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中國建筑發展的歷史階段(5)

元代的京城大都(現北京)是蒙古族摧毀了金的中都之后創建的。這座在寬闊的平原上新創的城市,在平面上表現著整齊的幾何圖形觀念;城的平面接近正方形,以高大的鼓樓安置在全城的幾何中點上。皇官的位置是在城內南面的今軸線上。這是參照周禮“面朝背市,左祖右社”的思想,綜合金代中都所沿襲的宋汁京的規劃,依照當時蒙古族的需要而創建的。這種以高大的鼓樓作全城中心的方式,現在在北方的一些中小城市中仍可以看到他的影響。

元大都的宮殿建筑是以榮華精致的中國木構式樣為主。一般宮殿建筑組群的主殿是采用工字形平面,前殿是集會和行政的殿堂,用廊連接的后部就是寢殿。殿內的布置,是用貴重的毛皮或絲織品作壁幛,完全掩蔽了內部的墻壁和木構。這種的布置與漢族宮廷內分作前朝和后宮的方式不同,內部的處理仍舊保留著游牧民族氈帳生活的習慣。

元代宮殿的木構建筑方面進一步發展了琉璃,從宋代的褐、綠兩種色彩發展成黃、綠、藍、青、白各色,普遍地應用到宮殿和離官上,更豐富了屋頂的色彩。

元代上都(內蒙古多倫附近)主要宮殿的遺址是磚石結構的建筑,這可能是西方工匠建造的。此外像大都宮中的“畏吾兒殿”應是維吾爾族為式樣,還有相當多的“益頂殿”和“棕毛殿”,也都是元以前小國傳統所沒有的其他民族風格。

元代的統治階級以吐番(西藏)的喇嘛教作為國教,吐番的建筑和藝術在元代流傳到華北一帶,出現了很多西藏風格的喇嘛塔。矗立在北京的妙應寺白塔就是這時期最宏偉的遺物。從著名的居庸關過街塔殘存的基座上和古雕刻紋樣手法上也可以看到當時西藏藝術風格盛行的情況。

都城以外的建筑仍是漢族工匠建造的,繼續保持著傳統的中國風格。其中一種類型可能是地方的統治階層興建的,比較細致精巧,但帶有顯著的公式化傾向,工料也比較整齊;典型的代表例如正定的關帝廟,定興的慈云閣。另一種是施工非常粗糙,木料貧乏到用天然的彎曲原木作主要的構架,其中的結構是煞費苦心拼湊成的。

現在的這類建筑大多是當地人民信仰的褐廟或地方性的公共建筑。例如河北正定的陽和樓,曲陽北岳廟的德寧殿,安平的圣姑廟或山西趙城的廣勝寺。這后一種在困難的物質條件限制下表現了比較多的設計意匠:它們正是這段艱苦的時期甲人民生話的反映,鮮明地刻畫出元代一般建筑藝術衰落的情況。

第七階段——明·清兩朝和舊中國時期

在這五百八十余年中,中國歷史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一)在漢族農民起義,摧毀并驅逐了蒙古族統治階級以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恢復了漢族的統治,恢復了久經破壞的經濟。但自朱棣以后,宦官掌握朝政二百余年,統治階級昏庸腐朽達到權點。

(二)滿族興起,入關滅明,統治中國二百六十余年;階級壓迫與民族壓迫合而為一。

(三)西方新興的資本主義的商人和傳教士,由十六世紀末開始來到中國,逐步導致十九世紀中的鴉片戰爭和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四)人民革命經過一百零九年的英勇斗爭,推翻了滿清皇朝,驅逐了帝國主義侵略者,肅清了封建統治階級,建立了人民民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朱元璋以農民出身,看到異族壓迫下農村破產的情形,親身參加了民族解放戰爭,知道農業生產是恢復經濟、鞏固政權的基本所在,所以建立了均田、農貸等制度,解放了異族壓迫,恢復了封建的生產關系,使經濟很快恢復。在建國之初,他已占有江淮全國最富庶的地區,國庫充實起來,使他得以建設他的首都南京,作為鞏固政權的工具之一。

明朝建立以后不久,官式建筑很快就在布局、結構和造形上出現了與前一階段區別顯著的轉變。在一切建置中都表現了民族復興和封建帝國中央集權的強烈力量。首都南京的營建,征發全國工匠二十余萬人,其中許多是從蒙古半奴隸式的羈束下解放出來的北方世代的匠戶。除了建造宮殿衙署之外,他特別強調恢復漢族文化和中國傳統的禮儀:例如天子郊祭的壇廟和身后的陵寢,都以雄偉的氣魄和莊嚴的姿態建置起來。

朱棣(成祖)遷都北京,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重新建設宮殿、壇廟,都遵南京制度,而規模比南京更大。今天北京的故宮大體就是明初的建置。雖然大部分殿堂已是清代重建的,明朝原物還保存若干完整的組群和個別的主要殿宇。

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和天壇,都是明代首創的宏麗的大組群;其中尤其是天壇在規模、氣魄、總體布置和藝術造型上更是卓越的杰作。雖然祈年殿在光緒十五年曾被落雷焚毀,次年又照原樣重修;皇穹宇一組則是明代最精美的原物,并且是明手法的典型。昌平縣天壽山麓的長陵(朱棣墓),以廟宇的組群同陵墓本身的地面建筑物結合,再在陵前布置長達八公里的行道,這一切又與天壽山的自然環境結合為一整體。氣魄之大,意匠之高,全國其他建筑組群很少能和他相比的。

明初兩京的兩次大建設將南北的高手匠工作了兩次大規模調配,使南方北方建筑和工藝的特長都得以發揮出來,匯合為一,創造出明代的特殊風格。西南的巨大楠木,大量在北京使用。這樣的建筑所反映的正是民族復興的統一封建大帝國的雄偉氣概。

自從朱棣把宦官干涉朝政的惡劣傳統培植起來以后,宦官成了明朝二百余年統治權的掌握者。在建筑方面,這事實反映在一切皇家的營建方面。每一座明朝“改建”的廟宇,都有監修或重修的太監的碑志,不然就在梁下、匾上留名。

至于明代宮中八次大火災(小火災不計),史家認為是宦官故意放火,以便重建時貪污中飽的。更不用說,宦官為了回避宦官禁置私產的法律規定,多借建廟的名義,修建寺院,附置庭園、“僧合”,作為自己休養享樂之用。如北京的智化寺(王振建)、碧云寺廟(魏忠賢建),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明末魏忠賢的生祠在全國竟達五六百所,更是宦官政治的具體的物質表觀。

明代官匠制度增加了熟練技術工人,大大地促進手工藝技術的水平。明代建筑使用大量楠木和質地優良的磚,工精料美,絲毫不茍。在建筑工程方面,榫卯準確,基礎堅實,彩畫精美,也是它的特色。琉璃瓦和琉璃面磚到了明朝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太廟內墻前的琉璃花門上細部如陶制彩畫額枋就精美無比。除北京許多琉璃牌坊和琉璃花門外,許多地方還出現了琉璃寶塔,其中如南京的報國寺七寶琉璃塔(太平天國戰爭中毀)和山西趙城廣勝寺飛虹塔,都說明了在這方面當時普遍的成就。

在明中葉的初期,由印度傳入“金剛寶座式”塔,在一個大塔座上建造五座乃至七座的群塔。北京真覺寺(五塔寺)塔是這類型的最卓越的典型。這個塔型之傳入使中國建筑的類型更豐富起來。在清代,這類型又得到一定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资阳市| 内江市| 安阳市| 玉山县| 哈密市| 高州市| 南宫市| 辉县市| 崇州市| 灵寿县| 吉首市| 讷河市| 南宁市| 蓬溪县| 噶尔县| 千阳县| 甘孜县| 筠连县| 阜康市| 阳原县| 临夏市| 汽车| 阿拉善右旗| 当雄县| 兴山县| 荔浦县| 萍乡市| 平顶山市| 台东县| 乌鲁木齐市| 呈贡县| 石狮市| 涞水县| 墨竹工卡县| 慈利县| 赤城县| 镇巴县| 含山县| 同德县|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