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 張榮華
- 1833字
- 2019-01-03 12:58:17
鬣 狗
鬣狗從來就沒有受到過人們的好評,人們常常把它們描述成為丑陋的、懦弱的和用心險惡的動物,但實際上它們是最聰明、最有意思的動物,也是群居性的并且社會體系高度發達的動物。盡管現在生存于地球上的只有4種鬣狗科動物,但是它們所處的生態系統和它們的社會行為各不相同,表現出很復雜的多樣性。
特殊的身體結構
3種真正的鬣狗——斑鬣狗、褐鬣狗和縞鬣狗從外表上看起來與犬類很相似,有碩大的頭部和強而有力的前身。這3種鬣狗的牙齒和下顎也非常有力,可以咬碎除了斑馬和捻角羚身上最大塊骨頭外的其他所有骨頭,從而吸取骨髓里豐富的營養。它們胃里的鹽酸濃度非常高,因此比其他哺乳動物的消化能力要強,可以更好地吸收骨頭里的營養。與強而有力的前身相反,它們的后身顯得比較柔弱,好像發育不全似的,這也使得它們總體上看起來向前傾。褐鬣狗、縞鬣狗還有土狼的體毛非常長,遇到敵人的時候可以直立起來,這樣就使它們的體型顯得非常大,可以嚇唬住敵人。斑鬣狗的體毛比較短,但是它們本身就很高大有力,因此并不需要長毛的幫助。
群體中的活躍生活
概括起來說,鬣狗與周圍的生態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兩者互相影響。由于所處的捕食環境不同,褐鬣狗往往是獨自出去覓食,而斑鬣狗則常常成群結隊地出去覓食。對褐鬣狗來說,它們主要吃的腐肉很容易通過鼻子嗅到,因此覓食的時候不需要合作;更為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腐肉只夠一只褐鬣狗吃一頓,如果覓食的時候成群結隊的話,會引起矛盾和沖突。而人們了解很少的縞鬣狗,據說其生活方式與褐鬣狗差不多。
在非洲恩戈羅火山口地區的斑鬣狗常常組成一個大群體,這對于放倒一頭大斑馬是必要的;但是在南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南緣,單個的斑鬣狗放倒一頭大羚羊幼崽的成功幾率與幾只斑鬣狗合作的成功幾率幾乎相同,而大羚羊的幼崽是這個地區斑鬣狗的主要食物,因此在這里它們很少成群結隊地捕食。可見斑鬣狗成群結隊捕食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們的獵物體型往往很大,足夠一群斑鬣狗吃上一頓。
3種鬣狗中,每個群體中包含的成員個數是不相同的,一般來說,斑鬣狗的群體最大,但在不同的地區,其群體中成員個數也不同。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南緣,一個斑鬣狗群有5個以上成員,在恩戈羅火山口地區,一個斑鬣狗群則可能有多達80個成員。一個褐鬣狗群可能只有1只雌性褐鬣狗和它最近生育的幾只幼崽,也可能多達15個成員。在各種鬣狗中,不但群體成員個數不同,群體的領地大小也很不相同。在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地區,擁有80個成員的斑鬣狗群的領地可能只有40平方千米;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南緣,只有5個成員的斑鬣狗群的領地卻可能大至1 000平方千米。領地的大小主要與其中的食物豐富程度有關,食物豐富的地區,鬣狗群的領地就小,食物較貧乏的地區,鬣狗群的領地就大。在恩戈羅火山口地區,生存著大量的黑尾牛羚和斑馬,可以在小片地區內為大量的斑鬣狗提供足夠的食物;在喀拉哈里沙漠南緣地區,一群斑鬣狗可能長途奔襲50千米甚至更遠,才能殺死一只獵物。
所有的鬣狗都把幼崽放在巢穴內。巢穴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地下洞穴構成的,一般很小,只有幼崽才能進去,這樣,當成年鬣狗長時間出去捕獵時,幼崽待在這樣的洞穴里就很安全。幼崽在洞穴里待的時間可能長達18個月。在斑鬣狗的群體內,所有的母鬣狗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一個公共的巢穴內,共同撫養;在大部分的褐鬣狗群體內,一般只有1只母鬣狗生育幼崽,即使有時一個群體內有2~3只母鬣狗生育幼崽,它們也是分開巢穴各自撫養。

這是在博茨瓦納喬貝國家公園內的一群斑鬣狗,它們正聚集在一頭已死大象的尸體旁邊。雖然群體一塊兒“吃飯”時常常顯得吵鬧雜亂,但是一般很少發生嚴重的沖突。斑鬣狗吞食食物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有足夠多的食物的話,一只斑鬣狗一次可以吃掉15千克重的肉食。
與多數食肉目動物不同的是,斑鬣狗的幼崽出生時眼睛就能睜開,牙齒也發育良好。斑鬣狗每胎通常產2只幼崽,幼崽出生幾分鐘就能表現出很強的侵略性,每只幼崽爭著占據領導地位,以便控制喝母斑鬣狗奶汁的權利。尤其是在食物短缺、很難養活2只幼崽的情況下,幼崽會表現出更強的侵略性,互相之間會對主導權進行激烈的爭奪。
鬣狗喂養幼崽的方式很不相同,放在公共的巢穴里共同喂養幼崽的斑鬣狗通常在幼崽約9個月大時,才會讓幼崽吃肉食,因為那個時候幼崽可以跟著母斑鬣狗奔走捕食了。但即使到了這個時候,幼崽也還是主要靠母斑鬣狗的奶汁生活,直到15個月大的時候才會完全斷奶。褐鬣狗的幼崽也在1歲多的時候才斷奶,但是幼崽在出生3個月時就能吃群體成員帶回巢穴里的其他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