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發散思維:突破已知,探索未知
凡有發散性加工或轉化的地方,都表明發生了創造性思維。
——J.P.吉爾福特
善于進行發散性思維,可以說是一個具有創造力的人的必備素質。
發散性思維即變換不同視角,從一個點發散開去,向多方面進行充分的聯系和思考,突破已知領域,探索未知的境界,以尋求更合理、更科學,也更富有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一天,愛因斯坦在和兒子談話時,兒子突然問道:“爸爸,你是不是最聰明的人?”
愛因斯坦問兒子:“為什么這么說呢?”
兒子回答道:“老師說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只有你發現了相對論。”
愛因斯坦笑著說:“一只甲殼蟲在一個球上爬行時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正在一個球體上爬行,因為它的視覺是扁平的。而如果是一只蜜蜂,它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正停留在一個有限的球體上,因為它的視覺是立體的。而我比別人聰明,就是因為我有蜜蜂的視覺。記住,兒子,沒有事情是孤立而扁平的。”

愛因斯坦所描述的正是發散思維的特點。美國學者托尼·巴贊認為發散思維的內涵主要有兩點,一是指來自或者連接到一個中心點的聯想過程;二是指“思想的爆發”。由此可見,發散思維實際上是一個發現事物間聯系并主動利用這種聯系的活動,是開放的、流動的和不斷發展的。
一個思想呆滯的人不可能在某個領域作出太大的成就,科學家的新發明、商人的新點子、藝術家的新創造大部分是通過發散性思考獲得的。發散性思考要求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從一個問題出發探求多種不同的答案。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研究創新思維的過程中,指出與創造力最相關的思維方法就是發散思維。吉爾福特認為,經由發散性思維表現于外的行為即代表個人的創造力。也就是說,你的思維越靈活,說明你的創造力越強。
發散思維作為一種創造性思維,有多種發散方式,大體可以分為因果發散、輻射發散、組合發散、關系發散和特性發散5類。
因果發散
因果發散是一種以既成事實為“果”,以其可能的“因”為方向的發散性思維。世界上的事物無一不是處于聯系之中,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運用這種方法有助于我們定位思維方向,找到最合理的解釋。
在19世紀的時候,人們對于產褥熱這種疾病還沒有明確的認識,但是其危害性卻達到了令人恐慌的地步,相當多的產婦在分娩后死于產褥熱。
奧地利的一位醫生澤梅爾魏斯立志要攻克這一可怕的疾病,他為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當時關于產褥熱的病因有很多種說法,其中的一些似乎有道理,還有的僅僅只是猜測。
有一種說法認為之所以會引發產褥熱,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醫院環境和管理的不善。澤梅爾魏斯經過研究發現,這一說法存在缺陷,因為同樣條件的一些醫院,其產褥熱發病率卻有著明顯的區別。這就說明,醫院環境不會是首要的病因。
另有一些專家認為沒有經驗的醫學院學生的粗魯檢查,是導致產婦容易患上產褥熱的原因。澤梅爾魏斯也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即使是減少實習生數量,由經驗豐富的助產士替代,產褥熱的死亡率同樣不見下降,在有的醫院,甚至還出現了上升的可怕現象。而且,從檢查方式方法上來看,實習生與助產士也并沒有什么不同。
還有種種說法,比如分娩方式所致,進行圣事的神甫給產婦們帶來的心理恐懼等。澤梅爾魏斯在觀察試驗分析后,都一一予以了否定。
最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澤梅爾魏斯發現,產褥熱的發病癥狀和病程與敗血病相類似,而敗血病是由于血液感染引發的。由此澤梅爾魏斯很快想到產褥熱或許同樣也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因為很多的醫生護士在為產婦們進行檢查前,都沒有進行專門的消毒,有的醫生甚至因為經常檢查因產褥熱而死的尸體,手上都會留有特殊的臭味。
澤梅爾魏斯于是在自己的醫院中做了一個試點,要求所有的醫生護士在手術或例行檢查前都必須進行洗手消毒。果然,產褥熱的發病率大大降低,澤梅爾魏斯終于確立了對產褥熱最權威的病理解釋。
不難看出,澤梅爾魏斯醫生正是運用了因果發散的思維方法,以產褥熱發病為果,由此出發,尋找引發疾病的因。
輻射發散
輻射發散的思維方法是由J.P.吉爾福特提出的,是指從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去思考并探索問題解決方法的思維方式。換句話說就是以一個已知的問題為核心,向各個方向做輻射狀的思考,不拘一格地探尋各種各樣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輻射發散是一種神奇的思維方法,它要求我們要學會多方向思考,方向越多越細越好,就像陽光向各個角度發散一樣,我們也要以問題為中心,向各個角度輻射思維。
給你5分鐘,你能說出一只玻璃杯子的幾種用途?
大部分人在經過思考后,都會得出這樣的答案:盛水容器,沖泡咖啡,家居裝飾品,拔火罐,當筷子籠,當花瓶插花,當做樂器敲打……
還有的人能想得更多:做一個燈罩,摔成碎片后貼在墻上做裝飾物,素描對象,送給朋友的禮物,魚缸,當做打架的投擲武器,馬戲表演水流星,制作土炸彈……
這就是輻射發散的魅力。實際上,只要你肯動腦,經常進行類似的訓練,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萬能的,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上萬種方法解決。

輻射發散法示意圖。
當然,輻射思維并不一定能給你明確地提供一個最佳的答案,甚至很多時候,輻射思維得到的結果是很可怕的,比如上面小例子中用玻璃杯來制作土炸彈。
因此,對于輻射思維所得到的粗糙的結果,必須要進行充分的鑒別和篩選。
不過,作為一種思維方法,輻射思維還是有其價值的:想得越多越好,不論好壞,越多越好,最好的總會在其中。
組合發散
組合發散思維方法是指可以通過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的有機結合,或者多種事物間的有機結合,看看會否產生新的事物和新的功用,這是創新思維的又一重要途徑。
橡皮頭鉛筆在今天看來已經十分普通,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不過當年它的發明,卻是鉛筆的一大變革。
它的發明者是一位名叫海曼的窮畫師,他雖然生活潦倒,但是卻十分刻苦用功,每天都要花上大量的時間在自己簡陋的小畫室里作畫。他時常會碰到這樣的煩心事:有的時候經常會找不到橡皮,但當放下手中的鉛筆找來橡皮時,又會找不到鉛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海曼開始琢磨把鉛筆和橡皮結合起來的辦法。他先是試圖用鐵絲把兩者固定在一起,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橡皮經常會掉下來。海曼并不氣餒,索性開始專門研究如何把橡皮固定在鉛筆上,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研究成功了。他的做法其實簡單得驚人,就是用一塊薄鐵皮把橡皮箍在鉛筆頭上,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海曼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不久,著名的RABAR鉛筆公司就花大價錢買下了這一有趣的專利,并將其推廣應用。海曼也因此致富。
海曼的做法實際上就是一種組合發散思維的結果。它說明A+B有的時候并不一定就毫無懸念的等于AB,而可能產生極為有創造力的產物。
關系發散
先知穆罕默德帶領使徒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傳教。
幾天的考察,一位使徒來到穆罕默德的面前,說:“先知啊,這里的居民十分頑固,他們除了愚蠢什么都沒有,一點也不想接受我們。”
穆罕默德微笑著說:“你說的對。”
又一位使徒來到穆罕默德面前,他似乎很高興:“先知啊,我們來到了一個幸運的城市,居民們都敞開了他們的心靈,渴望得到教誨。”
穆罕默德同樣微笑著說:“你說得對。”
穆罕默德身邊的其他人奇怪了:“先知啊,他們兩個人所說的完全相反,你為什么卻說他們兩個都對呢?”
穆罕默德看了使徒們一眼,微笑著說:“你們說得也對。”
一年后,使徒們的傳教活動結束。
當初說居民頑固的使徒們,果然沒有什么收獲。
而當初認為居民們十分渴望得到教誨的使徒們,已經擁有了一大批信徒。
他們當初說的,果然都對。
世界是復雜而多元的,對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種解釋,只有善于分析和認清一個事件所處的復雜關系,并由個中關系尋找到相應的思路,這樣才能對問題有正確的把握,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
例中的使徒,他們認識的著眼點不同,由此發散出的思路也不同。但最后,只有以寬容和理解來面對居民的使徒們獲得了成功。
關系發散就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它要求在觀察和解釋某一事物時,應當避免單一性,而根據與問題有各種關系的思維觸角,來進行全面理解和詮釋。
或者說,關系發散要求我們把事物當成立體來看,而不是一個平面。
特性發散
任何東西的特征都不可能只有一面。這就好比一顆土豆,它上面的每一個芽胞都具有成長的潛力,重要的是你能否發現關鍵的那個。
特性發散就是一種類似于找出土豆上的關鍵芽胞,并將其培植起來的思維方式。它要求以創新思維看待事物的特性,即事物的每一個現象、每一個形態、每一種性質都可能引發不同的結果。
17世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金礦,數以萬計的淘金者被它吸引,懷著一夜暴富的夢想,不遠萬里來到了這里。
但是,來到這里后的遭遇和困難是他們從未想到過的。淘金者苦苦勞作,卻始終找不到大的礦脈,所獲甚微。而且,這里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天氣酷熱,水源奇缺。很多人干渴難耐,一邊勞作一邊發著這樣的牢騷:“我愿意用一塊金子換一瓶水。”
年輕的勞埃爾也是淘金大軍中的一員,他聽到這些抱怨后,沒有把它們當成耳旁風,而是認真地思考了起來。他意識到給這些可憐的淘金者提供飲用水,不但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且這其中還隱藏著巨大的商機。
說干就干,勞埃爾毅然放棄了淘金,開始專門做起了飲用水的生意。在很多淘金者眼里,勞埃爾是一個沒有毅力的家伙,跑到金礦來不淘金卻做起了賣水這種蠅頭小利的生意,但是他們一邊在表示著對勞埃爾的不屑,另一方面卻不得不專門找勞埃爾買水。
勞埃爾的生意雖然利薄,與他當初夢想的一夜暴富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是大量淘金者的需求卻成就了他的事業。沒過多久,他就成為百萬富翁。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他所在金礦里第一個成為富翁的人,而他的許多淘金工友最終卻一無所獲。
勞埃爾即是從淘金這一簡單的職業中,看到了不簡單的特性——飲用水的大量需求,并以此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他從一顆土豆上,找到了最有生命力的那一個芽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