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向軍隊學服從:軍令如山(1)
- 服從命令聽指揮:向軍隊學執行
- 楊朝暉
- 3764字
- 2016-07-23 15:27:54
服從命令,軍人之魂
在部隊期間,我和戰友們參觀學習過很多我軍的戰斗歷史。我發現,解放軍在武器裝備水平遠遠落后于對手的情況下贏得勝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度的執行力!服從命令聽指揮是我軍戰斗力的來源。一個年輕人進入部隊,首先要學會無條件服從命令。
決定一場戰役勝利的必要條件不僅僅只是先進的武器和睿智的戰略戰術,更依賴于能夠自始至終貫徹整個作戰指揮、誓死服從命令的軍人。如果沒有服從命令的軍人,即使武器裝備精良,也無法打贏一場戰爭。
職場如戰場,倘若把自己當作馳騁職場的戰士,那么服從“軍令”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戰士的首要生存法則。
戰場上,目無紀律、不聽從指揮的士兵將會被淘汰。同樣,職場中,一個自由散漫、視上司命令如空文的下屬也得不到提升。服從命令是最簡單、最直接,甚至是最關鍵的職場素養,服從命令是基礎,沒有服從,就不會有成功。
“像軍人那樣稍息、立正,我就要自己的職員有如軍人一樣的氣質……”華為總裁任正非如是說。軍人出身的任正非對“軍令”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強調道:“軍人就得服從命令,即使脫了軍裝也不能丟軍人的臉!”在任正非的骨子里,“絕對服從”才是一名軍人、一名職員的靈魂。
有這樣一個案例:沈倩大學畢業后,為實現自己的夢想,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國際大都市——上海。她懷揣著文憑走進一家世界500強公司,沒想到竟然被跨國公司的人事總監選中,她興奮異常。
“當時實在是太興奮了,沒想到夢想變成了現實!”沈倩感嘆道。
是呀,能夠在這樣的公司工作無疑是幸運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沈倩卻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堆積如山的文件合同和不計其數的命令執行讓沈倩感到疲倦。她開始發起牢騷:“憑什么領導說什么都對,難道他就沒有出錯的時候嗎?”
有一次開會,總監問沈倩:“我交代你的事情做得怎樣了?”
“什么事情?”沈倩蒙了,她竟然忘記了上司交代給自己的任務。
“平時我是怎么說的?凡是客戶打來的電話,一定要做好通信記錄。這下可好,一下子失去了許多潛在客戶!”總監十分生氣,把沈倩劈頭蓋臉地教訓了一頓,并告誡她如果再敷衍了事,就自行辭職。
不把上司的命令當回事,不堅決執行上司的決定,企圖以“混”的方式敷衍工作,到頭來還是自己吃虧。
幾年前,朋友講起一個上尉軍官的故事:上尉在執行一次實戰演習任務中,自以為是,違反指令將槍夾里的空包彈換成了橡皮子彈,結果造成一名士兵重傷。后來這個上尉不但被開除了軍籍,而且還被告上了軍事法庭。
職場雖然不是戰場,但道理都是一樣的。“執行上級命令,無條件地服從”是一種職業素養。軍人出身的某地產老板出國旅游,當他來到美國西點軍校時發出感嘆:“具備軍人般的職業素養,才會有團結向上的企業團隊。”幾個月后,這位地產老板回到國內,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劃和責任書……只有無條件地服從命令,才能團結一致,才能共克時艱,才能打勝仗。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聽從指揮、不服從命令的士兵不可能成為將軍。一個士兵,首先要學會服從自己的長官,無條件地執行長官的指令,只有這樣,才有成為“將軍”的可能。
成功始于“服從”
我們知道,軍人的天職是服從。有人會質疑:難道軍人除了無條件地服從命令,就沒有別的了嗎?難道軍人僅僅是一個被編寫了“命令操控程序”的機器人?
在我看來,“服從”絕對不是盲從,不是“傻”,也不是不動腦筋地被動執行,而是一種大局觀,是一種大智慧。
我的朋友程總是一個高新技術公司的創始人,他如今事業的成功,源于他不平凡的打工經歷。
二十多歲時,他南下深圳打工,在一家皮革廠從事染色工作。程總回憶說:“給皮革上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它不但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意志,而且還能讓你體會到創業者的艱辛!”說起他的成功經驗,除了踏實肯吃苦之外,關鍵在于他能夠堅決服從領導的命令,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
他總是隨身攜帶著一個筆記本,領導每下達一個任務,他都仔細記錄,認真完成,從不打折扣,并把每一次完成任務的過程也記錄下來,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由于每一次都能服從并貫徹好領導的命令,他逐漸成為領導最得力的助手。他從一名打工仔慢慢變成了一名高級經理人,后來又負責公司東南亞的業務,出國考察的機會越來越多,他的眼界也越來越寬,而他對“服從”也理解得越來越深刻。
對于“成功”,程總如此總結道:聽領導的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能否得到領導的賞識,“服從”命令是必不可少的。一名不服從指揮的士兵,往往會在戰場上栽跟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支盟軍敢死隊接到上級命令:協防,盡可能地拖住敵人進攻。但是自信滿滿的敢死隊隊長并未按照上級命令行動,而是選擇主動出擊。他告訴自己的戰友:敢死隊就是沖鋒隊,只能進攻!于是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給敢死隊布置尖刀任務,我行我素,端起沖鋒槍沖出了戰壕。
沒想到,在沖出戰壕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陷入了敵軍的包圍圈。盡管敢死隊員們英勇突圍,結果也是以悲劇收場,自負的敢死隊長也因為沒有聽從上級指揮而戰死沙場。盟軍指揮官得知敢死隊折戟戰場,只能深深嘆了一口氣。換句話說:倘若敢死隊隊長聽從指揮,不帶隊盲干,既拖住了敵人,又保存了自己實力,還會使戰局出現新的轉機,而現在,卻出現了如此令人扼腕的結局。
服從命令是一種大智慧,同時還是一種減少工作“風險”的保險方式。有些時候,即使命令是錯誤的,但你的工作“過失”卻往往可以得到上司的諒解。
朋友曉軍是某公司部門經理,他對“服從”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說:“上下級的關系就是命令與執行的關系。如果只有命令,沒有服從命令的下屬,不但會讓工作陷于被動,而且可能被老板解雇!”簡而言之,老板需要的是服從命令的解放軍式執行者,而非自我感覺良好、我行我素的人!
“大多數老板非常熟悉自己公司以及公司在市場的表現,從某種角度上講,他們可能比普通員工敏感一些,下達的指令往往具有前瞻性。許多人認為自己的上司是‘自大狂’,殊不知由于他們眼界不寬,自己其實已經陷入偏執的怪圈!他們以拒不執行命令,與上司對著干為目的,這種工作方式是非常愚蠢的!”曉軍進一步說,“在我看來,服從命令、積極地貫徹執行上司的意志是職場中重要的能力,那些成功者,往往都是堅決的執行者!”
有管理學家曾經做過統計:能夠堅決服從命令并執行命令的人的成功指數是那些紀律渙散、自以為是的人的3倍!服從命令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石,同樣也是“揚長避短”的最好方式,它不僅幫助你避開“個人思路”的風險,同時讓你在實干中積累經驗,提升自我。有許多老板在招聘會上總會這樣說:我需要的是服從命令的人!
我認為,服從命令不是“拍馬屁”,而是一種職業操守,一種生存之道,一種職場智慧。服從命令可以提升組織的效率,就像一名管理學家所說,成功始于“服從”!
接受指令,堅決完成任務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保證完成任務則是軍人的莊嚴承諾。軍人接受命令,卻沒有完成,同樣也是一種不能完全貫徹指令的行為。當然,執行命令、完成任務有時候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就像登山,要敢于面對,排除萬難,直至勝利。
一個老師在講課中提到這樣一個案例:十幾年前,一支聯合登山隊來到喀喇昆侖山前的一個山坳,他們企圖征服有著K2峰之稱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當登山隊長向眾人下達登山指令的時候,所有登山隊員都十分興奮。
其中一名女登山隊員問隊長:“這座山比珠峰還要危險嗎?”
“是啊,它雖然不及珠峰高,但是征服它卻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女登山隊員抬頭看了看白雪皚皚卻又令人神往的“死亡之山”,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有人說:起點與目的地只有一線之隔,但是要跨越這一線談何容易!
登頂指令下達時,登山隊距離K2峰山頂只有海拔3000米的高度。但是這3000米,才是對他們真正的考驗。擺在登山隊員眼前的只有一個目標,成功登頂!他們翻越了幾個巨大的冰原障礙,順利來到海拔7000米的地方安營扎寨。有名年輕的登山隊員出現了高原反應,這是極其危險的。那名女登山隊員臉色開始發紫,而此處距離登頂還有1600米的高度。
第二天,他們出發了。
這是第二次沖頂,領隊的登山隊長是一名有著30年登山經歷的人,早在5年前就已經征服了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這是他第二次沖擊喬戈里峰!在他看來,只要隊員們具有足夠的毅力,保持樂觀的心態,登山路上能夠堅決服從指揮,是不會出現意外的。他看了看女登山隊員,鼓勵她道:“K2就像一個脾氣暴躁的男人,如果你能夠征服他,他就會臣服在你的腳下!”
一路上,女登山隊員聽從隊長指揮,按隊長所說,調整自己……兩天之后的一個清晨,他們終于登頂成功,而她也成為為數不多征服K2高峰的女性。成功登頂令這名女登山隊員名聲大噪,后來她成了一名女登山隊長。
登山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出色地完成一個個任務,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從而成為領導者。
在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中,順溜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就是天崩地裂、生死存亡,你也得服從命令,完成任務。”戰爭是殘酷的,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整場戰爭的勝敗。服從指揮、從大局出發,才能精誠團結,得到想要得到的結果。有些人雖然服從命令,卻因為意志不夠堅定、信心不足導致半途而廢,這樣也會影響全局。因此無論是戰場還是職場,只有服從命令聽指揮,才能完成任務,才能取得成就。
我認為,無條件地服從命令,堅決完成任務是一個人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素質,“無條件地服從”和“堅決完成”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