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生理財曲
- 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書立方·心享悅讀)
- 薛晉蓉編著
- 1573字
- 2016-06-12 11:52:05
人人都要理財,但每個人的資產狀況不同,思維模式各異,理財的手段和方式自然不同。對于初學理財的人來說,掌握人生理財的六部曲,再結合自己的特殊狀況稍作調整,就是一個合理科學的理財規劃方案。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投資方案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自己的投資組合,這也是規避風險的常用手段。如何組合,就要看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投資心態了。下面,我們就從普適性的角度來將人生分為六個階段,大致提供一些理財應該遵循的原則和規劃,供入門者參考。
單身貴族的理財模式
所謂單身貴族,指的是從剛剛畢業參加工作開始,到結婚成家之前的幾年時間。在這個階段,一般人都屬于事業的初創期,所以收入低,開支大,且不穩定。根據這種情況,投資理財的目的主要在于嘗試和積累經驗。理財專家建議,這個時候的投資重點是在保本的基礎上盡快實現資產增值。可以將資本的50%用于購買風險大、長期回報高的股票、基金或外匯等金融產品;另外30%可以用于定期儲蓄、債券或債券類基金等較為安全穩健的投資工具;最后20%用來保本,可以存為活期儲蓄,以應對生活中的意外支出。總之,這一階段理財應該以資產增值為首選,買房、買車等大宗消費可以稍微緩一緩。
愛巢初筑之際
等到工作穩定下來,年齡也漸漸“奔三”了,一般人都開始組建家庭了,這個時候的理財計劃就不能像單身時期那么隨意了。在剛剛結婚到孩子出生之前,理財計劃應該以家庭為核心,重點放在合理地安排家庭建設支出上。
可以先清理家庭的資產,按照家庭的現金流量,合理分配可投資資本和固定資本。建議將可投資資本的50%用于投資股票或成長型基金;35%用于投資債券和保險。最后的15%留作活期儲蓄;保險是家庭理財的重要部分,有了保險做后盾,才能放心地去投資經營。因為這個時期的支出項目比較多,保險不宜投入過度,建議選擇意外保險和短期的健康保險。隨著孩子即將誕生,購置住房和必要的硬件設施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所以要盡量節流。
孩子出生后
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家里的最大支出就是孩子的教育費用和保健醫療費等。現在學費和各種雜費越來越昂貴,但教育事關孩子一生的幸福,不可不優先考慮。這個時候,建議大家投資的時候考慮以創業為目的的投資。如果有條件可以將可投資資本的30%投資于房產,以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40%投資于股票、外匯或者期貨;20%投資于銀行定期存款或債券及保險;10%留作活期儲蓄,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
子女大學教育期
孩子上大學之后,家庭承擔的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也是一大筆支出。這個時候應該延續上一步的策略,繼續將教育投資放在首位。這個時候一般家庭的收入都比較穩定了,可用于投資的資本也越來越充足了。但“上有老下有小”,開支比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疾病爆發的概率也越來越高。建議大家可以增大保險的投資額度,并將資本投入一些收益比較穩定,風險比較小的國債型產品。
家庭成熟期
子女從高校畢業之后,漸漸經濟獨立了,家庭的經濟壓力減輕不少。從這個時期到退休之前,是最適宜投資和增值的時期。可以變上一個時期的保守為主動,將更多的資本用于投資股票、基金等高收益率的金融產品。但隨著退休年齡的臨近,也要開始未雨綢繆,作好養老規劃。這個時期的理財應該以資產增值管理和養老規劃為首要目標。
頤養天年期
退休之后,放松心情,頤養天年是最重要的。所以,投資上不要太冒進,可以將資本投資在儲蓄或者國債等穩定性金融產品上,雖然收益率低,但是沒有多少風險。如果資產比較多,就要考慮好遺產的分配,通過購買壽險等手段,實現合理的節稅,減少個人資產流失。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養老規劃和遺產規劃。
以上六個人生階段的劃分具有普適性,但對于一些特殊家庭,比如丁克家庭、單親家庭卻不一定完全適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稍作調整。只要牢記一些理財的基本原則就可以了,即保本和增值并重,風險和收益并存,不同時期有所側重但不至于完全偏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