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清除朋黨
雍正帝胤禛剛剛即位,就集中力量對允集團進行打擊,一場手足相殘的悲劇開始上演。
胤,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是康熙第八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晉升為貝勒。雍正繼位后將其所有兄弟名字中的“胤”都改成了“允”,所以胤
改名為允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太子廢后,就參加爭奪皇位的斗爭中。胤
為人精明強干,善于拉攏人心,有很多黨羽。皇九子胤
、皇十子胤
、皇十四子胤
都和他親近。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圣祖命令皇十四子胤
遠征西北,封大將軍,一概物品都是親王的排場,這使胤
集團非常高興,認為胤
肯定是未來的皇太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圣祖臨終時傳位皇四子胤禛。允(胤)
集團非常失望,但其勢力還是很有影響,對新政權的鞏固是一種威脅。雍正剛剛爭奪到皇帝的位置,考慮到允
集團勢力強大,影響極大,為清滅政敵、鞏固自己的統治,先對允
集團實行拉攏政策,穩住他們的情緒。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還沒即位的雍正就任命貝勒允
、十三阿哥允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四人為總理事務大臣,十五日又把被康熙斥為與允
勾結的貝子蘇努晉封為貝勒,十二月允
被晉封為廉親王并管理理藩院和上駟院。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又被任命改管工部。

允奏折
對于其他兄弟,雍正則進行打擊。允遠在西北,手握重兵,而且他又曾對雍正繼承皇位產生過極大威脅,因此雍正把他看作心腹大患,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允
召回京城,處在自己監視的范圍之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允
應召回京奔喪,看見雍正時沒有行兄弟間的抱見禮。為顯示自己心懷大度,雍正從座位走下來迎接允
,允
不予理睬,侍衛拉錫見狀就拉他的衣服提醒他,允
以此為借口開始發作,說拉錫是在侮辱主子,請求把拉錫殺掉,以向雍正示威。雍正元年(1723年)三四月間,雍正送康熙靈柩到遵化景陵享殿,完后就讓允
留守景陵,并命副將李如柏嚴密監視,除大祀之外不準離開半步,實際上允
是被囚禁了。對于允
,雍正一直瞧不起,說他一無是處。但其母健在,地位尊貴,在皇室中又有一定威望,一旦他們母子聯合,擾亂朝政,就會對皇權構成威脅。因此允
被召回后,雍正即以軍中需人為由,命允
前往西寧,并且不準借故推托,馬上動身。雍正元年(1723年),允
到達西大通(今青海大通縣東南),年羹堯遷出城內居民,加派兵丁對允
進行監視,從此,允
處在年羹堯嚴密監視下。
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清軍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速戰速決,徹底勝利,不僅從根本上控制了青海全境,掐斷準噶爾部通向西藏的要道,為更好地解決準噶爾問題,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局面,而且使雍正的威信大為提高,鞏固了他的統治。這之后,雍正的態度逐漸趨于強硬,與允、允
集團的斗爭進入第二階段,這時的方針是廣造輿論,先次后主,逐個清除。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初,雍正當著諸王的面指責允在康熙在世時就任意妄為,毫不謙遜,到現在還是如此,并威脅說要把康熙從前批評允
的諭旨傳給王公大臣們過目。同月,允
不聽奉調,在張家口擅自居住,被調回京城,革去爵位,永遠拘禁起來。允
由于派人去河州買草,踩踏牧場,被人參了一本。允
集團的其他重要成員也開始被打擊,阿布蘭、蘇努先后被革去貝勒爵位,主持刑部事務的七十也被罷免。
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雍正向全體臣工頒布《朋黨論》,要求他們深思熟慮,識得大體,如果沒有參與朋黨,應加以勉勵;如果有的話,就要痛改前非,上下同心。《朋黨論》的頒布是要對允集團進行升級打擊的信號。不久,裕親王保泰被革去所有職務,阿爾松阿被革去二等公爵及刑部尚書一職。同時雍正帝對允
大加指責,借以制造聲勢,為進一步處理大造輿論。正像他所說:“允
總是在惹朕生氣,讓朕治他的罪,朕怎么能掉入他的圈套,只把他任意妄為的地方公之于眾就是了。”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為康熙帝服闕三年期滿,雍正開始加快鏟除允、允
集團的進程。
允在朝中很有威信,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不得不承認:“朕在王公大臣面前對允
進行訓誨,很多人都以為他受了屈枉。”為了徹底孤立允
,雍正多次以他在總理事務和管理工部中出現的疏漏為借口,在朝臣面前對他進行詆毀。與此相呼應,同年二月,將領侍衛內大臣鄂倫岱及阿爾松阿發配到奉天。七月,允
被革去貝子。十二月,允
被革去郡王,降為貝子。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發布上諭,歷數允之罪,說他大志不成,早有怨恨,又蠱惑人心,干擾政事,這是自絕于蒼天和祖宗,命人將他逐出宗室,他的妻子烏雅氏被革去福晉,休回娘家,兩人不準往來。二月,允
被降為民王,交由所屬旗內稽查,不得按宗室諸王的身分保留所屬佐領人員。隨后又把允
圈禁在高墻里。三月,命允
改名為“阿其那”。當時支持允
的人也在加緊活動。蔡懷璽自稱為正黃旗灤州人,前往景陵,求見允
,被奉命監視允
的馬蘭峪總兵范時繹發現,把他投入監獄。同時,郭允進自稱遇到洪覺禪師,被傳授兵書戰策,書寫不利于雍正統治的傳單;繼而歐秀臣把它刊刻,廣為流傳。在這種情況下,雍正對允
等人加緊處理。五月,向內外臣工、八旗軍民頒布允
、允
、允
、允
等人罪狀,并將允
改名為“塞思黑”,并命人將其由西大通押到保定拘禁。同時,又怕允
在外不好掌握,把他囚禁到京城景山壽皇殿,命他面對康熙畫像,反省思過。直隸總督李紱將允
禁閉在衙門附近的小房里,四面皆砌高墻,封閉前門,用轉桶傳進飲食,并派兵在外看守。房小墻高,正趕上酷夏天氣,允
身帶鐵鎖、手梏,經常昏死。八月,李紱奏報允
病死,雍正認為死有余辜。九月,允
也死于囚禁地,隨著允
、允
的死去,這個存在20多年的政治集團終于被消滅。允
因為與雍正同母所生,不適宜嚴厲處治,雍正沒有置他于死地。乾隆二十年(1755年),允
病故。
雍正果斷掃除允、允
集團,這對于皇權的鞏固極為必要。
允、允
集團頗具實力,包括三個皇子(雍正認為還應加上允
),其成員和支持者眾多,在清朝中央機構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而且康熙后期,不僅允
威望日漸提高,大大超出胤禛,就連允
的威望也始終高于胤禛。他們是胤禛的主要敵人,對其取得皇位深為忌恨,對其政策總是采取不合作甚至抵制的態度。在這樣的局勢下,胤禛為維護自己統治,扭轉康熙晚期以來的弊政,澄清吏治,穩定中央財政,維持社會安定,必須先采取有力手段,將這些當前最危險的敵人鏟除,集中皇權,以便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康熙的舊臣在這次清洗中有數百人相繼死去。這次清洗規模之大可見一斑。當然也包括年羹堯、隆科多案件中的被清除者,不過允、允
集團的成員肯定占大多數。
經過將近4年之久的激烈斗爭,作為康熙后期爭奪皇位產物的允、允
集團終于傾覆。雍正帝取得清除朋黨的最終勝利,鞏固和加強了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