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一年來在創新宏觀調控方面做了哪些事?

201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進一步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年來,在創新宏觀調控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積極的財政政策注重加力增效。在財力困難情況下,通過適度擴大赤字、盤活存量資金等,財政支出的力度不減反增,有力支持了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大局。

一是擴大結構性減稅范圍,加大對薄弱環節、重點行業、擴大消費等的支持。兩次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范圍,把年應納稅所得額門檻從10萬元提高到30萬元。延長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優惠政策執行期限,把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從6%和4%統一降低至3%。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到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近20個重點行業,完善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下調鐵礦石資源稅計征比例。對1.6升及以下汽車減半征收購置稅,將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稅年限由5年調整為2年,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

二是實行普遍性降費,減輕企業和消費者負擔。取消或停征50項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小微企業免征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費等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教育費附加等5項政府性基金,對養老醫療服務機構免征7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船舶港務費等7項水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17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將失業保險費率由3%統一降至2%。

三是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有效防范地方債務風險。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余額限額管理,經全國人大批準,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16萬億元。及時下達地方政府置換債券、新增債券發行額度,共下達三批置換債券,總額度3.2萬億元。全面推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機制改革,地方政府債券首次實現全部由省級人民政府自發自還。

四是強化公共服務保障和民生改善,兜住民生底線。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提高低保、優撫、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標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年人均經費標準從35元提高到40元。

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松緊適度。根據經濟形勢變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同時堅定推動金融改革,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調控框架。

一是四次普遍降準和五次定向降準。累計普遍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2.5個百分點,額外定向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至6.5個百分點,支持“三農”、小微企業、重大水利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享受定向降準政策機構占全部金融機構的比例超過98%。實施平均法考核存款準備金,有效提高了金融機構管理流動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二是以逆回購為主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3.2萬億元,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先后9次下行,年末操作利率為2.25%,較年初下降160個基點。靈活運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及時熨平公開市場常規操作間歇期流動性短期波動,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貨幣信貸平穩增長。

三是適時開展常備借貸便利和中期借貸便利。累計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3348億元,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適當下調操作利率。通過中期借貸便利向金融機構投放中期基礎貨幣,全年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2.2萬億元。發揮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作為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

四是加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投放。2015年末,全國支農再貸款余額1962億元,支小再貸款余額752億元,再貼現余額1305億元。將抵押補充貸款對象由國家開發銀行擴大至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支持發放棚戶區改造、重大水利工程、人民幣“走出去”項目等貸款。全年向三家銀行提供抵押補充貸款6981億元,期末抵押補充貸款余額10,812億元。

五是放開存款利率上限,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將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由基準利率1.2倍擴大到1.5倍,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上限,標志著利率管制基本放開。推出面向企業、個人的大額存單。連續五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推動貨幣和債券市場利率繼續走低,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得到緩解。

六是充分發揮窗口指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組織架構、抵押品、產品和服務模式,加大對養老、健康等服務業和化解過剩產能等的支持,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完善扶貧、就業、少數民族、農民工金融服務等。

2015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對國內經濟金融運行帶來一定沖擊,股市、匯市波動加大。中央堅持底線思維,果斷采取措施,守住了風險底線。

三、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以政府自身革命帶動重要領域改革,推出一批激活市場、釋放活力、有利于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改革新舉措,促進改革新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力。

一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取消和下放311項行政審批事項,至此本屆政府已累計取消和下放8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123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非行政許可審批退出歷史舞臺。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深化先照后證改革,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精簡85%,前置審批事項僅保留39項。這些措施極大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超過1.2萬戶。

二是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清理和整合專項轉移支付,專項數量從2014年150項減至96項。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做好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工作。穩步實施營改增,把資源稅從價計征范圍擴大到稀土、鎢、鉬等。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出口退稅增量改由中央財政全部負擔。

三是扎實推進金融改革。有序實施存款保險制度。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變為流動性風險監測指標。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改革方案開始實施。中國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深化改革范圍擴大至全國。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四是加大價格改革力度。中央定價項目減少80%,地方政府定價項目減少55%。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地域擴大,工商用電同價全面實現,電煤價格實現并軌,居民用水用氣用電階梯價格在全國推開。

藥價改革順利推進,取消除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之外的2000多種藥品最高零售限價管理,藥品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五是有序推進國企、投融資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鼓勵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

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將外商投資限制性條目減少一半,95%以上的外商投資項目和98%以上的境外投資項目都改為網上備案管理。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成熟經驗和做法,新設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區。

在穩定投資、擴大消費等方面,2015年也采取了不少新舉措,如推出4大投資工程包,通過發行專項債設立專項建設基金,探索投貸聯動新模式,鼓勵擴大個人住房消費、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車消費、旅游文化消費,等等。這些措施都收到積極成效。

(史德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富川| 格尔木市| 如皋市| 荔浦县| 南投县| 花莲县| 苗栗市| 永靖县| 关岭| 二连浩特市| 赤水市| 洛隆县| 龙南县| 寿宁县| 毕节市| 莱阳市| 和硕县| 郴州市| 长岭县| 哈密市| 沂水县| 平遥县| 凤凰县| 汉沽区| 化州市| 廊坊市| 许昌市| 聊城市| 金阳县| 阿瓦提县| 开原市| 隆昌县| 赫章县| 苗栗县| 本溪| 方正县| 南安市| 宣恩县| 阆中市|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