根據1984年的協議,每股的股價應為250法郎。艱難的討價還價持續了兩個小時,在此期間,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用盡了各種手段甚至不惜進行含蓄的威脅。最終,雙方在當晚以每股760法郎的價格成交,也就是說,伯納德為了這16%的股份支付了4億法郎。
自此,伯納德成為了集團中唯一的老板,并且他也沒有和其他股東分享這16%的股份,再加上他自己在股市中額外收購的股份以及自己的子公司的份額,伯納德總共持有公司51%的股份,從而將對公司的控制權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再也不會放棄。
交易完成后,伯納德立即將布薩克集團主要的公司阿加什·維約公司改名為阿加什金融公司,這家公司也使皮埃爾·戈德獲得了“阿加什殺手”的稱號。之后,伯納德聘請了查爾斯·茹爾擔任該公司的總裁,之后則由帕特里克·奈爾茨以及羅貝爾·萊昂接任。在為伯納德工作的13年中,羅貝爾不僅表現出對資料和財務良好的理解力、控制力以及能夠與公務員保持良好關系的能力,還能敏銳地捕捉到政府機構的各項意圖。
這一時期,布魯塞爾方面認為布薩克集團在1982-1985年間所接受的資金支持有問題。經過計算,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官員們認為布薩克集團接受了總額達到10億法郎的資金援助。他們對其中的2/3可以既往不咎,這筆錢確實用于關閉工廠和減少產品生產過剩。然而,其余的3億多法郎卻違反了歐盟的自由競爭法,當布薩克集團瀕臨破產時,人為地延長了它的經營時間。因此,布魯塞爾方面要求美國政府收回這3億多法郎,而伯納德對此并不認同,他堅持認為那部分政府注資是由布薩克·圣·弗雷爾兄弟公司接受的。雖然發生了這件事情,但伯納德仍然不受影響,只不過他開始希望銀行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能夠消失。9月,他如愿趕走了這個委員會。
為了償還里昂信貸的債務,伯納德開始利用新的投資者的注資。他在阿加什公司36%的股份由費雷內爾公司持有,這家公司更名為伯納德與合股人SA。隨后,伯納德建議一些金融家持有這家新公司49%的股份,主要股東是里昂信貸銀行、法國巴黎銀行以及法國安盟保險公司。最后,他著手增加5.3億法郎的資本,而這完全是由新的合作伙伴認購的。這一大筆錢如愿進入了伯納德的腰包,他也就可以償還里昂信貸的債務了。而且,他依然擁有公司的多數股份。
1987年,伯納德打響了他收購品牌的第一槍,他的盟友是被稱為金融界海盜的雅基·勒泰特,雅基還是伯納德與合股人SA公司的私人投資者之一。他們聯合出擊,使雷都這個牌子在股市消失了,其21%的資產很快易主。他們使用的是綠票訛詐和戰略型轉變并舉的方式。所謂綠票訛詐源自美國,是指一個或幾個投資人大量購買可能被公開投標叫價的公司的股票,再威脅將股票出讓給其他潛在買主,從而使目標公司擔心被收購,脅迫對方談判使其以高價贖回股票。待雷都總裁帕特里克·波萊認清進攻者的真面目之后,立即投入了巴黎春天集團的懷抱,巴黎春天·雷都集團成立沒多久,就被弗朗索瓦·皮諾納入了旗下。伯納德他們失敗了,事后他承認:“我們做得太差勁了,準備得太晚,沒能和帕特里克·波萊進行足夠多的接觸。”不過,他還是通過把手中的雷都股份轉售給巴黎春天集團而賺得6000萬法郎。
在配送領域遭受打擊后,伯納德又準備在奢侈品領域大展拳腳,這個選擇有多成功無需贅言了,但在剛開始時他也遭遇了失敗。伯納德看中了一個收支不平衡的小型高級成衣品牌——特德·拉皮迪,這時候,國際毛紡公司也在覬覦它在費康的工廠。然而,在即將交易的最后一刻,伯納德卻拒絕在合同上簽字。事實上,他已經快被報紙上的文章弄瘋了,那些報紙一聽到交易的風聲就對特德·拉皮迪冷嘲熱諷,這樣的行動方式不適合伯納德,他需要站得更高,瞄得更準。
20世紀60年代時,布薩克集團將迪奧香水出售給了酩悅·軒尼詩集團,就這樣迪奧被一分為二了。伯納德一直夢想著將迪奧重新整合到他的麾下,進而成為他的主打品牌。然而,想要實現這個夢想難比登天,因此,伯納德決定將這個夢想先放一放,而先去為最為迫切的目標努力,那就是創建一個屬于自己的高級成衣品牌。創建一個高級成衣品牌并非易事,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而且在盈利微乎其微的情況下很可能會遭遇嚴重虧損的后果,如果不能夠賣掉同一品牌的各類產品,如香水、化妝品、箱包等,想要單純從服裝上獲取盈利很難,除了大量資金的投入以外,還必須投入多年的經營與推廣。總之,伯納德知道自己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