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李鴻章傳·梁啟超(11)

  • 李鴻章全傳
  • (英)濮蘭德 梁啟超
  • 4793字
  • 2016-11-02 22:23:02

鄙意引河河形,以能容水暢流為度,庶無意外之慮。減水壩為必不可少之件,應設何處,尚未詳考。有人指示濟南府城下游十八里,原有滾壩之處,似可合用。監工于歸途便道履勘,見此壩距黃河尚有五里,原造之意,系引濟南諸山清水入黃,以助攻沙,然向未啟用。壩門甚小,只有一丈四尺,又與諸河不通,若欲用之,尚須另挑引河以通小清河。查小清河河身,僅足自容,盛漲時水已漫岸,又無河堤約束,若再將黃河灌入,勢必漫浸,即濟南省城亦恐遭淹溺。鄙意如欲減水,以入徒駭河為宜,然仍須測量籌算方可定議,惟徒駭河亦須加寬添筑河堤,方可合用。

以上四大端,皆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否有當,均候裁奪示遵。監工此番奉委勘河,常與司道大員及地方官合同查勘。雖各人看法稍異,而和衷共濟,為國家宣勞,為中堂效命,以國計民生為懷,作一勞永逸之想,則不約而同。蓋無分中外。咸欲贊成利國利民之大功,其胸中則毫無成見也。

盧法爾謹上。

李鴻章之督粵也,承前督李瀚章、譚鐘鱗之后,百事廢弛已極,盜賊縱橫,萑符遍地。鴻章至,風行雷厲,復就地正法之例,以峻烈忍酷行之,殺戮無算,君子病焉。然群盜懾其威名,或死或逃,地方亦賴以小安。而其最流毒于粵人者,則賭博承餉一事是也。粵中盜風之熾,其源實由賭風而來。盜未有不賭,賭未有不盜。鴻章之勸賭也,美其名曰緝捕經費,其意謂以抽賭之金為治盜之用也。是何異恐民之不為盜而以是誨之?既誨之,而復誅之,君子謂其無人心矣。孟子曰:乃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夫不教而刑,猶謂罔民,況勸之使人于刑哉?揚湯止沸,施薪救火,其老而悖耶?不然,何晚節末路,乃為此壞道德損名譽之業以遺后人也。或曰:鴻章知賭風之終不可絕,不如因而用之以救政費之急。夫淫風固未易絕,而未聞官可以設女閭;盜風未易絕,而未聞官可以設山泊。此等義理,李鴻章未必知之。知之而復為之,則謂之全無心肝而已。鴻章蒞粵,擬行警察法于省城,蓋從黃遵憲之議也。業未竟而去。

粵中華洋雜處,良莠不齊。狡黠之徒,常藉入教為護符,以魚肉鄉里,而天主教及其他教會之牧師,常或袒庇而縱恣之。十年以來,大吏皆阘冗無能,老朽瀕死,畏洋如虎,以故其焰益張。李鴻章到粵,教民尚欲逞故技以相嘗試。鴻章待其牧師等,一據正理,嚴明權限,不稍假借。經一二次后,無復敢以此行其奸者。噫嘻!以數十年老練之外交家,雖當大敵或不足,然此么么者,則誠不足以當其一噓矣。今之地方官,以辦教案為畏途者,其亦太可憐耳。

鴻章之來粵也,蓋朝旨以康黨在海外氣勢日盛,使之從事于鎮壓云。鴻章乃捕擊海外義民之家族三人焉。無罪而孥,騷擾百姓,野蠻政體,莫此為甚。或曰:非李鴻章之意也。雖然,吾不敢為諱。

11.李鴻章之末路

義和團之起 李鴻章之位置 聯軍和約

中俄滿洲條約 李鴻章薨逝 身后恤典

李鴻章最初之授江蘇巡撫也,僅有虛名,不能到任;其最后之授直隸總督也,亦僅有虛名,不能到任。造化小兒,若故為作弄于其間者然。雖然,今昔之感,使人短氣矣。鴻章蒞粵未一年,而有義和團之事。義和團何自起?戊戌維新之反動力也。初今上皇帝既以新政忤太后,八月之變,六賢被害。群小競興,而康有為亡英倫,梁啟超走日本。盈廷頑固黨,本已疾外人加仇讎矣,又不知公法,以為外國將挾康梁以謀己也。于是怨毒益甚,而北方人民,自天津教案以至膠州割據以來,憤懣不平之氣,蓄之已久,于是假狐鳴簧火之術、乘間而起。頑固黨以為可借以達我目的也,利而用之。故義和團實政府與民間之合體也,而其所向之鵠各異:民間全出于公,愚而無謀,君子憐之;政府全出于私,悖而不道,普天嫉之。

使其時李鴻章而在直隸也,則此禍或可以不作,或禍作而鴻章先與袁、許輩受其難,皆未可知。而天偏不使難之早平,偏不令李之早死。一若待為李設一位置,使其一生歷史更成一大結果者。至六月以后,聯軍迫京師,于是李鴻章復拜議和全權大臣之命。

當是時,為李鴻章計者曰,擁兩廣自立為亞細亞洲開一新政體,上也;督兵北上,勤王剿拳,以謝萬國,中也;受命入京,投身虎口,行將為頑固黨所甘心,下也。雖然,第一義者,惟有非常之學識,非常之氣魄,乃能行之,李鴻章非其人也。彼當四十年前方壯之時,尚不敢有破格之舉,況八十老翁安能語此?故為此言者,非能知李鴻章之為人也。第二義近似矣,然其時廣東實無一兵可用,且此舉亦涉嫌疑,萬一廷臣與李不相能者,加以稱兵犯厥之名,是騎虎而不能下也,李之衰甚矣!方日思茍且遷就,以保全身名,斯亦非其所能及也。雖然,彼固曾熟審于第三義,而有以自擇,彼知單騎入都之或有意外,故遲遲其行,彼知非破京城后則和議必不能成,故逗留上海,數月不發。

兩宮既狩,和議乃始。此次和議雖不如日本之艱險,而糾葛亦過之。鴻章此際,持以鎮靜,徐為磋磨,幸各國有厭亂之心,朝廷有悔禍之意,遂于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定為和約十二款如下:

第一款 一、大德國欽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一事,前于西歷本年六月初九日即中歷四月二十三日,奉諭旨(附件二)親派醇親王載灃為頭等專使大臣;赴大德國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國大皇帝暨國家惋惜之意。醇親王已遵旨于西歷本年七月十二日即中歷五月二十七日,自北京起程。二、大清國國家業已聲明,在遇害該處所豎立銘志之碑,與克大臣品位相配,列敘大清國大皇帝惋惜兇事之旨,書以拉丁、德、漢各文。前于西歷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即中歷六月初七日,經大清國欽差全權大臣文致大德國欽差全權大臣(附件三)。現于遇害處所建立碑坊一座,足滿街衢,已于西歷本年六月二十五日即中歷五月初十日興工。

第二款 一、懲辦傷害諸國國家及人民之首禍諸臣。將西歷本年二月十三、二十一等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本年正月初三等日,先后降旨,所定罪名,開列于后(附件四、五、六)。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均定斬監候罪名,又約定如皇上以為應加恩貸其一死,即發往新疆永遠監禁,永不減免;莊親王載勛,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書趙舒翹,均定為賜令自盡;山西巡撫毓賢,禮部尚書啟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為即行正法,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剛毅,大學士徐桐,前四川總督李秉衡,均已身死,追奪原官,即行革職。又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左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聯元,太常寺卿袁昶,因上年力駁殊悖諸國義法極惡之罪被害,于西歷本年二月十三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上諭開復原官,以示昭雪(附件七)。莊親王載勛已于西歷本年二月二十一日即中歷正月初三日、英年趙舒翹已于二十四日即六日均自盡。毓賢已于念二日即初四日、啟秀徐承煜已于念六日即初八日均正法。又西歷本年二月十三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念五日上諭將甘肅提督董福樣革職,俟應得罪名,定讞懲辦。西歷本年四月念九日、六月初三□月□□等日即中歷三月十一、四月十七□月□□等日先后降旨,將上年夏間兇慘案內所有承認獲咎之各外省官員,分別懲辦。二、上諭將諸國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鎮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附件八)。

第三款 因大日本國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害,大清國大皇帝從優榮之典,已于西歷本年六月十八日即中歷五月初三日降旨簡派戶部侍郎那桐為專使大臣,赴大日本國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國大皇帝及國家惋惜之意(附件九)。

第四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在于諸國被污瀆及挖掘各墳墓建立滌垢雪侮之碑,已與諸國全權大臣合同商定,其碑由各該國使館督建,并由中國國家付給估算各費銀兩,京師一帶,每處一萬兩,外省每處五千兩。此項銀兩,業已付清。茲將建碑之墳墓,開列清單附后(附件十)。

第五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不準將軍火暨專為制造軍火各種器料運入中國境內,已于西歷一千九百一年八月十七日即中歷本年七月初四日降旨禁止進口二年。嗣后如諸國以為有仍應續禁之處,亦可降旨將二年之限續展(附件十一)。

第六款 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此款系西歷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歷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條款內第二款所載之各國各會各人及中國人民之賠償總數(附件十二)。

(甲)此四百五十兆系海關銀兩,照市價易為金款,此市價按諸國各金錢之價易金如左:海關銀一兩,即德國三馬克零五五,即奧國三克勒尼五九五,即美國圓零七四二,即法國三佛郎克五,即英國三先令,即日本一圓四零七,即荷蘭國一弗樂零七九六,即俄國一盧布四一二。俄國盧布,按金平算即十七多理亞四二四。此四百五十兆,按年息四厘正,本由中國分三十九年按后附之表各章清還(附件十三)。本息用金付給,或按應還日期之市價易金付給。還本于一千九百零二年正月初一日起至一千九百四十年終止。還本各款,應按每屆一年付還,初次定于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初一日。付還利息,由一千九百零一年七月初一日起算。惟中國國家亦可將所欠首六個月至一千九百零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息,展在自一千九百零二年正月初一日起,于三年內付還。但所展息款之利,亦應按年四厘付清。又利息每屆六個月付給,初次定于一千九百零二年七月初一日付給。

(乙)此欠款一切事宜,均在上海辦理。如后諸國各派銀行董事一名會同將所有由該管之中國官員付給之本利總數收存,分給有干涉者,該銀行出付回執。

(丙)中國國家將全救保票一紙交駐京諸國欽差領銜手內。此保票以后分作零票,每票上各由中國特派之官員畫押。此節以及發票一切事宜,應由以上所述之銀行董事各遵本國飭令而行。

(丁)付還保票財源各進款,應每月給銀行董事收存。(戊)所定承擔保票之財源,開列于后:一、新關各進款,俟前已作為擔保之借款各本利付給之后,余剩者又進口貨稅增至切實值百抽五,將所增之數加之。所有向例進口免稅各貨,除外國運來之米及各雜色糧面并金銀以及金銀各錢外,均應列入切實值百抽五貨內。二、所有常關各進款,在各通商口岸之常關,均歸新關管理。三、所有鹽政各進項,除歸還泰西借款一宗外,余剩一并歸入,至進口貨稅增至切實值百抽五。諸國現允可行,惟須—二端:一將現在照估價抽收進口各稅,凡能改者皆當急速改為按件抽稅幾何。改辦一層如后,以為估算貨價之基、應以一千八百九十七、八、九三年卸貨時各貨牽算價值,乃開除進口及雜費總數之市價。其未改以前,各該稅仍照估價征收。二北河黃浦兩水路,均應改善,中國國家及應撥款相助。至增稅一層,俟此條款畫押兩個月后,即行開辦,除在此畫押日期后至遲十日已在途間之貨外,概不得免押。

第七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并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館界線于附件之圖上標明如后(附件十四):東面之線,系崇文門大街,圖上十、十一、十二等字;北面圖上系五、六、七、八、九、十等宇之線,西面圖上系一、二、三、四、五等宇之線;南面圖上系十二、一等字之線,此線循城墻南址隨城垛而畫。按照西歷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歷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內后附之條,中國國家應允諸國分應自主,常留兵隊分保使館。

第八款 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現已設法照辦。

第九款 按照西歷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歷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內后附之條款,中國國家應允由諸國分應主辦,會同酌定數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處。今諸國駐防之處,系黃村、郎坊、楊村、天津軍糧城、塘沽、蘆臺、唐山、灤州、昌黎秦王島、山海關。

第十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兩年之久,在各府廳州縣將以后所述之上諭頒行布告:一、西歷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諭以永禁或設、或入與諸國仇敵之會,違者皆斬(附件十五)。二、西歷本年□月□□日即中歷□月□□日上諭一道,犯罪之人如何懲辦之處,均一一裁明。三、西歷本年□月□□日即中歷□月□□日上諭,以諸國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鎮停止文武各等考試。四、西歷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諭,各省撫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亦不得開脫別給獎敘(附件十六)。以上諭旨現于中國全境漸次張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南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武功县| 廊坊市| 怀化市| 东丽区| 桦甸市| 濉溪县| 潮州市| 蒙阴县| 岑巩县| 独山县| 巴彦淖尔市| 巴楚县| 深州市| 贞丰县| 庄浪县| 鸡泽县| 毕节市| 康定县| 萨迦县| 象州县| 上饶县| 通辽市| 内丘县| 邵阳市| 乌拉特中旗| 延边| 思茅市| 长丰县| 临夏县| 惠东县| 武义县| 宁明县| 保靖县| 娱乐| 甘孜县| 古交市| 鄂州市|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