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幸福是設計出來的
書名: 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書立方·心享悅讀)作者名: 薛晉蓉編著本章字數: 1358字更新時間: 2016-06-12 11:52:05
幸福在每個人的字典里都有不同的定義。
但無一例外的是,幸福需要設計,需要經營和努力。不管你夢想著寶馬香車,還是憧憬著海景洋房,抑或是周游世界,幸福的感覺是相似的,條件也是相同的。一切夢幻、浪漫、成功都毫無例外地需要經濟基礎。所以,為了我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早點著手創造條件。理財專家普遍認為,一生理財規劃應及早進行,以免年輕時任由“錢財放水流”,老來嗟嘆空悲切。
我的幸福我做主
幸福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它非常主觀,可大可小。每個人的幸福都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追求獲取,別人給的幸福,永遠只是一些外圍條件。但是在當今社會,無一例外的是,我們的幸福都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的。你不可能再憧憬古人那種采菊東籬下、戴月荷鋤歸的簡單幸福,因為這種社會環境已經喪失殆盡。在現代都市,求學、工作、結婚、吃飯、交際、娛樂都要花錢,離開錢幾乎寸步難行。所以,如何為自己的幸福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是每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俗話說“笨鳥先飛”,但其實聰明的人更懂得未雨綢繆。在你即將邁入社會之際,你的人生經驗還很單薄,財富資產基本為零,這時候,正是你冷靜下來,為自己的幸福設定目標的最佳時機。
小宗今年從某大學信息科學專業畢業。他的父母都是一個地級市的公務員,所以特別希望兒子也能進入公務員系統,雖然工資看似不高,但是隱性的補貼和福利不錯,且有社會威望。但小宗喜歡計算機,他希望自己能夠進入一家大公司,做自己喜歡的軟件開發工作。可在父母曉以利害之后,小宗還是妥協了。后來,他如愿地考上了地方公務員。五年后,小宗由副科升為正科級,待遇還不錯,可是別人眼里的閑適生活卻讓他覺得沉悶無聊。原本開朗的他漸漸地變得沉默起來,平時總是無精打采,只有接待應酬的時候才不得不強顏歡笑。看到原來的同學都有了自己的小公司,雖然每天擠著地鐵、吃著盒飯,依然生活得充實快樂,小宗才后悔當初入錯了行。
其實,幸福的感覺是類似的,抵達的途徑卻有很多條。自己的幸福一定要聽從自己的內心,自己著手去規劃,否則,即便是物質條件極其優越,也未必買得到你想要的那種充實和滿足。
將幸福明確化
人生的不同階段,所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對于財富的態度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你設定不同階段的理財目標。
漫漫人生路,如果不在沿途設定一個個明確的人生坐標,便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想有一個幸福殷實的晚年生活,就一定要明確設定不同年齡段的理財目標。比如畢業三年后,存下第一桶金(10萬元);五年后,湊夠首付20萬,貸款買房;35歲之前買一輛車;40歲之前還完房貸……然后再根據目標制定不同年齡段的具體理財規劃。
幸福是設計出來的。只有這樣,你才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相反,若是毫無計劃,只是憑一時之間的草率決定主宰理財生涯,則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極端結果。財富是靠積累而來的,要保證一個安定平穩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穩妥科學的理財規劃。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但是社會資源有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收獲自己的幸福,你必須小心翼翼地把幸福細化成很多步,一步步去探索,去追求。
理財也是如此,從最簡單的資產清單開始,經過最艱難的原始積累,再到“錢賺錢”,資本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都需要一步步規劃。投資理財最忌諱的就是投機心理,千萬不要幻想“天上掉餡餅”或者“一夜暴富”,平和心態做理財,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