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2015年對外開放在哪些方面邁出新步伐?
-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學習問答(2016)
- 國務院研究室編寫組
- 2966字
- 2016-08-15 17:03:14
2015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推動對外貿易穩增長、調結構,積極促進雙向投資,著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對外開放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績。
一、著力穩定對外貿易,貨物貿易保持全球首位。面對外貿下行壓力明顯增大的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外貿工作,國務院調整出口退稅負擔機制,要求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各地區、各部門狠抓政策落實,取得積極成效。
2015年,我國進出口3.9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自2013年以來連續三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全年貨物貿易順差達到5930億美元,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出口增速遠好于全球和主要經濟體,國際市場份額比2014年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外貿結構調整、動力轉換加快,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以及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產品出口態勢良好,增速高于傳統商品。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商業模式成為外貿增長亮點。國際市場結構、國內區域布局、經營主體結構、貿易方式結構、商品結構全面優化。進出口質量效益提高,2015年鐵路機車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增速超過10%,原油等10種大宗商品進口合計減少付匯1880億美元。外貿對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人數達到1.8億左右,進口環節稅收占全國稅收收入的12.1%。服務貿易快速發展,2015年服務進出口71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占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為15.4%,較上年提升2.7個百分點。信息服務、咨詢服務等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快于總體水平,促進服務貿易向高端發展。
二、完善雙向投資管理和服務,“引進來”與“走出去”發展齊頭并進。2015年,實際使用外資1263億美元,同比增長5.6%,規模連續24年居發展中國家之首。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其中股權和債務工具投資1012億美元,收益再投資168億美元。涉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深化,相關部門起草了《外國投資法(草案)》并公開征求意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報制度。對境外投資備案實行無紙化管理,簡化了境外投資注銷手續,指導建立境外中資企業商會。各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相關部門修訂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限制類條目減少一半。在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積極推進CEPA框架下服務業開放,內地與港澳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2015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2億美元,同比增長16.5%,在利用外資總額中的比重達到61.1%。全面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展了區域范圍,新設了廣東、天津、福建3個自貿試驗區。
出臺了統一適用于4個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負面清單條目從139條減少至122條。國務院建立了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部署深化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試點。國家級經開區探索創新發展路徑,國務院批準在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大力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相關部門建立雙多邊產能合作機制,支持企業和金融機構境外發債融資,出資設立中哈產能合作基金,組建中非產能合作基金,中拉產能合作基金正式設立并支持首個項目。裝備制造領域全年對外直接投資70億美元,增長154.2%,占制造業對外投資的49.1%,鐵路“走出去”實現重大突破,核電“走出去”邁出堅實步伐,鋼鐵、有色、建材等優勢產能開始規模化向外轉移。
三、“一帶一路”建設開局良好,拓展外部發展新空間。2015年,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建設實現良好開局。一是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交流溝通和務實合作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等相互銜接,我國與土耳其、波蘭等約30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推動中蒙俄、中國—中南半島、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巴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中巴經濟走廊在習近平主席訪巴期間簽約項目達300億美元。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均已啟動,土耳其東西高鐵、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開展。二是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穩步發展。成功舉辦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等展會。2015年,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9955億美元,占全國外貿總額的27.2%。其中,我國出口6141億美元,占全國的27%,進口3814億美元,占全國的22.7%。三是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雙向投資較快增長。2015年,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達148億美元,同比增長18.2%。2015年,吸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對華投資85億美元,同比增長23.8%。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多渠道設立多雙邊合作基金,絲路基金已支持多個項目。四是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建設和區域次區域合作積極推進。目前,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50多個合作區,中白工業園、中馬關丹產業園、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外企業到這些園區投資設廠,不少合作區已經成為雙邊合作的典范。實施《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路線圖》,加強大湄公河等次區域合作。
四、多雙邊經貿合作深入開展,經濟外交開創新局面。2015年,我國對外經貿關系取得新進展,對經貿合作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一是自由貿易區戰略取得重大進展。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成功簽署并實施。如期結束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成功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第二階段談判取得進展。二是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增強。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有助于增強特別提款權的代表性和吸引力,促進國際貨幣體系更加完善。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發展,完成接受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議定書的國內核準程序,推動世貿組織第十屆貿易部長會議達成《信息技術協定》擴圍協議,并就農業出口競爭、最不發達國家議題達成共識。推動二十國集團(G20)土耳其安塔利亞峰會同意定期舉辦貿易部長會議及建立相關工作組。推動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經貿部長會議在經貿領域取得重要成果。三是與主要經貿伙伴的務實合作取得新成果。第7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第26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成果豐碩,中美省州和城市間經貿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中美投資協定啟動負面清單談判。中歐經貿合作更加緊密,第5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成功舉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就議題范圍基本達成一致。與歐亞經濟聯盟啟動《經貿合作伙伴關系協定》談判,中印產業園合作進展順利,重啟中日韓經貿部長會以及中日副部級磋商。四是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合作取得新成效。與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產業園區合作,以及中老、中越、中蒙等跨境經濟合作區合作穩步推進。成功舉辦首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宣布中國對非洲十大合作計劃,并在聯合國發展峰會等會議上宣布一系列對外援助重大舉措,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
(李繼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