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開源還是節流
- 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書立方·心享悅讀)
- 薛晉蓉編著
- 2234字
- 2016-06-12 11:52:05
說起理財,大家可能經常聽到兩種聲音,有人說會花錢才會賺錢,也有人說小富由儉,節流才是王道。乍一看好像挺矛盾,實則不然,開源、節流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
安穩守財的時代過去了
艱苦樸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節儉的生活觀念。這本身沒有錯,尤其是在消費主義甚囂塵上之時,我們適當地壓縮開支,不但可以減輕自己的經濟負擔,也可以為人類節省資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問題在于,節省下來的錢應該如何進行資源有效利用?很多人會選擇存入銀行,甚至直接壓在箱底。這種攢錢的習慣非常普遍,但實際上,錢這樣閑置著只會悄悄地縮水,像空氣中的水分一樣慢慢蒸發掉。近幾年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想要單純地通過儲蓄來積累財富已經不太現實。只有讓你的錢動起來,才可能在保本的基礎上有所盈利。
眾所周知,世界經濟目前危機重重。2007年的次貸危機重重地打擊了整個信貸和證券市場。曾經堅挺的美元已經不可避免地貶值,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就說中國內地,這幾年來CPI連創新高,大家切實地感受到了物價上漲、荷包不漲的壓力。整個就業形勢因經濟衰退而越來越嚴峻,很多抱著高學歷的人才在現實面前屢屢碰壁。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安穩守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你必須學會支配你的薪水和資產。
目前,財經媒體上經常喊一句口號“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就是在提醒你,不能再堅守那一套節儉省錢的老辦法了,要積極主動地去創造和增加財富。就像選擇職業一樣,你要有明確的目標、詳盡的計劃。不然,你隨時可能遭遇失業、通脹、金融危機等各種不可預測的狀況,到時候兩手空空,可能連基本的生活都沒有保障了。
當然,理財并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簡單的日常流水賬也是理財的一種形式。理財首先要培養的是一種財富觀念。每個人有不同的投資心理和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手段,才能做出理性的交易行為,避免釀成重大損失。而且,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要進入金融市場,就要先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自信自己可以承受,就可以果斷進行投資了。如果家庭負累太多,無法承受經濟打擊,就不要貿然嘗試,以免讓整個家庭陷入經濟危機之中。在能夠承受風險,有明確的目標的前提下,還要選擇投資方案。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投資方案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自己的投資組合,這也是規避風險的常用手段。
學會投資,不忘節流
對于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不是沒財可理,只是手中的閑錢不多,而且損失不起。這樣的話,建議大家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分散投資就是將你手中的資產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投資項目中,這樣就可以避免一損俱損的后果。目前,市面上的投資門類眾多,大家熟知的股票、債券、基金、保險、房產、貴重金屬、古玩字畫等都可以選擇。當然,同一門類之中,也可以組合投資,比如買股票,很少有人會只買一只。
那么,具體來說應該如何選擇和組合呢?這當然涉及個人資產的多少和投資偏好。對大多數工薪階層的朋友來說,分散投資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投資對象要分散。比如將長短期理財產品相結合,將抗風險能力高低不同的對象相結合。其次,要注意地域。這個是針對炒房的朋友,因為不同地域的經濟水平、文化和政治環境不同,經濟周期也會產生很大差異。所以,有條件的投資者不妨將視野放得寬廣一些。
除此之外,初學理財的朋友還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一時頭腦發熱將所有資金拿去投資,要給家中留一筆應急資金。任何投資都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這要求你首先徹底地分析自己目前的資產狀況。關于家庭資產狀況的分析,前面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在分析完之后,就要根據自己的投資屬性來合理配置資產了。每個人的投資屬性不同,但這一點對于你的投資方案來說至關重要。建議大家可以通過科學的投資人類型測試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簡單來說,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家庭狀況、不同的投資心理是影響投資類型的關鍵。比如說年輕人的抗風險能力強,可能會選擇收益率比較高同時風險也比較大的項目。而老年人求穩健,就會選擇抗風險能力高的投資對象。
如果你身邊有喜歡理財的朋友,也可以向他們積極討教,但注意不要跟風投資,因為別人的投資項目未必適合你。大家可以牢記一個理財方程式: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這個公式比較簡單,卻適用于大多數工薪階層。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方程式將我們手頭的資金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的50%都用來穩守投資,例如購買國債。大家知道這項利潤不高,但這部分投資目的就是保本,所以不求太多收益回報。
剩下的一半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來投資那些波動幅度較小、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另一部分可以選一些市場表現好的股票或者基金,增大收益。當然這種對開的格局并不是死的,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稍做調整。
資產的配置大體如此,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復雜,因為整個資本市場是不斷變化的。要學會積極地關注第一手信息,不斷積累實戰經驗,才能成為投資高手。
最后,想要強調的是,開源的同時別忘了適當節流。我們身處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琳瑯滿目的商品廣告無時無刻不在引誘著你,要學會把持自己,不要被消費主義牽著鼻子走。否則你的辛苦投資所得,很快就會裝入他人的腰包。尤其是對于一些喜歡使用信用卡的年輕人來說,一定要時刻注意減低負債,不要成為欲望的卡奴。
雖然我們說儲蓄的利潤被通脹蠶食殆盡了,但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和低收入群體來說,第一桶金還是要“勒緊褲腰帶”攢出來。等到手中有了一定的流動資產,我們才能開始制訂投資計劃。所以,開源和節流永遠是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