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向軍隊學紀律: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1)
- 服從命令聽指揮:向軍隊學執行
- 楊朝暉
- 4750字
- 2016-07-23 15:27:54
紀律是戰斗力的來源
毋庸置疑,解放軍是一支以紀律嚴明著稱的軍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造就了解放軍鋼鐵一般的紀律,保證了解放軍的強大凝聚力和戰斗力。
同樣,紀律是執行文化的精髓。每一家企業都有自己特定的規章制度,這就是企業的紀律。嚴明的紀律是企業高效率運轉的首要前提。身處職場,應該以自覺遵守企業制度作為自己的第一要務。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世界上沒有絕對不受約束的事物。星球的運行依靠軌道;地球上的萬物被引力所控制;而生命,則又受到時間、空間、物理、化學等各種條件的影響。約束,或許是一種捆綁,但捆綁中有萬幸——許多約束并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比如社會制度、法律條文以及各種各樣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人有了約束,就有了紀律,就多了一種規范,多了一種可控制的因素。
一個公司有自己的規矩,這就是公司制度。公司靠制度維護各個部門、各種事項的正常運轉,如果有人破壞了規矩,就可能給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說遵守紀律是職場守則的第一要素。
為什么說紀律如此重要呢?我認為,紀律是人類社會中維持人與人之間正常關系的準繩,是人們必須遵守的一種社會規范條文。如果社會沒有紀律,犯罪率就會越來越高,繼而爆發社會危機;如果軍隊沒有紀律,隊伍就會如同一團散沙,就會打敗仗;如果公司沒有規章制度,下屬隨意挑戰上司權威就會導致生產力下降……社會中每個人都需要紀律來約束,服從紀律不是靠強制,而是靠自覺。如果一個人能自覺遵守紀律,自我加強紀律,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站穩腳跟,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解放軍之所以能夠打勝仗是因為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遵守紀律,加強紀律性不僅僅是一種“適者生存”的要求,同時,只有自律性強的人才能最終“修成正果”。不遵守崗位紀律,擅自違背公司紀律,受損失的不僅僅是公司和個人,同時還會影響團隊其他人對紀律的遵守。
有一個水庫閥門管理員,他的工作就是負責閥門看管。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卻有一條嚴格規定:不準亂動閥門!如有危險狀況,請打緊急電話!
有一天天降暴雨,水庫里的水位急漲。正值夜班的水庫管理員聽到嗡嗡的水聲,看到持續上漲的水位,心里很是害怕。情急之下,他竟然把公司管理條文忘得一干二凈,擅作決定,用力擰開了閥門……洪水順著閘口向河流下游沖撞而來。
悲劇發生了!由于下游某河段并未接到開閘放水的通知,河面上的采砂船遭到了毀滅性的沖擊,最終造成三人死亡、三人失蹤的慘劇。事后閥門管理員不但被停職,并且還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遵守公司紀律,也就是服從上級命令,聽從上級指揮。身在職場,服從管理是第一位的,而服從管理的先決條件就是遵守紀律。遵守紀律不僅僅是一種服從管理的表現,還是一種按制度辦事的表現。
所以,我的忠告是:時常看一眼“紀律條文”,讓紀律在你的行為準則中生根發芽。
紀律意味著責任
軍隊特殊的性質決定了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而軍人必須時刻牢記并遵守紀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就是要求每一名軍人都能夠做到:“聽從指揮,令行禁止;嚴守崗位,履行職責;尊干愛兵,團結友愛;軍容嚴整,舉止端正;提高警惕,保守秘密;愛護武器裝備和公物;廉潔奉公,不謀私利;擁政愛民,保護群眾利益;遵守社會公德,講究文明禮貌;繳獲歸公,不虐待俘虜。”對于解放軍而言紀律不僅僅是一種命令,更是一種責任。
軍隊有軍隊的紀律,職場有職場的紀律,人生在世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這些條條框框并非限制你的自由、剝奪你的權利,而是規范你的行為、健全你的人格一個公司制定紀律,往往是從自身核心利益出發的,也就是說:紀律意味著企業利益當你加入一個紀律嚴明的公司,首先就要服從公司的規定,遵守公司的制度,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在公司中立足。
大學剛畢業,王敏就來到一家公關公司實習。因為王敏的氣質、形象一般,所以公司主管要求王敏參加形象培訓課程。王敏不是一個愛打扮的人,對形象培訓這件事情并不感興趣,但迫于公司壓力還是參加了。
一個月過去了,參加完培訓的王敏并未真正意識到個人形象與公關的重要性,所以她還是像過去那樣裝扮:牛仔褲、運動鞋和一件簡單的卡通T恤。那時公司有一條規定:拜訪客戶時一定要穿工作裝。可是王敏并沒有遵從公司規定,一直我行我素。
一天,主管把王敏叫進辦公室:“王敏,公司陸陸續續接到幾個投訴,這些投訴都是關于你的,你看看吧!”
王敏一聽傻眼了,她心里嘀咕:我一直很努力在工作,為什么會被投訴?她拿起表格一看:三條投訴全都是因為形象問題。
公司制定有關個人形象的“紀律”就是為了樹立公司形象、謀求發展,而王敏在職場中忽略了公司的這一規定,表面上看,是王敏疏忽大意,但從本質上講,是王敏的責任心不夠。為此王敏不但受到了一頓批評,而且還差點丟掉工作。
還有一個故事:抗戰時期,某營奉命伏擊敵人,士兵們早早在敵軍必經之路兩側埋伏好了,所有的士兵都繃著一根弦,紋絲不動地匍匐在戰壕中等待敵軍的到來。
幾個小時過去了,敵軍還沒有來。這時一個士兵不耐煩了,便悄悄問旁邊的士兵:“唉,是不是敵人改道兒了?”
見戰友不理會,而敵人又沒有來,那個士兵竟然違反“不準吸煙、不準出聲、不準亂動”的伏擊紀律,站了起來,并對其他士兵說:“兄弟們,既然敵人還沒來,咱們也就活動活動。”此話一出,士兵們坐起來,紛紛點起煙卷,有說有笑。
而營長也默許了士兵們的“休息”,誰知就在這個時候,敵人趕了過來。已經暴露的伏擊隊遭到了敵軍的打擊,伏擊隊士兵已經來不及形成有效的反擊。營長見狀,只好下令撤退。
伏擊沒有打成,還犧牲了不少士兵,而更為嚴重的是后來這支敵軍差點插進總部的心臟,讓部隊司令驚出一身冷汗。后來上級得知暴露目標這件事是一名士兵違反伏擊紀律導致的之后,革了營長的職。
讓營長麻痹大意的不是狡猾的敵人,而是他警惕性不夠,責任心不強。倘若他能嚴守紀律,就能完成伏擊敵軍的任務,拖住敵軍主力。事實證明:只有紀律嚴明的軍隊才能打勝仗。巴頓將軍曾說過:“稀稀拉拉的兵不能打仗。嚴明的紀律、威武的軍容,既反映了軍隊的精神面貌和軍事素質,又能增加士兵們的自豪感和戰斗力!”而遵守紀律,不僅僅是一個軍人的基本素質,而且還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紀律的本質就是維護核心利益,提高人的職業素養。身在職場,遵守紀律,也就意味著對公司、對自己負責任。
有個企業家朋友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講責任、敢擔當、守紀律!所謂的“責任”、“擔當”、“紀律”其實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有責任感的人通常會把“紀律”放在首位,而守紀律的人往往具有很強的責任感。所以說遵守紀律是培養責任感的最好方式,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首先就要從遵守紀律做起。
零點集團曾經做過一個統計,89%的領導最認可下屬的幾個方面包括:勤奮、有責任感、敢擔當、敬業、服從管理、服從紀律、吃苦耐勞;同樣有93%的領導最反感下屬的幾個方面特性包括:不遵守紀律和規定、自以為是、懶惰、浮躁。可見“紀律”在領導心目中的地位。愛崗敬業的員工領導都喜歡,愛崗的前提就是“遵守紀律”。
紀律意味著責任,意味著自覺維護公司的核心利益。一個能夠明辨是非、認同公司核心價值觀的員工才會得到領導的認可和欣賞,而這同樣也是實現職場夢想的一個必要前提。
讓遵守紀律成為一種習慣
一支富有戰斗力的軍隊,必定有鐵一般的紀律;一名合格的士兵,必定有強烈的紀律觀念。解放軍對待紀律的態度是值得所有職場人學習的。解放軍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以遵守紀律為己任,在執行各種任務時,總是把紀律擺在首位,解放軍在,紀律就在。紀律已經入耳、入腦、入心,已經融入每一個解放軍官兵的血液中,融入每一項日常行為中,紀律成為軍人的一種習慣。具備這樣素質的軍人隨時能戰斗,而且一定是不可戰勝的。
記得我初入軍營什么都不習慣:不習慣天天穿軍裝、不習慣早起晨練、不習慣部隊的飲食、不習慣晚上十點的熄燈號……總之不喜歡也不適應軍隊嚴格的紀律。
過去在家里自由散漫慣了,而軍隊的生活是嚴肅而有節奏的。但是如果不遵守紀律,就會受到軍法處分,甚至會被部隊開除。面對這樣嚴厲的紀律,我只能想方設法去適應。
于是我問一些老兵:“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忍!”
“除了忍,還有什么?”
“往好處想……”
我按照老兵的指示,不久也能做到遵紀守法了。再往后,紀律成了深入我骨子里的東西、潛意識的東西、習慣的東西了。
紀律是一種行為規范,是一種可以幫助你往好處發展的“秘密武器”。像老兵那樣忍,試著往好處想,總有一天,紀律可以讓你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可以讓你練就一身好技能;可以讓你變得更加有責任心,變得更成熟、不沖動;還可以讓你明白“服從命令才是軍人的天職”!當一名士兵領悟到紀律的意義的時候,他會真正走向成熟,從而可以獨立執行高難度的軍事任務。
職場也是一樣,如果你真正養成了遵守紀律的習慣,就會自覺地與企業利益保持一致。比如,按時上下班、工作按照流程去做、不做違反職業道德的事情、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等。
有這樣一句話: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如果一個人能夠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自然也就能提高覺悟、增強工作中的主動性,在職場中,就能游刃有余地干好工作。
1.與上司步調保持一致
許多年輕人自視甚高,對于公司里的規章制度不屑一顧。王小慧碩士畢業,在某公司辦公室任職,由于學歷最高,她認為自己是個精英,應該有一個自由施展才華的平臺,而不應該受到那么多的束縛。不過她的上司卻不這么認為,上司更看重的是工作態度。上司曾就此單獨找王小慧談過一次話,但是王小慧并沒有把上司的話放在心上,反而覺得委屈。她頂撞上司道:“這么多條條框框有什么用?還不是人為制定的?”
有一次,上司需要王小慧處理一個很重要的文件,卻在辦公室里找不到她。王小慧并沒有請假,但主管打電話,王小慧的手機卻關機了。如此漠視組織紀律的王小慧回到公司時,手里拿到的不是上司的文件,而是一封辭退信。事后,王小慧后悔不已。
一個人“身份”固然重要,但是紀律更加重要。一個公司,上司需要的是執行命令、服從管理、遵守紀律的人,而不是像王小慧那樣浮躁、不服管、自作主張的“刺頭”!倘若王小慧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就不會發生“頂撞上司、離崗不請假”這種事。
通常情況下,員工要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時刻與上司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在職場中順風順水,穩步發展。
2.讓工作更完美
毛主席曾經說:“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鐵的紀律是軍隊取得勝利的保障,而加強個人的紀律性,就是讓工作保質保量。巴頓將軍之所以能打勝仗,因為有“鐵的紀律”;海爾之所以能夠摘下白色家電銷售的“桂冠”,也是因為海爾有嚴明的管理紀律。紀律規范人,同樣也能改變人。
(1)紀律讓人行為做事更有條理。
(2)紀律讓人變得更加主動。
(3)紀律讓人變得更有責任感、做事更沉穩。
(4)紀律讓人更為愛崗敬業。
(5)紀律可以鍛煉人的毅力。
遵守紀律,不但可以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而且還能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3.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
某公司陳某對公司老板一直頗有微詞,他說:“這個老板什么都好,就是太摳門!”言外之意,陳某嫌自己工資低、福利差。于是他想方設法利用職務之便“撈油水”,為自己牟取好處,他不顧公司虧損的風險,瘋狂地賺取簽單后的“好處費”和“差價”,最終他被“貪心”所出賣。上司審計時發現了他違反公司規定、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將其開除,并將其告上了法庭。
一個人如果缺乏職業道德,那么終將會被職場所淘汰。如果不遵守紀律,就等同于否認公司的價值觀。一個視公司規章制度如無物的人又怎能讓自己的雇主放心呢?遵守紀律是一個人必備的素質,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能夠培養起一個人良好的職業道德。
遵守紀律,不當逃兵
紀律觀念深深地根植于每一名解放軍戰士的大腦中,隨之而來的,是每個人強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遇到困難絕不妥協、絕不放棄;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全力以赴,這正是對執行力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