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之王
在我們印象中,植物都應該有根,否則它們以什么為依托呢?然而,有些植物偏偏沒有根,大花草就是其中的一種。大花草不僅沒有根,連莖、葉都沒有,甚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可就是這種“一無所有”的植物,卻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王”。
大花草是大花草科植物中的一種,又被稱為“阿爾諾利基大花草”,這個名稱來自于大花草的發現者——著名博物學家阿爾諾利基。19世紀初,阿爾諾利基與英聯邦爪哇省總督拉夫爾茲爵士去蘇門答臘旅行,發現了這種奇特的植物,阿爾諾利基用自己的名字給它取了名。拉夫爾茲爵士曾在一封信中寫了一段大體意思是這樣的話:這次行程中我們發現了大花草,我覺得,它的美麗是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的。它的重量超過7千克,直徑90多厘米,世界上沒有別的花比它大,比它美麗。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大花草在印度尼西亞被稱作“本加·帕特馬”,意即荷花。實際上它長得一點也不像荷花,它有五個暗紅色的花瓣,而且肥厚多肉,花瓣上布滿白斑,鼓鼓囊囊的。花瓣中央有一個長著很多小刺的“圓盤”,保護著花蕊,給人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覺。阿爾諾利基大花草的每一部分都異常大,“圓盤”大,花瓣大,花蕊也大。每片花瓣長30~40厘米,厚數厘米;中央的大圓盤其實是一個密槽,這個槽高30厘米,直徑達33厘米,里面可容納5 000~6 000克水。根據對標本的測量,阿爾諾利基大花草直徑為70~90厘米,最大能夠達106.7厘米,無愧于“花中之王”的稱號。
原來,大花草是寄生類的植物,它靠別的植物活著。大花草有一種類似蘑菇菌絲體的纖維,利用這種纖維深深扎進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木質部,通過吸取白粉藤的大量養料,來供給自己生長。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根、莖、葉的大花草卻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王”。
大花草的種子異常小,它擠進白粉藤的擦破處,接著開始膨脹,萌發成像幼芽似的東西。用不了多長時間,“幼芽”慢慢長成扭曲的花蕾,有小孩的拳頭那么大。此后,花蕾舒展開來,就會露出5片花瓣來,呈磚紅色。剛開始時,大花草散發出一種清香。三四天后,氣味變得極其難聞,這種氣味和肉色的花瓣會招來大批廄蠅,通過它們完成授粉工作。就這樣,大花草借助其他植物的力量,最終長成了花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