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100種常見鳥 世界100種常見樹 世界100種常見昆蟲和魚(彩圖精裝)
- 喬楚
- 1006字
- 2019-01-02 17:13:46
叫鶴
叫鶴是一種小心謹慎的晝行性鳥,在地面覓食,但棲息于樹上。雛鳥通常被當地人俘獲用以馴養,因為將叫鶴與家禽飼養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防止食肉動物的侵襲。
由于肌肉和骨骼結構與鶴和秧雞相似,叫鶴和它們歸于同一目(鶴形目)。然而,從外形上看,叫鶴更像非洲的蛇鷲(隼形目),并且從生態學角度而言,實為后者在南美干旱大草原和灌木草地的對應種。
長草叢中的高鳥
形態與功能
叫鶴為地面鳥,典型的姿勢為“昂首闊步”。盡管翅膀發育完全,但它們很少飛行,在受到侵擾時更傾向于低下頭逃跑。如同蛇鷲和更密切的親緣種——舊大陸的鴇一樣,長頸長腿的它們非常適于生活在長草叢中。
叫鶴的棲息地為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東亞馬孫河以南的干燥、開闊之地。較之棲息于草地、也更為人熟知的紅腿叫鶴,黑腿叫鶴的棲息地相對很有限,更傾向居于開闊的林地和灌木叢,也更依賴于棲樹,在地面上方筑巢,棲息于高處。
知識檔案
叫鶴
目 鶴形目
科 叫鶴科
2屬2種:黑腿叫鶴、紅腿叫鶴。
分布 南美洲南部。
棲息地 巴拉圭西部、阿根廷北部的干燥、開闊林地和灌木叢,巴西至烏拉圭及阿根廷北部的草地(紅腿叫鶴)。

體型 體長70~85厘米(黑腿叫鶴)或75~90厘米(紅腿叫鶴)
體羽 尾尖為黑色,冠羽小至可忽略,黑喙、黑腿(黑腿叫鶴);尾尖為白色,前冠羽大,紅喙、紅腿(紅腿叫鶴)。
鳴聲 求偶期間發出響亮、可傳至很遠的尖叫聲。
巢 筑于灌木或低樹上,離地面3米處。
卵 窩卵數2~3枚;白色至淺黃色,帶褐色斑紋。主要由雌鳥負責孵化(24~30天),雙親育雛。
食物 昆蟲、蛙,以及樹葉和種子。
大部分叫鶴主要食小動物,如蛙、爬行類、大型昆蟲、雛鳥和嚙齒動物。此外,它們也食少量的植物性食物,包括樹葉、種子、野生果實以及農作物玉米和豆子。叫鶴與蛇鷲一個共同的顯著特點是,兩者都會食小型的蛇類。另外,叫鶴還常常在牛群和馬群周圍走動覓食,也許是為了捕捉遭這些家畜侵擾的無脊椎動物。
營巢于灌木叢
繁殖生物學
一對叫鶴配偶會占據很大的空間,因此它們很可能需要捍衛領域。樹枝結構的大巢筑于灌木或矮樹上。窩卵數為2 3枚,白色,帶有少量褐色或紫色點斑。主要由雛鳥負責孵卵,孵化期為24 30天。盡管雛鳥一出生便已覆有很好的絨毛,但它們仍留于巢中接受親鳥的喂養,直至大約14天后才跳下巢跟隨親鳥在地面覓食。雛鳥長到4 5個月時體重與成鳥差不多,身體發育成熟。

像其非洲對應種蛇鷲一樣,南美的叫鶴也以偶爾食蛇而出名,盡管事實上蛇對于這種地面雜食性鳥而言只是食物中很小的一部分。