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100種常見鳥 世界100種常見樹 世界100種常見昆蟲和魚(彩圖精裝)
- 喬楚
- 1919字
- 2019-01-02 17:13:34
美洲鴕
美洲鴕為大型的不會飛的鳥類,常被稱做南美鴕鳥。但從解剖學和分類學的角度而言,美洲鴕實際上與鴕鳥相去甚遠。與鴕鳥表面上的相似性乃是趨同進化的結果,兩者都適應于開闊的平原生活。
美洲鴕直立高1.5米,絕大部分體重不超過40千克;相比之下,鴕鳥身高可達2.5米,體重約115千克。除體型之外,兩者最明顯的差異體現在足部:鴕鳥僅有2個增大的趾,而美洲鴕有三趾。
大小美洲鴕
形態與功能
查爾斯·達爾文第一個發現并描述了大美洲鴕和小美洲鴕的差別。1830年的一個晚上,當“貝格爾”號船沿著巴塔哥尼亞海岸南下航行之際,這位偉大的生物學家在吃美洲鴕的一條腿時注意到了區別。大美洲鴕事實上曾廣泛棲息于從巴西中部沿海至阿根廷大草原的草地地帶,而小美洲鴕則見于巴塔哥尼亞的半沙漠草原和灌木叢林地,以及從阿根廷和智利穿過玻利維亞至秘魯的安第斯山脈的高原草地中。2個種類均有3個可清楚區分的亞種。大美洲鴕最小的亞種來自巴西,體重僅為20千克,最大的阿根廷亞種體重可以達到50千克。

2種美洲鴕在撫養后代這一點上均體現出了與一般情況相反的性別角色。1.每只雄鳥都試圖以它一流的求偶炫耀功夫來吸引一群2~12只雌鳥。2.雌鳥開始在巢中產卵。每只雌鳥每隔一天產一次卵,持續7~10天。從第3天或第4天起,雄鳥開始留在巢中孵卵。3.雄鳥必須帶著雛鳥去覓食,為它們保駕護航。

兩只在巴西潘塔納爾的灌木叢林地覓食的大美洲鴕
和它們在非洲和澳大利亞的某些平胸類親緣種不同,南美大草原上豐富的植被使美洲鴕的2個種類在這里安心定居。
知識檔案
美洲鴕
目 美洲鴕目
科 美洲鴕科
2屬2種。
分布 南美洲(從亞馬孫河到巴塔哥尼亞高原)。

大美洲鴕
分布 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南部至巴塔哥尼亞高原北部。棲息于草地(干濕均宜)。
體型 高1.45米,重一般為25千克,最重可達約50千克。雌鳥略小。
體羽 灰色,翼下和腰部為白色,繁殖期雄鳥頸部會出現一圈黑色的脖圍。
鳴聲 雌鳥不發聲,雄鳥聲音低沉。
孵化期 35~40天。
壽命 野生少于20年,人工飼養可存活40年。
小美洲鴕(又稱達爾文美洲鴕)
分布 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和安第斯山脈。棲息于灌木叢林地。
體型 高90厘米,重10千克,雌鳥略小。
體羽 棕色,全身帶有白斑。
鳴聲 雌鳥不發聲,雄鳥聲音低沉。
孵化期 35~40天。
壽命 野生少于20年,人工飼養可存活40年。
大美洲鴕在冬季會10100只聚集成群,繁殖期則分散為2 7只的小群。它們分布的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 19只。美洲鴕的成鳥大部分都是素食者,以多種植物為食。它們會攝入某些青草,但更偏愛闊葉植物,并且還經常食那些甚至帶刺的草本植物,如薊。如今,它們主要以闊葉、開花的非禾本植物為食,特別是紫苜蓿、蜀黍、黑麥和引入的牧草。成鳥幾乎不食動物類食物。小美洲鴕則普遍生活在相對更干燥、更荒蕪的環境中,所以它們凡是綠色的東西都吃,但同樣更喜食闊葉植物;有機會時它們也會捕食一些昆蟲和爬行類小動物。
雄鳥孵卵和育雛
繁殖生物學
繁殖季節(春、夏季)來臨之際,大美洲鴕的雄鳥開始求偶炫耀,并與其他雄鳥爭奪成群的雌鳥。整個繁殖機制相當復雜,存在4種扮演不同角色的雄性成鳥,分別是:不參與生殖活動的雄鳥,只負責孵卵的雄鳥,既進行交配又進行孵卵的雄鳥以及只負責交配的雄鳥。繁殖期開始,雄鳥在地面筑起巢,然后通過炫耀行為和鳴聲引誘一群雌鳥來到自己的巢中。這個階段的雌鳥成群四處活動,與數只雄鳥進行交配,最后在一個巢內或巢附近產卵。巢中的雄鳥便用喙將卵集中推到自己的巢里,從而形成多達10 70枚的一窩卵(即意味著有18 26枚卵是從巢以外的各個地方收集而來的)。隨著卵的不斷增加,雄鳥對接近巢的同類變得日益具有攻擊性,同時也越發不愿意去收集離巢較遠的卵。而雌鳥在一個巢中產了幾天卵后便離開,此后有可能去另外的巢中產卵,但不參與營巢。雄鳥孵卵36 37天后,雛鳥出生。它們在巢中僅待數小時便可以隨雄鳥一起外出覓食。在有些情況下,會出現一只“次”雄鳥。它與“主”雄鳥共同筑巢。然而,一旦一窩卵收集完畢,便只剩次雄鳥留在巢中孵卵,主雄鳥則去重新筑一個巢,吸引雌鳥來產卵,然后親自孵卵。比起主雄鳥,次雄鳥發生交配的次數很少,但它們在孵卵方面同樣很成功,只是在撫育雛鳥方面不及主雄鳥。而有次雄鳥相助的主雄鳥比沒有次雄鳥的主雄鳥更容易育雛。另外,每年有許多雄鳥根本就不繁殖。在某些特定的年份,僅有4% 6%的雄鳥成功繁殖,雌鳥的比例相對高些,約為30%。至于小美洲鴕的繁殖模式,尚未有詳細的研究,但很可能與此相似。
雛鳥孵化頭幾天主要以昆蟲為食,但逐漸它們便和父鳥一樣開始食植物。雄鳥會保護后代不受包括同類在內的一切入侵者的威脅。夏末,美洲鴕的雄鳥、雛鳥和雌鳥會聚集成大群準備過冬。春季,雄鳥開始獨居,雌鳥形成小群,幼鳥們則通常成群生活在一起,一直維持到它們長到2歲左右開始繁殖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