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0.永戍黑龍江

(1)沙俄犯境

沙俄在16世紀以前還是個歐洲國家,與中國并不接壤。16世紀下半葉,俄國人開始越過烏拉爾山向東瘋狂擴張,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在葉尼塞河中游建立葉尼塞斯克;接著一路征服,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侵入勒拿河流域,建立雅庫次克城。從此,俄國才與中國接壤。葉尼塞斯克、雅庫次克也成為沙俄后來侵略我國黑龍江流域的兩個主要據點。崇禎十六年(1643年),雅庫次克督軍戈洛文派遣波雅科夫等人,沿勒拿河支流阿爾丹河,進入我國領土之內,吞食我黑龍江流域的土地,中俄邊界由此產生糾紛。黑龍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滿族人的祖先肅慎、挹婁、勿吉、、女真就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早在公元前11世紀,肅慎即向西周貢“矢石”,與中原發生了政治聯系。漢朝時,肅慎又名挹婁,臣屬于漢屬國夫余,他們廣泛地分布于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流域,以至太平洋海岸,他們活動的地區,都是漢朝的疆域。北魏時,肅慎改稱為勿吉,據《魏書》記載,從471年到550年,勿吉年年向北魏、東魏朝貢。到了隋朝,勿吉被稱為,其著名首領度地稽率領部族移居柳城(今遼寧省朝陽),被隋煬帝封為金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唐朝時,中央政府開始在黑龍江及烏蘇里江流域建立行政管轄機構。當時分為黑水、粟末兩大部,唐朝政府即在黑水部設立黑水都督府,在粟末部設立渤海都督府。以后,遼、金、元等朝對東北地區都行使管轄權,中國對其擁有主權。明朝興起后,進一步加強了對東北地區的管理。從1403年到1409年,明朝政府繼續統治松花江、嫩江、鄂嫩江、黑龍江、精奇里江、格林河、京海河、烏弟河和烏蘇里江流域,并在那里設置了130多個衛所。明政府因奴兒干位置重要,故在其地設置奴兒干都司,以康旺為都指揮同知,王肇舟為都指揮檢事,指揮機構設在特林,距黑龍江的入??诓贿h。明朝中央政府還先后十次派人視察該地,并在永寧寺豎立永樂、宣德兩座石碑,石碑及其碑文明確顯示了中國對這一地區擁有著無可辯駁的主權。

明朝末年,后金、清政權崛起于東北,經過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不斷征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各族先后歸附,并向后金、清朝繳納貢賦。索倫、薩哈爾察、虎爾哈、使鹿部、使犬部等,每年都要繳納貂、狐、猞猁、海豹、水獺等毛皮,其中貂皮是最重要的進貢物品。后金及清政權對黑龍江、烏蘇里江的居民有的編入八旗,平時生產,戰時出戰,或者以村屯或氏族為單位將他們編入戶籍,分戶管轄。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奪取全國政權后,設盛京總管管轄整個東北地區,包括外興安嶺一帶。順治三年(1646年),改總管為昂邦章京。順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把盛京昂邦章京所轄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和尼布楚等地,設置為單獨的行政區,在原設的寧古塔副都統之上,增設寧古塔昂邦章京,以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轄。

明崇禎末年,沙俄派遣波雅科夫等人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我國東北的達斡爾族人民英勇地打擊了入侵者,使他們的陰謀未能得逞。但沙俄殖民者并不死心,繼波雅科夫之后,順治七年(1650年),又以哈巴羅夫、斯捷潘諾夫為首,再次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這年年初,沙俄哈巴羅夫匪幫侵入鄂爾河口達斡爾族首領拉夫凱管轄區,但他們由于兵少力單,不敢前進,于四月返回雅庫次克。六月沙俄侵略者得到增援后,再次侵入達斡爾族居住區。秋天,侵略者攻占達斡族首領阿爾巴札住地雅克薩。順治八年,繼續在黑龍江流域侵擾,六、七月間侵占璦琿,屠殺達斡爾族人民多人。順治九年(1652年)哈巴羅夫部沿黑龍江竄入朱舍里族和赫哲族居住地,大肆燒殺搶掠。赫哲人和朱舍里人奮起反抗,并向清朝駐寧古塔軍隊求援。四月三日,清寧古塔章京海色率600名清軍在當地居民的配合下與沙俄入侵者在烏扎拉村激戰,由于指揮失誤,清軍最后失敗。但哈巴羅夫部也受到嚴重打擊,向黑龍江上游撤退。

廣輿勝覽圖·赫哲族人

明清之際,在東北廣闊的土地上,生活著滿、達斡爾、赫哲、鄂倫春等兄弟民族,他們在這里漁獵耕種,創造了自己的文化,他們在我國中央政權的管理下,與漢民族和諧地共同生活。

順治十一年(1654年)初,沙俄葉尼塞斯克督軍巴什科夫派兵侵入我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占領尼布楚,由于當地蒙古族人、索倫人的奮起反擊,被迫撤離,竄往黑龍江中游,與斯捷潘諾夫會合,在我黑龍江流域大肆燒殺。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固山額真明安達禮率軍與斯捷潘諾夫匪幫在黑龍江流域的呼瑪城堡展開了激戰,清軍多次擊敗沙俄侵略者,但后來由于糧餉供應不上被迫撤退。順治十五年(1658年),斯捷潘諾夫再率500人沿松花江而上,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分乘船47艘,于松花江和牡丹江合流處包圍俄軍,擊斃斯捷潘諾夫。同年,沙俄侵略者重占尼布楚。黑龍江流域各族人民和清朝駐軍英勇奮戰,于順治十七年(1660年)全殲斯捷潘諾夫殘部,肅清了黑龍江中下游地區的沙俄侵略者,但上游尼布楚仍被俄軍侵占??滴趵^位之后,俄國侵略軍騷擾我邊境。康熙四年(1665年),俄國向中國發起了新的侵略擴張活動。他們一股軍隊南下占領了喀爾喀蒙古管轄的楚庫柏興,另一股東犯雅克薩。而且,俄國侵略軍逐漸改變了入侵方式。17世紀50年代,俄軍在黑龍江上采取的是騷擾政策。然而這一次,俄侵略軍繼續為避免孤軍深入,采取了建立侵略據點、逐漸推進的方式。除尼布楚、雅克薩、楚庫柏興三個最重要的據點外,他們建立的小的侵略據點遍布于黑龍江中下游地區。他們修筑工事,建起堡壘;從據點派兵四處推進,不斷建立新據點。他們以據點為掩護,四處騷擾我國索倫、赫哲、費牙喀、奇勒爾等各族人民,“構亂不休”“子女參貂,搶據殆盡”。雖然中國軍民拼力抗擊,但無法阻止俄軍的侵略活動。這樣,17世紀60年代以后,俄侵略軍從貝加爾湖到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廣大土地上建立了殖民統治。

康熙親政后,正面臨著這一嚴重的邊患。他深深地意識到,這是一大禍患。此患不除,祖宗發祥地不安,而且侵略強盜得寸進尺,如不加制止,邊疆將永無寧日,后果不堪設想。東北地區是清朝的發祥地,向來關內有事,從關外調兵,若不清除沙俄侵略者的威脅,這一機動作用恐怕將再也發揮不出來。因此,康熙把抗擊俄國列為本朝大事。

(2)康熙制策

康熙皇帝為徹底解決東北邊疆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工作。其中為加強東北地區的邊防力量,康熙帝組編了新滿洲。新滿洲是與舊滿洲相對而言,一般是指清兵進關后編入旗籍的東北少數民族部眾。清朝在統一東北過程中,將東北地區各部落和各族人民編入八旗,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力量??滴跹赜眠@一傳統方式,編組新滿洲??滴跏辏?671年),將居于琿春東部煙楚(巖杵)河以東沿海一帶的庫雅拉人等移來,編為十二佐領。康熙十二年(1673年),又將赫哲人內遷到寧古塔一帶,編置四十佐領,成新滿洲。到康熙十六年(1677年),由赫哲人和庫雅拉人編組的新滿洲共達七十八佐領。其中吉林與寧古塔四十佐領,盛京十七佐領,錦州五佐領,廣寧三佐領,義州七佐領。另有六佐領入京為侍衛。

索倫部包括鄂溫克人、達斡爾人及鄂倫春人,他們分布在黑龍江中上游地區,早在清入關之前已分編佐領。順治年間,因俄國人侵入黑龍江流域,居住在黑龍江北的索倫部族先后移居到嫩江地區??滴踉缒?,他們被重新編組,鄂溫克的2314名壯丁,按姓氏編為二十九佐領,定期進京入貢。據記載: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那恩地方二十九索倫佐領溫察太、木朱虎等,入貢貂皮”??滴趿辏?667年),綽克托等人奉命將未編佐領的達斡爾1100余口編成十一佐領,設頭目加以管理。在此基礎上,設立索倫副都統品級官員實行統一管理,下設參領、驍騎校、撥什庫等。因索倫人善于射獵,清廷向他們征收大量貂皮以為賦稅?!盁o問官兵散戶,歲納貂皮一張”。康熙十二年(1673年), “索倫八旗”已有4524丁??滴醵辏?684年), “索倫副都統品級官員”升格為都統級,正式定名“索倫總管”,同時增設一名“達斡爾總管”??滴跞辏?691年),增設“滿洲總管”,并將總管衙門建于伊倭齊,對黑龍江中上游的居民實行統一管理。

康熙組建“新滿洲”和“索倫八旗”,向他們提供房屋、土地、耕牛、種籽,令其“屯田耕種”,使各族從漁獵向農業轉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并極大地充實和加強了東北的邊防力量。順治末年,東北邊疆地區只有寧古塔一地駐有滿洲八旗十八佐領。由于編組“新滿洲”,東北的軍事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并能源源不斷地向關內提供兵源,以供討伐吳三桂叛亂??滴跏迥辏?676年),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設四十六佐領;寧古塔設副都統駐防,設十二佐領。兩地新舊滿洲共達五十八佐領,比順治末年增加兩倍多?!靶聺M洲”與“索倫八旗”成為戍守東北的主要力量。

俄國占領雅克薩之后,清政府采取了與俄軍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于康熙五年(1666年)遣使赴尼布楚。但由于俄方極端傲慢,將中國使者禁錮3個月之久??滴醢四辏?669年),俄國商隊來華,這時中俄因邊境問題關系緊張、戰爭一觸即發。但康熙還是親自接見了該商隊首領謝特庫兒·阿布林。阿布林在中國出售俄國商品,同時收購中國的絲綢、棉布、寶石,清政府還贈送給阿布林一大批禮物。俄國政府在這次貿易中賺取了高額利潤后,立即壟斷對華貿易。同年冬天,清政府再一次爭取和平解決爭端,遣沙拉岱等4人去尼布楚,就俄方停止在邊境的侵略與挑釁,歸還逃人根特木兒等問題與俄殖民當局進行談判。第二年,根據清政府的倡議,在北京雙方開始了會談。俄方提出一系列無理要求,比如:對俄國使節“放行無阻”;允許俄國商人在中國“自由經商”;對中國人民的反抗加以制止等。而對中國的要求,俄方卻百般抵賴。當時康熙的態度十分明確,要求歸還逃人,停止邊釁,并以此作為維系兩國友好關系、發展雙方貿易的前提。

康熙十二年(1673年), “三藩之亂”爆發,沙俄乘機加緊對我國的侵略??滴跏迥辏?676年),沙俄以尼布楚和雅克薩為據點,一路向東南精奇里江及其支流推進;一路向南,侵略到額爾古納河一帶。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底,沙俄又在精奇里江一帶建立了結雅斯克、西姆林斯克、多隆斯克伊等軍事據點??滴跻娗致哉邭庋鎳虖垼瑳Q心在黑龍江(璦琿)建城永戍,預備炮具船艦,自黑龍江到烏喇設置驛站,以傳遞消息,且由水陸兩道陸續運糧,積貯黑龍江,積極作好戰爭的準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副都統薩布素率烏喇寧古塔兵一千人進駐額蘇里,增派達斡爾兵力四五百與寧古塔所剩兵力五六百進駐璦琿,兩地共駐兵兩千人,成為永戍黑龍江的主力。同年十月二十六日,清朝政府正式派設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為首任,在黑龍江永久駐防,并在黑龍江建立軍事基地,駐兵屯田,制止了駐雅克薩俄國侵略軍向黑龍江中下游的侵略,為收復雅克薩奠定了基礎。

皇清職貢圖·鄂倫春人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三藩”平定,臺灣統一,康熙得以騰出手來加強東北邊疆實力,準備驅逐俄國侵略者。如此,便不可能不備戰兵。吉林,舊名船廠,明初即成為我國重要造船基地之一。清初以來,為驅逐沙俄侵略者,造船之外兼以訓練水師。順治十八年(1661年),始設吉林水師營,“以遷移人充水手”??滴跏辏?674年),水師營總管并至黑龍江,但仍保持一部分水師在吉林,派官管理,訓練水軍,制造船只。十五年(1676年)春,吉林因處于水陸交通的要道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康熙帝決定將寧古塔將軍移駐于此,進一步加強其水陸軍隊的實力。史書上說:“建木為城,倚江而居。所統新舊滿洲兵二千,并徙直隸各省流人數千戶居此。修造戰艦40余艘,雙帆樓櫓與京口戰船相類。又有江船數十,亦具帆檣。日習水戰,以備老羌。”此外,在吉林西北七十里的打牲烏喇設打牲烏喇總管衙門,隸內務府,為皇帝采捕東珠、蜂蜜、松子和鱘鰉魚,其下有“額設捕珠大船7只,向由吉林水師營備領,獨木船399只,內協領衙門40只”。這樣,吉林與打牲烏喇兩地及其間沿松花江的七十里水域,便成為修造船艦、訓練水兵的重要戰備基地??滴醯塾H臨吉林,進行觀兵。將軍巴海集中所有大小數百船只和精銳官兵排列陣式,讓皇帝檢閱。

在吉林的12天里的系列活動,康熙帝達到了觀兵講武、備戰驅俄的目的。那么,他為何說“我來問俗非觀兵”呢?這是康熙表示對窮兵黷武的厭惡。但這句話也表明,在康熙的頭腦里,問俗與觀兵是同樣重要的,二者是統一的??箵敉鈬致哉哕娛卤夭豢缮?,但必須也要“重民生”。只有關心軍民疾苦,解決好內部問題,軍民上下戮力同心,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軍事上的優勢,抗擊外敵。為了更好“觀兵”而“問俗”,是他此行活動的重要目的。故此次東行,他曾廣泛“問俗”:一是赦免罪犯,免除錢糧。在盛京謁祭福陵、昭陵并諭戶部、刑部:“山海關以外,及寧古塔等處地方,官吏軍民人等,除十惡等真正死罪不赦外,其余已結未結一切死罪,都一律減輕處罰。軍流徒杖等犯,一律赦免。”奉天、錦州二府屬,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地丁正項錢糧,著全部免除??滴鯑|巡至烏喇地方,見“當地氣候嚴寒”,考慮到由內地發配到此處的犯人會適應不了,深為不忍,因而諭令刑部:“以后免死減等人犯,俱著發往尚陽堡(遼寧開原東)。其應發尚陽堡人犯改發遼陽安插。”在反叛案內應發烏喇地方人犯,“只令其當差”,不必給人為奴。

康熙在松花江上觀兵之后,兵部議復巡查采參官兵給賞定例,同意“視緝獲多寡,分別議敘”。康熙則認為:“甚為允當”。但“恐非系采參之人,妄有拘執,奪其資財,俾孑身采捕他物者,無故罹害”。于是,令補議條款:“巡蹤章京兵丁,誣拿無辜之人,將章京革職,兵丁枷號兩個月鞭一百?!比舫脵C奪取財物者,章京不僅被革職,而且還要交到刑部問罪,兵丁再多枷號一個月。從而保證了打牲、采集等正常生產活動不受干擾。

二是優待漢族的知識分子。尚陽堡流犯王廷試之子王德麟向康熙申訴,說他的父親因為窩藏逃犯而被流放該地,現在已年老體衰,請求將其父放回原籍,而他愿代替他父親受罰。督捕衙門不同意他的要求,康熙則考慮其父子二人“情實可憫”,碰到向皇上直接陳述的機會也是千載難逢,“其父子又俱系讀書人”,因此,康熙帝特批準王的請求,“著一并發回原籍,后不為例”。雖有“后不為例”諭旨在先,但從寬處理流放東北的漢族知識分子的先例已開,對后來的政策發生了很大的影響。事實上,此后流放犯人赦免回籍和隨意入籍之事也逐漸增多。

三是改革官員補授辦法。同年五月初四日,康熙為期79天的東巡結束。之后,對于在東北巡行中發現的種種問題,康熙立即著手解決。從前盛京看守陵寢及山海關等處城守章京員缺,都由其子弟補缺,后停止此例,改由京師補授。這次東巡發現,京師補授這類章京員缺的辦法有許多不足之處,不僅新官闔家北遷,路途遙遠,往返艱難,而且其前任章京所遺孤孀將房屋田地交給所補之員,就失去了生活的必要基礎,陷入困頓之中。因此,康熙于五月初十諭戶、兵、工三部:“嗣后盛京看守陵寢及山海關等處城守章京員缺,不必從京師補授,著于伊等子弟內,令該將軍選擇賢能者,具題引見頂補,以免其往返遷移之苦。倘伊等子弟中沒人適合擔此任務,別有補授發往之員,可另外撥給他們土地與房屋,其前任章京田房仍行留給,不必掣出,令其孤孀得所?!辈痪茫m值從北京所補的奉天副都統查庫拒不赴任,康熙于是撤去查庫的職務,提升剛從參領提為昭陵總管的佟寶為奉天副都統。后來佟寶又被提升為護軍統領、黑龍江將軍等高級職務。官員補授辦法的改革,照顧了官員及其家屬的利益,有助于培養選拔東北地方官員;由家屬保留田廬產業,使國有旗地逐漸向私產演變,有利于駐防東北的八旗官兵在此世代駐守,建設東北。

四是革除兵丁無益差徭??滴踉跂|北巡行期間,見兵丁差役繁重,極為辛勞,回京之日,已降特旨糾正。五月十九日,再諭寧古塔將軍巴海、副都統薩布素、瓦禮祜等,作出如下規定:第一,停止最妨農事、徒勞人力的搜捕鷹窩雛之役;第二,八月放鷹、寒冬尋覓山雞,因徒增負擔,亦行停止;第三,圍獵講武不可無時,并且必須關心貧人,將所獲之物分與他們,不可時加責罰,不得被狂獸誤傷;第四,停止打鰉差役??滴踹€特別告誡將軍以下各級官員,要體貼兵丁,多加愛惜他們,鼓勵農業生產。他說:“吉林烏喇田地米糧甚為緊要,農事有誤,關系非細,宜勸勉之,使勤耕種?!?/p>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初九,康熙革去巴海的寧古塔將軍之職,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隱瞞糧食產量,“誑奏叟登(今吉林永吉搜登)等處田禾未收”;二是不愛惜士兵。同年九月初十,康熙告誡新上任的寧古塔將軍殷圖:“尤宜愛養兵丁,令其得所。我兵逼近羅剎,須時加操練,以修武備。巴海暴戾貪污,不恤士卒,遂被革職。其新滿洲皆求主來歸,理應撫綏慰勞,施以教化,使他們安心生產與生活?!?/p>

綜上可見,康熙的“問俗”涵蓋了方方面面,包括關心兵民疾苦,革除官員惡習,調整官兵關系,緩和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加強東北地區的建設。在當時,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鞏固與發展東北邊疆的實力,使東北軍民做好一切準備,以抗擊沙俄,把侵略者驅逐出國境。

與此同時,沙俄也強化了他們在東西伯利亞的大小城堡的力量。侵略軍以尼布楚和雅克薩為據點,繼續向我國的領土擴張,一路向東南精奇里江及其各支流推進;一路向南,進到額爾古納河一帶。對于俄國人對我國的侵略擴張,康熙帝極為關注,他曾于二十年(1681年)與俄方交涉,宣稱:“爾等速撤回爾國人”“如不徙,則邊境起爭,我以眾力,必驅爾徙,彼時悔無及矣”。但俄方對中國的嚴正警告置之不理,除繼續盤踞尼布楚、雅克薩及精奇里江、額爾古納河流域之外,又向黑龍江下游瘋狂擴張??滴醵荒辏?682年),俄軍竟渡過朱滿(布列亞河)、恒滾(阿姆貢河),竄到黑龍江下游赫哲、飛牙喀獵人的活動地四處燒殺搶劫。到同年底,從黑龍江下游直到海邊的中國領土上,遍布著沙俄侵略者的軍事據點。中國對俄和平交涉不見成效,反侵略戰爭勢不可免。但采取何種戰略方針?清廷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親藩習射圖 清

滿族是一擅長騎射的民族,并以武力奪得天下,入關后,皇室親藩卻保持著尚武傳統,這種傳統正是清廷堅決反對沙俄侵略的動力所在。

(3)確立方針

順治朝,俄軍侵略黑龍江流域時,清政府在進行抗俄戰爭中由于路途遙遠、糧餉難以供應等原由,最后中途停止。后消滅俄國斯捷潘諾夫匪幫,肅清黑龍江下游全境,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巨大勝利,但沒有派兵戍守邊境。很快,俄軍又重占了清軍收復了的土地??滴跎钌罴橙×诉@一教訓,事先做了充分準備,決心長期駐守邊境地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他命副都統郎談、公彭春率人以捕鹿為名,到雅克薩刺探敵情,并對沿途水路交通做勘察。年底,郎談等返回北京報告:“羅剎久踞雅克薩,恃有木城。若發兵三千攜紅衣炮二十具,即可攻取。陸行,自興安嶺以往,林木叢雜,冬雪堅冰,夏雨泥淖,惟輕裝可行。(水行),自雅克還至愛滹(璦琿)城,于黑龍江順流行船,僅須半月,逆流行船,約需三月,倍于陸行,但對于運糧餉、軍器、輜重極為便利?!辈⒔ㄗh等到明春天氣轉暖解凍之時,水陸刻期齊發,攻取雅克薩。然而,康熙認為現在攻取雅克薩的條件還不成熟,應再作準備。同時他有更深遠的考慮,主張調兵永戍黑龍江,乘合適時機進取雅克薩。他對議政王大臣們說:“第兵非善事,宜暫停攻取。調烏喇、寧古塔兵一千五百,并置造船艦,發紅衣炮、鳥槍及演習的人,于黑龍江(舊璦琿,今愛輝之南、江之東岸)、呼馬爾(今呼瑪縣湖通鎮)二處,建立木城,與之對壘,相機舉行?!毙熊姶蛘瘫仨毥鉀Q軍需供應問題,所以康熙指示:從科爾沁十旗、席北、烏喇等地的官屯等處取軍糧一萬二千石,可支三年。軍隊到達后立即實行屯田,軍糧接續當不成問題。另外,在黑龍江城(舊璦琿)與索倫村之間設一驛站。部隊將至精奇里烏喇(結雅河)時,由索倫人供給牛羊。“如此,則羅剎不得納我逋逃,而彼之逋逃者,且絡繹來歸,自不能久存矣。其命寧古塔將軍巴海、副都統薩布素,統兵往駐黑龍江、呼馬爾”。這是最初的戍守黑龍江的方案,實行中作過局部修改。

“永戍”不同于郎談等建議的“攻取”。首先,康熙的目的在于建立軍事基地,駐兵屯田,為戰爭做好準備。一旦時機成熟,必須開戰,不必全部由內地運兵、輸餉,黑龍江即能提供大量的兵源及給養,免蹈前朝因準備不周而致“糧餉不繼”、半途而廢的覆轍。其次,是穩步推進,步步為營,防止冒然進攻。第一步是制止沙俄在我國領土上的進一步擴張,然后逐步將已侵入國土之敵驅逐出去。再次,攻克之后,不再是放棄不守,而是長期戍守,將反侵略戰爭與鞏固邊防結合,避免“我進則彼退,我退則彼進,用兵不已,邊民不安”的歷史重演,把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永遠地鞏固下來,永除邊患。在當時,這是一項英明的戰略決策,但它卻招致了強烈的反對。清政府部分高級官員養尊處優,已失去了先輩縱橫馳騁的英雄氣概,既懾于俄國強大,又畏懼黑龍江的路遙天寒,對“征羅剎之舉,諸臣咸謂地勢最遠。輸餉最難,故皆不愿”。但康熙認為:征剿羅剎之役,“所關最巨”,故“不徇眾見,決意命將出師,深入撻伐”。同樣出于畏難情緒,有人主張速戰速決,并反對駐守邊境。前線統帥寧古塔將軍巴海以“駐兵兩地則勢分道阻,難于防御”為由,反對在呼馬爾駐軍;又擔心俄方聽到消息后會大力支援雅克薩,使雅克薩更難攻取,因此主張:“宜乘其積儲未備,速行征剿。俟船造畢,度七月初旬能抵雅克薩,即親統大兵直薄城下,宣諭招撫?!痹S多大臣對巴海的主張竟大加贊賞,而不管它只是個一時的短識之舉??滴跤诙辏?683年)四月初八降諭斥責說:“所議進征羅剎軍務,殊為疏略?!辈⒁浴皩④姲秃<案倍冀y官兵又彼此不合”為由,令巴海留守烏喇,另任薩布素、瓦禮祜為副都統,帶兵前往黑龍江戍守。議政王大臣等見康熙皇帝主意已定,才不得不表示贊同。但康熙也采納了一部分合理的意見,部分修改了戍守黑龍江的方案。有人建議不駐呼馬爾,而駐額蘇里。他們說:“勘得黑龍江、呼馬爾之間額蘇里地方可以藏船,且有田壟舊跡。即令大兵建立木城,于此駐扎?!笨滴踅邮芰诉@一建議。

與此相配合,康熙又與沙俄舉行外交談判,向俄方宣告大清帝國不惜一切代價收復國土的決心。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二十九日,經康熙批準,理藩院照會俄方:“前遣孟額德等曾與爾約,各毋收納逋逃,并以先年逸去根特木兒歸我。乃背前約,入我邊地,擾害打虎兒、索倫,焚劫飛牙喀、奇勒爾。今故命將出師,永駐額蘇里?!?/p>

(4)永戍邊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副都統薩布素率烏喇寧古塔兵1000人進駐額蘇里。璦琿、額蘇里兩地按原計劃共駐軍1500名,其中1000名去額蘇里后,寧古塔就僅剩五六百人能去璦琿了。康熙令增派打虎兒兵四五百,使派駐璦琿的兵力亦達千人。這些士卒在第二年帶著家眷出發了。兩地共駐兵2000人,成為永戍黑龍江的主力。

康熙永戍黑龍江的具體部署是:“其在黑龍江(璦琿)建城永戍,預備炮具船艦。在呼馬爾設斥堠。自黑龍江至烏喇置十驛,驛夫五十人,遇有緊急,乘蒙古馬疾馳。由水路陸續運糧,積貯黑龍江?!比绻扯泶谎睾邶埥M犯,“我舟師尾擊甚易”。況黑龍江地勢遼闊,照內地設立10個驛站,又易于安置家口。這樣,“則羅剎自窮蹙歸誠矣”。這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清政府正式設黑龍江將軍??滴跞蚊_布素為首任黑龍江將軍,禮部侍郎溢岱、工部給事中雅齊納為副都統,下設協領、佐領等。黑龍江將軍的設立對抗擊沙俄侵略者,加強邊防有極大的軍事上的意義,而且它還對東北一地的開發建設有深遠的意義。它與盛京將軍、寧古塔將軍(后改稱吉林將軍)為后來東三省的置建奠定了基礎。

薩布素等到黑龍江后最主要任務是建設璦琿城。璦琿,因璦琿河(今芒嘎河)而得名,舊城原在江東,在明代璦琿稱胡里平寨。順治九年(1652年),俄軍焚毀該地。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廷派人在此建木城,由吉林水師總管暫行戍守。但那時該城規模很小,必須擴建才能滿足長期戍守的需要。薩布素請求增派筑城兵丁??滴醵辏?684年)初,康熙令副都統穆泰率盛京兵600人,去璦琿協助建城。擴建后的璦琿城為一方形,周長九百四十步,合四千七百尺,有五座城門。因該城地處江東,與內地聯系很不方便,同年,又決定遷至下游右岸,在托爾加城舊址另建璦琿新城。新城在規模上超過舊城,其內城與齊齊哈爾同,“排木為重垣,實以土,具雉堞之觀,四門皆有樓櫓。方一千三百步,高丈八尺”;為與地形相適應,新城與齊齊哈爾有別,“西南北三面,排木為外廓。方十里,南一門,西、北各二,東臨江”。璦琿建成后,清廷在那里駐兵屯糧,成為抗俄斗爭的重要基地。

出兵東北,糧草供應極為關鍵,康熙為將大批糧草、軍火和其他軍需物資運往黑龍江,經過反復廷議,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三月起,建起了一條縱貫東三省的水陸聯合運輸線。它自南到北,共分四段:第一段,造船百艘,從巨流河渡口,溯遼河上游的等色屯(今吉林榆樹縣鄧子村),在此二地修建大型糧倉,由奉天將軍、大臣等監理,由盛京兵衛送;第二段,從等色屯至伊屯門(今吉林伊通縣),此一段由蒙古族人負責,由他們用車運輸糧食,并派兵護送;第三段,造船百艘,從伊屯門經伊屯河(今伊通河),沿松花江至與黑龍江交會處。留鎮烏喇的副都統負責有關修建糧倉儲糧以及運送糧食事宜;第四段,造船八十艘,溯黑龍江而上至璦琿。疆界議定之后,康熙特派人從瀛臺、通州間載米試運,又分別派人勘探遼河、伊通河,康熙帝直到得到最確切的情報,認為可以運糧,才同意去制造運輸船只,分別發運。其運糧水手的待遇非常優厚,第一段水手全來自民間征派,每人月給銀一兩,皇帝還特批“運米時,著將地丁錢糧悉行蠲免”。第三、四段水手,由烏喇、寧古塔兵丁、多余的壯丁、流放犯人和“八家獵戶”充當,有運糧任務的獵戶,允其“停獵”。這條運輸線全長四五千里,成為溝通東北三省直抵璦琿的運輸大動脈。清軍沿運輸線路駐防,建造糧倉,黑龍江駐防部隊的軍需供應得到了充足的保證。

除了從全國各地征調糧食、購買牲畜供黑龍江戍守軍隊之需外,在康熙“我兵一至,即行耕種”的指示下,璦琿、額蘇里的駐軍還大力實行屯田。清政府派侍郎薩海前往監督耕種,后又派馬喇“督理家務”。屯田士兵中有許多不長于從事農業的少數民族,“索倫、達呼爾(達斡爾)不諳農事。康熙間,特遣部員,指揮其耕種,嘗以郎中博奇課耕有法,禾稼大收,奉旨褒美”。

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清廷開始在東北地區建立驛站??滴跖蓱舨坷芍邪妗⒈坷芍心芴?、理藩院郎中額爾塞等前往。出發前康熙叮囑他們:“此乃創立驛站之地,關系緊要。爾等會同彼處將軍、副都統,詢明熟識地方之人,詳加確議安設。凡住驛人役及馬匹牲畜需用之物并所食糧米,今歲耕種不及,須計及明年,多為儲備。”康熙擔心如果從雅克薩經額蘇里再經黑龍江,一路傳遞情報恐怕會繞道而耽擱時間,令理藩院侍郎明愛率蒙古兵與索倫兵“酌自墨爾根(嫩江)至雅克薩設驛奏報軍機,以免貽誤”。后經反復勘測,確定情報傳遞路線為:從璦琿西南翻越小興安嶺至墨爾根,由墨爾根沿嫩江到達齊齊哈爾再送至松花江北岸之茂興,從茂興過江即是吉林至京之驛站。一碰到緊急軍情,可從茂興出發,由蒙古驛馬飛馬入喜峰口送往北京。八月十三日,包奇等奏:“自吉林烏喇城至黑龍江城,以五尺細丈,共一千三百四十里,應設十九驛?!笨滴趺畎娴日沾嗽O驛站,并作了具體安排:“每驛設壯丁并撥什庫三十名,馬二十匹,牛三十頭。壯丁自盛京、寧古塔所轄各驛、柳條邊派出,馬牛令盛京戶部照數采買送往。”

為了保證東北戍守軍隊軍需的供應,康熙帝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方式??滴醵辏?683年)六月,他令理藩院官員于戶部支銀四千兩,購買大量的儲備物質,把它們運送到戍守的城池,與當地居民交換他們的牛羊糧食。這種用商品交換籌集軍需的辦法,方便了邊區人民的生活,一舉兩得。康熙還令靠近黑龍江的內蒙科爾沁十旗將進貢給北京的牛羊等物品都轉送給黑龍江的戍軍,仍按數“照進貢例賞賚”。同時駐守部隊還通過打獵活動,為自己提供了大量的肉食。第一次雅克薩戰役之前,黑龍江駐兵缺乏肉類食品,恰逢數萬只鹿下山覓食,“騎者馳射,步者攢擊,及駕舟伐于江中,截獲者計五千有余”,康熙聞訊十分高興,認為是祥瑞的征兆。

永戍黑龍江,制止了駐雅克薩俄國侵略軍向黑龍江中下游的擴張,為雅克薩等地區的收復奠定了基礎。七月,由索倫族軍官博克率領的清軍先頭部隊剛到額蘇里,就包圍了一支沿江而下前來侵略的俄國船隊,俄軍部分人跳水逃脫,清軍俘獲了36名侵略者及6只戰船。附近的俄國侵略軍聽說清軍大部隊到達的消息便紛紛從他們的據點里逃回到雅克薩等地。與此同時,黑龍江流域各族人民配合清軍,紛紛襲擊俄國侵略軍。到二十三年(1684年)初,整個黑龍江中下游及其各條支流上的俄國侵略軍據點都已被鏟除。此時,康熙把目光投注到仍被俄國人侵占著的黑龍江上游的雅克薩和尼布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都江堰市| 靖江市| 宁国市| 阿拉善盟| 镇康县| 乌拉特中旗| 永宁县| 灯塔市| 无锡市| 宁阳县| 衡南县| 江安县| 马关县| 夏邑县| 新津县| 巴塘县| 松潘县| 石泉县| 麟游县| 美姑县| 华蓥市| 伊川县| 东乡县| 双牌县| 孟州市| 长兴县| 敖汉旗| 晋州市| 龙里县| 兴国县| 鄂托克旗| 吴忠市| 沛县| 札达县| 深水埗区| 灵宝市| 九寨沟县| 抚宁县| 汝州市|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