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樹葉為什么發紅
每到秋天,很多樹木的葉子會變黃,甚至變紅。尤其是楓樹,到了秋天,更是一派“紅楓如火”的景象。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對這種景象發出贊嘆,最有名的莫過于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人們不禁要問:在贊嘆紅葉美景之余,為什么有的樹種的葉子到了秋天就會發紅呢?
直到近代,科學家才發現,葉片所含的色素不同,葉子的顏色也不同。綠色色素在一般的葉子中大量存在,我們稱之為“葉綠素”。另外,還有黃色或橙色的胡蘿卜素,以及紅色的花青素等等。
葉子的葉綠素和胡蘿卜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在陽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呼出氧氣,產生淀粉,所以葉綠素十分活躍。但葉綠素卻很容易被破壞。葉子在夏天之所以能保持綠色,是因為被破壞的老葉綠素不斷地被新的葉綠素替代。到了秋天,天氣轉涼,葉綠素就不那么容易產生了。這樣,葉綠素遭破壞的速度很容易超過它生成的速度,于是樹葉的綠色逐漸褪去,變成了黃色。
有些樹種的樹葉會產生大量的紅色花青素,葉子就變紅了。葉子產生花青素的能力和它周圍的環境變化密切相關。如冷空氣一來,氣溫突然下降,這非常適合花青素的形成。因此,秋天有些樹上的樹葉就會變紅。
盡管葉子變紅的原因我們已經弄清,可是至今為止,人們對于花青素究竟是什么樣的物質,它在植物葉子中起什么作用仍不清楚,這將有待于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

在溫帶地區,到了秋季,楓樹的葉子會變成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