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濱鷸和沙錐

每逢北半球的冬季,歐洲大西洋沿岸的海灣便會聚集200多萬只涉禽,其中大部分為濱鷸。

觀鳥者常常會驚嘆于多達上萬只的黑腹濱鷸和紅腹濱鷸(以及少量的其他鳥)在潮退時遍布沙灘和堤岸,忙于覓食的景象。當潮水上漲、覓食地開始受淹,這些涉禽便逐漸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的群體。而潮水處于高位期間,它們不得不前往海拔相對較高的咸水沼澤地或耕田棲息。在下落前,成群的鳥會在高空中盤旋飛轉,遠看猶如一縷縷飄動的煙。潮退后,棲息群體就會解散,這些鳥又紛紛回到岸邊,開始新一輪的覓食。

長喙、長翅

形態與功能

由濱鷸和沙錐組成的鷸科是涉禽類中最大的科,它們起源于約3500萬4000萬年前的第三紀晚期,如今已進化成具有多種生態形態類型,從微型的小濱鷸和瀕危的土島鷸,到大型的勺嘴鷸和長嘴杓鷸,其多樣性相當驚人。與它們親緣關系最近的是水雉、彩鷸、籽鷸以及澳大利亞的領鶉。

與這種形態上的多樣性相對應的是,濱鷸和沙錐在配偶體制和孵卵育雛方面也體現出豐富的多樣性。許多種類為通常的配偶制,但一些種類的雌鳥每年會產3窩卵,每窩卵由不同的雄鳥孵化。有時雌鳥產2次卵,第2窩卵則由自己孵化。而那些在“展姿場”繁殖的種類,雄鳥競相接近雌鳥,只為提供精子。

鷸科類翅相對較長,尾短,腿(由于脛骨長)和頸通常較長。所有種類前三趾長、后趾短(三趾濱鷸后趾缺如)。喙形及大小各不相同(見框內專題“量身定做的喙”),但至少達到頭部的長度,往往會更長。體羽模式一般為上體呈保護性斑紋的褐色和灰色,下體顏色較淺,有時帶有條紋和點斑。兩性相似,但有些種類在繁殖期間雌雄鳥的體羽會不同。它們均善奔走,會涉水,必要時能夠游泳。

大范圍遷徙

分布模式

鷸科類大部分在北半球尤其是北極和亞北極地區繁殖。許多種類的繁殖范圍為環極區,只有少數濱鷸類于熱帶繁殖。多數具高度遷徙性,在最北部繁殖的種類往往遷徙的路程最長。如紅腹濱鷸的繁殖地在加拿大的北極圈內,而過冬地在南美南端的火地島,每年往返行程近30000千米。也就是說,這種鳥如果能活13年以上,那么它就相當于從地球飛到了月球(385000千米)。

知識檔案

濱鷸和沙錐

形目

鷸科

20屬86種。

分布 大部分種類在北半球繁殖,少數在非洲和南美的熱帶地區繁殖。多數為候鳥。

棲息地 繁殖期棲息于濕地和草地,主要在苔原、北溫帶北部林區和溫帶地區;過冬時棲息于沿海、海灣和濕地。

體型 體長13~66厘米,體重18~1040克。

體羽 上體為帶斑紋的褐色和灰色,下體為淺色。斑紋具保護性。許多種類在繁殖期羽色鮮艷。

鳴聲 嘁嘁喳喳聲、嘎嘎聲、尖叫聲和嘯聲。

筑于草叢或干燥地面,極少數筑于樹上或洞中。

窩卵數2~4枚(通常為4枚);梨形,底色為淺黃色或淺綠色,帶有各種斑紋;重5.8~80克。孵化期18~30天。雛鳥為早成性,16~50天飛羽長齊。

食物 軟體動物、甲殼類、水棲蟲、蒼蠅,有時也食某些植物性食物。

一只磯鷸從岸上的草叢里啄到一只昆蟲

磯鷸在繁殖期的主要食物為昆蟲的幼蟲及成蟲。它們的雛鳥在六七月份孵化,那時正是節肢動物和昆蟲最多的時節。

部分候鳥(如磯鷸)會單獨或成小群遷徙,但大部分種類集體遷徙,規模一般為數百只。其中一些種類在過冬地體現出高度的群居性,成千上萬只聚集在一起,并與其他種類形成混合群體。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營巢的種類如紅腹濱鷸、翻石鷸、三趾濱鷸等,南下遷徙時會經過世界上眾多的海岸線,遠至澳大利亞、智利和非洲南部。而在西伯利亞繁殖的流蘇鷸遷徙時先向西過歐洲西北部,然后南下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最后到達西非的塞內加爾三角洲,人們曾在那里發現過多達100萬只的群居流蘇鷸。

鷸科類繁殖于各種類型的濕地和草地,既有沿海的咸水沼澤,也有山區的高沼地。許多種類青睞臨時性的池塘和雪化后的苔原地區。一部分種類在大草原或河邊營巢。過冬地則主要為海灣的沙灘和泥灘,有些種類也會前往內陸的淡水域、牧場或多巖石的岸灘。1981年,澳大利亞的鳥類學家發現,澳大利亞的西北部地區是北半球繁殖的涉禽類最主要的越冬地。在高峰期,有50個種類,約750000只鳥出現在那里,占全世界所有涉禽種類的近1/4,其中多數為鷸科類。

覓食蠕蟲和軟體動物

食物

大部分種類在繁殖期的主要食物為雙翅目昆蟲,特別是大蚊和蠓。有時一下子沒有昆蟲可食,則也會攝取一些植物性食物。岸禽類過冬時主要食軟體動物(如櫻蛤和尖螺)、甲殼類(如蜾蠃蜚)以及海生蠕蟲等。沙錐和丘鷸類則善從潮濕的土壤中捕食寡毛類環節動物,其中沙錐從沼澤地中獲取,后鷸從潮濕林地覓得。鷸科類覓食表層食物時一般使用視覺來定位,但對于那些在表層下面的食物則通過觸覺來探觸覓得。此外,太平洋杓鷸相當特別,喜食其他鳥類尤其是海鳥類的卵。這些涉禽類在覓食時,位于頭頂的眼睛可獲得寬闊的視野。這一特點在丘鷸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它們具有全方位的視野。

濱鷸和沙錐的代表種類

1.磯鷸;2.求偶炫耀中的紅腳鷸;3.扇尾沙錐在做鼓翅炫耀飛行;4.短嘴半蹼鷸;5.紅腹濱鷸;6.黑腹濱鷸,腹部有與眾不同的黑色斑紋;7.斑尾塍鷸;8.在進食的白腰杓鷸;9.身著繁殖羽衣的勺嘴鷸;10.沿海濱覓食的三趾濱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视频| 怀远县| 安康市| 广汉市| 恩施市| 沾化县| 徐州市| 伊金霍洛旗| 龙川县| 祁阳县| 新干县| 贵德县| 张家界市| 侯马市| 东明县| 定安县| 双辽市| 临邑县| 吉首市| 绵竹市| 兖州市| 安龙县| 新邵县| 吉水县| 澄江县| 田阳县| 泰和县| 佛学| 云浮市| 贵阳市| 出国| 苏尼特左旗| 上栗县| 连山| 大田县| 即墨市| 乌鲁木齐县| 珲春市| 龙胜|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