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好政府主義(7)

  • 容忍與自由
  • 胡適
  • 2773字
  • 2016-11-01 16:48:57

這就是一種最高的民主集權制度。這種思想真正講起來也可以說是一種神權政治,也是極權政治的一種哲學。所以我們從政治方面講,老子是站在左派,而墨子是站在極右派。不過后來墨子并沒有機會實行他的政治哲學。

秦孝公的西方國家本來是一個貧苦的國家,但是經過商君變法,提倡“農”“戰”,這是一種政治上、經濟上、軍事制度上的大改革、大革新。這個革新有兩大原則:一是提倡“農”,生產糧食;一是提倡“戰”。有許多古代的哲學,古代的書籍,因為離開我們太久遠了,我們對它的看法有時看不大懂。在三十五年前我寫《中國哲學史大綱》時,就很不注意《商君書》和韓非子的書。這種書因為在那時候,沒有能看得懂,覺得有許多東西好像靠不住。等到這幾十年來,世界上有幾個大的極權政府,有幾個已經倒了,有的還沒有倒。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再回頭看墨子、商君的書,懂了。

這是經過三十多年的變化而生的轉移。舉例來說:譬如關于“戰”,關于極權政治,在《商君書》第十七章里有一節:“圣人之為國也,一賞、一刑、一教。一賞則民無敵,一刑則令行,一教則下聽。”這個“一賞、一刑、一教”,真正是極權的國家主義。最重要的是一教。一教之義,就是無論什么學問,無論什么行為,都比不了富貴;而富貴的得來,并不靠你的知識,也不靠你的行為,也不是因為名譽;靠什么呢?靠戰爭。“所謂一教者,博聞辯慧,信廉禮樂,修行群黨,任譽清濁,不可以富貴……富貴之門,要存戰而已矣。”能夠作戰的才能踐富貴之門;因為這個緣故,父兄、子弟、朋友、婚姻的談話中最重要的事是戰爭。“彼能戰者,踐富貴之門……是父兄昆弟知識婚姻合同者,皆曰,務之所加,存戰而已矣。故當壯者務于戰,老弱者務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務勸。此……所謂一教也。”“民之欲富貴也,共闔棺而后出。而富貴之門必出于兵。是故民間戰而相賀也。起居飲食所歌謠者,戰也……圣人治國也,審一而已矣。”像這樣使人認為戰爭是可賀的,在家中在外面所唱的歌都是戰爭;這樣才能做到使百姓聽到戰爭的名字,看到戰爭,有如餓狼看見了肉。這樣老百姓才可以用了。“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則民用矣。凡戰者,民之所惡也。能使民樂戰者,王。”

這些書籍,我們在當時看不懂;到了最近幾十年來,回頭看一看《史記》、《商君書》,才都懂了。那時的改革政治是怎樣呢?就是將人民組織起來,分為什伍的組織,要彼此相糾發。《史記·商君列傳》:

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相糾發)連坐。(一家有罪而九家連舉發。若不糾舉,則十家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這是西方的秦建設了一個警察國家、一個極權的國家,而且成績特別好。在不到一百年之內,居然用武力統一了當時的所謂天下。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天下,過了八年后又發生了問題。就是當時還有許多人保留了言論自由。于是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議曰:“……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就是百姓以批評來反對政府所建立的政策。接著又說:

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乃)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所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羽成乎下。禁之便。

主張還是禁止言論自由為對。于是就具體建議:“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將書燒了以后,如果還有人敢批評政府的就殺頭。“有敢偶語詩書,棄市。”“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這是秦始皇三十四年的大燒書。

總而言之,第三件大事就是秦朝創立一個很可怕的極權國家,而且大成功,用武力統一了全中國,建立了統一的帝國。

第四件大事就是極權國家的打倒與無為政治的試行。漢高祖是百姓出身,項燕、項羽與張耳一班人都是貴族。漢高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百姓,知道民間的疾苦,所以當他率領的革命軍到達咸陽時,就召集父老開大會,將所有秦代所定的法律都去掉,只留約法三章。其實只有兩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朝的幾個大領袖都能繼續漢高祖的這種政策。

當時的曹參是戰功最高的,比韓信的戰功還高。漢高祖將項羽打倒后,立私生子做齊王,派曹參去做相國。曹參當時就說,我是軍人,而齊國的文化程度最高,經濟程度也高。情形很復雜,我干不了;還是請一班讀書人去吧!于是大家告訴他,山東有一個人叫蓋公,可以請他指導。于是曹參就去請教蓋公。蓋公說:“我相信老子的哲學。要治理齊國很容易;只要‘無為’就可以治好齊國。”于是曹參就實行“無為之治”。在齊國做了九年宰相,實行無為的結果,齊國大治,政治成績為全國第一。所以在蕭何死后,朝廷又請曹參回到中央政府做宰相。曹參到了中央任丞相以后,也還是喝酒不管國事。當時的惠帝就遣曹參的兒子去問曹參。曹參打了兒子一頓。及曹參上朝,惠帝問他說:“你為什么打你的兒子?是我叫他問的。”曹參便脫帽謝罪,向惠帝說:“陛下比高皇帝何如?”惠帝說:“我哪可以比高皇帝!”參又問:“陛下看我比蕭何哪個能干?”惠帝說:“君似乎不及蕭何。”參曰:“陛下說的是。既然陛下比不上高祖,我比不上蕭何,我們謹守他們的成規,無為而治豈不好?”惠帝就說“很好”。

不但如此,以后呂后鬧了一個小政變,結果一班大臣請高祖的一個小兒子代王恒來做皇帝,這就是漢文帝。文帝的太太竇后是一個了不得的皇后。文帝死后,景帝登位,竇后是皇太后。景帝死后,武帝登位,竇后是太皇太后。前后三度,當權四十五年。竇太后最相信老子的哲學,她命令劉家、竇家全家大小都以老子的書做必修教科書。所以漢朝在這四十五年中實行無為而治的政治。對外方面,北對匈奴,南對南越,都是避免戰爭。對內是減輕租稅,減輕刑罰;廢止肉刑,廢止什伍連坐罪;租稅減輕至三十分之一,這是從古以來沒有的,以后也沒有的。

人民經過戰國時代的多少戰爭,又經過楚漢的革命戰爭,在漢高祖以后,七十年的無為政治使人民得了休息的機會。無為而治的政治使老百姓覺得統一的帝國有好處而沒有害處。為什么有好處呢?這樣大的一個帝國,沒有戰爭、沒有常備軍隊、沒有警察、租稅又輕:這自然是老百姓第一次覺得這個政策是值得維持、值得保存的。

由于漢朝這七十年的有意實行的無為而治,才造成了四百年的漢帝國,才留下無為而治的規模,使我們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為都受了這“無為而治”的恩典。這是值得我們想想的。這是我對于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一個看法。

今天因為廣播公司控制得不嚴格,所以超過了時間,要向諸位道歉。

(本文系胡適1954年3月12日在臺灣大學的演講,原載于1954年3月13日臺北《中央日報》,又載于1954年4月1日《自由中國》第l0卷第7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临邑县| 沽源县| 全南县| 阿坝| 屏山县| 鞍山市| 开江县| 碌曲县| 寿宁县| 临洮县| 新建县| 册亨县| 稻城县| 大同市| 应城市| 清镇市| 湘西| 二连浩特市| 馆陶县| 修水县| 黑水县| 西畴县| 南川市| 廊坊市| 正蓝旗| 永嘉县| 城固县| 华阴市| 合江县| 青州市| 抚州市| 手机| 巴青县| 长沙市| 五台县| 平凉市| 富源县| 江源县| 台东县|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