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力密碼
- 翟文明
- 1457字
- 2019-01-03 11:51:04
3 扼殺創造力的思想陷阱:專業限制
自然界沒有嚴密的分隔。每種現象都在起作用并受到其他現象的影響。
——西奧多·庫克
專業限制的危險
你怎樣看待你面前的世界?或者說,你能否全面地看待你面前的世界?
面對一棵樹,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看法。植物學家會把它看成一個不斷在進行著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生命體,畫家會把它看成光與影的造物,文學家會把它作為一種精神,環境學家會把它視為我們這個星球越來越小的肺上的一個小肺泡……而且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看法視若真理。
這或許的確是真理,但卻絕不是真理的全部。
這實在是一個諷刺,我們的文明程度越進步、越深入,學科的劃分越精細,人類就越好像是在把這個世界改造成一個致密的蜂巢,所有的人只能在自己的一個或幾個巢洞中生存。漸漸地,許多人產生這樣一種幻覺:這個世界,不過就是一個或幾個巢洞那么大。
這是一種相當危險的思想陷阱,一旦你不小心掉入一個巢洞中爬不出來,那你所看到的世界就只有洞口那么大小。在這樣的陷阱之中,創造力就可能被扼殺。
正在研制電燈的愛迪生有一天忽然心血來潮,想知道一只電燈泡的體積,于是他叫來了助手卡普拉。
卡普拉在大學學習的專業是數學,對于算體積這種小兒科的問題自然是信心滿滿。
但是真正下手做起來,卡普拉發現事情似乎沒有那么簡單,他手上的這只小小的電燈泡形狀完全不規則,說是球體算不上,說是圓柱體也不對。
卡普拉絞盡了腦汁,用盡了自己從課堂和書本上學到的所有知識,又是測量直徑,又是計算周長,光公式就列了滿滿十多張紙,卻始終無法得出答案。最終,卡普拉垂頭喪氣地去找愛迪生。

不要掉進扼殺創造力的“專業”陷阱中。
愛迪生看著電燈泡,想了一會兒,叫卡普拉端來了一盆水,然后愛迪生把燈泡浸到盆中灌滿水,再把燈泡里的水傾倒入量杯,看一看刻度,便輕而易舉地知道了燈泡的體積。
卡普拉是數學高才生,而愛迪生卻只不過上了3個月的學。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專業對于一個人創新能力的局限。卡普拉長期浸淫于自己的專業中,也專業化了他的眼光和頭腦。他具有的是一個數學的頭腦,這個頭腦再厲害也不過是一臺十進制計算機的水平,而愛迪生卻擁有一個真正發明家的頭腦,能夠從任何角度思考問題。
沒有約束才能更清醒
說起偉大的發明,你一定會認為它們都是由精通其專業領域的專家發明的。這種認識實際上是完全的想當然,事實并非如此。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幾個例子:
·柯達克羅姆彩色膠卷是由一位音樂家發明的。
·氣胎是由一位獸醫發明的。
·自動電話的發明者是一位企業家。
· 一位旅行家發明了停車計時器。
·發明飛機的懷特兄弟并不是航空工程師,而是自行車修理工。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他始終不承認自己是一位物理學家。
創造有許多種不同的方法,但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完全依靠一種專業知識的。
組合是創造者必須具備的技能,能夠把從一個地方獲得的設想與另一個地方得到的其他設想組合起來,這樣才可能得到一個好的創意。
而過于精通某一領域的人往往看問題太片面,喜歡鉆牛角尖,這種人更適合做純理論上的鉆研,而不適合進行創造性思維,因為他們的思維已經趨向模式化。
日本YKK公司的董事長吉田忠雄向來以不雇傭那些專業知識豐富的職員而聞名。他認為那些技術熟練的人往往都局限于自己的專業知識,只能做一些平常的工作,而不能有突破性的創造發明。雖然雇傭新人可能需要在入職培訓上花費較多時間,但是相對于產品的創新來說,他覺得是值得的。他曾經雇傭過一批沒有絲毫經驗的新手,他們果然不負他的期望,發明了“56S”(新合金)。這項發明震驚了業界,因為這個為外行人所發明的新合金攻克了專家們認為最艱難的技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