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女子解放從哪里做起?(2)

  • 容忍與自由
  • 胡適
  • 4798字
  • 2016-11-01 16:48:57

不錯,文學教育對于女子來說,并不能使她們去反抗纏足,這正和七百年來理學使中國的思想家們不能明白認識到這種“美化”婦女形象的做法是多么的丑惡和殘忍一樣;也不是這種表面的教育能使女子在經濟上取得更加獨立自主。雖然有不少著名的女藝術家的書法、繪畫可以賣到相當高的價錢,但沒有一位有較高知名度的優秀藝術家,他們寫字、作畫是為了賣錢的;只有在極端必要時,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們才肯屈尊出賣她們的書畫作品。

不過,文學教育雖然膚淺和不切實際,但是可起到提高婦女地位的效果。鄉村里受過教育的男子很少,受過教育的女子就更少,所以更加受人尊重。此外,文學教育至少給她們以開啟書本知識的大門,而這是不會引起她們想擺脫束縛或者革命的,倒是有可能使她們成為賢妻良母。“稍有知識是危險的”,這話不見得正確,稍有知識比沒有知識強多了。

特別是文學教育,最大的優點是它能使女子成為她們自己兒女們的好老師。中國的女孩子們很少能和男孩子們一樣到學校里去讀書,這是常事。如果她們的母親能夠教她們讀書、寫字的基本知識,她們就有了接受教育的較好機會。所以不妨說,近三百年來中國女子受教育的人數有比較快的增長發展,大量的工作成績是有文化的婦女們自己做出的。

歷史充分證明,母親的教育對她們兒子一生的重要性。中國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的啟蒙教育,是從他母親那里得到的。孟子從他母親那里獲得最初的教誨,孟母擇鄰已成為非常出名的故事。偉大的政治家和學者歐陽修(公元1072年卒),四歲喪父,是他的寡母負起教育他的責任。無錢買紙筆,就用蘆葦稈在地上畫著寫字,教兒子讀書識字。近三百年來開創近代學術評論的先驅、著名學者顧炎武(公元1682年卒)曾說,他的童貞的母親,在新婚之夜丈夫病死,此后一直和養子一起過著孀居的生活,并擔負起教育養子成人,給養子以歷史知識和熱愛華夏民族方面的教育。

當滿族人征服明朝,滿族軍隊接近她的家鄉時,她斷然絕食十五天,為民族殉節。她死于滿族軍隊占領她居住城市的前一天,對她的養子留下了最后的教誨:絕不許接受異族征服者的任何官職或榮譽。顧炎武在新政權下生活了三十六年,拒絕為新政府做任何事情。他是少數幾個最終使滿族在中國的統治趨于沒落的、堪稱偉大的華夏民族氣節之父中的一位。

這就是中國婦女受到少許教育以后,對國家的報答。中國婦女曾竭盡全力反抗一切桎梏,為自己在家庭里、在社會上、在歷史上爭得一席之地。她們曾經管理過男子和統治過王朝帝國;她們曾經收集編纂過豐富的文獻和優秀的藝術品;尤其重要的是,她們曾教導和塑造自己的子女應該怎樣做人。如果她們沒有更多的貢獻,這可能是由于國家曾經對她們不公平,沒有給予她們應得的更多關注。

(本文是胡適1931年在天津美國高等學校婦女協會上的英文演講,其摘要于1940年12月,在紐約市世界俱樂部,由莫羅夫人等主持召開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友會上宣讀,全文由太平洋越洋新聞服務公司刊印。)

美國的婦人

去年冬季,我的朋友陶孟和先生請我吃晚飯。席上的遠客,是一位美國女子,代表幾家報館,去到俄國做特別調查員的。同席的是一對英國夫婦和兩對中國夫婦,我在這個“中西男女合璧”的席上,心中發生一個比較的觀察。

那兩位中國婦人和那位英國婦人,比了那位美國女士,學問上、智識上,不見得有什么大區別。但我總覺得那位美國女子和她們絕不相同。我便問我自己道,她和她們不相同之處在哪一點呢?依我看來,這個不同之點,在于她們的“人生觀”有根本的差別。

那三位夫人的“人生觀”是一種“良妻賢母”的人生觀。這位美國女子的,是一種“超于良妻賢母”的人生觀。我在席上,估量這位女子,不過三十歲上下,卻帶著一種蒼老的狀態,倔強的精神。她的一言一動,似乎都表示這種“超于良妻賢母的人生觀”,似乎都會說道:“做一個良妻賢母,何嘗不好?但我是堂堂地一個人,有許多該盡的責任,有許多可做的事業。何必定須做人家的良妻賢母,才算盡我的天職,才算做我的事業呢?”這就是“超于良妻賢母”的人生觀。我看這一個女子單身走幾萬里的路,不怕辛苦、不怕危險,要想到大亂的俄國去調查俄國革命后內亂的實在情形——這種精神,便是那“超于良妻賢母”的人生觀的一種表示,便是美國婦女精神的一種代表。

這種“超于良妻賢母的人生觀”,換言之,便是“自立”的觀念。我并不說美國的婦人個個都不屑做良妻賢母,也并不說她們個個都想去俄國調查革命情形。我但說依我所觀察,美國的婦女,無論在何等境遇,無論做何等事業,無論已嫁未嫁,大概都存一個“自立”的心。別國的婦女大概以“良妻賢母”為目的,美國的婦女大概以“自立”為目的。“自立”的意義,只是要發展個人的才性,可以不倚賴別人,自己能獨立生活,自己能替社會做事。中國古代傳下來的心理,以為“婦人主中饋”;“男子治外,女子主內”;婦人稱丈夫為“外子”,丈夫稱妻子為“內助”。這種區別,是現代美國婦女所絕對不承認的。她們以為男女同是“人類”,都該努力做一個自由獨立的“人”,沒有什么內外的區別的。

我的母校康奈爾大學,幾年前新添森林學一科,便有一個女子要求學習此科。這一科是要有實地測量的,所以到了暑假期內,有六星期的野外測量,白天上山測量,晚間睡在帳篷里,是很苦的事。這位女子也跟著去做,毫不退縮,后來居然畢業了。這是一條例。列位去年看報定知有一位美國史天孫女士在中國試演飛行機。去年在美國有一個男子飛行家,名叫Carlstrom(卡爾斯特姆),從Chicago(芝加哥)飛起,飛了四百五十二英里(約1500里),不曾中止,當時稱為第一個遠道飛行家。不到十幾天,有一個女子,名叫Ruth Law,偏不服氣,便駕了她自己的飛行機,一氣飛了六百六十八英里,便勝過那個男飛行家的成績了。這又是一個例。我舉這兩個例,以表美國婦女不認男外女內的區別。男女同有在社會上謀自由獨立的生活的天職。這便是美國婦女的一種特別精神。

這種精神的養成,全靠教育。美國的公立小學全是“男女共同教育”。每年約有八百萬男孩子和八百萬女孩子受這種共同教育,所發生的效果,有許多好處。女子因為常同男子在一處做事,自然脫去許多柔弱的習慣。男子因為常與女子在一堂,自然也脫去許多野蠻無禮的行為(如穢口罵人之類)。最大的好處,在于養成青年男女自治能力。中國的習慣,男女隔絕太甚了,所以偶然男女相見,沒有鑒別的眼光,沒有自治的能力,最容易陷入煩惱的境地,最容易發生不道德的行為。美國的少年男女,從小受同等的教育(有幾種學科稍不同),同在一個課堂讀書,同在一個操場打球,有時同來同去,所以男女之間,只覺得都是同學,都是朋友,都是“人”。所以漸漸地把男女的界限都消滅了,把男女的形跡也都忘記了。這種“忘形”的男女交際,是增進青年男女自治能力的唯一方法。

以上所說是小學教育。美國的高級教育,起初只限于男子。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以后,女子的高級教育才漸漸發達。女子高級教育可分兩種:一是女子大學,一是男女共同的大學。單收女子的高級學校如今也還不少,最著名的,如:

(一)Vassar College在Poughkeepde,N.Y.有1200人

(二)Wellesley College在Wellesley,Mass.有1500人

(三)Bryn Mawr College在Bryn Mawr,Pa.有500人

(四)Smith College在Northampton,Mass.有2000人

(五)Radcliffe College在Cambridge,Mass.有700人

(六)Bamard College在紐約有800人

這種專收女子的大學,起初多用女子教授,現今也有許多男教授了。這種女子大學,往往有極幽雅的校址、極美麗的校舍、極完全的設備。去年有一位中國女學生,陳衡哲女士,做了一篇小說,名叫“一日”,寫Vassar College的生活,極有趣味。這篇小說登在去年的《留美學生季報》第二號。諸位若要知道美國女子大學的內部生活,不可不讀它。

第二種便是男女共同的大學。美國各邦的“邦立大學”,都是男女同校的。那些有名的私立大學,如Cornell、Chicago、Leland Stanford,也都是男女同校。有幾個守舊的大學,如Yale、Columbia、Johns Hopkins,本科不收女子,卻許女子進他們的大學院(即畢業院)。這種男女共校的大學生活,有許多好處。第一,這種大學的學科比那些女子大學,種類自然更豐富了,因此可以擴張女子高級教育的范圍。第二,可使成年的男女,有正當的交際,共同的生活,養成自治的能力和待人處世的經驗。第三,男學生有了相當的女朋友,可以增進個人的道德,可以減少許多不名譽的行為。第四,在男女同班的學科,平均看來,女子的成績總在男子之上——這種比較的觀察,一方面可以消除男子輕視女子的心理,一方面可以增長女子自重的觀念,更可以消滅女子仰望男子和依順男子的心理。

據一九一五年的調查,美國的女子高級教育,約如下表:

大學本科 男 141836人 女 79763人

大學院 男 10571人 女 5098人

專門職 男 38128人 女 1775人

業科(如路礦、牙醫)

初看這表,似乎男女還不能平等。我們要知道女子高級教育是最近七八十年才發生的,七八十年內做到如此地步,可算得非常神速了。中美和西美有許多大學中,女子人數或和男子相等〔如Wiscosin(威斯康星大學)〕,或竟比男子還多〔如Northwestern(美國西北大學)〕,可見將來未必不能做到高等男女教育完全平等的地位。

美國的婦女教育既然如此發達,婦女的職業自然也發達了。“職業”二字,在這里單指得酬報的工作。母親替兒子縫補衣裳,妻子替丈夫備飯,都算不得“職業”。美國婦女的職業,可用下表表示:

一九〇〇年統計

男 23754000人

女 5319000人 居全數18%

一九一〇年統計

男 30091564人

女 8075772人 居全數21%

這些職業之中,那些下等的職業,如下女之類,大概都是黑人或新入境的歐洲僑民。土生的婦女所做的職業,大抵皆系稍上等的。教育一業,婦女最多。今舉一九一五年的報告如下:

小學校 男教員114851人 女教員465207人

中學私立 男教員5776人 女教員8250人

中學公立 男教員26950人 女教員35569人

師范私立 男教員167人 女教員249人

師范公立 男教員1573人 女教員2916人

大學及專門學校 男教員26636人 女教員5931人

照上表看來,美國全國四分之三的教員都是婦女!即此一端,便可見美國婦女在社會上的勢力了。

據一九一〇年的統計,美國共有四千四百萬婦女。這八百萬有職業的婦人,還不到全數的五分之一。那些其余的婦女,雖然不出去做獨立的生活,卻并不是坐吃分利的,也并不是沒有左右社會的勢力的。我在美國住了七年,覺得美國沒有一樁大事發生,中間沒有婦女的勢力的;沒有一種有價值的運動、中間沒有無數熱心婦女出錢、出力維持進行的。最大的運動,如“禁酒運動”,“婦女選舉權運動”、“反對幼童作苦工運動”……幾乎全靠婦女的功勞,才有今日那么發達。此外如宗教的事業、慈善的事業、文學的事業、美術音樂的事業……最熱心提倡贊助的人都是婦女占最大多數。

美國婦女的政治活動,并不限于女子選舉一個問題。有許多婦女極反對婦女選舉權的,卻極熱心去幫助“禁酒”及“反對幼童苦工”種種運動。一九一二年大選舉時,共和黨分裂,羅斯福自組一個進步黨。那時有許多婦女,都極力幫助這新政黨鼓吹運動,所以進步黨成立的第一年,就能把那成立六十年的共和黨打得一敗涂地。前年(1916)大選舉時,從前幫助羅斯福的那些婦女之中,如Jane Addams(簡·亞當斯)之流,因為怨恨羅斯福破壞進步黨,故又都轉過來幫助威爾遜。威爾遜這一次的大勝,雖有許多原因,但他得婦女的勢力也就不少。最可怪的是這一次選舉時,威爾遜對于女子選舉權的主張,很使美國婦女失望。然而那些明達的婦女卻不因此便起反對威爾遜的心。這便可見她們政治知識的程度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栾城县| 铜陵市| 广东省| 潼关县| 岐山县| 岗巴县| 福清市| 临武县| 盘山县| 徐汇区| 赤峰市| 平湖市| 全州县| 唐河县| 南皮县| 贵定县| 东山县| 禄丰县| 临夏县| 宁陕县| 禹城市| 阿荣旗| 桐柏县| 池州市| 新平| 基隆市| 阿勒泰市| 博客| 菏泽市| 启东市| 阳朔县| 会宁县| 吴忠市| 木里| 武功县| 平遥县| 盖州市| 深州市| 毕节市|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