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沙 漠

沙漠覆蓋了幾乎1/3的地表,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野生生物棲息地。沙漠野生生物的分布很稀疏,但這有利于它們應付極端的氣溫和苛刻的環境條件。

非洲納米布沙漠中的這些巨型沙丘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之一。在納米布,海風使沙一直處于移動狀態,沙丘也就像緩慢的海浪一樣慢慢向著內陸爬行。

世界上的大部分沙漠分布在亞熱帶地區,在那里,被稱為“反氣旋”的強大的干燥氣流常常停留幾個月之久。沙漠也分布在潮氣不能到達的一些地區——有些是因為離海洋的距離太遠,而有些是因為高山擋住了含水氣流的到來。雖然,大部分沙漠都是炎熱而干燥的,但是也有些沙漠是寒冷的,且偶有暴風,也能帶來降水。

多變的氣候

1991年6月,一場風暴席卷了智利的安托法加斯塔港,毀壞了大量房屋和道路。這場風暴之所以如此引人注意是因為安托法加斯塔位于阿塔卡馬沙漠——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這塊位于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脈之間的條形地帶,年均降水量只有0.1毫米。在這里,降水如果要裝滿一個咖啡杯,則需要100年。當地的每一滴飲用水都通過管道或者交通工具運送而來。

沙漠中的傾盆大雨被稱為“山洪暴發”,這也是為什么生物不容易在沙漠中生存的原因之一。

在沙漠中,干旱是日常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而當大雨降臨時,結果則又是極具戲劇性和危險性的。另一個問題是風,它可以在地面上刮起鋒利的粗砂或者將大量的黃沙揚到空中。再加上炎日的驕陽和夜晚的寒冷,沙漠對于任何生物而言都是極端艱苦的生活環境。

生命的水庫

阿塔卡馬沙漠的部分地區極端干燥,完全沒有生物。但在有些沙漠中,會有足夠的水分使得一些特殊的植物得以生存下來:每年5毫米的降水量就足以使稀疏抗旱的植物生存下來,而若是年降水量為150毫米,則還可以長出較高的灌木叢,當一片沙漠上的年降水量達到250毫米時,沙漠也就慢慢地轉換成灌木地,可以有多種植物生存。

植物是沙漠生物的關鍵,因為沒有了它們,動物也就沒有了食物。沙漠植物種類多樣,但是就抗旱能力而言,沒有哪種植物可以與仙人掌相抗衡。最大的仙人掌被稱為巨人柱,可以達到10米高,它們長長的莖部就像是可擴張的蓄水池,內含的水分可以填滿好幾個浴缸。像所有植物一樣,這種巨型仙人掌通過微小的氣孔呼吸,但是它們的呼吸是在沙漠涼爽的晚上進行的,這樣就可以防止過多的水分被蒸發出去。

一些沙漠樹類和灌木有著長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根部,可以從很深的地下吸收水分,比如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礦工們發現一棵牧豆樹的根伸到了地下50米的深處。但是仙人掌的根不同,它們只是將根大面積地排布在地表淺層,這樣在降雨時,仙人掌就能第一時間獲得水分了。

由于仙人掌可以如此快地吸收水分,所以它們能夠在環境極端惡劣的“無人之地”生存,而其他植物則不能。這個地方是獵捕很多種動物的好去處,尤其是走鵑——一種在沙漠巖石和植物上跳來跳去,食用從蝎子到蛇的各種小型動物的鳥類。

奇異的植物

在世界上的沙漠地區,很多植物采用了仙人掌的生存技巧——將水分儲存在莖部。這些植物包括世界上最為奇異的灌木,比如墨西哥琉璃苣,看上去像一根布滿鋼針的電線桿。生長在離好望角不遠的索科特拉島上的“土豆袋樹”是另一種造型奇特的沙漠特種植物,從其粗壯的袋形的樹干上長出小簇肉質樹枝。

非洲沙漠上還生活著其他種類的奇異植物,比如晃玉和“活石頭”。晃玉的莖呈綠色的圓形,大小與真正的棒球相仿,莖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以及濃稠的、乳汁般的白色樹液。這些樹液有著火熾般的口感,比最辣的辣椒口味還要濃烈,這就使得動物對其毫無胃口。“活石頭”則有著自己的一套防御之道,它們小小的、頂部平坦的莖看上去就像鵝卵石。但是終有一年,這些“鵝卵石”會突然開花。

但是非洲最奇特的沙漠植物來自納米比沙漠。這種植物被稱為“千歲蘭”,這是根據一位德國的植物學家而命名的。千歲蘭是針葉樹的遠房親戚,大約1米高,只有兩條像帶子一樣的葉子,可以生長幾個世紀。它的葉子像木質一樣堅硬,隨著慢慢變老就會受到磨損和變得粗糙。

產水者

產水者中包括梅氏更格盧鼠——產于北美洲的一種沙漠嚙齒動物,以植物的種子為食。這種動物在關養條件下也很容易生存,因此科學家們得以發現它們的生存秘密:首先,它們在進食的時候順便攝取了一定的濕氣,這個過程足以提供其所需水分的1/10,而剩余的9/10來自于一種非同一般的方式——它們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利用一種化學反應來形成水。這種水被稱為代謝水分,很多動物都是將之排出體外的,但是梅氏更格盧鼠將之全部利用起來。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它們可以在其他動物都會因干渴而死亡的地方存活下來。

儲水者

在沙漠中,動物可以通過各種神奇的方法儲藏水分。沙漠大象可以在干涸的河床上找到水源所在——可能是利用嗅覺,并挖出幾米深的坑后找到。沙雞可以飛行很遠找到水坑所在,并且長途跋涉地將水運回巢去供應給自己的幼鳥。沙雞會涉入水中直至齊胸深,利用其胸上的羽毛像海綿一樣吸收水分。在納米布沙漠以及阿塔卡馬沙漠的一些地區,一些昆蟲和蜥蜴通過喝霧水來滿足對水分的需要,它們利用自己的身體,像收集露珠一樣收集霧水。

當一些沙漠動物真正找到水源時,它們通常都是將水儲存起來,這樣可以幫助自己熬過干旱季節。這些“活儲水器”包括生活在沙漠中的羚羊,比如南非大羚羊和兩種駱駝。阿拉伯駱駝或者說單峰駝可以一次喝入60升水,而雙峰駝則據說可以一次喝入110升的水,這些水足以灌滿兩輛普通家用小汽車的油箱了。

夜行動物

在駱駝還是沙漠上唯一的運輸工具的時候,人們常常在晚上行進,因為在沙漠中晚上通常比白天要舒適。一旦太陽下山,地面會迅速降溫,在無云的天空下,空氣也變得很涼爽。沙漠動物也利用了這種溫度變化,很多都喜歡在夜間行動。這些夜間活動的動物包括幾乎所有小型和中型的哺乳動物——從沙鼠到長耳大野兔,以及很多食肉動物,比如山狗和身材秀美的狐。狐一般是通過它們奇大的耳朵來發現獵物的,而山狗則不僅有靈敏的聽力,還有很好的視力和精準的嗅覺。

對于戈壁沙漠的雙峰駝而言,換毛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圖中右邊的駱駝還帶著冬季的皮毛,而左邊這頭駱駝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春天的到來。

沙漠中還生活著響尾蛇和其他種類的毒蛇,它們通過感應熱量來尋找獵物。這些蛇類的每一只眼睛和鼻孔之間都有一個凹陷部位,它們可以借助這個部位來發現溫度高于周圍環境的事物。這個凹陷部位可以感應出0.2℃的溫差,因此對于這些蛇來說,熱血的鳥類和哺乳動物就像是黑夜中的燈塔一樣顯眼。

因為這些熱感應器官是成對出現的,蛇可以鎖定獵物并且準確出擊。如果一條毒蛇被蒙上眼睛,它會沖向一杯熱水,這正顯示了熱量是如何指引蛇類的前行方向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台南市| 怀宁县| 江陵县| 巫山县| 垦利县| 温州市| 喀喇沁旗| 泊头市| 昭通市| 惠安县| 朝阳市| 个旧市| 彭泽县| 隆林| 鄱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泊头市| 海盐县| 班戈县| 阿城市| 大新县| 阜平县| 新安县| 拉萨市| 当阳市| 浦北县| 集贤县| 长宁区| 蚌埠市| 清丰县| 资阳市| 莎车县| 星座| 阜新| 保德县| 南宫市| 苏州市| 新泰市| 平阴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