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煉金術2:如何用產品驅動企業成長
- 史賢龍
- 1702字
- 2019-01-03 06:30:01
自序
產品是企業的根基
作為企業的經營者與咨詢者,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的企業老板、高管,最無奈的一件事,是不少老板拿著講座上聽來的大師的片言只語,帶領著企業在衰敗甚至注定毀滅的大路上飛奔前進。
某飲料公司董事長,整天琢磨著把自己的楊梅汁打造成一個飲料“新品類”,成為第二個王老吉,卻不顧楊梅汁注定了是小眾飲料的本質——你跟他討論,他就說涼茶不是從小眾做成了100多億元了嗎?直到經過多次市場攻堅的失敗后,才接受單一楊梅汁不可能支撐起一個大品牌的現實,選擇了以珍貴果汁為品牌旗幟、統合高價值果汁(藍莓、櫻桃等)的多元產品路線。產品線的豐富,帶動了銷量的穩步擴大,產品的優質口感與珍貴營養被消費者接受,品牌的內涵也逐步被市場認知及接受。
某油品公司老板,號稱要做菜籽油市場的全產業鏈領導品牌,當我問他用什么設備來保證菜籽油生產品質的時候,這位老板語出驚人:不干凈的環境、設備練出的油才是好油。這類似于說臟后堂才能做出好菜。如果不是出于禮貌,我當場就要從飯桌走開。這樣的企業要是能成功,那才是見鬼了呢。
某白酒企業總經理,市場調研中發現經銷商對產品的包裝質量有投訴,如偏色、包裝物開口方式復雜、打開后包裝散架等。當調研報告將這些問題反映上去的時候,這位總經理說了句:酒喝不死人就行,包裝不是大問題。半年后,包裝質量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質量問題并非咨詢項目的內容,作為深入一線的督導顧問,我們深知問題的嚴重性。為此,項目組專門到市場里拍照、收集實物,再次將情況反映上去,總經理這次看后開始警醒,立即召開經營會,布置包裝質量整改計劃,并指出:產品質量不抓好,其他的所有促銷都不要做了。雖是亡羊補牢,能意識到產品質量是營銷的前提,也是進步。
上面案例里,哪個企業營銷及運營問題不是與“產品本身”有關?對銷量負責的企業戰略、對消費者負責的生產管理、對渠道負責的產品品質,是比設計、廣告創意、媒體廣告更具有現實影響的。廣告再好,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就應了那句俗語:高知名度加低美譽度,等于臭名昭著。
做好產品,是企業屹立不倒的第一塊基石。產品品質,必須是企業始終放在第一位置的要素,不要嘴上喊著質量第一,卻舍不得向設備、質量管理的提升投資;或者發現產品的品質問題,心存僥幸,找個借口就放自己過關。在產品品質這個問題上,企業家如果沒有一點“執拗”(就是認死理,一根筋、二)的意志,企業要能做出好產品才是奇怪呢!
匯源純果汁2L、1L的包裝,是匯源的聲譽產品,產品的品質如何呢?橙汁、葡萄汁、蘋果汁等純果汁包裝盒,降低了紙盒的克重,導致包裝盒很容易被捏得坑坑洼洼;封口處的塑料旋蓋及壓蓋,也很容易脫落或旋不開。這些情況顯然是為了降低包材成本,在設計、實物上都出現了“計劃性”包裝瑕疵。
匯源算是命好,中國就是沒有第二個利樂式紙盒包裝的有規模的純果汁品牌,所以如此包裝的產品,消費者也只能看在對果汁品質的信任與偏好度上忍了。但是,匯源這個品牌到底能堅持多久?一個對聲譽產品的瑕疵都熟視無睹的企業,還會有明天嗎?
做好產品、做好產品的銷售及服務、關注產品的品質,就是企業成功的第一步。這些基本功都沒做好、不去做、或沒有意識去做的企業,就不要談什么未來;即使今天還有點銷量的產品,遲早也會為自己不抓本質、不走正道的經營行為付出代價。
產品的質量、品質,只是企業成功的構成要素之一,企業的信譽有比產品質量更廣泛的內涵。企業無論大小,信譽是企業存在的氧氣,也是企業品牌含金量的第一要素。
信譽越高,品牌價值越大;信譽越穩定,品牌價值也越穩定。反過來說,信譽的建立與累積,也是促進企業銷量、增加其價值的要素。這就是產品驅動企業發展的最基本原理。
明白了這個關系與道理,產品品牌的審美設計與創意,即“品牌化妝術”的服務項目,就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功夫。在企業成本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可以按照各自的審美偏好去追求并實現。
美女需要知性的修養,也需要必要的化妝,自然也不能生活困窘。隨著年齡的增長,知性蘊藉出的氣質比化妝的美麗、穿金戴銀、揮金如土更重要,最終,美麗要讓位給優雅。時尚易逝,唯有風格永存。
企業大成,靠的是大智慧、大格局,需要經年累月用心的培育,邏輯的起點在于:產品驅動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